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小黑鍋

    關節置換術是指採用金屬、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製成人工關節假體,透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代替患病關節功能,達到緩解關節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但關節置換術後就不代表著能一勞永逸了,術後骨科醫生最害怕的併發症,就是置換進人體的關節感染了!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假體周圍感染!

    假體周圍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關節置換術後的災難性的併發症,不論對於膝關節置換還是髖關節置換,假體周圍感染是:

    ① 初次手術早期失敗(<5年)的首要原因,

    ② 是翻修手術失敗的首要原因,

    而過去存在的現狀是,缺乏對於假體周圍感染特異的診療方法,臨床醫生常常難以形成統一的假體周圍感染診療標準!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2013年的國際共識會議(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 ICM)中,來自骨科、感染科及其他多學科代表對參與了討論,形成了著名的費城共識,並廣泛用於臨床。

    2018年的第二次ICM會議以第一次ICM會議為基礎,並根據前次會議代表的意見提出更新意見,旨在改進前次成果。

    達成這一共識一共歷時2年,包括869位代表,評估了超過3000個議題,最終在2018年10月釋出了第二版ICM共識。

    本文針對共識中的其中一篇英文文獻,給大家科普一下在早期診斷和治療假體周圍感染中,你可能存在的疑問!

    1、建議對假體周圍關節患者進行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檢測

    建議強度:強

    首先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什麼住院之後抽這麼多的血做化驗?

    對於大部分的手術前患者,抽血化驗是排除手術禁忌症的一個過程。

    而對於考慮可能有關節假體周圍感染的患者,ESR跟CRP這兩個指標是反應體內是否存在感染病灶的指標。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兩者的特異性不高,也就是說如果兩個升高了,可能提示假體周圍有感染,而並不一定就是假體感染導致的!

    2、對於伴有血沉和/或C反應蛋白異常的患者,建議完善膝關節穿刺。建議把穿刺液送去做微生物培養、滑液白細胞計數及比例分析

    建議強度:強

    對於關節置換術後懷疑假體周圍感染的患者,而ESR跟CRP兩者都有升高,則考慮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性,這個時候一般醫生會要求行膝關節或者髖關節的穿刺抽液,目的就是抽出關節內的液體,送去做細菌培養,同時性關節液細胞計數,有利於感染診斷的明確。

    培養出了特定的致病菌,抗生素這個也好選擇用藥!

    3、當第一次的膝關節穿刺結果與關節假體周圍感染的可能性存在差異的時候,建議重複行關節穿刺操作。

    建議強度:中等

    有些患者可能會面臨不止一次的打針穿刺,這個有時候是很痛的!

    那為什麼前天才穿了,今天又要穿呢?

    臨床上存在一種說法就是“假陽性”跟“假陰性”,也就是說,培養出細菌不一定就是真的致病菌,而有可能是操作過程中汙染所導致;而沒有培養出細菌,也不能保證是不是就真的沒有細菌,有一些細菌培養天數可能有獨特的要求!

    因此,如果有必要的話,行第2次甚至第3次的關節穿刺,結果可能會準一點!

    4、建議患者在關節培養前至少兩週,停止使用抗生素。

    建議強度:中等

    做關節穿刺前,如果患者已經自己或者在其他醫院使用過抗生素了,那麼有可能會影響關機穿刺的準確性。

    想想都知道呀,細菌已經被殺了一部分,又沒有完全殺死,培養出來的結果不一定準確的!

    5、無法推薦或者反對CT及MRI作為假體周圍感染的一種診斷測試

    建議強度:不確定的

    CT和MRI是目前骨科檢查中非常重要的兩種手段,價格也貴!

    但並不代表者價格貴就是診斷假體周圍感染的好辦法。

    對於假體周圍感染的患者,一般不推薦也不反對使用這兩種檢查方式。

    6、對於診斷關節假體周圍感染的可能性較低的患者以及對於確診了假體周圍感染準備手術的病人,術前不建議使用抗生素預防性抗感染!

    建議強度:中等

    換句話說:就是在懷疑假體周圍感染或者是已經確認了假體周圍感染,但還沒做手術的患者,一般不建議手術前使用抗生素治療。

    因為手術前使用抗生素沒用!不可能完全殺死附著在假體上的細菌微生物,只有手術徹底清創後使用抗生素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7、建議在對假體周圍感染的患者進行再次手術時獲得多次培養。

    建議強度:強

    準備對假體周圍感染的患者做手術了,這也是我們臨床上說的“翻修手術”。手術中應該儘可能的多選一些看著很像感染的病灶,送去化驗,爭取培養出準確的致病菌。

    手術過程的無菌操作非常嚴格,這個結果應該是最可信的!

