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34567341832

    姓名,每個人都會有,而且一旦確定,基本會伴隨著我們一生。姓名也可以叫做名字,很多人會覺得姓名和名字不是一樣嗎?其實不然,姓名和名字有區別,只不過區別很少人知道罷了,久而久之,姓名和名字二者也就等同了。姓名的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母系社會,從字形結構也能看的出來,姓字和女人的生養有關。姓名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也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承。

    姓名,最早起源於遠古時期,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姓”人所生也,從“女”、“生”這是對“姓”的產生的闡釋,說明姓名最早是開始於母系社會,以女性為核心。姓是一個族群的標誌,一個族群一般都是同姓之人,名就是個人的區分。老子的《道德經》也說過:“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為了區分一個族群的一個人,就形成了姓名,姓加名,成了一個人獨特的標誌,就可以和別人區分開來。

    在父系社會姓氏拓展,到了周朝,姓氏發展進入黃金期,秦朝統一六國後,姓氏發展逐漸穩定。而後經過歷史不斷的發展,中國的姓氏越來越多。據統計,中國文獻中記載的姓氏就有5660個,其中單姓的3484個,複姓的2030個,三字姓146個,還有一些多字姓和少數民族的姓氏沒有記載在上面。

    名字的起源在姓名之後,孩子出生之後,由父親取名,等到男孩二十歲舉行加冠成年禮的時候,再取字,如果是女子,在十五歲笄禮的時候,取字。古代的男女都有名有字,我們現代人一半隻有名,沒有字,或者在一些古老的村落,可能還保有這樣的習俗。名和字兩者一般互相關聯,寓意相近或者寓意相反。比如岳飛,字鵬舉,都有展翅高飛,翱翔九天的意思;韓愈,字退之,愈和退兩者的意思相反。

    姓名是包括姓和名,名字是名和字,這是兩者的區別。名也叫本名,在古代是自己的謙稱,字叫表字,在古代是對別人的一種尊稱。所以在電視劇中,一般自己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用自己的名,別人稱呼的時候,都會稱呼字。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名字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是一個人的符號,也是一種歷史傳承,尤其是我們的姓。我們的姓就是一種文化底蘊,有了姓我們才相當有了根。在宋朝的時候,根據姓氏大族,編寫了《百家姓》,讓我們對姓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一、人類早期的姓名史①勞動創造了名字 勞動創造了人,勞動使人從動物進化到人。由於勞動交往的需要,人產生了語言。早期人類過著群居生活,為了便於勞動分工,需要一個區別個體人身份的符號,於是人就有了名字。名字的產生,是區別人與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使人類由“動物的人”進化到“文明的人”。②最早的姓名符號是語音 語言的出現,為人名的產生提供必要的條件,這樣人名便應運而生了,在沒有文字的時代,語音指別就成為了個體人的身份符號。許慎的《說文解字》對名的解析是,“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幫以口自名。

    也就是說,在早期人類社會交往中,白天透過形體、面貌、聲音相互識別。到了晚上,彼此看不清楚,就只能自報名字來區分了。這種自報的名字以個人的某些特徵為代號,如“高個子”、“矮胖子”、“長臉”、“大鼻子”之類。③個體名——公用名——個體名 早期的人類雜交群居,處於一種族內亂婚狀態,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指稱符號,每個語音符號都有具體的稱代物件,個體名的實用價值是勞動分工和物質分配。進入氏族社會後,部落之間的交往十分頻繁,族外群婚制的實行,使得明確某人屬於哪個部落很有必要,部落之間的公用名便取代了部落內部的個體名,公用名一般是以部落頭領的名字或者部落的圖騰為代號,如有巢氏、燧人氏、有熊氏等等,即“本名變族名”。對偶婚取代族外群婚制後,每個人都有相對穩定的配偶,為了區分血緣關係,個體名又變得很有必要。哪個孩子,他的父母是誰,就可以分辨的很清楚了。

    二、圖騰是最早的姓氏符號之一①姓的出現 “同族不婚”和對偶婚的確立,使得族名和人名都有同時存在的必要性。這樣,原來的部落公用名就由族名轉化為族姓,這樣我們的祖先就有名無姓變成了有名有姓。②圖騰是姓氏的雛形 原始公社的中、後期,人類進入了氏族社會。每個氏族都有都有一種代表性的微記,這就是圖騰。圖騰崇拜源於原始社會一種最早的“萬物有靈”的宗教信仰,在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人們相信氏族與某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界的非生物有著特殊的關係。在這些事物的保護下,氏族才能繁衍、發展,於是這種事物就成了全氏族崇拜的圖騰。原始人還將圖騰視為祖先、族屬,而許多姓就是從圖騰演變而來的。圖騰是氏族交往之間用來表明身份的一種徽記,這種微記就是部落的一種公用名,實際上就是氏族的姓氏符號,即姓氏的最早雛形。

