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
2 # 大逸說
這個問題我有些反對,所以我來唱唱反調,希望引起不一樣的思考。對孩子的教育不要簡單的要求孩子誠實、甚至要鼓勵適度的不誠實,我希望那些正在對孩子不誠實感到苦惱的父母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首先,孩子一定要誠實嗎?是任何時候都需要誠實嗎?是必須有100%的誠實嗎?誠實的孩子就都有好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未來嗎?不誠實的孩子就一定沒有好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未來嗎?有沒有崗位就需要人具有”不誠實”的品質呢?政治家這類角色也只需要誠實嗎?他們身上誠實品質的重要性真的那麼大嗎?
其次,孩子為什麼不誠實?是天生的不誠實還是後天的不誠實?是某些程度的不誠實還是百分百的不誠實?是反覆性的不誠實還是偶然性的不誠實?不誠實到底是現象還是本質?不誠實是目的還是手段?
第三,不誠實帶來了不良後果嗎?這種不良後果就真的比必須誠實所付出的代價要大嗎?這些不誠實者需要為這些不良後果付出代價嗎?他們付出的代價足夠大嗎?是他們能承擔的嗎?如果承擔了這個代價對別人而言公平了嗎?對社會有額外的損害嗎?
第四,我們的教育有點太簡單了,職業發展那麼需要多樣化、個性化的人才,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還有灰度空間,我們憑什麼這個孩子誠實呢?憑什麼要對孩子的不誠實有那麼的擔心害怕呢?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對孩子的不誠實進行因材施教和發展引導呢?所以對孩子的不誠實心理和行為,與其排斥不如理解、與其拒絕不如包容、與其堵不如疏,最關鍵沒做父母的思想本身要理性、科學、包容。
-
3 # 葡萄不是柚子
不知道你所說的不誠實是指哪方面?作為家長還是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撒謊的原因。
我家孩子前段時間就是就是騙我說作業寫完了。後來班主任找我談話,才知道他根本沒寫完。
我知道後雖然生氣,但是沒罵他也沒打他。我問他原因,他始終不說。我說你什麼時候想好了什麼時候過來找我。
過了不久,他就很委屈的說,再也不撒謊了,讓媽媽擔心,他很內疚。
在這個社會的大環境下,太過實誠未必是件好事,當孩子說再也不撒謊了,我說善意的謊言可以,但是一般情況下,特別是關於學習的事,是不能撒謊的。
曾經我也十分質疑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對孩子相當寬鬆。從來沒要求他考高分、考重點,如果不想上課外班,我也沒有強調他必須上。
節假日是他要上哪玩就上哪玩。但是沒想到他覺得我什麼都信任他,他才利用了這一點來欺騙我。
所以從這件事以後,我覺得該嚴厲的時候,還是該實行家長的權威。太鬆或是太嚴都不是好事,鬆弛有度,講究原則,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如果孩子是模仿小朋友或是家裡人撒謊。那就應該矯正孩子的行為,大人也要以身作則。
儘量不要打罵孩子,好好交流,找到原因,再進行糾正,要讓孩子知道利害關係。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矯正,比青春叛逆期再來管教肯定要好得多。
-
4 # 小羊習習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關於孩子誠實不誠實,我覺得是次要的,真的,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誠實就否定孩子。
其實我們不需要去要求孩子一定要誠實,因為一味的誠實,並不代表就是好的,
有一個孩子,媽媽每天會給孩子一塊錢,每天晚上媽媽都會問孩子今天的一塊錢幹什麼用了,孩子不是說買糖吃了,就是說買了小玩具,但其實孩子的一塊錢根本就沒有用,而是存起來,等存夠了錢後就買好禮物給了媽媽一個驚喜。
當媽媽收到禮物後確實很開心,但是這位母親並沒有一味的誇獎孩子。
首先這位母親對孩子說,收到你的禮物媽媽非常開心。但是你對媽媽撒了謊,孩子聽到媽媽的話一開始很開心,但是聽到後面的話,感覺到很委屈,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想給母親買禮物才對母親撒謊。
但是母親接下來的做法卻不像大多數的父母一樣,要麼誇孩子,安慰孩子,也不像小部分家教比較嚴的家庭一樣,因為孩子犯錯而責備孩子。
這位母親對孩子說到:孩子,其實媽媽並不在回你有沒有說謊,媽媽不會說去強迫你一定要誠實,媽媽想說的是,不管是你給媽媽買禮物還是對媽媽撒慌,都是你自己做的決定,你給媽媽買禮物媽媽很開心,你會得到表揚,但是你對媽媽撒慌了,媽媽決定扣你一週的零花錢,這是對你的懲罰。
不管你做什麼,媽媽都著尊重你,但是媽媽希望你懂的一個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對也好還是錯也好,你都要勇於承擔結果,而不要去逃避。
所以說不必去嚴格要求孩子一定要誠實,因為有時候誠實並不一定就是好的。我們只要教會孩子,勇於承擔責任,不要去逃避。
回覆列表
糾正孩子說謊、不誠實的習慣,培養孩子誠實的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要了解孩子:小孩子願做什麼,能做什麼,希望得到什麼,你一定要了解。瞭解了小孩子的心理與能力,然後讓他去做。在做的過程中,你要幫助他去發現問題,克服困難將事情做成功,而得到獎勵。要消除他說謊的動機,鼓勵他誠實地的去做。
暗示:暗示有兩種,一種是正的暗示,譬如有兩個小孩子在一起,一個是誠實的,另一個是喜歡說謊的,你要對那個誠實的小孩子嘉許,獎勵他,使那個說謊的小孩子感動,走上誠實之道;其次一種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來報告你一件事時,你要信任他,不要說“真的嗎,你不要騙我呀”,如果你這樣說,在小孩子的心靈上,就種下一個說謊的種子,以為說話原來可以騙的。我們必須應用正的暗示去感動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說謊的動機。
