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假作真時真似假
-
2 # 欣海寧
分情況。首先,甲午海戰其實沒輸,日本小艦快炮的戰術證明事失敗的,北洋鉅艦重炮的戰略是對的。其次,北洋艦隊真正覆滅是因為日本陸軍完成了對威海的佔領,並且控制了海岸炮臺,這些炮臺直接可以轟擊北洋艦隊。第三,甲午海戰是日本對李鴻章的戰爭,是清朝滿清貴族試圖削弱平定太平天國後崛起的漢人軍事力量,這也是北洋艦隊經費被卡的真正原因。清廷用臺灣和遼東來葬送淮軍的軍事力量。滿清在歷史轉折點,選擇是自己的私利,葬送的事中國的國運。到義和團,八國聯軍入侵,東南自保的種子就是這裡埋下都。其實,平定太平天國後,左宗棠曾經問過曾國藩,有沒有想法。曾國藩拒絕了,華夷之辨不可能不存在於這些大儒心中,曾左李都是因為千年之大危機放棄了自己的私利,可以存中國而舍大富貴,甚至可以說出賣了跟隨他們想博取大功名的袍澤。慈禧死後,滿清新貴,又搞皇族內閣,可以說,甲午,庚子到放逐袁世凱。滿清證明從未把中國只命運絲毫放在心上,可以說是國之毒瘤。
-
3 # 透過思考來獲得知識
甲午海戰完全是可以取勝的,關鍵是必須主動,而不是被動地迎戰。
日軍艦隊在甲午海戰中一直處於主動的,積極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集中力量有選擇地打擊北洋水師,在時間上,地點上,作戰方式上,軍人的思想動員上和戰鬥訓練上,戰備物資上都可以預先有較為充分的偵測,計劃,判斷和準備。而北洋海軍卻是處於被動的,迎戰的狀況。
如果北洋水師以消滅日本海軍為目的,預先做好充分偵測,籌劃,和準備,主動地攻擊日軍那就完全可以取勝。比如,突襲日本海軍基地,有選擇地襲擊日本的港口城市,等等。
-
4 # 學習邏輯反忽悠
甲午戰爭的失敗,我認為主要是戰爭思想戰爭意志的失敗,當時的清廷,從下意識裡,沒有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
海軍將領是陸戰思維,海軍思維裡,海軍不是用來儲存的,最後居然龜縮在海灣裡被動挨打。
從上到下(除了袁世凱),都沒有意識到日本的野心和狂躁,沒有意識到戰爭的風險,沒有做充足的戰爭準備,還是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被動思維。
第一,如果本著主動防禦的思維,清庭應該主動和北韓聯絡,增加對朝的駐軍,囤積軍備物資。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正式開打之後,就不需要海軍去護送運兵船,輸送陸軍兵員,也解放了海軍兵力。
同時調集更多的軍隊,等待在鴨綠江邊,作為第二梯隊,隨時入朝。
第二,同樣是因為無心主戰,事先沒有派一個有壓服力的人為帥,統一協調各軍行動,爭取以逸待勞,給日軍以迎頭痛擊。
反而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進退攻防沒有章法。
第三,如果出於主動防禦,北京還應該在更接近北韓的港口,選擇一個作為軍港,提供補給維修的始發地。
有了這個港口,清廷海軍即使一時失利,也可以更快的修復船隻,補充彈藥恢復再戰之力
第四,海軍的主要戰場應該在對馬海峽,目標就是要截斷日本的後續兵力和後續輸送的兵器補給。
如果能擊沉幾艘日本的運兵船或者後勤補給船,那麼已經登陸的日軍就會很困難,成為孤軍。
第五,對馬海峽是日軍的必救之處,雙方海軍一定會發生決戰。
歷史上,日本海軍有多艘主力戰艦受傷嚴重,是主動撤退的,北洋海軍的輕型艦艇火力太弱,航速雖快,追擊無用,鐵甲艦航速太慢,想追也追不上。
但是在對馬海峽這個特殊地點,如果有日本運兵船拖累,日本海軍的撤退決心就不好下了。長久堅持之下,鐵甲艦的持久能力就會凸顯,幾艘歷史上重創的日本海軍軍艦,就有被擊沉的機會。
只要擊沉了日本海軍的主力戰艦,那麼清軍的輕型艦艇,就可以對著日本日軍的裝兵船和運輸艦很揍。
日軍缺少了後勤補給,清軍又在北韓半島南部搞堅壁清野(歷史上真搞了),上岸日軍,不是不可能被團團包圍,吃個大敗仗。
-
5 # 歷史宴
甲午海戰,清朝真的是沒有任何勝算,失敗是註定的!