    據史料考證:商朝的先祖,就是起於西部“玄鳥”圖騰的部落。《詩經·商頌·玄鳥》中記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是商朝起源的最古老傳說,玄鳥就是鳳凰。黃帝最初的姓是“有熊氏”。《史記正義》中指出:“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曰有熊氏。”故此古人稱黃帝族為“有熊族”。這就證實了黃帝是以“熊”為圖騰的。三、姓從母生 ①“姓”字解讀 漢字的“姓”是一個會意 字,由一個“女”字與一個“生”組成的,“女”即母親,“生”就是生母,表示人的命是“生母”帶來的。而人的“姓”也要從“生母”,生母姓什麼,子女就應該姓什麼。 ②“姓”基於母系血統 氏族社會初期實行群婚制,夫妻關係不是一對一的專偶婚制,那時候的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如伏羲時期的風姓、依姓等。這就決定了當時的氏族,是以母系的血緣關係聯結而成的。姓作為氏族的標誌,也就是母系血緣關係的象徵,這就是姓從母生的歷史根源。

    四、上古八大姓上古八大姓通常是指:姬、姜、姚、贏、姒(sì)、妘(yún)、媯(gúi)、妊(rèn)八姓,另一說法是指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八姓。姓源於母系社會,所以上古八大姓,都從"女"旁,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女性始祖傳下的氏族人群。後來這些姓又演變成了更多的姓氏,可以說,中國如今的大多數姓氏都是由此上古八姓演化而來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黃帝生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後來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祖先夏禹、契、后稷等,都被當做是黃帝的後代。后稷為姬姓,他的後代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分封諸侯或方國,其中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以國為氏,形成了中國的大多數姓氏,華人遂自稱"黃帝子孫"。所以說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

    姜姓,起源於炎帝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姜為姓,神農氏、共工氏、有邰氏、呂氏皆為姜姓。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姒姓起源於大禹。相傳鯀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兒,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黃帝母族有蟜氏、有崇氏(鯀之封國)、夏后氏(大禹之國)、有莘氏、杞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後褒姒均為姒姓。嬴姓,起源於皋陶,皋陶生於曲阜,因而以嬴為姓。姚、媯同源,都是起源於舜。《通志·氏族略》記載:“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妘姓,起源於祝融氏。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請看上古八大姓中,一些姓的演化情況:姬——孫、周、吳、鄭、王、馮、衛、蔣、沈、韓、楊、尤、何、施、張、曹、魏、郎、魯、韋、方、柳、酆、鮑、費、岑、薛、倪、滕、畢、常、於、卞、康、卜、平、祁、毛、禹、狄、貝、明、臧、成、茅、龐、董、閔、季、賈、顏、郭、盛、林、蔡、凌、霍、虞、萬、柯、管、邘、解、應、宣、單、石、邢、滑、翁、荀、惠、汲、段、富、焦、郗、欒、符、詹、薊、印、白、懷、邰、從、籍、陰、胥、黨、堵、宰、雍、桂、壽、郟、閻、古、廖、終、居、都、弘、匡、文、蔚、鞏、晁、養、鞠、公、仲孫、軒轅、伯。姜——許、呂、姜、謝、章、賀、齊、紀、強、路、邱、丘、駱、高、丁、左、井、鈄、賴、浦、尚、農、連、易、國、聶、查、桓、嶽、崔。姚——陳、姚、胡、陸、束、滿、田。 嬴——趙、李、葛、馬、黃、梁、藍、江、徐、繆、賁、裴、寧、益、逯。姒——竇、禹、婁、樓、夏、杭、侯、扈、戶、辛、曾、相。妊——奚、任、伏、程、仲。 媯——陳、田、胡、袁、陸、王、車、薛。

    子——華、孔、鄒、湯、殷、郝、樂、時、蕭、戴、談、宋、梅、鍾、樊、鄧、戎、武、索、申、魚、祿、沃、那、空、權、商。羋——(mǐ)嚴、潘、苗、伍、熊、屈、麻、莫、靳、景、卓、能、莊、慎、夔、敖、荊、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社會上有那麼多網貸和信用卡還不上?你經歷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