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遠的一直寂寞

    一般情況下,受傷後的大概應注意一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儘量保持全身訓練和未傷部位的訓練。(如果上肢受傷練下肢,下肢受傷可練習上肢),以免訓練水平、機能狀態、健康情況下降。

    2.對受傷部位要根據傷情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區域性負荷量。安排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急性損傷的早期,傷區可暫不活動,以促使急性症狀消退。對慢性損傷與勞損者實施合理的傷後訓練是最適宜的。

    3.加強功能性訓練,如加強傷部有關肌肉的力量和關節功能練習,是傷後訓練的重要內容。其目的在於發展傷部周圍肌肉的負擔能力,提高組織結構的適應性,恢復關節、肌肉的正常功能。

    4.加強傷後的醫務監督。在每次訓練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傷部要使用保護支援帶(如護膝、護踝、護腰、護腕),或用膠布、繃帶固定支援,以加強傷部的穩固性,防止再次受傷。

    具體部位具體分析:

    一、肩部損傷後的恢復訓練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的最大關節。肩帶由肩、肩鎖、胸鎖、肩腫—胸壁和晾肩韌帶等五個關節組成。肩帶的肌肉很豐富,肩帶的各方向運動(上拾、下降、外旋、內旋、外展和內收)和肩關節的運動(前屈、後伸、外展、內收、外旋和內旋)均由主要肌群和輔助肌群協調完成。因此,肩部運動是諸關節和有關肌群的複雜協調運動,肩部的任何一個關節和任何一塊較大的肌肉損傷,均將程度不同地影響肩部運動。

      肩部的運動損傷中以骨折(鎖骨骨折等)、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肩習慣性脫位、肩鎖關節脫位等)、肌腿炎和腰鞘炎(肩袖損傷、肢二頭肌長頭肌艙鞘炎等)、肩周炎和神經損傷(如肩膀上神經、胸長神經)等最為多見。從以上可以看出,肩部的恢復訓練比較複雜。在恢復訓練時,除要注意肩關節本身外,還要注意訓練肩部有關的肌群力量。

      肩部恢復訓練的要點:

      1.等長練習

      運動在肩活動範圍內,從不同的角度完成等長練習(健側上肢作阻抗)。方法:①肘部:屈曲、伸展、旋前、旋後;②肩部:屈曲、內收、外展、內旋、外旋;②捏球練習:練習者手捏皮球或健身器,從外旋、外展位開始,逐漸移到內旋、內收位,並在不同角度進行等長練習。2.rom練習

      3.codman練習法

      ①鐘擺運動:彎腰時上肢儘量放鬆和下垂作鐘擺運動和j頓時針及逆時針的劃圈運動,可逐漸增加鐘擺活動範圍及劃圈大小;②水平位運動:患者俯臥,上肢伸直作內收、外展、屈曲和下降運動;③牽伸運動:患者仰臥,上肢伸直緩慢向上牽伸,並在最大牽伸位維持2—3s。

      4.kerlan練習法

      ①codman鐘擺運動:順時針和逆時針劃圈運動;②肩部前推、後伸和聳肩運動。

      5.橡皮管練習

      坐位或彎腰下牽拉固定於牆上的橡皮管,作屈曲、伸展、外展、內旋、外旋運動。

      6.牆上拉力器練習作肩和上肢的屈曲、伸展、向下拉、內收、外展運動。內收、

      7.啞鈴練習手持啞鈴,作肩內旋、聳肩練習,彎腰後作外上側伸展,俯臥位作屈伸練習等。

      8.等張練習在等張練習器上進行肩部各方向運動。

    二、腰背部損傷後的恢復訓練

      腰背部損傷多見於腰背部肌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板骨折、椎體骨筋炎、急性腰扭傷等。當急性期過去後,為了達到加速治療和預防再損傷的目的,需進行腰背部的恢復訓練。許多學者強調透過恢復訓練可達到增強背肌、腹肌和骨盆肌的力量,改善下腰部和軀幹部的柔韌性。

      腰背部恢復訓練要點:

      1.腰背肌練習取俯臥位,作過度背伸動作,助手扶住雙小腿,兩手抱頭作背伸練習。

      2.腹肌練習如仰臥起坐練習、半坐位腹肌練習。

      3.骨盆肌練習屈膝作下肢內收抗阻練習,拾高臀部練習。

      4.腰滾動練習坐位屈膝,兩手抱膝向後滾動。

      5.背部柔韌性練習取仰臥位,兩上肢伸直,兩下肢及臀部抬起,向頭部屈曲和伸直,以背部支撐維持20一30秒;以肩部支撐,兩下膠伸直,維持20一30秒。

      6.腰大肌牽伸練習仰臥桌邊,一側屈膝,另一側落下作牽伸。

      上述練習對患有腰腿痛、腰背部肌筋膜炎和單純性腰椎壓縮性骨折、急性腰肌損傷後恢復期的田徑運動員患者恢復訓練時適用。

    三、肌肉損傷的恢復訓練

    肌肉損傷常見有拉傷和勞損,當然抽筋也算。抽筋在運動生理學上叫逗肌肉痙攣地,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強直收縮。體育鍛煉中,最容易發生痙攣的肌肉是小腿腓腸肌。肌肉痙攣發生時,一般透過慢慢加力、持續牽拉的方法,就可使痙攣的肌肉得到放鬆並消除疼痛。小腿抽筋時,可平躺地上,用異側手抓住前腳掌,伸直膝關節用力拉;也可平坐或仰臥,伸直膝關節,同伴雙手握其足部抵於腹,痙攣者軀幹前傾適度用力,同伴用手促其腳背緩慢地背伸,同時推、揉、捏小腿肌肉,就可以使痙攣緩解。

