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德雲社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知名演員加入德雲社,您對這個情況怎麼看?
6
回覆列表
  • 1 # 螞蟻小人物0宋老牛

    今年的德雲社可以說是喜事連連,張番、劉銓淼加入了德雲社並且拜師郭德綱,他二位應該是天津相聲迷的老朋友了,尤其是張番,嗓子是公認的好,唱歌一流,二人在天津相聲圈也是小有名氣。

    促成這件美事的是相聲有新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郭德綱問二人能耐不算小怎麼不紅呢???問題問的很實在,但他們的回答卻是不知道。郭德綱最後給了他們一句話”格局不夠“。然後他們就雙雙加入了德雲社,他們看來是同意了老郭的意見,加入德雲社以後現在可謂春風得意。

    緊跟而來的卻是我最喜歡的劉春山老師也宣佈加入德雲社,劉春山,許建,在天津相聲圈裡可謂是響噹噹的人物,特別是劉春山老師能說,能寫,好多春晚的作品都是出自劉春山之手例如苗阜王聲的”這不是我的“就是劉春山老師的大作,恭喜德雲社又添一員大將。

    相聲為什麼虛假繁榮?我的分析有兩點原因

    1.郭德綱老師帶領的德雲社是真繁榮,看今天娛樂圈哪裡沒有德雲社的身影,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等等德雲新星可謂冉冉升起,雲鶴九霄一飛沖天。他們給今天所有真心喜歡相聲的年輕人一個看似美好的未來,讓更多熱愛相聲的人義無反顧的加入了相聲界。進來以後他們會發現原來只有德雲社是如此輝煌,而其他的相聲私營團體是如此的艱難。這和能耐無關,這背後藏著的是一個相聲江湖。

    2.這些年輕人走進了相聲江湖,他們自己原以為憑藉這自己的天分與汗水也可以在相聲界揚名立萬,但遺憾的發現,沒有背景沒有人脈的他們,想說相聲,想說自己想說的相聲這是一種奢望。那是因為在說相聲的同時他們還得吃飯,僅僅憑藉一場幾十的微薄薪資距離他們的夢想是那麼的遙遠。

    相聲起源於北京,興盛於天津,就算在天津這個所謂的哏兒都,一個沒什麼什麼名氣的相聲演員要想生存下來那是相當艱難的。原因很簡單,你沒有背景,今天的所謂相聲界的資源還是被一些相聲大佬兒們把持著,他們就是這些熱愛相聲的年輕相聲演員的攔路虎。所以今天的相聲還是虛假繁榮,是有一定根據和道理的。今天的有理想的相聲演員如果想繼續自己的夢想只有兩條路。

    一、就是加入德雲社,拜在郭德綱門下。

    二、就是要在今天的相聲界拜一個所謂的老師,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聽某些相聲大佬兒的話,論資排輩,但如此一來要想成名成家基本遙遙無期了。

    這就造成了我們上面看到的情景,越來越多的好的相聲演員陸續加入了德雲社,謠傳相聲界最會說相聲的名家趙偉洲先生也要加入德雲社,不知道是真是假,但這樣下去真的有利於相聲的發展嗎?

    說到這裡有朋友也許會說,為什麼不加入德雲社就不能憑藉相聲掙錢吃飯了?很簡單,今天的相聲界掌權的不是那些所謂的相聲名家們,而是一些曲藝協會實權人物,也許他們都沒說過相聲,拜個師就在曲協當官員,掌握了各個要害部門,他們才是真正的主流相聲界。可以說是這些人逼迫上面的那些好的相聲演員加入了德雲社。

    其實在今天還有很多特別優秀的相聲演員還在全國各地一些茶館裡堅持這自己的夢想。他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汗水,澆灌著夢想之花。他們是我們應該尊敬的。

    在此我呼籲那些相聲大佬兒們,相聲界的假演員真官員們,放相聲一條生路吧。你們很清楚今天的相聲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你們再把持下去,相聲界也許就真的只剩下德雲社了。給那些現在還在為相聲而努力的演員們多一些出路吧,一味的打壓毀了的是相聲。

  • 2 # 帥氣的外表逗比的靈魂

    我喜歡姜昆,他去德雲社要拜哪個為師啊?拜老郭,不行,他倆以前關係不好,就算現在加入德雲社,也會有點尷尬!拜小嶽嶽?也不怎麼合適,小嶽嶽現在拍綜藝,拍電影,沒什麼時間教給他相聲基本功,那隻能拜尚筱菊,這演員基本功也夠,可以天天在臺上磨鍊技藝!

