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成衰老說婚戀①⑨】
有這麼幾首打油詩,描述了時下社會里、情場上的某種現象:
其一
只愛一個有點傻,愛上兩個最起碼,
四個五個也不多,十個八個才瀟灑。
其二
結婚是失誤,離婚是醒悟,
再婚是不悟,沒有相好是白悟。
我從前在“佳緣”裡釋出言論時,對這一社會現象,多次抒寫過憂慮的思緒。
一次,我在與一位女士對話時,又涉及到了這個話題;在她表示了憤慨之後,我這樣寫道:
“我預感到末來的趨勢,有一部分所謂的婚姻會放棄傳統,比如象薩特與波伏娃的故事;在時下的中囯,如有女性也認同這一理念,首先會使自己成為受害者。”
我不是婚戀問題或社會學的研究者,不能對這種“無家卻處處有家”的思想意識,作出有力的批評,後來就沒有再聊下去。
社會發展的現代化趨向,有助於個人擺脫家庭和親屬的控制,併為個人提供了許多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機會;這也同時為性愛的自由,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現代化也給家庭與個人生活帶來了消極的影響,比如促成了這種“無家有家”的意識;結果必然地會導致一些人的挫敗感、失落感、絕望感的滋生。
現在,本篇文想談一下薩特與波伏娃的故事,以續完與那位女士當時末盡的對話——不知她能否看到?
薩特與波伏娃於1929年7月相識後,雙雙墜入愛河。然而,薩特卻提出了一個“合約”。
薩特對她說,我們之間要無話不談,不僅一方不得欺騙另一方,而且不應向對方隱瞞任何情況。
又說,因為“我把獨身作為一個生活原則”,所以,“我們之間重要的是必然的愛情,同時經歷些偶然的豔遇也是恰當的”。
對此,波伏娃予以理解;她後來回憶說:
“薩特擔負一夫一妻制的使命,他又喜歡幾個女人的陪伴,他覺得女人不像男人們那麼狡猾,他在23歲時還無意永遠割捨她們的迷人的多姿多彩。”
於是,她當時就接受了這一“合約”,實際上締結的是對兩個人一生相互關係的界定。
薩特一生未曾正式結婚過,卻在生活裡有很多的女人。
晚年時,薩特向公眾說:
波伏娃是唯一能在精神上與他對話的女人,偶然的愛情,波伏娃也同樣擁有。
他還曾向波伏娃作這樣的表白:
“我用自己的方式忠於你!”
然而,薩特這種“忠於”的方式,我們又能怎樣去理解呢?
著名學者董鼎山在看完最新版本的《薩特傳》後,為薩特超常的性趣感到了吃驚;而對波伏娃不斷陷入尷尬的境遇,表示了憐憫。
“波伏瓦(注:波伏娃的另一箇中文譯名)的職務好象管理皇室後宮嬪妃的太監。薩特的胃口奇大,他的性伴侶的供應源源不斷,敬仰他的青年知識婦女巴不得以身相許。波伏瓦並援以一手。”
“不但薩特是個大男子主義者,而且波伏瓦甘心情願地替他拉皮條,找女伴。”
1934年10月,薩特從柏林留學歸來,認識了波伏娃的學生奧爾嘉。
為了“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1936年開始,薩特、波伏娃、奧爾嘉三個人共同生活;但不久,“三重奏”便失諧了,這也可見男女關係中必然會發生“排他”的情緒。
1943年,薩特的名著《存在與虛無》出版。
此書以其師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觀點和方法作為基礎,卻遠遠地超出他們的範疇,自成體系,被稱之為“存在主義”哲學。
這時,波伏娃也寫成了小說《女客人》。
書中的女客人是一個放蕩不羈的姑娘,她奉行與傳統觀念相逆反的處世態度,使得女主人既嚮往又不堪忍受;最後,女主人為了擺脫女客人的存在,只有讓她死去才算完事了。
此書使波伏娃一舉獲得了作家的盛大聲譽。
在小說中,波伏娃從存在主義思想出發,表達了“他人即地獄”的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危機——亦奧爾嘉介入之後的危機。
可是,波伏娃在自傳《勢所必至》裡卻寫道:
“我一生最成功的事情,是同薩特保持了這種關係。”
這會是真話嗎?
