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黃閏帝

    白天剛剛回答了一個有關陳霸先的問題,現在這麼巧又來了個王僧辯的問題。

    王僧辯和陳霸先都是南北朝的歷史人物,兩個人曾經是最好的朋友。最終陳霸先奪得天下建立陳朝,王僧辯被殺於紹泰元年。

    王僧辯,南朝梁名將,太原祁人。出身名將之家,候景之亂中和陳霸先脫穎而出,共掌南朝軍事大權。

    王僧辯擁立蕭淵明,使得陳霸先對其不滿,戰友反目,陳霸先恨王僧辯心智不定軟弱。兩人走向對立,後陳霸先偷襲俘虜了王僧辯。

    《梁書》評價王僧辯為:傍立支庶,苟欲行夫忠義,何忠義之遠矣!樹國之道既虧,謀身之計不足,自致殲滅,悲矣!

    王僧辯出身富貴,和陳霸先出身卑微,雙方曾一起走向巔峰,卻終歸不是一路人。陳霸先敢拼敢殺搏出條大路來,王僧辯惜身自保卻換來被殺之殤。嗚呼悲哀!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王僧辯算得上是名將,也是個權臣。但是此人優柔寡斷,臨敵不決,面對強敵時又表現得非常軟弱。這些缺點最終導致王僧辯的敗亡。

    說起王僧辯,必然要說到兩個人,侯景和陳霸先。

    先說侯景,侯景是東魏叛將,投奔到梁朝後,因為不滿梁朝與東魏眉來眼去,索性又反了梁朝,他藉著清君側之名起兵,率兵直下建康。然後他在餓死梁武帝,先後擁立三個傀儡,到最後還搞了個不倫不類的漢國。

    侯景雖然篡國,但是勢力只有建康,揚州,三吳之地。梁朝的大部分領土還是在南梁宗室的手上。可這些南梁宗室居然對侯景篡國視而不見,反而相互攻伐。最終湘東王蕭絳消滅眾宗室。於是派大將王僧辯為都督。率兵攻打侯景,侯景此時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幾次和王僧辯的戰鬥均以失敗告終,王僧辯還殺死侯景大將宋子仙等人,侯景勢力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與此同時,南方交州陳霸先擊敗打算投奔侯景的李遷仕,帶兵北上,與王僧辯夾擊侯景,最終侯景敗亡,被部下所殺。而王僧辯和陳霸先也因為這場戰爭結下革命友誼。

    侯景敗亡,湘東王蕭絳也當了皇帝。但是不久就被西魏所殺。王僧辯和陳霸先就在建康擁立蕭方智為帝。但是這個時候北齊又跑過來說蕭方智太年輕,我這有梁武帝的親侄子蕭淵明,要不你們就讓他當皇帝得了,王僧辯懼怕北齊強大的實力,無奈屈服。

    陳霸先原來和王僧辯關係相當不錯,但是王僧辯在幾次關鍵事件上表現出的軟弱讓陳霸先很是不爽。於是找個機會便偷襲了王僧辯,王僧辯隨後被殺。

    王僧辯此人,可以說是南梁的中興之臣,幾代皇帝對他也是非常好,可以說王僧辯從蕭絳開始就一直是位極人臣。王僧辯這個人打仗沒毛病,但是他屬於那種蒙哥馬利式的將軍。有優勢就能打得你哭爹海娘,有點劣勢就犯嘀咕,劣勢再大點就不準備打了。導致他在幾次決策上選擇了屈服。被更有血性,敢於放手一搏的陳霸先所看不起。最終一生英名毀於一旦。

  • 3 # 墨兮公子

    附目錄《蘭陵王》、《蘭陵王妃》、《扶搖皇后》、《獨孤皇后》、《錦繡未央》、《楚喬傳》、《鳳凰無雙》、《瑯玡榜》、《醉玲瓏》、《陸貞傳奇》……

    搞不明白,電視劇上講的如此多的能臣良將,英明聖主,為何無一人能做到統一天下,完成南北合一?

