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畫說體育

    有人說“世事變幻,莫測如棋”,也有人說“棋之波折,有如人生”,還有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可見弈棋一事,雖然小道,但是卻儼然有酒的“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之玄妙。

    當然,說此話的人狀態可能不同,他們下的棋可能也不盡相同,最後的領悟也就有所不同。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吾國最為古老的棋類,莫過於圍棋和象棋,很多膾炙人口的諺語也都是由其發源,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棋類,有沒有高下之分呢?

    讓我們一起懷著溫情與敬意一起來探討一下國粹:圍棋和象棋

    一、精深棋制

    首先,先說棋的形制。

    圍棋起源大概在5000年前左右,傳說是帝堯為了改善兒子丹朱智力而發明的一種遊戲。它的棋盤是縱橫十九道,共361個交叉點,象徵周天之數,中間一點叫天元,亦是大道無極之太極。棋盤是方的,棋子是圓的,黑白雙方各擁有180顆棋子,所有棋盒中的棋子並無任何不同,從空的棋盤,到雙方各下一手,最後以在棋盤上的地盤多者為勝出。

    至於象棋,它的起源同樣的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楚漢兩軍對壘時韓信所發明。棋盤是縱九橫十,中間隔一條楚河漢界的鴻溝,實際上各取九五之數爭霸抗衡。同樣是兩個人下的棋,一方執黑(項羽方),一方執紅(劉邦方),開局的時候,就在盤面上佈置成棋形,最終以逼迫對方將(帥)投降或將其擊殺為勝利。其中子與子間有區別之分,將(帥)最大,但只能在九宮格活動,護身計程車(仕)只能斜行,護城的相(象)只能穿心行走,炮隔子而殺,馬斜走日字,車橫衝直撞皆可,最微末的兵(卒)有進無退,氣象森嚴。

    如此說來,圍棋類似於造物的河圖洛書。棋盤為方,棋子為圓,是宇宙周天的象徵;中間的天元(太極),則暗合無極生太極,一生二,二生三,無窮無盡的易理;從空的棋盤開始,中間經過糾纏交織,最後復歸岑寂,有事物衍生之玄妙;而子與子間並無任何不同,則是說世間萬物或芸芸眾生,都是滄海一粟原本並無任何本質區別,有區別處在於自己如何去發揮。

    而象棋,則類似於兩軍交戰的演繹模型。氣象森嚴,等級林立,從一開始就把雙方擺在一個對立的局面,無論何等計謀,何等招數,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爭”字。當然圍棋本質上也是一個爭大小決勝負的遊戲,但象棋陣型一開始就直接呈現眼見,也就相對而言缺少了變化。譬如《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教令狐沖練劍一段,風清揚足不動手不抬,則會有無數種可能和變化,而令狐沖固定的劍招則有所窮盡則自然逃不出他的法眼。

    劍通此理。所以,從圍棋和象棋的形制看,雖然皆各有千秋,但變化方面,圍棋則更為靈活。

    二、莫測局數

    因為靈活,所以變化繁多。說到變化繁多,最直接的則是用棋局來計算。

    象棋的棋局,棋界大部分認為是在幾百萬盤到幾千萬盤之間,至於具體演算法就不得而知,沒有公論。但象棋開局即佈置好陣型,且等級林立,所以一般來說,一個棋痴是非常有可能於再有生之年下個重局的。

    而圍棋,則盤數多的驚人,號稱千古無同局面。究竟多到何種地步呢?譬如一人活了一百歲,從出生的每一秒到逝去的最後一秒,無時無刻不在下棋,即使是這樣可能也需要轉世許多次才能窮盡它的變數。

    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談到過棋局終數,卻無法念出來,因為無名可紀。其計算方法如下:

    任何一個交叉點可變三種局面,一黑、一白、一空(此處要說到圍棋特殊性,一般任何交叉點,可以是黑子或白子下,但黑子或白字都有被吃的可能,於是又變成空了。)自那以後不論橫直,按照一個交叉點3種變化來算。

    那麼,凡方2路(兩縱兩橫,在角落交叉的方角),用4子,可變81局;方3路,用9子,可變19683局;方4路,用16子,可變43046721局。方5路,用25子,可變847288609443局;方6路,用36子,可變150094635282031926局……