“契約愛情”是不是一個神話呢?
波伏娃與薩特之間,是不是存在著一種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呢?
比如說,波伏娃被人稱呼為“女薩特”,也似乎說明了她的屬從位置。
深圳一個學者,還把薩特比喻作“象一所豪宅,波伏瓦是他的門廊、客廳等構成部分”;“波伏瓦在事業上、人格上、乃至靈魂上都只是薩特的點綴,他們從未平等過。”
薩特是伏爾泰、雨果、左拉、羅曼·羅蘭之後繼承了作家兼鬥士光榮傳統的又一位法囯的哲學大師;他還堅決拒絕了諾貝爾獎金,謝絕了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被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的良心”。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一些哲言,也曾經風靡一時,波及全球;至今影響深遠。
例如,薩特這樣說:
“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
人有個人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什麼行動,都可以“自由選擇”。
世界上有許多人,只是以別人的意志而去行動,這就丟掉了自己的個性;失去了“自我”,這種人是很可悲的。
當然,選擇固然是自由的,但必須是慎重的;薩特補充說,要對後果“承擔責任”。
1949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以後,也立刻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一舉奠定了她在法國思想界的地位,這部著作被譽為婦女解放運動的“聖經”。
波伏娃在這本書中,從其存在主義的個人體驗出發,建立起“女人並非天生為女人,而是被塑造成女人”的“第二性”理論。
她說,女性受“他性”所壓迫。男人是自我,是自由的、能做決定的存在;但女人則是他者,是客體,她的存在意義由別人來為她決定。
在波伏娃的理論中,“為他存在”的概念,來自於薩特所創的哲學思想。
根據波伏娃的觀察,女性被迫將自己變成了“物”,任人擺佈,別人才會喜歡,因此,她必須放棄自主性;“人們對待她,像對待一具活娃娃,她得不到自由。”
“男人很幸運地在童年時就知道,他的志向和性別並不相牴觸;但女人為了表現出人所公認的女性氣質,就必須變得物化、變成獵物,放棄對獨立自主的主張。”
波伏娃還分析了婚姻對女性的不公平。
“婚姻,是傳統社會指派給女人的命運……作母親是她的‘天職’……人們一方面輕視女性,另一方面對母親表示敬意,這兩種不同態度的輕易揉合,實在是過了份的欺騙。”
為了改變女性的這種從屬於男人的命運,波伏娃提出了她的建議;有個臺灣學者,簡明地概括為以下三項:
1、女性必須去工作;亦即應該到家庭外去勞動,而不是隻在家庭內勞動。唯有在工作中,“女性才能具體肯定她作為主體的地位”。
2、女性必須努力成為知識分子,成為婦女改革先頭部隊的一員。
3、經濟因素乃是婦女解放的關鍵。要鼓勵女效能在經濟上自力更生,多從事公益與社會運動,才更能在捍衛社會正義的行動中,實現女性的自主。
波伏娃強調,女性要想掙脫被男性束縛的這種“第二性”處境,出路在於完全的獨立,要去爭取與男性一樣的權利。
她又指出,女人一旦把自己擺到了任何一個男人之下,哪怕他是自己的所愛,她也就進入了被奴役的狀態。 波伏娃解放女性的思路,當然是很可取的。
但是,我們從以上的她與薩特關係的敘述中發現,波伏娃的一生,仍然沒有擺脫與薩特的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這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我以為,薩特有巨大的聲譽,然而聲譽也如同官位、財富一樣;如果一個女性只做以下這樣的考慮:
這個男人能夠有如此的成就,就值得無條件地去深愛。
如果將此作為自己必須去愛的唯一條件,就會屈從於他,而不是也考慮到了,彼方是否也忠誠於己——這就會成為戀愛關係中的隱患,因為意味著彼此的位置與所付出的情愛,仍是不能對等的。
有成就的人,的確是值得崇敬的;但我總是覺得,這與能否發生愛情,還是兩碼事。
如果有成就的人就值得去戀愛與深愛,可這世界上,有成就的卻也多了;你的愛情又將怎樣去分配呢?
