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滑鼠7286

    不知為何,看到這個問題滿腦子都是“斷袖之癖”。

    哈哈,這個確實是真愛吧。

    認真地說,多讀讀《詩經》就知道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邊洗荇菜,一邊想著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多麼美好~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在水邊徘徊,神魂顛倒,朦朧的、充滿美感的愛情體驗。

    還有《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事實證明,比興是能夠含蓄地表達“愛”意的書寫方式。

    比就是比喻,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

    愛情,可以從雎鳩說起,從蒹葭說起,從桃花說起,從月亮說起……

  • 2 # 西安晚報

    從飾物中 品讀古人含蓄的愛  七夕節即將到來,時下最流行的話題自然是“談情說愛”。在許多西方人眼裡,中國是一個沒有“羅曼史”的國家,這或許是因為古代正史中很少有關於“談戀愛”的記載。事實上,中國古人不是不懂浪漫,而是他們比較含蓄,常常把關於愛情的記憶留在小小的傳世物件上,等待有緣人品讀出其中的情味。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出水金簪

      髮簪: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髮簪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一般以金屬、骨頭、玉石等製成,有的還用珠寶加以裝飾。髮簪在歷朝歷代都很流行,《後漢書·輿服志》中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的描寫;《宋書·行志》中記曰:“元嘉六年民間婦女結髮者……頭上有花插簪梳等飾”;唐代壁畫中的眾多婦女就是插滿花簪的形象;宋代陸游《入蜀記》記載當時西南一帶的女子頭飾為“插銀釵至六支,後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在物質匱乏的古代,髮簪曾是許多勞動婦女終身唯一的首飾,因此格外珍視。《漢鐃歌十八曲》中的《有所思》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子為遠方的情人準備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飾這支簪子,加上雙珠還覺不足,再加上玉飾,如此珍重,自是出於一往情深。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後來“聞君有他心”,於是她把那簪子“拉雜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在古代,許多夫妻間的故事都與髮簪有關。“搔頭”是髮簪的別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他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撓頭,髮簪由此得名“搔頭”。據說,古時宮廷有罪之人不許戴簪,后妃若有過錯須要退簪。周宣王與姜後之間有一段“退簪勸政”的佳話,說的是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國政,明曉大義的姜後為了規勸丈夫勤政,就摘去了髮簪和耳墜長跪於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後感到羞愧,於是開始勵精圖治,開創了周王室的中興局面。

      清嵌紅寶石荷蟹紋金頭釵

      釵: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提起釵,您或許會想到陸游的《釵頭鳳》,並由此聯想起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時再將之複合。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辛棄疾在詞作《祝英臺近·晚春》中唱曰:“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而清代詞人納蘭性德也曾有“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溼蘭襟”的名句。在這些詩詞中,作者均用釵來表達相愛之人分離的痛楚。

      釵是古代婦女較為珍貴的頭飾之一,它由兩股簪子合成,通常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連綴著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髮釵的普及大約在西漢晚期,自此以後,它一直是中國婦女的重要頭飾之一,直至今日,髮釵在婦女的梳妝品中仍佔有一席之地,比如髮夾,它就是由髮釵演變而來的。

      由於釵往往材質貴重,所以很早便被視為文玩。西晉史學家司馬彪在《續漢書》中記曰:“貴人助蠶,戴玳瑁釵。”據東晉常璩所撰《華陽國志》記載:“涪陵山有大龜,甲可卜,其緣可作釵,世號靈釵。”由此可見古人特別看重玳瑁製成的釵。五代詩人湯僧濟曾經在井中淘得一支古釵,他於感慨中賦詩讚曰:“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鮮,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傳。”

      清葡萄紋金質卡口手鐲

      手鐲:珍重雙雙玉條脫,盡憑三島寄羊君

      古代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鐲贈與戀人的情節。南朝梁代醫學家陶弘景在其著作《真浩·運象》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夜降羊權家,並贈其“玉條脫”(玉手鐲)的神話。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白於玉》中講述吳生偶入仙境豔遇紫衣仙女,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作為留念。

      古代手鐲通常是金、銀、玉製成,其按結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封閉形圓環,以玉石材料為多;二是有埠或數個鏈片,以金屬材料居多。唐宋以後,手鐲的材料和製作工藝得到高度發展,除了金銀手鐲外,還出現了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造型有圓環形、串珠形、絞絲形、辮子形、竹子形等。到了明清、民國,以金為材質鑲嵌寶石的手鐲盛行不衰,手鐲在飾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藝製作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明代書法家顧起元曾在《客座贅語·女飾》中著錄:“飾於臂曰手鐲。鐲,鉦也……即古之所謂釧,又曰臂釵,曰臂環,曰條脫,曰條達,曰跳脫者是也。”