    世上的計數單位是:萬為億,萬萬億為兆,萬萬兆為垓。把361路都算出來,大約連書“萬”字43次,這樣大的天文數字自然是無名可紀。也由於局數太過龐大,所以現代科技雖然發達,可以讓電腦下過象棋大師,但唯獨圍棋不能,因為目前電腦都是根據以往的棋局路數來進行計算的,譜無重複,自然無法應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個世界之所以精彩莫測,大概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你永遠都看不透。愈是看不透,愈想鑽研,愈是鑽研,則愈覺精深。

    三、奇變招路

    說到棋的精深,得講到招路和謀略了,因為棋,歸根結底是要人來下的。

    拿圍棋來說,前人留下過千古不朽的《棋經》,“棋者,以正合其勢,以權制其敵”,“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勢”等名句,即是出自其中。與此同時,不知道哪位高人還將棋理總結規則,留下了簡明扼要的圍棋十訣:

    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

    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

    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須棄

    七、慎勿輕速;八、動須相應

    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

    其實此等謀略,不但適合圍棋,即便是打仗、經商、處事等皆可,自然也適用於象棋。同樣是爭勝負的遊戲,弈棋之時雙方必然是調整心態,籌劃在前,一旦開局,必處處爭先,步步謀算,當殺則殺,當和則和,當衝則衝,當避則避,當連則連,當斷則斷,為成大事,甚至可犧牲數子以爭先與取勢,或送羊入虎口以圖大謀與反轉,最終都是制人而不制於人。

    然而,在幾分相通的謀算中,圍棋和象棋相比又有其不同之處。

    其中一點,看過《天龍八部》的朋友可能會記得,那就是“不應之應”。當日在萬劫谷中黃眉僧和段延慶進行棋戰時,黃眉僧幾番不敵都是段譽施以援手,段延慶看破後就用了此招。

    “應”是圍棋術語,意思是說行棋過程你一來,我一往,局面非常緊張的時候,對方必須予以迴應走下去,否則可能一大塊棋甚至全域性都有危險。而這位天下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見到形勢不利後,乾脆另投它處,取得先機,把累贅的包袱扔給對方,這招著實是厲害。

    另外一點,看過金庸武俠的人可能也會記得,那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不下之下”。當日崑崙三聖何足道,一手執白,一手執黑,自己與自己弈棋,在中央之地爭鬥得不可開交沒有良策解決時,郭襄經過建議他用此策,反攻西域後局面果然大開。

    “不下之下”,其中一層意思用圍棋術語來說,可以說是“脫先”。關鍵點就在於利益的分析,假如當下的糾纏並不能帶來很大的利益且無關生死的話,可以先另投他處,以小代價取得更大的利益。

    另一層意思,則和圍棋的規則有關。眾所周知,圍棋是一人一手的遊戲規則,但這只是最基本的,它還有一個規則是,黑白雙方,其中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任何時候放棄行一步棋的權利,假如對方下棋則在此之後你亦可以下棋;假如對方也不下,則是棋局終結。這特殊的規則,竟也可以成為謀略的一種。因為圍棋講究有“氣”(每個交叉點四口氣,對方圍之氣斷則亡)則活,所以在收官和死活方面,有時故意讓他人先下,則他人利益竟會減少或者直接招致滅亡。精神幽微處,確實是妙不可言。

    雖然象棋和圍棋的形式有所不同,但由於圍棋形式更加靈活,棋盤更加廣大,所以“不應之應”及“不下之下”,確實也是圍棋所獨有,這方面它畢竟是較象棋寬泛些。

    四、幽微局面

    圍棋的精深微妙,還體現在局面的特殊性上。

    讓子棋,快棋,一對多,聯棋,這些是棋制和規則的不同,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和才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象棋中,有一種“對面笑”的局面。即是殺的子越來越多,盤面上留下的也就越少,雙方火併之後,剩下的子數聊聊可數,都不能殺掉對方,這種時候就會有一種無奈而又睿智的和棋。

    這樣的情況,圍棋也有。也就是“三劫連環”或“四劫連環”。劫爭,是指黑白雙方都把對方的棋子圍住,一方先下吃子,另一方得交換一回合後才能重複走到當初自己可以吃子的位置,以此來避免重複。但是畢竟還是有種例外的,雙方几塊圍在了一起,成了幾塊同時打劫的局面,於是同時按照按照規則行事,於幾處迴圈往復打劫,停不下來,以至於最後也是既無奈又睿智的和了。(現在可能叫無勝負棋了。)