不能區分“崇敬”與愛情的區別,這也是造成某些男人實質上“三妻四妾”的原因;難道是“女權主義者”最終要爭取的男女平等關係嗎?
波伏娃與薩特所籤的“契約”,並沒有給她帶來男女平等的感受,倒是給自己增添些煩惱與痛苦;只是她有時強裝笑臉罷了。
薩特是這樣對她說的:
“我發現你具有我要求於女性的最重要的性質。因此,這就把其他的女人放到一邊去了——例如,她們可能只是長得飄亮。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你體現的東西比我希望於女性的多得多,別的人則較少,這樣她們也較少捲入。”
在薩特的眼裡,波伏娃所“體現的東西”,只是比其他“女性的多得多”而已——她並非是愛情中的唯一;所以,波伏娃也可以別有所戀,薩特對於她的愛,也就沒有“排他性”。
薩特又對公眾坦率地承認:
“我同男人一談完政治或別的事情就準備立即結束談話。” “同一個女人,我可以談整整一天,第二天又開始接著談。”
“我認為一種正常的生活就包含著同女人的連續不斷的關係。”
“請注意我周圍有不少人,不過都是些女人。”
好好地想一想這些言論吧!
(附記:
由於上篇文,即我對於“愛得刻骨銘心的婚外情暴露,該如何收場”的回答,釋出後只有二個小時多點,讀者已達23萬,我於是便想再發此篇文,以報答讀者的熱情;倉促之間,本文的措詞或有不當,懇請寬容!
【漸成衰老說婚戀①⑨】
有這麼幾首打油詩,描述了時下社會里、情場上的某種現象:
其一
只愛一個有點傻,愛上兩個最起碼,
四個五個也不多,十個八個才瀟灑。
其二
結婚是失誤,離婚是醒悟,
再婚是不悟,沒有相好是白悟。
我從前在“佳緣”裡釋出言論時,對這一社會現象,多次抒寫過憂慮的思緒。
一次,我在與一位女士對話時,又涉及到了這個話題;在她表示了憤慨之後,我這樣寫道:
“我預感到末來的趨勢,有一部分所謂的婚姻會放棄傳統,比如象薩特與波伏娃的故事;在時下的中囯,如有女性也認同這一理念,首先會使自己成為受害者。”
我不是婚戀問題或社會學的研究者,不能對這種“無家卻處處有家”的思想意識,作出有力的批評,後來就沒有再聊下去。
社會發展的現代化趨向,有助於個人擺脫家庭和親屬的控制,併為個人提供了許多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機會;這也同時為性愛的自由,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現代化也給家庭與個人生活帶來了消極的影響,比如促成了這種“無家有家”的意識;結果必然地會導致一些人的挫敗感、失落感、絕望感的滋生。
現在,本篇文想談一下薩特與波伏娃的故事,以續完與那位女士當時末盡的對話——不知她能否看到?
薩特與波伏娃於1929年7月相識後,雙雙墜入愛河。然而,薩特卻提出了一個“合約”。
薩特對她說,我們之間要無話不談,不僅一方不得欺騙另一方,而且不應向對方隱瞞任何情況。
又說,因為“我把獨身作為一個生活原則”,所以,“我們之間重要的是必然的愛情,同時經歷些偶然的豔遇也是恰當的”。
對此,波伏娃予以理解;她後來回憶說:
“薩特擔負一夫一妻制的使命,他又喜歡幾個女人的陪伴,他覺得女人不像男人們那麼狡猾,他在23歲時還無意永遠割捨她們的迷人的多姿多彩。”
於是,她當時就接受了這一“合約”,實際上締結的是對兩個人一生相互關係的界定。
薩特一生未曾正式結婚過,卻在生活裡有很多的女人。
晚年時,薩特向公眾說:
波伏娃是唯一能在精神上與他對話的女人,偶然的愛情,波伏娃也同樣擁有。
他還曾向波伏娃作這樣的表白:
“我用自己的方式忠於你!”