      關於“跳脫”之謂,其意何指,不得而知,不過圍繞這個名字倒發生過一件趣事。據宋人計有功所著《唐詩紀事》中記述,唐文宗李昂有一天考問群臣:“古詩裡有‘輕衫襯跳脫’句,你們有誰知道‘跳脫’是什麼東西?”群臣都答不上來,文宗則告訴他們:“跳脫即今之腕釧也。”

      遼代金戒指

    指環: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

      唐代文人李景亮在其所著傳奇小說《李章武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李章武系事告歸長安,(與王氏子婦)殷勤敘別,章武留交頸鴛鴦綺一端……子婦則答白玉指環一雙,贈詩曰: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迴圈無終極。”在這裡,指環以其“迴圈無終極”的特徵,傳遞了情人之間相思無絕期的情愫。

      指環,又名戒指、手記、代指、約指等。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指環應是於大汶口以及龍山文化時期墓葬中出土的骨質指環,這些指環數量很多,有的指環上還嵌有綠松石。

      封建社會中,指環除了裝飾外,還有一些特殊作用。據記載,指環曾是宮廷中妃嬪們戴在手上用以區分、辨識的一種標記,稱作手記。指環的這種標記功能在一些古代民俗上也有所體現。清人顧張思在《土風錄》中記載:“戒指乃已幸女子者……俗亦呼手記。”“已幸女子”在中國古代一般是指已婚配的女子。明代文學家凌濛初在《二刻拍案驚奇》中也記錄有類似的情節,書中女子在給她的情人書信中寫道:“徒承往復,未測中心。擬作夜談,各陳所願……先以約指一物為定。言出如金,浮情且戒,如斯而已。”由此可見,戒指還隱喻著戒掉一切朝秦暮楚之心這樣一層含意。

      除了標誌與寄託相思的功能外,由於指環的“環”與“還”諧音,因此古人也將其作為饋贈,有期待“早日還鄉”之意。

      明代葫蘆形耳飾

      耳飾: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代詩人張籍在《節婦吟》中寫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詩裡的“明珠”指代的就是一種耳飾,詩中隱約透露出唐代有將這種耳飾作為定情信物的風俗。

      中國關於耳飾的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經過長期發展,耳飾逐漸細分出耳丁、耳璫、耳環、耳墜等樣式。耳璫是漢代婦女常用的一種耳飾,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耳飾。它通常以玻璃、琉璃等晶瑩剔透的材料製作,呈圓柱體,兩端或一端較為寬大,呈喇叭口,中部有明顯的收腰。耳璫重量較輕,體積也較小,一般長度在2~3釐米,直徑約1釐米。佩戴者必須先在耳垂上穿孔,並且將耳孔撐大,戴時將其貫入孔中,因兩端粗於中央,戴上以後不易滑脫。《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的千古名句。

      耳璫在漢代後逐漸被少數民族使用的耳環取代。耳環從宋代起開始流行,明清時期是耳環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明代耳環大多以金銀橫壓出花形,然後在花瓣或花葉部位鑲嵌各種寶石,有的還在花蕊中間鑲嵌上一顆珍珠。清初文學家李漁在他的《閒情偶記·生容》裡將耳飾裡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具有重要地位。

      清乾隆金銀絲繡二龍戲珠葫蘆香囊

      香囊:寄君作香囊,長得系肘腋

      香囊是中國重要的民俗工藝品,如今收藏者眾多。香囊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荷包,其用五色絲線縫製而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內裝多種濃烈芳香的中草藥、香料細末,其用途主要是提神、防臭、驅蟲。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記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就是說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或許是因為香囊乃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們當作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民間視香囊為“定情信物”這種風俗的起源雖已無從考證,但正史上卻留下了一段關於香囊的愛情故事,尤為可貴。《晉書·賈午傳》中記載了權臣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官員韓壽相戀的故事。據說,此二人幽會時,賈午從其父處偷得西域奇香幷包裹在香囊中贈與韓壽;誰知上朝時,賈充一聞到韓壽身上的特殊香味,就猜到自己寶貝女兒和他“私通”。這件事最後皆大歡喜,賈充無奈之下沒有責怪賈午和韓壽,遂令二人成婚,從而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此外,關於香囊還有一段悽美的故事流傳甚廣。唐代詩人張祜曾寫下一首《太真香囊子》,詩曰:“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這首詩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亂後,偶然得見楊貴妃生前佩戴的香囊,睹物思人。他回想起當年驪山的鶯歌燕舞,如今斯人已逝,自己也垂垂老矣,不禁老淚縱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萬6的彩禮,在這個年代算是什麼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