  • 4 # 綁架兔子的暴走族

    王僧辯是梁朝名將,在平定侯景之亂、重建梁朝政權、抵禦北齊侵略等重大事件中,均起過重要作用。《南史》評價其“風格秀舉,有文武奇才,而逢茲酷濫,幾致隕覆。幸全首領,卒樹奇功,事人之道,於斯為得”但江陵政權覆滅後,王僧辯掌握梁朝實權,卻受北齊的威脅而納蕭淵明為帝,終被陳霸先所殺。此事引起世人的爭議,如《梁書》史臣認為“僧辯位當將相,義存伊、霍,乃受脅齊師,傍立支庶苟欲行夫忠義,何忠義之遠矣?樹國之道既虧,謀身之計不足,自致殲滅,悲矣!”王僧辯在梁末政局中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學界對梁末王僧辯與陳霸先的關係多有關注,如張國安將王僧辯與陳霸先的鬥爭看作梁末士族集團和寒人集團的對立,指出“陳霸先之起事代表了南方人的共同願望,標誌著南方人尤其是寒人政治上的崛起”。梁滿倉也認為“陳霸先與王僧辯之爭,是梁末寒門庶族勢力與高門世族的最後一次較量”,但對王僧辯在梁末的整體活動尚缺考察。深入考察王僧辯對梁末政局有重要影響,有利於瞭解梁末陳初的政治形勢。

    一、平定侯景之亂

    王僧辯是王神念次子,梁初隨父歸梁,出任湘東王蕭繹的左常侍,以後一直追隨蕭繹。太清元年(547年),蕭繹出任荊州刺史,王僧辯為貞毅將軍府諮議參軍事,代柳仲禮為竟陵太守。侯景之亂爆發後,王僧辯受到蕭繹的重用,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幹,是平定侯景之亂的主要功臣。《梁書》評價說:“自侯景寇逆,世祖據有上游,以全楚之兵委僧辯將率之任。及克平禍亂,功亦著焉,在乎策勳,當上臺之賞。”

    (一)堅守巴陵,收復郢、江失地

    太清二年(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於壽陽舉兵反梁,直趨建康,圍攻臺城。四方徵鎮紛紛派兵入援,蕭繹也派王僧辯統領水軍一萬趕赴建康。王僧辯趕至建康時,臺城已岌岌可危。各路援軍幾十萬,但“莫有鬥志,自相抄掠”,致使臺城陷落。侯景以詔命解散各路援軍。王僧辯反對聽從侯景的命令,在議事時斥責統帥柳仲禮:“將軍擁眾百萬,致宮闕淪沒,正當悉力決戰,何所多言。”因各路援軍矛盾較多,便各還本鎮,王僧辯隨柳仲禮投降侯景。侯景因王僧辯為北來降人,想收為己用,故放其回竟陵。王僧辯忠於蕭繹,迅速返回江陵。

    (二)與陳霸先共平侯景

    為迅速平定侯景,王僧辯與陳霸先進行合作。大寶三年(552年)二月,王僧辯率諸軍自尋陽出兵東擊侯景,“舳艫數百里”。王僧辯攻克湓城時,陳霸先屯兵於巴丘,資助王僧辯三十萬石軍糧。此時,陳霸先也率軍自南江出湓口,與王僧辯會師。陳霸先實力雄厚,且“倜儻多謀策,名蓋僧辯”,受到王僧辯的重視。雙方在白茅灣會盟,“升壇歃血,共讀盟文”,約定共同討伐侯景。白茅灣會盟,標誌著王僧辯、陳霸先兩大軍事集團的正式合作,為平定侯景之亂奠定了堅實基礎。王僧辯準備直驅建康,使侯瑱率水軍精銳迅速攻克南陵、鵲頭二戍。至蕪湖時,侯景守將張黑棄城走。侯景遣侯子鑑據姑孰阻止其東進。三月,王僧辯至姑孰,侯子鑑率步騎萬餘人挑戰,王僧辯以弱示敵,“子鑑之眾謂水軍欲退,爭出趨之;大艦斷其歸路,鼓譟大呼,合戰中江,子鑑大敗,士卒赴水死者數千人。”攻克姑孰後,歷陽戍亦降,東進建康的通道被開啟。

    陳霸先像

    二、支援蕭繹重建梁政權

    建康陷落後不久,梁武帝病死,梁宗室諸王即展開權力之爭。太子舍人蕭韶至江陵宣梁武帝密詔,以蕭繹為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製,蕭繹取得征討各地的權力。蕭繹“有全楚之資”,又獲得此特殊地位,欲奪取皇位。王僧辯對此極力支援,是江陵政權得以建立的關鍵人物。