  • 3 # 夜五

    這個問題真的很無聊!而且完全無從下手啊,是隻要我喜歡就可以進德雲社?還是隻要是相聲演員就都進德雲社?這一看就是德雲社的高階黑嘛,小黑胖子不可能重新定義相聲,姜昆的抨擊也是行業應有的競爭手段。有衝突才有進步,有進步才有發展,如果全天下的說相聲的都叫德雲社,那相聲離真正的滅亡就不遠了

  • 4 # 中山清雲

    郭德綱都說希望百花齊放,而不是一家獨大。只不過相聲只是虛假繁榮,還有人惡意打壓,利用權利和媒體,無視他人優點和貢獻,雞蛋裡挑骨頭,用心何其毒也。總有部分權位者,不鑽研業務,一味地拉幫結派,對異己打擊報復。正如馬季所說喜歡相聲,不喜歡某些說相聲的人。

  • 5 # 默默的看著你丶

    不會高興,一個行業欣欣向榮必須有競爭有壓力有對手,德雲社一家獨大,肯定是會出大問題。但是我又沒啥辦法過些年看吧,

  • 6 # 百姓老叟

    這個提問,應該是這樣回答得才得當。

    相聲演員,願意參加那個團社,,那是應該自己自由抉擇,這不存在其他因素。

  • 7 # 西城尾生

    對相聲界的一點思考

    對於相聲界的態度,鄙人歷來是誰說的好就聽誰的,僅此而已。

    但是當下的相聲界是分為兩派的,而且涇渭分明,誰看誰都不順眼,這個也是事實。

    以姜昆、苗阜為代表的主流相聲界和以郭德綱為領軍人物的民間相聲團體“互撕”已好多年,依然沒有停步的跡象,這不利於相聲界長遠的良性的發展,加上雙方粉絲的掐架,這潭水更是越攪越混。一方指責另一方低俗,一方懟對方不會說相聲,時間已經好久了,也該歇歇了。

    平心而論,雙方都有偏激的地方,作為主流的正規部隊,不應帶著偏見一概貶低和打壓對方,“存在即合理”,相聲民營團體能夠不斷髮展壯大,自有其存在的根由。既如此,何不樂見其成,堵不如疏,當初為何不主動接納,引導其健康發展,和平競爭,共存共榮?而民營一方,也夾槍帶棒,不遑多讓,說主流的是捧著鐵飯碗卻不會說相聲,此言亦有失偏頗。主流隊伍中,確實不乏濫竽充數者,但就此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則大錯而特錯。主流相聲沒落的因由,與體制有關但不是主因,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主流沒有掌握時代脈搏,沒有跟上趟,眼界、思維、格局被侷限在固有的無形的“金箍圈”裡難以自拔,致使停步不前,以致為天下笑,該醒醒了!主流隊伍裡,也曾留下過許多經典作品,只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後繼乏力而已。曾經的馬季、姜昆、李文華、馮鞏、牛群,也曾是廣大觀眾的最愛。這些人裡面,馬季老師和李文華老師已經去世多年,斯人已去,音容尚存,其藝品藝德,令人懷念。而馮鞏在九十年代初,面對相聲行業的低迷,果斷跳槽,進入小品和影視劇發展,而且還成功了,這是讓人最佩服的地方。馮鞏之所以能成為春晚的“常青樹”,自有其獨到的地方,併成功地帶出來賈玲、白凱南等(當然這和賈玲等自身的努力也有很大關係)優秀弟子,算是主流相聲隊伍之中轉型最為成功的特例。然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看看牛群昔日的輝煌,今日的落魄;看看當年姜昆的意氣風發,現在的無奈。不得不讓人慨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姜昆老矣,牛群老矣,馮鞏亦老矣!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姜昆老師卻渾然不覺,依然做堂吉訶德式的纏鬥,在這個網際網路資訊爆炸時代,面對千萬的“鋼絲”,能不碰個頭破血流就不錯了。郭德綱卻如日中天,笑看相聲圈風起雲落,談笑間,大殺四方,已然佔據半壁江山。