    重點說下拉傷和勞損的恢復。

    勞損:1.跑步,跳繩和沙包都很合適,而且這幾樣是拳擊手必須練的幾種運動。

    2.以拉開身體需要鍛鍊部位的韌帶為主,以輕度出汗為準則,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的話,可以慢跑10分鐘左右即可(注意控制出汗,以輕微出汗為度)。跑完後,扭扭胳膊大腿,原地跳幾下,就可以了。

    3.跑步:主要是鍛鍊耐力及爆發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變速跑,以400米跑到為例,直道全力加速跑,彎道減速慢跑。這種方法可以迴圈刺激大腿肌肉,同時提高耐力及爆發力,但對身體要求比較高,可以逐漸加量。至於沙包,其實很講究技巧性,否則很難將力量集中體現出來。建議你出拳慢,打點準,循序漸進,慢慢加快出拳速度。至於跳繩,必須得是快跳,就是高頻率的跳,別一次將體力用完,可以每次跳50個,然後休息一分鐘再跳一組,連續3,4組。拉傷:部分斷裂者,區域性停訓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繼續活動,以後逐步進行功能鍛鍊,但應避免重複受傷的動作。1周後可逐漸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在作伸展練習時以不增加傷部疼痛為度。大約10~15天后,症狀基本消除,可逐漸進行正規訓練。訓練時傷部必須使用保護支援帶,並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肌肉、肌腱完全斷裂或撕脫骨折者,應立即停止訓練,完全休息,積極治療,傷後訓練和專項訓練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四、關節部損傷的恢復訓練

      膝關節運動損傷可發生在各個專案的運動員身上,如骸骨軟骨病、膝半月板損傷、骸韌帶和伸膝筋膜炎、膝交叉韌帶損傷等,尤其以田徑專案中長跑運動員為多見;非運動員在工作、勞動中也時有發生。

      膝關節恢復訓練的要點:1983年,roy將膝關節的恢復訓練大致分為3期。根據各期的不同特點,進行側重點不同的恢復訓練。各期的主要恢復訓練內容如下:

      第1期:在下肢固定期,可做以下練習:①股四頭肌最大等長收縮:每次收縮持續5—10秒,鼓勵患者每小時至少做20次。②跑繩肌練習:膝稍屈曲,足跟沿床向後移動(輕度抗阻),作等長收縮4—5秒。③股四頭肌和炮繩肌的聯合收縮練習:在屈膝約90度時作等長收縮。④直腿上抬練習:可有多種方法,較有效的方法是膝關節術後早期直腿上抬約60度,維持3秒,再逐漸放下,每小時可作30一50次。當能順利完成此動作後,可作徒手抗阻練習,每天2—4次。接著直腿上拾,側重在股四頭肌肉內側頭練習。⑥足踩部練習:足趾屈伸運動,牽伸跟腰,用橡皮管作足踩內翻、外翻、背屈和躍屈練習。⑦腰背部恢復訓練:為避免術後下腰痛可進行腰背部恢復訓練。

      第2期:從去除石膏,准許屈膝開始。①除繼續進行第1期各動作的恢復訓練外,增膕屈膝及屈髓的各項練習,同時可用熱水袋熱敷或中藥熱敷;②膕繩肌的等張練習:患者面對牆站立,大腿前部可用牆作支撐,患肢進行屈膝練習,足部可負重;③促進神經肌肉功能恢復的本體促進法練習;④治療師用徒手作抗阻,協助患者進行練習,可做膝伸屈、筋屈、外展、內收等練習;⑤騎腳踏車練習。

      第3期:膝活動範圍90度以上,關節不痛後開始,主要進行以下活動練習。①股四頭肌和服肌的等長收縮(屈曲0度、30度、60度和90度);②等速練習以發展肌力和肌耐力,開始等速練習的速度不宜太快,可用120度/秒和180度/秒,逐漸增加到300度/秒。③等張練習:練習膝屈曲和伸直,重複次數以5一10次為宜。④鵝足練習:可在坐位下進行兩腿分開同肩寬,兩足趾儘量內收相靠(足跟不動)。這在扁平足、膝外側疼痛症、膝輕度畸形以及肌腰移植術後均可練習。

    恢復時間小析:

    急性損傷後如果過早地參加運動,往往會延長損傷部位的恢復時間,甚至可能會造成新的損傷。而每次重新損傷後,組織又需要再次恢復,久而久之,就胡可能形成某些運動性職業病,如網球肘(肱骨上髁炎)、足球踝(踝關節骨關節病)、跳高膝(臏腱腱圍炎)等。這類損傷大多是因為受傷後過早地參加訓練,傷部關節或韌帶被反覆牽扯,加重了原傷,影響了損傷部位的正常恢復而造成的。

    一般情況下,急性運動損傷的恢復時間與受傷者的年齡,損傷程度及損傷部位有關。如鎖骨骨折,兒童約需要28-35天的恢復時間,而成年人則需要42-90天的恢復時間。關節扭傷,大約需要5天左右的恢復時間。小腿肌拉傷,一般需要3-5天的恢復時間。

    受傷後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運動看這要以受傷部位和受傷程度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從運動醫學的角度來講,一般不主張帶傷特別是急性損傷後過早參加體育活動。但如果有些疼痛並不影響損傷的恢復,是可以進行適度運動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中斷以增強心血管系統機能的鍛鍊。研究表明,如果不進行適當的運動,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只需6個星期就可明顯地下降。

    當遇到下列情況時,最好不要參加運動,應立即請運動創傷醫生深入診斷對症治療:1、受傷部位腫脹,疼痛;2、運動時受傷部位疼痛加重;3損傷部位感染;4、疼痛持續數日並未減輕;5、急性損傷後次日,疼痛突然加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梁講大乘佛教與小乖佛教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