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58580535730

    五種鑑別玉器的年代一、

    從材料鑑識古玉

    1、古人說;“遠看玉,近看工 ”對古玉的鑑識首先把握的是材料,也就是說古玉首先斷質而後斷代,玉狹義的講是指硬玉(翡翠)和軟玉(和田玉),硬玉流入中國歷史很短清初才流入民間。軟玉在良渚文化已出現距今已有7000年的歷史。

    2、從廣泛的角度講“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瑪瑙、綠松石、水晶、都稱其玉,我們今天要從材料上鑑識古玉,除了要從材料上鑑識古玉外,還要了解這些材料被使用的 “歷史”。如紅山文化玉器用的大多數是岫巖玉,良渚文化玉器用於產江蘇的“軟玉”,新疆和田玉的使用是從商代開始的。漢代以前的和田玉多為仔料,俄羅斯玉、青海玉和河摸料玉的使用只是20年的歷史。

    3、古代主要玉種;

    1、岫巖玉礦物成分蛇紋石已有12000的歷史。紅山文化大都採用的材料。

    2、透閃石-陽起石產於江蘇的“軟玉”但外觀不能與新疆的和田玉相比,其外部特徵有云母壯閃光點。在良渚文化被採用。

    3、獨山玉是一種蛀變的輝長岩獨山玉在新石器晚期已被採用。

    4、和田玉產玉新疆是商代以後獨領風騷的美玉,是華人心中的玉寶,為歷代宮廷御用。是真正意義上的 “玉”。

    5、綠松石,在新石器時期已被採用。

    6、瑪瑙在新石器時期已被採用。

    7、翡翠高檔玉石產於緬甸清初進入中國。

    二、從器型鑑識古玉

    在漫長的玉文化史中,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器型。抓住每個時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徵,是古玉器鑑識的第一道門坎。例如,紅山文化的圓雕玉龍、玉豬龍。良渚文化的玉琮、商代的玉璇璣、西周的鳳鳥人物飾、從西周到西漢的玉璜、戰國到西漢的出廊玉璧和玉舞人、西漢的辟邪三寶、唐代的玉飛天、宋代的童子、明代的玉牌、清代的山子等。每個時代的器型都有各自的特點,要從細微之處加以鑑識。

    三、從紋飾鑑識古玉 飾紋,可以說是玉器的“符號”每一個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號,紋飾已有上百種,幾乎每個朝代都有新的紋飾出現,一些紋飾不斷的消亡。有的紋飾“生命力”極強,跨越了整個玉文化歷史,瞭解這些紋飾“出生”的時間,就能斷定這類紋飾玉器出生的年代。

    1、紅山文化的網狀紋,出現在龍首或龍下頷處。

    2、良渚文化的獸面紋,後世再也沒出現。

    3、紐絲紋從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4、方型雲紋出現商代,盛行春秋至西漢。

    5、雙環紋為商代特有的紋飾一般用於龍身。

    6、脊齒紋商代特有的紋飾。

    7 、饕餮紋西周極為流行。

    8、夔龍紋,一條腿的短身龍西周用的比較多,後代有較大變化。

    9、兩隻頭的虺紋源於春秋,後世少見。

    1 0、春秋時期的雲紋繁密、繁而不亂,極有規律。

    11、戰國的雲紋用細線雕出隱約凸起,雲朵排列規律,正反完全吻合。

    12、戰國出現勾連雲紋,兩漢普遍使用。

    13、三角型勾連谷紋源於戰國兩漢普遍使用。

    14、谷紋源於春秋一直延續到晚清。

    15、螭紋源於戰國一直延續到晚清。

    16、唐代出現流雲紋、卷草紋、胡人伎樂紋。

    17、宋代出現婁雕花鳥紋,折枝花卉和風鳥紋。

    18、明代出現山水人物紋,諧音隱喻紋。

    四、從雕工鑑別古玉

    中國古代玉器的雕刻不外乎陰雕、陽雕、浮雕、圓雕、鏤雕。這些技法在紅山文化已經成熟,但是同樣這些技法,在各個朝代,又有自己的個性。由於受當時的生產工具的影響每一個時代對玉器的加工都有一定的辦法,並出現一定的特徵。高古時期加工一件精美的玉器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後代人很難仿製成神形畢肖的玉器。 紅山文化:平面打窪;片狀,將玉器平面中心磨凹下去,邊沿均呈斜坡薄刃狀。穿孔為象鼻穿孔。

    紅山文化玉器特點;“三不”“一橫”。

    夏代:當時已使用砣輪式工具,根據玉器的需要在表面刻劃出條條細陰線。此法統稱為勾法,再將砣輪將它向外加以擴充套件,形成斜面,為勾徹法.此工藝為幾千年玉器陰線紋的工藝奠定了基礎。

    商代:出現了壓地隱起和減地雕法成熟了勾撤雕法,

    西周:出現兩條陰線構成的勾撤雕法。

    春秋:出現了精細的減地琢法。

    戰國:出現了出廊雕法。

    漢代:西漢出現了雙鉤雕法。粗刀、陡刀、細刀、(遊絲毛刀、漢八刀。

    唐代:出現短細陰線雕。

    宋代:出現了深層立體縷雕(花上壓花雕法)

    明代:工的特點為,“北大名,南細工”。

    五、從沁色鑑識古玉 古玉之所以“能動人心”,就是古玉在地下睡眠幾百年,幾千年之後,會因為受地下各種各樣化學物質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色彩、質的變化,這種變化稱之沁色。椐統計沁色有七十餘種,沁色受“陰陽二氣”,的影響產生,又是那麼的美不勝收,於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們刻意追求的目標。往往一塊古玉因為沁色美而身價驟增百倍。而各種沁色也成了鑑識古玉的重要手段。 真正的沁色,皆由外納於內,沁色沁於玉的內部而假沁則是浮在玉的表面。