    姜昆老師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培養出主流相聲圈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苗阜勉強算一個只是“出山”不久,資歷尚淺,難以鎮住場子,一旦姜老師明年退休,主流隊伍由誰領軍,著實讓人擔憂。然,“盡人事,聽天命”,姜老師正該如此,激流勇退,未嘗不是順道而行,因勢利導?苗阜的相聲水平公平地說,還是不錯的,在主流隊伍裡,堪當大任,就怕從此不能沉下心搞出來好作品。苗阜以前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大話方言》等一系列作品非常具有可看性,尤其那個《哭論》諷刺性很強,笑點也很足。如果仔細觀察生活,沉澱幾年,精細加工,拿出些好作品來,未嘗不能從德雲市場裡分出一杯羹來。當然,這話可能讓有些缺乏理智的“鋼絲”不滿,他們往往偏激地認為凡不屬於德雲社的就統統不行,這種觀點要不得,郭德綱老師心裡應該清楚。

    現在說說德雲社,看似繁花似錦,其實危機四伏。這話很傷人,但是竊以為德雲社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但同樣面臨後繼乏力,年輕一輩亦無強勁代表,靠顏值不會長久,靠賣萌終究走不遠,郭老師離尊師級別還差那麼點距離,但疲態已顯,這幾年東奔西走,到處主持節目,名聲大起,看似風光,卻鮮有好作品問世,長此下去,必難持久,心念至此,亦令人扼腕。姜昆將去,德雲幸乎?也不盡然,孟子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德雲社能至今日,郭德綱老師終能成大器者,雖時勢造英雄,姜老師亦功不可沒。正是在姜老師們的“打壓”與“圍堵”下,德雲社們不僅未垮,而且越來越紅火,竟至佔據了相聲圈大半江山,看似偶然,實乃必然。主流相聲圈子卻丟城棄地,鮮有好作品問世。但"花無百日紅‘’,大江流日夜,代謝成古今。多年前的郭德綱,憑藉有傳統相聲深厚的功底,加上自我創新,很是出了幾個好作品,如《我要幸福》、《我這一輩子》、《我要上春晚》等我字系列相聲,還有對部分傳統相聲的改造,如《揭瓦》、《跳大神》等,其內容有小人物對命運的不甘與無奈、自嘲、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以及對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等現象的諷刺挖苦,不乏其本人早期辛酸歷程,有道是“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冨”,郭德綱能有今日,其早年經歷功不可沒。郭德綱早期的這些作品,確實有“減壓”之功效,讓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放鬆一下心情,對人生又充滿了漫望。當時為了生存,有些作品裡帶了些“屎尿屁”的東西,令人不太舒服。但隨著郭德綱本人功成名就,這些內容也在逐漸消失。

    姜昆已老,終將退出。郭德綱也會老,其藝術生命也有終結的一天。相聲藝術的生命力要長久,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創新,主流相聲圈子的病根就是對傳統的一些段子缺乏傳承(當時認為是糟粕),不知道加以借鑑而創新,以致沒落。“堵不如疏”,假設當初放下偏見,主流與民間隊伍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恩仇”,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何嘗不是又一幅景象呢?將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 8 # 弄影93742202

    我喜歡的相聲演員只有極少數加入了德雲社,你的提問或許是對的,但對於我來說,我沒有必要跟你一起去背黑鍋,你死了這條心吧,很多的好演員如少馬爺,天津那幫有名的沒名的,還有北京的那些相聲演員大都我喜歡,只希望你別把自己的好惡強加於人,我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但必須是于謙捧哏,我只聽可樂的相聲,但不是所有可樂的都是好相聲,用自己的三觀不正去巧奪別人的價值觀是最不道德的行為,提問者,你就是這樣的人!

  • 9 # 二龍崗

    管他們加入哪裡跟我們有多大關係,在電視有就掃一眼,沒多就算,老子不象有的人天天念刀,好象德雲社是他爹辦的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掉毛太嚴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