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隔夜說動漫

    下面內容,我將從《哪吒》最近的票房走勢說起,然後結合上迪士尼在影視產業中的作為和營收,詳細的給大夥闡述“吃老本”的行為究竟對還是不對---開門見山先吧,我是支援這個行為的,而且也呼籲中國動漫人應該抓緊時間去做這個事情!

    最近兩週時間,我們意外迎來了一部勢頭強勁的中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

    當然,對於各位動漫迷來說,什麼劇情的亮點和彩蛋,相信各位在3-4刷的基礎上就已然透徹瞭解了,所以在此我也不累贅過多的事情。

    來看看票房吧,如今的資料已經犀利到不能再用“強勁”二字來形容了---

    作為一部常年備受批判的中國產動畫作品,《哪吒》竟然能夠在短短的11天時間裡就完成了去年《復仇者聯盟3》藉由1整月方才能夠完成的佳績,妥妥的突破了24億票房大關。

    站在此時此刻,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愛的超級英雄究竟是哪個?那顯然答案已經從過去的DC和漫威,完完全全的轉移回到“哪吒”身上了。

    我不知道這一輪過後國漫崛起不崛起,但《哪吒》的成功確實足以讓每一位國漫迷熱血和亢奮。

    “又是吃老本,絲毫創新都沒有”

    這部分網友的觀點說白了就是這一個:中國動漫人何時能夠獨立創新,那中國產動漫方才能夠談得上真正的崛起。

    我不知道同意他們觀點的人究竟有多少,但這期內容我將就迪士尼在商業上的成功來給大家展現一些迥異不同的事實。

    希望你們在看完之後,能夠對此問題存有不再一樣的認識---

    迪士尼的制勝法寶

    說起票房數額,你們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

    是《戰狼2》的50+億,還是《流浪地球》和《復聯4》的40+億,亦或者如今正呈如日中天姿態的《哪吒》的20+億?

    如果你們的腦袋僅有上述資料,那不好意思,你們果真陷入“貧窮限制想象力”的囹圄了。

    比方說2018年全中國票房營收達到的600+億元,你們為何就不提及一下呢?

    你說這沒意思,數百億資料是傾全國之力(包括中國產電影和海外引進電影)才能促就的,不是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單獨完成的事情。

    事實果真如此?我們不妨來看看曾在前段時間被推上熱搜榜單的一則話題吧---

    截止今年8月,迪士尼在全球地域已經累計攬獲76.7億美元(約合539億RMB)的票房,而且依據下半年即將上映的《冰雪奇緣2》《星球大戰9》等等人氣續作,預估全年總營收將能夠突破100億美金(約合近700億RMB)。

    這說明什麼?人家一家電影公司的營收就妥妥的能將整個中國電影產業的總營收給碾壓下去了。

    還覺得富可敵國只是玄幻想象的劇情?迪士尼用三次元的例項狠狠的錘了我們一臉了。

    當然,看到別人家的輝煌,我們條件反射的也會詢問出如此一個問題:迪士尼是如何做到的呢?

    概括來說,致勝秘訣就兩個字:懷舊。

    半年營收76億美元確實挺嚇人的,但細分來看,我們卻能發現這其中絕大部分貢獻都得歸功於真人電影的收入(53億美金,佔比約73%)。

    比方說如今還在熱映的《獅子王》,目前全球累計票房已然接近12億美金,成功擠進了影史榜單的第19位置。

    也比方說前段時間上映的《阿拉丁》,同樣進入全球影史榜單前50名,票房累計10.26億美金。

    這系列真人電影會是迪士尼全新原創的內容嗎?但顯然是否定的,有過童年的朋友應當不難知道,這其實都只是對兒時經典動漫的再一次“翻拍”---人設,場景,乃至劇情,在真人版構建之初就直奔還原二字來進行。

    另外,迪士尼如此般作為也並非今年才開始。最早能夠追溯回2010年在蒂姆·波頓執導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成功以2億美金成本,席捲全球10.25億美元票房後,迪士尼就從未停歇過將經典動漫翻拍真人版的步伐。

    從上圖可以看到,算上《獅子王》真人版,如今迪士尼已經開啟了超10部真人改編電影的創作了。而且總體來說,真人電影帶給迪士尼的收益是絕對盆滿缽滿的。

    道理何在呢?用《財富》雜誌的觀點來說,這其實就是“千禧一代(特指8090後)對老舊影視創作的一種情懷嚮往”

    上述系列票房高企的作品無不是對上世紀90年代左右風靡全球的迪士尼動畫的真人化改編,而這系列作品,對於千禧一代來說也已經算是翻刷了好幾次的存在。

    深刻是必須的,甚或者還有能將臺詞倒背如流的動漫迷存在呢。

    恰恰就在如此強度烙印的作用下,當童年的作品被再度翻拍到大熒幕上後,千禧一代們也就理所當然的踏進了戲院,想要重溫一下過去的美好時光咯(部分成家立業的千禧一代甚至還會捎上孩子,與他們分享自己曾經感受過的歡樂)。

    當然,或許部分眼神銳利的網友還看到了上圖迪士尼翻拍表中存在四部“虧本”的真人電影,而且這可不是一個小的比例(11部中出現4部,失敗率接近一半的程度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說上文提到的“懷舊”二字也只是對於特定作品的特定假說,壓根就不具備普適性嗎?