甲午海戰的失利,北洋海軍最終的覆滅,深層次原因是晚清政府對於海軍這一軍種認識上的嚴重短視!
這一切還得從1891年,清政府批准停購海軍軍火決策開始說起。
1891年五月六月,北洋海軍在黃渤海地區進行了成軍之後的第一次大閱。大閱完畢後,李鴻章向清廷上奏彙報成果,李鴻章認為,北洋海軍近年來陷於餉銀不足,未能進行擴充。但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
清政府聞奏後,一方面表態:海軍關係重要,必須精益求精,仍著李鴻章和山東巡撫張曜切實講求、督飭提、鎮各員認真經理海軍。
然而,就在清政府做出激勵海軍建設表態的同時。清政府卻於1891年6月1日,批准了戶部的“停購海軍軍火二年”的奏請。李鴻章大感不解,於是上奏辯論,然而卻沒有任何結果。
此外,雖然清政府批准的這項海軍禁令,理論上到1893屆滿。但實際上清政府並沒有任何弛禁的意願,這項禁令一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之前,依舊發揮著效力。
歷來人們把清政府出臺這項禁令,歸咎於財政緊張以及戶部尚書翁同龢暗中使壞。但其實,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有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清政府下旨宣佈暫停海軍外購軍火後,除了李鴻章上奏進行過抗辯之外,整個清政府朝堂中,並沒有出現什麼反對的聲音。可見,除了李鴻章之外,當時清政府整個朝野上下基本上都認同這項方案。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舉朝沉默的局面呢?很簡單,就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當時整個清政府朝野上下,對於海軍這一軍種的認識,存在著巨大的短視。
一支近代化海軍,必須持續性地投入,必須時刻保持對假想敵的優勢地位。海軍,是一種進攻型的軍種,即便是防禦,也應當是與敵決戰於大洋的主動性防禦。
然而,當時的清政府並未認識到這一點。清政府對於海軍的期待,僅僅是鞏固海防。當李鴻章也認為北洋海軍對於扼守渤海門戶有“深固不搖之勢時”,清政府就認為北洋海軍建軍的目標已經達到了,不必再對其加大投入。於是乎,就有了批准戶部暫停海軍軍購的決策。
可以說,清政府出臺的這項海軍外購軍火禁令,完全是自廢武功的舉動,它造成的後果相當嚴重!
十九世紀晚期,正是世界海軍發展的一個突飛猛進的時期,其海軍艦船、技術的更新頻率是相當快的。不持續對海軍進行投入,就無法跟上世界海軍發展的潮流。
而北洋海軍,自1888年成軍後,到1894年這六年的時間裡,其主力艦艇僅僅增添了一艘中國產的岸防鐵甲艦——平遠號,整個海軍建設幾乎陷於停頓。
而反觀日本,他們始終把北洋海軍當作他們的假想敵,一直持續性地對海軍建設加大投入。甲午戰爭爆發前的六年時間裡,日本海軍的主力軍艦一共增添了吉野號、秋津洲號、千代田號、松島號、嚴島號、橋立號!這新添的六艘戰艦總噸位經過手機計算為:22648噸!