    三、與陳霸先合作抗齊

    侯景之亂爆發後,東魏(北齊)趁機侵佔梁土。為抵禦侯景,蕭繹遣使於北齊,向其稱臣。北齊以蕭繹為梁使持節、假黃鉞、相國,建梁臺,總百揆,承製。北齊看似支援蕭繹,實則坐觀蕭繹與侯景相爭,以伺機取利。侯景之亂平定,北齊文宣帝下詔進蕭繹為梁主。但與此同時,北齊“以司州牧清河王嶽為使持節、南道大都督,司徒潘相樂為使持節、東南道大都督,及行臺辛術率眾南伐。”駐守江北的原侯景將領郭元建等相繼降齊,辛術佔據廣陵。四月,潘樂、郭元建將兵五萬拔陽平。五月,齊合州刺史斛斯昭攻拔歷陽。可見,在侯景敗亡後,北齊南侵的步伐加快。王僧辯收復建康後,就預料北齊有南侵的可能,因此他遣使招撫郭元建等,並令陳霸先領兵赴廣陵受降。

    蕭繹所繪《職貢圖》

    四、結餘

    王僧辯是梁末政治中不可忽略的人物。他作為北來降人,長期追隨蕭繹,侯景之亂使其走上樑末的政治舞臺。他作為梁朝的名將,智勇雙全,是平定侯景之亂的主要功臣。又支援蕭繹奪取帝位,在江陵重建梁朝政權。鎮守建康後,與陳霸先合力抗齊,維護了江南的穩定。可謂功勳卓著。但他為保持個人的地位,屈服於北齊的威逼利誘,接納蕭淵明為帝,飽受世人批評。陳霸先借此起兵,殺死王僧辯而得以專權,為建立陳朝掃清了道路。

  • 5 # 安東尼先生1

    安東尼以為王僧辯稱得上一位出色的將領,但缺乏政治智慧,缺乏基本的忠義品質。

    首先我覺得王僧辯的軍事才能是完全值得肯定的。生於亂世之中王僧辯有足夠的施展空間。侯景之亂,武帝蒙難,都城陷落。梁朝瞬時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時勢造英雄,無論出於各種目的,無論站在各種立場,王僧辯不可否認的憑藉其傑出的軍事天賦與陳霸先共同平定了這次內亂。為蕭繹的稱帝奠定了最為堅實的基礎。若此後梁朝能夠延續太平,他或許可以功勞簿上安享尊榮。

    無奈生逢亂世,豈有片刻的安寧,而在此後的一系列事件中,他漸漸的把自己葬送。面對北齊的強權他屈服了,接受了北齊擁立的蕭淵明,此舉是一種對敵國徹底的妥協和奴顏婢膝。最終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陳霸先將其誅殺。一代名將黯然隕落。

  • 6 # 小Lucy李

    1 他是一位將才,深有謀略

    王僧辯因為某些事情惹怒了湘東王蕭繹,被蕭繹撤了職關入大牢。不久,岳陽王蕭詧帶兵進犯江陵,江陵人心惶惶,蕭繹派左右向王僧辯詢問計策,王僧辯將戰略戰術詳細地闡述並佈置好防守策略,使得江陵轉危為安,岳陽王的軍隊只好撤退。在巴陵城與侯景的軍隊對峙的時候,王僧辯充分地發揮了指揮作戰才能,使用了正確地防守戰略,守住了巴陵城,並在敵人撤退時採取了乘勝追擊的戰術,一舉收復了江州、郢州失地。

    2.戰功赫赫,尤其是擁有擁立之功

    王僧辯一直跟隨著湘東王蕭繹,屢立戰功。消滅河東王蕭譽之功,守住江陵之功,擊退侯景之功,平定湘州叛亂之功,擁立蕭繹為梁元帝之功,擁立蕭繹的兒子蕭方智為梁敬帝之功。

    3.面對強敵時意志不堅定和軟弱

    王僧辯擁立梁敬帝不久,北齊捎信給王僧辯,說是梁國需要一個年齡大一點的皇帝。並且準備派遣齊高祖高歡的第七個兒子高渙領兵護送蕭淵明過江做傀儡皇帝,讓王僧辯前去迎接。王僧辯一開始堅決不答應,承聖四年(公元555年)三月,北齊軍隊到了東關(今安徽巢湖市東南),王僧辯派遣徐州刺史裴之橫領兵攔截,裴之橫戰敗被殺,王僧辯在驚懼之中親自領兵出屯姑熟。

    在此期間,王僧辯一方面與北齊、另一方面與陳霸先書信往來不斷。陳霸先堅持不納蕭淵明,但王僧辯隨著裴之橫的戰敗身亡,漸漸軟弱下來,屈從於北齊的壓力。同年五月,蕭淵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蕭方智為太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前玩遊戲都是兩個人玩一排人看,現在一個人玩沒人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