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如果說遠東這片神奇的土地,有什麼技術是自古以來領先西方的,那莫過於鋼鐵冶金技術了。早早的掌握了鑄鐵技術的先民,無疑在鋼鐵生產上有著巨大的優勢。

    等到西漢中期,炒鋼法成功突破了鑄鐵衍生製品不適合鍛打的窘境,解決了鋼鐵生產效率和成品效能無法兼顧的問題,但情況真如技術理論上那樣美好嗎?

    不妨讓我們放開視野,從生產的基石——農業的角度探討一下漢代發達的冶金技術是否真的造福了大眾。

    |農具的製作離不開冶鐵

    01

    理論上的普及

    一直以來,無論是學界還是民間,都認為漢代普及了鐵質農具。其理由無非有二,一是大量發現的鐵農具,二是鑄鐵冶煉法的生產效率非常高,因此漢代冶鐵產能完全足以普及鋼鐵農具。

    其所能提供的依據也比較充分:前者的證據數量可以說相當的多,僅澠池窖藏的農具就達1200件,而且不光數量龐大,分佈還十分廣泛,從四川涼山到安徽壽縣,北至遼寧省到雲南麗江,可以說祖國大江南北都有出土。

    |漢代出土的鐵農具遍佈各地

    而後者就沒有這麼直觀了,其主要依據中國漢代普及的鑄鐵冶煉法和出土煉爐遺址的規模進行判斷。鑄鐵冶煉法是一種生產效率非常高的冶鐵方法,與塊煉法不同,鑄鐵法會透過高溫讓礦石中的鐵融化成液態的鐵水,與礦渣充分的分離。

    使用這種方式冶煉的鐵礦,礦渣中的含鐵量大大降低,從而讓更多的鐵被還原了出來,減少了鐵元素的浪費,大大提升了鋼鐵的產量。

    並且這樣的提升還不是一星半點,使用塊煉法產生的礦渣中動輒含有50%的鐵氧化物,最高甚至可達70%,而漢代鑄鐵礦渣的檢測發現,其中僅含有3.74%的鐵氧化物,說明絕大多數的鐵被提煉了出來,幾乎沒有浪費。

    除此之外,鑄鐵冶煉不光更加節省鐵礦原料,對爐子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液態的鐵水可以更好的從爐子底部流出,從而保證取鐵而不毀爐,讓爐子得以連續的工作。

    當然,高效不代表量大,但漢代無疑已經兼具二者,從目前出土的煉爐遺址規模來看,漢代的冶鐵作坊的規模非常龐大,河南第一號作坊的1號煉爐和河南郡附屬作坊魯山1號爐是當時的特大鍊鐵廠的煉爐,鋼鐵日產量均可達1噸,而這樣的特大鍊鐵作坊在全國足有6個,其他中型的鍊鐵作坊也有82個。

    因此,曾任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發掘組長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的李京華便估算漢代全國年鋼鐵產量達17885噸,這一產量對漢代5000萬左右的人口來說,是綽綽有餘的,若以人均擁有1kg鋼鐵用於生活來計算,漢代全部人口需要5萬噸鋼鐵,每年即便有20%的鋼鐵製品淘汰需要更換,也足夠應付。

    |古代高爐冶鐵

    但事實卻總比理論複雜的多,目前這些證據也往往不夠全面,以考古發現的鐵農具來說,任何熟悉考古的人都知道,考古文物的儲存與出土有著相當大的運氣因素,古人沒有保證千年不腐的技術,更不會特意去儲存這些日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如果沒有偶然形成的隔絕氧氣的環境,鋼鐵這類物質就根本儲存不下來,而只要運氣夠好,木、紙甚至屍體都能兩千年不腐。

    因此就算留存的多,也不代表它就更普及,留存的少也不代表就更稀少,否則三國、東漢沒有幾副盔甲留存,西漢卻多的多,是否說明西漢盔甲更為普及,而東漢三國計程車兵將領幾乎不戴呢?漢代沒有任何宮殿留存下來,是否說明當時沒有宮殿?

    更何況,這些農具除了窖藏數量較多,其他地區出土多是三三兩兩的零散部件,並不足以說明數量龐大,非常普及。

    |隔絕氧氣的話,竹木都可儲存兩千年

    考古不足以說明問題,那鑄鐵的生產效率和鋼鐵產量難道不行嗎?很遺憾也不行,鋼鐵實際產量不能光看裝置和技術的理論上限,李京華推測的產量前提是每日都會足額生產1噸鋼

    |對古代冶鐵的復原,但這類實驗的資料並不一定可以準確反映現實

    但實際生產是否會有這麼多需求,工人又是否會怠惰,礦石、燃料的供應又是否及時充足,那些中型煉爐是否達的到他所估計的產量都會對實際產量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更關鍵的是,即便產量足夠,這些鋼鐵有多少會用於農具製作,都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若考慮到當時漢代的制度以及參考古人的記載,我們便會發現這些問題很可能走向大眾常識的反面。