  • 2 # 曉清中醫藥

    炎症四要素是紅,腫,熱,痛。具備這四要素才可以確定是感染:

    腫是紅色,痛是溫熱感。

    如有,就是感染了。如沒,就沒有。

  • 3 # 足踝肖醫生

    全膝關節置換(TKA)術後感染是一種難以處理的併發症。初次TKA和翻修TKA術後的感染率分別介於0.5%-2%和2%-4%之間。一些人口研究結果表明TKA術後更容易發生感染,而感染又是導致TKA失敗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因素仍然在於預防,但目前缺乏足夠的循證研究文獻來制定最佳的預防措施。每一例出現疼痛的TKA病例都應被懷疑可能是由於感染所導致的,需要進一步檢查直至排除這種可能性。對這些病例的處理方案應包括透過標準的實驗室篩查來檢測是否存在感染。

    關節滑液穿刺抽吸檢查仍然是診斷感染的最好方法。如果關節滑液的白細胞計數大於1,700/μL,同時中性細胞分類大於69%則應高度懷疑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在治療假體周圍深部感染時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與手術相關的感染髮生和出現症狀的時間是決定TKA感染的處置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 4 # 骨科王健醫生

    關節置換手術在生活中是越來越多見,一些關節產生病變已經影響了正常的行走的時候,患者就會選擇進行關節置換手術,但是,關節置換手術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如果在進行完關節置換手術後,不細心護理,遵從醫囑,是很有可能會發生感染情況的,那麼關節置換手術後怎麼確定是不是感染呢?#清風計劃#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關節置換手術。

    關節置換手術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將關節全部除掉,換上一個假的關節,它是將關節切開,然後去除病變的關節軟骨及其下方部分骨質或者滑膜組織,將關節囊鬆懈,最後將預製好的關節假體放在骨表面或者內部,然後縫合關節,手術完畢。這種關節置換手術,只是切除了病變的部分,保護了關節的正常部分,達到了治療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的話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那要怎麼確定進行完關節置換手術是否感染呢?

    首先,關節置換手術後是否被感染,可以看它恢復期間是否有異常的情況。

    一般如果患者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後是要好好休息康復的,康復期間,關節是會存在腫脹的現象,但是一般會慢慢消退的,這個時間有長有短,短的數週,長的數月。不過,如果患者在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後在早期的恢復期間,患者的關節出現持續腫脹不改善甚至加重,而且有時候還是急性關節腫脹再次出現,伴有疼痛和發熱的情況,這很有可能是在手術後感染,從而出現這種情況。

    還有一個典型的異常症狀就是有關疼痛的問題,我呢,手術患者比較嚴重的疼痛在術後的一週內一週以後會逐步的緩解,在醫生使用鎮痛藥物輔助的情況下一般來講6周不到8周這種疼痛就會比較輕了,一般來講術後三個月這種疼痛就基本上消失了,如果這種疼痛持續不緩解甚至加重的話就說明關鍵那是有一定的問題,最常見的可能就是一些低毒性的感染。

    其次,要想確定感染,還要藉助輔助檢查,就是所謂的客觀證據。

    如果我們懷疑感染的話會對關節做一些初步的檢查,比如說x光片,看看骨頭有沒有溶解的現象;抽血查白細胞,血常規,血沉以及降鈣素原等各種炎症指標。ECT全身骨掃描也是比較常用的一些方法。另外還有一個在各種指標都不能確認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一些關節穿刺,看一下關節液的一些常規,生化以及細菌學培養的結果來輔助我們做一些判斷。

    關節置換術後感染目前的診斷上還是存在很多困難,全世界各個國家包括一些國際上的組織都制定了一些感染診斷的一些指南和流程,我們國內也做了這方面的一些指南。但是目前來講典型的感染相對容易診斷,但很多感染是不典型的,這個就需要我們非常仔細的去判斷,需要藉助很多輔助檢查。

    這種情況下,患者會出現身體疼痛的狀況,可以使用鎮痛藥物來減輕疼痛的症狀,但是要根治還是要到醫院去進行檢查,確認病情再對症下藥。關節置換手術早期急性感染的情況是比較明顯,但是晚期的慢性感染情況是不怎麼明顯的,因為在關節置換手術後晚期感染的時候患者的身體是不會出現非常嚴重疼痛感的,而且大部分患者的身體會也不會出現發熱的情況,而且患者身體的白細胞數量也可能是正常,這個時候需要患者細心觀察自己的身體或者到醫院去進行檢查才會發現是術後感染,所以關節置換手術後的晚期感染是比較隱秘的,需要病人到醫院去進行檢查才能確診。

    一般來說,如果關節置換手術後發現有感染,大部分培養出來的致病菌耐藥性都比較強,所以導致患者術後感染的治療比較困難。通常來說,患者在進行關節置換手術後的幾個月內是比較容易被細菌感染的,更早的可以是在手術後兩週,更晚的可能會在手術後幾年才會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拇外翻患者日常應該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