榜樣:做父母的或教師的要以身作則,去做誠實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說謊。我們知道小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都會效仿的。有時你還可以講誠實小孩子的故事給他聽,拿故事中的人物去做他的榜樣。有一種榜樣是不好的,不好的榜樣,很容易使小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因此我們要做好的榜樣,壞的榜樣千萬不要做。
尊重孩子的秘密:孩子與父母之間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日益增加的獨立需要與父母過多的保護。不幸的是,大多數父母幾乎很少考慮他們對孩子的生活應該瞭解些什麼。父母應該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而且應該知道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向他了解不同的內容。
結識孩子的朋友: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學校後,就開始結交一些自己喜歡的朋友。慢慢地這種友情對他們來說比同父母的聯絡還重要。因此,作為父母,應該知道你孩子的朋友是誰,他們課餘時間在一起經常幹些什麼,讓孩子把他的朋友請到家裡來作客。當然,你有權告訴你的孩子你不喜歡他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發現了這個孩子的確切不良行為時才能這樣做。儘管如此,也應該作好與之爭辯的思想準備。
掌握好處理謊話的分寸:強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從中學到應該誠實待人的道理。不應誘騙孩子說出真相,父母最好盡力設法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如果孩子因回家很晚而撒謊,你可以告訴他為什麼你要知道真相;讓他知道:你不想聽到藉口,只是擔心他的安全;使他記住:如果下次不能準時回家,要讓家人知道;向他指出:要你相信他的話如同你要知道他在什麼地方一樣重要。
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許父母培養一個實事求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彼此之間建立一種以相互信任為基礎的關係。如果父母常常表現出信任感,任何年齡的孩子都會為此而自豪,從而養成實事求是的習慣。即使發現孩子說謊,父母也不應為此而結束對其信任,應該告訴他:一句謊言是可以被寬恕的。但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他就會失去父母的信任。
家長對待孩子的不同謊言,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想像型的說謊:孩子說謊,有時是一種幻想和想像的表現。孩子的好奇心強,腦子裡會冒出各種各樣的想像,把想像的東西當成事實,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當他把這種誇大的並不現實的想像當作真實的東西說出來時,小朋友會聽得入了迷,大人聽來就成了說謊。家長需要把孩子善意的想像和惡意的謊言區分開來。對於孩子想像之光的閃爍,不但不應該批評,反而應當鼓勵,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取樂型說謊:有些孩子用欺騙說謊來捉弄別人,自鳴得意。《狼來了》故事中那個小孩就屬此類。對這樣的說謊,家長應說服批評。最好是透過《狼來了》之類的故事,形象深刻地教育孩子懂得,欺騙別人最後會自食其果,從而改正這樣的行為。
虛榮型說謊:有的孩子說謊,是為了避免丟臉或得到讚許的目光,炫耀自己。對這樣的說謊,在理解孩子的同時,家長應抓住孩子要“面子”的積極一面,鼓勵孩子懂得只有付出真實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模仿型說謊:有些家長自己本身就常常說謊,甚至要求孩子對別人說謊。有這種言傳身教,孩子自然會說謊成性。父母的行為舉止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道德品質對孩子的影響遠勝於任何說教。對這樣的說謊,家長應該從自身做起,誠實守信。
俠義型說謊:有些孩子為庇護小朋友的錯誤,或為他們的不良後果承擔責任而說謊。比如,小強的表弟不小心把爸爸的茶杯摔碎了,小強就謊稱是自己乾的。對於這種俠義型的說謊,家長既要肯定他的動機,又要引導孩子學會實事求是。
被迫型說謊:孩子犯了錯誤,或考試不及格,怕受到責罰,便用說謊來掩蓋錯誤,逃避懲罰。對於這類說謊,要從家長身上找原因,改變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覺得家長不但可敬,而且可親,是朋友,這樣他自然會把知心話告訴他,說謊也就不存在了。
提醒:
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樣,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謊話和藉口。研究證明,說謊話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母常常說謊或不遵守諾言的家庭。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奠定誠實的基礎,首先就要以身作則,為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父母與孩子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誠實的前提條件。讓孩子知道,即使他說了謊,你還是愛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一旦孩子說了謊,要與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用哪些更好的辦法代替說謊。
不要用嚴厲的懲罰來威脅孩子,這個辦法往往會讓孩子說更多的謊,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發現。
如果你發現孩子說了謊,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責或教訓他,最好是另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單獨與孩子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