然而,薩特這種“忠於”的方式,我們又能怎樣去理解呢?
著名學者董鼎山在看完最新版本的《薩特傳》後,為薩特超常的性趣感到了吃驚;而對波伏娃不斷陷入尷尬的境遇,表示了憐憫。
“波伏瓦(注:波伏娃的另一箇中文譯名)的職務好象管理皇室後宮嬪妃的太監。薩特的胃口奇大,他的性伴侶的供應源源不斷,敬仰他的青年知識婦女巴不得以身相許。波伏瓦並援以一手。”
“不但薩特是個大男子主義者,而且波伏瓦甘心情願地替他拉皮條,找女伴。”
1934年10月,薩特從柏林留學歸來,認識了波伏娃的學生奧爾嘉。
為了“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1936年開始,薩特、波伏娃、奧爾嘉三個人共同生活;但不久,“三重奏”便失諧了,這也可見男女關係中必然會發生“排他”的情緒。
1943年,薩特的名著《存在與虛無》出版。
此書以其師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觀點和方法作為基礎,卻遠遠地超出他們的範疇,自成體系,被稱之為“存在主義”哲學。
這時,波伏娃也寫成了小說《女客人》。
書中的女客人是一個放蕩不羈的姑娘,她奉行與傳統觀念相逆反的處世態度,使得女主人既嚮往又不堪忍受;最後,女主人為了擺脫女客人的存在,只有讓她死去才算完事了。
此書使波伏娃一舉獲得了作家的盛大聲譽。
在小說中,波伏娃從存在主義思想出發,表達了“他人即地獄”的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危機——亦奧爾嘉介入之後的危機。
可是,波伏娃在自傳《勢所必至》裡卻寫道:
“我一生最成功的事情,是同薩特保持了這種關係。”
這會是真話嗎?
“契約愛情”是不是一個神話呢?
波伏娃與薩特之間,是不是存在著一種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呢?
比如說,波伏娃被人稱呼為“女薩特”,也似乎說明了她的屬從位置。
深圳一個學者,還把薩特比喻作“象一所豪宅,波伏瓦是他的門廊、客廳等構成部分”;“波伏瓦在事業上、人格上、乃至靈魂上都只是薩特的點綴,他們從未平等過。”
薩特是伏爾泰、雨果、左拉、羅曼·羅蘭之後繼承了作家兼鬥士光榮傳統的又一位法囯的哲學大師;他還堅決拒絕了諾貝爾獎金,謝絕了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被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的良心”。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一些哲言,也曾經風靡一時,波及全球;至今影響深遠。
例如,薩特這樣說:
“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
人有個人自由,面對各種環境,採取什麼行動,都可以“自由選擇”。
世界上有許多人,只是以別人的意志而去行動,這就丟掉了自己的個性;失去了“自我”,這種人是很可悲的。
當然,選擇固然是自由的,但必須是慎重的;薩特補充說,要對後果“承擔責任”。
1949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以後,也立刻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一舉奠定了她在法國思想界的地位,這部著作被譽為婦女解放運動的“聖經”。
波伏娃在這本書中,從其存在主義的個人體驗出發,建立起“女人並非天生為女人,而是被塑造成女人”的“第二性”理論。
她說,女性受“他性”所壓迫。男人是自我,是自由的、能做決定的存在;但女人則是他者,是客體,她的存在意義由別人來為她決定。