(日本聯合艦隊的新銳戰艦——吉野號)
僅僅六年的時間,日本海軍在總噸位上就強行超過北洋艦隊,並且在艦船效能上,日本海軍更是領先北洋海軍至少一代!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期間,北洋艦隊的艦船實力,除了定遠級的堅固鐵甲堡外,可以說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小結:甲午海戰的失利,北洋海軍最終的覆滅,真的讓人嘆息不已!清政府對海軍發展的短視,是造成這一悲劇結果的深層次原因。但是,我們仍然不應當忘記那些與敵奮勇搏殺的北洋官兵,絕大多數北洋官兵的戰鬥意志、戰鬥素養值得我們尊敬,他們對得起海軍、對得起國家,然而他們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全文完)
-
6 # 站烽
甲午海戰是日本偷襲清朝向北韓的運兵船,北洋艦隊沒準備匆匆趕到相關海域,被日本集全日本島的海軍力量偷襲,一兩個小時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然後日本水師趁機攻擊北洋艦隊的基地,清軍錯誤放棄炮臺潰逃,導致北洋水師被連根剷平,清朝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整個過程,清軍的情報、陸戰皆是一塌糊塗。北洋艦隊雖然打出了身價,但水平還是比較低。
當然想打贏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是把能打敗法國水師的南洋艦隊拉過來,北洋南洋一起動手,集清朝全國之力偷襲日本海軍。。。那麼當年的日本估計還得吃糠咽菜50年才能發動侵華戰爭~但慈禧不可能有這操作水平的。
-
7 # 閒人球
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那時候的清王朝。可以類比現在的大印度,同樣號稱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同樣號稱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同樣自以為厲害的很。同樣啥玩意都只能從國外買,自己也在造,但造出來的跟一樣。
假如現在的日本不做軍事上的限制,讓日本跟印度打一架,你說誰贏?印度有贏的機會嗎?
真的沒有,你讓一坨去跟一塊石頭撞,這一坨哪怕再大,永遠都是一個字輸。
-
8 # 胡鬧6724
滿人朝廷根本不放心漢臣,不想兵權旁落,情願輸於外敵也不願放權漢臣,還讓帝師攪事,如何讓前線齊心抗敵,仲有幾個忠心者也無法扭轉頹勢。於民者,反正我是下等人,換個皇帝也於我無關,何必去為你拼命去。肯定輸!
回覆列表
一定必敗,毫無勝算。
理由一,吉野號原來是清朝訂購的戰艦,由於翁同龢與李鴻章的政爭再加上慈禧太后的挪用海軍軍費,居然不要了。而日本從天皇皇后到大臣甚至販夫走卒都捐錢用來購買它。為什麼要提吉野號呢?因為它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速射炮。
理由二,提到甲午海戰大家一定會提到鄧世昌,提他有什麼問題嗎?當然有。當一個國家有無數個官員卻只提到其中之一的時候,那就說明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已經爛到家了。黃仁宇先生有一句名言說的好:清官乃是不祥之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理由三,戰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最好體現,實力包括剛性實力和軟實力。表象思維、形式主義和天朝上國的自我感覺良好使剛性實力得到了重視並糊上一層色彩斑斕的紙,使其看起來那叫一個強大呀!而軟實力那種看不見摸不著又不敢碰的東西還是算了吧!戰鬥力的主要來源是靠常備不懈的訓練得來的,而海軍的裝備和訓練尤其耗費錢糧,那麼那些喝兵血和貪墨的錢財從哪裡來呢?從能省就省、能不訓練就不訓練中來唄!戰鬥力?呵呵而已!這還只是軟實力的一種而已,當然戰爭不是光靠道德高尚、清節廉明就能打贏的,其它還有諸如:戰爭模式的研究與發展啊!快速高效的後勤保障啊!兵役制度和組織架構的現代化啊等等等等。
綜上所述,取得戰爭勝利的所有因素都是落後的,怎麼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