    漢以前的古玉,決大多數沁相當深重,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1、沁色:沁點、沁紋、沁脈、沁片、鈣化層 沁凹。

    2、沁坑:沁溝、沁孔。

    3、沁質:土沁、金屬沁、酸鹼沁。

    4、沁漿:所有受沁的遠古玉,一旦脫離土埋的環境,進入適當的溫度,溼度,玉的表面就會發生變化。經過溫水浸泡附在玉表面的異質,將會脫落,原玉顯露出來,同時泌出一層“包漿”。另外凡是古玉開水浸泡後在其雕工處,有時是整個玉會有一層白灰,那就是“出灰”出灰是古玉的一種標誌。

    掌握玉器斷代技術,必須從玉料、形狀或紋飾等方面來找出偽作的破綻:

    1、從玉質上辨偽,古代玉器特別是商代以來玉器,凡貴重器物,都是用優質玉料,如和田玉、南陽玉等,如用次的玉料來製作,就很可能是假貨。

    2、 從浸色上辨偽,偽造古玉者為達到古色效果,使用蒸煮燒烤、酸鹼浸泡,甚至塗繪顏色等,但這都表現在玉器表面,與古玉自然形成的沁色有明顯差異。

    3、 紋飾上辨偽,偽造假玉器者常用的一種技法就是在素面舊玉器上加刻紋飾以求高價出售。但因其雕琢紋飾與玉器非同一時代,故其刻紋處與沒有刻紋表面沁色和新舊程度是不同的,即雕琢紋飾處色新,而原器未刻表面色舊。 古玉的沁色是鑑別古玉的重要標誌,為此許多古玉製假者往往先製作沁色,讓人以為玉有沁就是古玉,何為古玉?古代玉器長期埋於地下,由於受地壓、溫度、溼度以及各種物質的作用而發生的色變,被稱為沁色。黃色沁稱土沁,白色為水沁,綠色為銅沁,紫紅色為血沁,黑色為水銀沁。 仿古者為達到以假亂真,往往人工仿沁。仿沁也在北宋時初現,及至明清,仿沁的手法各種各樣,極難辨認。 但凡出土或傳世的古玉真品,光澤如新者極其罕見,其上多帶有一種非人為造成的沁色,因為它的沁色豐富多彩、絢麗斑斕,故而為歷代收藏家、鑑賞家所珍愛。 若按照今人的智慧加上現代的科學技術和考古學中的某些方法,還是可以把握一些玉器受沁規律的,這主要應從地理位置、埋藏環境、葬具結構等幾方面來驗證。

    眾所周知,中國的地勢西高北東低,尤其是西北五省,土壤多呈鹼性。反之,東部海拔低,土壤溼潤肥沃並呈酸性,因而對玉器的腐蝕和色變不盡相同。同理,以北緯32度為界,南溫北寒,這也是造成北方多土沁,南方多水沁的重要原因之一。埋葬環境是古玉各種色沁的又一重要原因,例如新石器時代,入葬的禮儀中有往棺底鋪設硃砂的習俗,因而造成陪葬的玉器出土後,侵染了硃砂並深入玉器內部,美其名曰“寶石紅”、“孩兒面”。其餘例如銅沁、朱銀沁等,一望名稱即可知其然。 葬具中的棺一般為石質和木製的,石棺耐用但其封閉不嚴,故細泥沙水隨水會滲入,因而造成底部的沁色會重於上部。木製棺槨是用榫齒構成,時間一長便會腐朽,形同直接掩埋,玉器上就會出現滿沁現象。當然,後代的墓葬法中也用木製葬具,即使朽盡塌陷,玉器卻能儲存完好,但在古玉接觸地表的一面沁色嚴重,而沒有接觸地表的一面則基本無沁。 絢麗的沁色是歷代偽古玉者追求的物件,最晚從明代開始就有用蒼黃、雜色、邊皮、蔥玉冒充玉沁的,而經常有賣得高價的記載,其後的清、民國乃至當代,作沁的方法更加隱蔽,手段也更加高明,給無比燦爛的古玉文化蒙上了一層陰影。

    綜上所述,古玉的沁色是鑑賞古玉的核心之一,也是仿製古玉的關鍵,真假之辨卻無非只在玉器的“自然”方面審視。這需要多看書、多看物、多請教、多思考才能掌握要領。不要急於求成、急功近利,這樣必會有所收穫和提高。

    玉器器型是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每個時代都有一些獨特性的器型種類。某些器型延續幾個朝代,在每個時代又有不同的細部特徵。所以古玉玉器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壁是玉器中沿用時間最長的器型,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幾乎都有。

    名詞解釋:

    1、 璜(huang):兩端有孔,佩帶時兩端向上彎,拱背在下。沿用時間:新石器時代到西周。

    2、 珩(heng):中間有孔,佩帶時兩端朝下,拱背朝上,有的中間及兩端有孔,是組佩飾配件。沿用時間:春秋戰國開始使用。

    3、 雙區紋飾壁:一般由一圓紋線將肉分為內外兩區,內區為谷紋或蒲紋,外區為一首雙身的獸紋或鳳鳥紋。

    4、 鏤空紋飾壁:

    一般有4種: A:壁的外沿上端或左右對稱附雕鏤空的龍紋,鳳紋,螭紋。 B:壁的內心鏤空龍,鳳,螭紋。 C:將壁肉鏤空紋飾。 D:將壁作為透雕玉壁之一組成部分。

  • 2 # zhyp56

    可以根據玉的特點,印章的特點,印章石刻的特點,印章上字型的特點,還有印章的主人的資訊,印章提供的語言資訊等等來區分它的年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標識系統和人視覺的關係怎麼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