    02

    拖後腿的制度

    在漢武帝之前,漢朝政府雖然不限制民間採礦冶鐵以及製作出售鐵質器具,但對其徵收鉅額的稅。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金布律》中記錄,採鐵礦及製作販賣鐵器各需要繳納20%的稅,若你將其販賣到其他郡縣,根據《九章算術》提供的案例,則要再徵收10%-50%的關稅,並且每出一關就要重複徵收。

    這意味著你如果購買本地的鐵具,其成本起碼要因稅而上升40%若購買外地的鐵器,則起碼上升50%。如此一來便大大抬高了鐵具價格,普及也就無從談起了。

    |漢代磚畫裡看似繁榮的市場

    不過即便如此重稅,也已足以被稱為文景之治了,因為它起碼還允許鋼鐵生產為市場服務,大家自由入市,自由競爭。

    而漢武帝的鹽鐵專營制度,則深刻的詮釋了什麼叫喪心病狂

    在這一制度下,民間採礦冶鐵和製作鐵質農具被嚴厲禁止,這類生產全部被交由鐵官負責,形成了不折不扣的由官府主導的官營經濟

    在這樣的體系下,民眾買不到物美價廉的鐵器,甚至連一分錢一分貨的普世真理都體會不到,農具的價格昂貴還質量奇差,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鹽鐵論·卷六·水旱》所記載的慘狀:“鹽鐵賈貴,百姓不便。貧民或木耕手耨,土櫌啖食”。

    |鐵農具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用的

    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結合近現代的其他國家的例子,搞官營經濟必然會是如此結果,而鹽鐵論的說法也印證了這一點,哪怕是沒有絲毫自由市場概念的儒生們,也明白顯而易見的道理,直指原因是鐵官在指導鐵器生產的時候,並不願意優先考慮平民的需要,而是儘可能的滿足上頭指派的指標,鑄造大型的鐵器。

    這一說法得到了考古的印證,根據四川省浦江五星鎮出土的1.31米口徑,57釐米腹深,3.5釐米厚的牢盆來看,漢代確實生產有龐大的鐵器,而它們還不是鳳毛麟角,因為牢盆是用於煮鹽的器具。

    |四川浦江出土的漢代煮鹽盛器“牢盆”

    毫無無疑,大器的鑄造擠佔了生產農具的時間和材料,再加上兵器盔甲之類的需求,自然很難輪到農具,價格也必然隨著供不應求而水漲船高,也就出現了買鐵貴的窘境。

    而更糟心的是,鐵官即便生產出鐵農具來也愛賣不賣,態度像極了曾經的國營商場營業員。

    鹽鐵論就此提出了農民的困難:鐵農具容易生鏽很難長期儲存,無法儲存大量備用,因此只能一次次的少量購買,而農夫前往負責售賣的官吏處時,則常常會發現他們並不在崗位,無法購買自己所需的農具,便只能耽誤生產,悻悻而歸。

    |漢代牢盆,可以說相當大了

    即便你運氣很好,買到了鐵官們好不容易抽空做出來的鐵農具,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其質量根本不足以滿足農業的需求,這在上得到了印證:遼寧撫順蓮花堡出土了60餘件鐵質農具,它們均是範鑄而成;河南滎陽出土的漢代鐵鏟112件,也同樣如此,而這樣的鑄造案例不勝列舉。

    對於外行來說,這似乎沒有什麼,鑄造快捷方便,有何不可呢?但只要稍微瞭解一些冶金常識的人都該知道,鑄鐵的硬度較高,耐磨卻也非常脆弱,無法抵擋激烈的物理碰撞,以前的鑄鐵鍋哪怕從手上掉到地上都會碎裂,故而兵器盔甲都採用熟鐵和鋼鍛造,農具雖然無法和兵器盔甲相提並論,卻也會遇到撞擊硬物或不慎跌落的情況,因此鍛打的農具依舊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也不難看出,漢代鐵官對於鐵農具的製造有多不上心,平民所能用到的鐵農具質量有多堪憂。

    |老式鑄鐵鍋,在農村還能見到

    也正是因此,漢元帝時期一度取消鹽鐵專營,但不幸的是,這一制度後又因為國家用度不足而再度復立,至劉秀結束王莽新朝帶來的天下大亂,建立東漢時,為恢復國家經濟才決定罷鹽鐵之禁,但這並非完全開放鐵器市場,而是官營和私營並存,雖然不再有專營時期的鐵荒,但在官營和重稅的擠壓下,鐵農具仍然無法降低價格,普惠全民。

    到了公元81年,漢章帝又決定全面恢復鹽鐵專營,打斷了鹽鐵市場的緩慢恢復,所幸在漢和帝時代,鹽鐵專營又改回到公私並存的雙軌制度,讓斬斷雙足變成了拖後腿,為漢朝的平民帶來了一絲慰藉。

    |影視劇中的漢章帝

    由此不難看出,漢代的經濟制度決定了它即便有著傲視世界的冶鐵技術,也無法利用其技術優勢普及鐵質農具,讓老農們享受技術的便利,更好的從事生產,改善生活。

    因冶鐵技術發展而讓漢朝老農人人有鐵用的美好日子,只存在於部分人的白日夢裡。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荷東電影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