    答案恰恰相反,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四部“虧本作品”的身份---

    《魔境仙蹤》,《愛麗絲2》,《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小飛象》,這都是什麼?

    作為千禧一代的你們可曾在童年時分接觸過這系列經典動畫?

    沒有!《魔境仙蹤》其實是對1939年上映的《綠野仙蹤》的致敬翻拍,而《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則是對童話作品《胡桃夾子與老鼠王》的改編,《小飛象》的改編也需要追溯回1941年上映的迪士尼動畫了。

    至於《愛麗絲2》,其實較真來說包括上10年大獲成功的第一部也都並非是對千禧一代童年動畫的改編,而是直接對經典童話小說的創作---成功是一次意外,失敗也同樣是一次意外。所以這個系列不列入“懷舊”理論的探討當中(當然,如若較真來說,初代《愛麗絲》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這或許也得得益於原作小說的傳世影響力,在世界童話經典當中,它和《蘇菲的世界》可以並列為童話界的聖經呢,即便是千禧一代,應當也沒少反覆接觸這部作品)。

    所以歸結來說,迪士尼因為四部作品的失敗,故而更進一步的確證了“千禧一代懷揣的懷舊心態”

    不僅如此,如果你們的眼界足夠寬闊,那想來也能夠在過去幾年的商業市場上感受到一股“經典品牌年輕化”的風潮---

    這系列現象其實都無不在確證千禧一代對於“懷舊”的青睞(如今大宗商品以及主流娛樂的中流砥柱當屬8090後),而鑑於如今這個商業市場的走向正是如此,那你們說“懷舊”這個事情真的是經營者們隨便就能放棄的東西嗎?

    回到前文說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是的,內裡確實含有數不勝數的經典影子。而4年前同樣攫取高企票房的《大聖歸來》,同樣擺脫不了對《西遊記》這部已然被無數次翻拍的作品的依賴。

    但不好意思,正正因為上述兩部作品均一具備喚醒觀影者“情懷記憶”的能耐,故而才能造就如今的票房輝煌(在看《哪吒》的時候,你們有誰不曾表以餃子導演對“哪吒與李靖”,“哪吒與龍太子”,“龍太子水淹陳塘關”等等戲碼的改編拍案叫絕呢?但拍案的前提是什麼?不就是因為你早已有對這個故事的記憶嗎?)。

    歸結來說,一項經由世界影視巨頭在過去多年實踐驗證的制勝秘訣,中國動漫人為何要丟棄呢?而那一群前文提到的大言不慚出“只懂得吃老本的中國動漫,毫無崛起可能”的網友,又究竟是何等的愚昧無知呢?

    就為了“標新立異”而全心去與整個商業趨勢背道而馳?這是何等的滑天下之大稽啊。

    最後

    內容最後需要給大家強調一個事情:“懷舊”這個事情如今看似百用不爛,但事實上它們也是有著緊迫的時間視窗的。

    用《財富》雜誌的觀點來形容,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稀缺”二字。

    千禧一代在童年時間能夠接觸的事物少之又少,而那個時代開始普及的影視錄影作品一般情況下也會被重複看上好幾十遍。

    這是如今的年輕人能夠體會到的事情嗎?

    不可能!看看微博上的女生們年復一年更換的歐巴物件吧,也看看宅男們在每個新番季度都會毫不猶豫更換追隨的二次元老婆吧。

    在如今這個資訊異乎發達的網際網路時代,甭管是資源的數量,還是使用者的體驗成本(點一下滑鼠就能換一部作品,頂多也就是充值個會員),都絕非是90年代的時候所能夠媲美的。

    20年前,那是一個容易製造經典的時代。而20年後的今天,再好的作品也會很快消亡於此起彼伏的新作浪潮當中。

    所以說,待到整個社會購買力從千禧一代轉移到00後乃至10後之後,那你們可以想象,所謂的“懷舊經濟”還真有可能繼續得心應手嗎?

    鑑於此,中國動漫人,趕緊抓緊接下來的10年光景吧:經典能挖過多少就挖多少,中國動漫能否從亞文化躋身到主流文化行列,就靠你們的創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擔心奶水不足,哪一家月子中心月子餐食譜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