    當然,要說到棋局的,圍棋和象棋雖然是有相同之處,但圍棋還有同而相異的一點,死活處可見一斑。

    死活的特殊棋形,先走亡。

    譬如說以上的棋形,無論哪一方先走,都是自取滅亡;無論哪一方後走,則是旗開得勝。這就成了一種很詭奇的局面,無論哪一方都想對方先走,但無論如何對方也不會先走,於是大家也就讓他自然而言的擺在那裡,而這樣的結果居然是“雙活”(兩方同時存活),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是寓言不爭麼,是寓言共存麼,是寓言“有氣則話,心寬舒暢”麼,抑或是寓言“陰陽互動,相生相成”麼,或者都是,抑或都不是。因為棋終究是棋,人終究是人,二者不可混淆一體。

    也因著棋和人,不能同日而語,所以也變可知棋之境界高低。

    五、玄妙境界

    境界一詞,本是梵語。它直譯的意思是:對萬物的感知都是人心的投射,當你感知到此事或彼物,世界與內心交織在一起所直射、反射、折射出來的一種狀態或物象,就是境界。由此可知,境界最根本之處在於你內心的感覺、感受、感觸、感悟、感知。如同陽明所言: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歸於同寂;你看此花時,此花則與你一同鮮活起來。

    所以棋之為物,從境界上看時也就沒有高下之分的。但從藝術形式,或者單單從遊戲性方面來說,確實是有區別的,無論從形制、局數、招路、局面哪一個方面來說,圍棋確實比象棋更為靈活、多變、開闊、豐富些,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提到這些也是一時一境,也僅僅是個人觀點,純粹屬於一時間的玩耍罷了,而我本身對兩種棋如今也無偏見,只有喜愛與更喜愛的分別而已。也許以上觀點很可能也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這方面只能是希望知者指正了。另外要說的是,即便是真的存在遊戲性的差異也罷,但歸根到底無論是那種棋,只要能給你帶來快樂,帶來意義,讓你有“勝負雖分,竟忘角逐之想;橘中雖隘,自覺天地之寬”之感,或許也已足夠了。

  • 2 # 冰河智投

    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的人天馬行空,有的人婉轉細膩,有的人大刀闊斧,有的笑裡藏刀。國手向來都有南北派之分。這就是在最高水平中,由環境和性格的差異造成不同風格的最高水平。那麼境界和水平不完全是等號的,境界是修為,水平表示力量。境界的蹭強可以帶動棋水平提高,反之則不然。最高境界;靜如松,動如兔,思如綢,表如水,盤如石,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飛花飄於空而心將其鎖。修為是努力的大方向,俗話的心理素質,但這不等於放棄對棋的執著與追求。切記~!

  • 3 # 太極李墨臨

    人的屬性有多種,大體分為智力和體力兩個方面。智力好的體力不見得好,體力好的智力可能就一般;或者兩者都不行,或者都行。

    另外,還可以再細分區別:

    從體力體能來說:比如一個人我們說他很強壯,這個人的特點是爆發力好但缺乏耐力持久力;另一個人也很強壯,這個人的特點是耐力好但爆發力不行。

    從智力智商來說:我身邊就有很多兩種不一樣的同學,他們其中一群,看清了,是一群同學,會學習,成績好,數理化都不錯,但玩牌不行,經常輸;那麼還有一群呢,真好相反,他們的成績是常年倒數,可是玩牌記牌超級厲害,你能說他們不聰明麼?可數學經常不及格是事實。

    我就隨意說了, 我們閒暇之餘看的電視劇往往是根據現實改編的,武打片中功夫厲害的有好人也有壞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者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有功夫的不一定就有武德,功夫不怎樣的往往憂國憂民,就像金庸老先生說的那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不是以技能為判斷條件的。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僅從象棋水平來看,是沒有辦法判斷出一個人到底怎樣的。人的技能分為很多種,有智商有情商有體力有耐力有體能有意志還有大智慧和小聰明等等。象棋厲害能說明的就是他象棋水平好,僅此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韋大爺絕殺勇士,火箭生擒黃蜂,森林狼不敵老鷹,2月28日過後西部排名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