在波伏娃的理論中,“為他存在”的概念,來自於薩特所創的哲學思想。
根據波伏娃的觀察,女性被迫將自己變成了“物”,任人擺佈,別人才會喜歡,因此,她必須放棄自主性;“人們對待她,像對待一具活娃娃,她得不到自由。”
“男人很幸運地在童年時就知道,他的志向和性別並不相牴觸;但女人為了表現出人所公認的女性氣質,就必須變得物化、變成獵物,放棄對獨立自主的主張。”
波伏娃還分析了婚姻對女性的不公平。
“婚姻,是傳統社會指派給女人的命運……作母親是她的‘天職’……人們一方面輕視女性,另一方面對母親表示敬意,這兩種不同態度的輕易揉合,實在是過了份的欺騙。”
為了改變女性的這種從屬於男人的命運,波伏娃提出了她的建議;有個臺灣學者,簡明地概括為以下三項:
1、女性必須去工作;亦即應該到家庭外去勞動,而不是隻在家庭內勞動。唯有在工作中,“女性才能具體肯定她作為主體的地位”。
2、女性必須努力成為知識分子,成為婦女改革先頭部隊的一員。
3、經濟因素乃是婦女解放的關鍵。要鼓勵女效能在經濟上自力更生,多從事公益與社會運動,才更能在捍衛社會正義的行動中,實現女性的自主。
波伏娃強調,女性要想掙脫被男性束縛的這種“第二性”處境,出路在於完全的獨立,要去爭取與男性一樣的權利。
她又指出,女人一旦把自己擺到了任何一個男人之下,哪怕他是自己的所愛,她也就進入了被奴役的狀態。 波伏娃解放女性的思路,當然是很可取的。
但是,我們從以上的她與薩特關係的敘述中發現,波伏娃的一生,仍然沒有擺脫與薩特的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這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我以為,薩特有巨大的聲譽,然而聲譽也如同官位、財富一樣;如果一個女性只做以下這樣的考慮:
這個男人能夠有如此的成就,就值得無條件地去深愛。
如果將此作為自己必須去愛的唯一條件,就會屈從於他,而不是也考慮到了,彼方是否也忠誠於己——這就會成為戀愛關係中的隱患,因為意味著彼此的位置與所付出的情愛,仍是不能對等的。
有成就的人,的確是值得崇敬的;但我總是覺得,這與能否發生愛情,還是兩碼事。
如果有成就的人就值得去戀愛與深愛,可這世界上,有成就的卻也多了;你的愛情又將怎樣去分配呢?
不能區分“崇敬”與愛情的區別,這也是造成某些男人實質上“三妻四妾”的原因;難道是“女權主義者”最終要爭取的男女平等關係嗎?
波伏娃與薩特所籤的“契約”,並沒有給她帶來男女平等的感受,倒是給自己增添些煩惱與痛苦;只是她有時強裝笑臉罷了。
薩特是這樣對她說的:
“我發現你具有我要求於女性的最重要的性質。因此,這就把其他的女人放到一邊去了——例如,她們可能只是長得飄亮。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你體現的東西比我希望於女性的多得多,別的人則較少,這樣她們也較少捲入。”
在薩特的眼裡,波伏娃所“體現的東西”,只是比其他“女性的多得多”而已——她並非是愛情中的唯一;所以,波伏娃也可以別有所戀,薩特對於她的愛,也就沒有“排他性”。
薩特又對公眾坦率地承認:
“我同男人一談完政治或別的事情就準備立即結束談話。” “同一個女人,我可以談整整一天,第二天又開始接著談。”
“我認為一種正常的生活就包含著同女人的連續不斷的關係。”
“請注意我周圍有不少人,不過都是些女人。”
好好地想一想這些言論吧!
(附記:
由於上篇文,即我對於“愛得刻骨銘心的婚外情暴露,該如何收場”的回答,釋出後只有二個小時多點,讀者已達23萬,我於是便想再發此篇文,以報答讀者的熱情;倉促之間,本文的措詞或有不當,懇請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