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小鴿子飛飛

    今天,孩子的期中測試成績出來了,小學二年級,語文93.5,全班第17名。自從上小學後,老師一直沒有公佈過其他孩子的成績,但是從平常的學習可以看出點端倪,不是拔尖的,也不是差的。其實在自己心中,孩子綜合成績也就10-15名次吧,因為老師沒有公佈數學成績,比語文成績應該要好點。其實自己一直也不是那種虎媽,想著孩子現在低年級,不要給他那麼大壓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成績排名很真實的出現了,想想家門口初中升高中的升學率,大概40%左右吧,自己就已經焦慮了。

    今天上午還發生了一件令我焦慮的事,就是上級部門催我要的一張表格,平常很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兩個單位年輕同事站在我身後,不知怎麼完全不在狀態,連頁面設定都找不見,哇,真丟臉,感覺自己十幾年的工齡,不如剛上班的小同事,雖然可能別人也沒當回事,但是突然我就焦慮了,陷入無盡的焦慮中,焦慮自己三十四歲的年紀,在一個崗位工作十四年,工作沒有什麼起色,焦慮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沒有一門能夠支撐生活的能力,焦慮自己日漸色衰的容顏,焦慮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拿什麼和別人競爭,腫麼辦?好焦慮!很想什麼都不想,就安靜地待在一處院子裡,不用揹負任何,每天一日三餐,四季輪迴。

  • 2 # 吳智勇905

    現在的我不焦慮,因為我知道焦慮沒有用的,反而使自己衰老得快,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該怎麼過就怎麼過,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就行了。

  • 3 # 白仲言說心理

    焦慮是現在社會很普遍的一種情況和氛圍。或多或少,或明顯或潛藏,但是對於事件誰都不能說自己能夠應對一切可能的情況,焦慮很正常,但是不應該緊張過度。

    就現在的我而言,我蠻焦慮的,自己的事業上有點壓力,前途有點迷茫,方向不太明確,也不知道從何處開始重頭再來,是堅持自己並不抱太大希望的舊事,還是另闢蹊徑重新闖出一片新天地,我很困擾,也很焦慮。

    每天回答別人的問題,其實我自己的生活也是亂糟糟的一團亂麻,不知道從何處開始

  • 4 # 丫丫妍語

    很焦慮,因為我有很嚴重的焦慮症,心慌氣短不說,還不受控地手抖,精神很緊張,每晚睡覺都的縮成一團才能睡得舒服點,其實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反正就是坐立不安

  • 5 # 念魅75665790

    不知從何時起,焦慮,已經成為了社會熱點話題,並且,相比於過去,我們的確越來越焦慮了,甚至我們會高估自己的焦慮程度,直接影響是主觀上的不愉快,無論是家庭層面還是工作層面。

    很多心理大師都對焦慮有過研究,弗洛伊德著有《焦慮進化論》,阿德勒則有《焦慮與自卑感》······,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榮格的《焦慮與非理性的威脅》,本文的大部分觀點,來自於對其理論的歸納和總結。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環境下的焦慮,表面上會因為個體的區別呈現差異性,事實上具有明顯的共性,即我們所有的焦慮,往往都來自於對未來的恐懼,我們總是會對自己所不能掌控的事物會產生焦慮。

    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學生群體,以及那些工作階段還在備考各種職稱的人。美國教育部TestEdge研究表明,61%的美國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其中26%為嚴重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test anxiety),分為考前焦慮和考後焦慮,這兩種情況都是明顯的對未來狀況的擔憂,他們對自我成績的過度注重和對自己的不自信引發了這種過度焦慮。

    很多人認為,對考試的焦慮在於自身不努力的一種悔恨心理,事實上,很多人在非常努力之後,也會產生焦慮感。心理學認為,人們對自己的付出都會抱有回饋心理,當我們足夠努力之後,我們所期望的回饋也就越大。

    有的人具有堅強意志和較強的自我壓力調節能力,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焦慮對他們的影響。

    在職場生活中,焦慮心理也是非常普遍的,工作的緊迫感讓人們倍感壓力,疲於當下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自己的夢想是他們的共性。在當今資訊和技術都飛速發展的背後,也代表著勞動力的快速交替。

    焦慮感對於職場人更多的是一種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很多崗位在今天更像是青春職業,在幾年之後你的職業貢獻可能就會被人們忘記,隨之被更有活力和學習能力的新人所代替。

    相比於幾十年前的職場人,我們今天所面臨的誘惑和不確定性確實增加了,羨慕別人的高收入,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卻找不到自己適合的定位,以及對自己的前途迷茫等等原因都是當下職場人焦慮的原因。

    很多人都以為焦慮是一種負面情緒,但萬物都有兩面性,焦慮感所帶來的不僅是不安,也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緊迫感,正如壓力倒U型曲線,隨著壓力的增加,反而會產生一些激勵作用和正面影響,讓我們能夠著眼於當下期望能夠完成自己的事情,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們總是想要增加對未來的可控性,但換個角度來說,當未來可定,人生也就像被寫好的劇本,少了太多的趣味性,這樣的人生反而沒什麼可被期待的了。

  • 6 # 魯雷

    人都會焦慮的。這種焦慮表現就是對事情的過分擔憂,導致了寢食難安,坐臥不寧,其中含有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

    尤其是現在年齡的焦慮,找物件的焦慮,知識的焦慮,讓我們陷入苦惱之中。

    我有深刻的體會,夜裡常常睡不著,腦子浮現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我翻來覆去,想來想去,也沒有答案,總之就是不停的嘆息,一直持續到早上5點,頭痛的厲害,最後才出現睏意。這種滋味確實難受,內心非常想睡覺,但是頭腦又非常清醒。

    1、下面我列出一些我們為什麼焦慮的常見的原因:

    從這個上面可以看到讓我們焦慮的常見事情,佔比最多的就是事業工作,其次就是感情,再次是生活經濟壓力。

    2、我們再看一下男女的針對焦慮會有哪些差異,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不同性別焦慮的水平:

    女的焦慮普遍比男的焦慮稍微大一點,原因就是女的對社會比較敏感,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女的夜不能寐,男人卻呼呼大睡。

    3、到底是什麼加強了我們的焦慮,來看下面這張圖:

    從這圖可以看出,讓焦慮加強的因素就是比較攀比導致的,還有父母給的壓力,社會整體焦慮環境,還有那些到處知識培訓。

    4、那麼我們如何去戰勝焦慮,我們來看下面這張圖,能夠我們啟發:

    如何戰勝焦慮,這份統計,給出幾個解決方式:

    1、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找朋友訴苦。

    3、冥想或者運動。

    4、請教有經驗的人。

    5、找專業諮詢師。

    戴爾-卡耐基,這位人際關係大師,也給出我們一些戰勝焦慮的方法,僅供參考:

    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二、如果你不得不如此,你就做好準備迎接它。

    三、鎮定地想方設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總結,焦慮太可怕了,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焦慮,然後戰勝焦慮,坦然面對一切。

  • 7 # 心理諮詢師手記

    大家都在這裡分享焦慮,其實潛在的需求是想找到一些共鳴,平衡感或安慰感,但這些都不是解除焦慮的最好方法,甚至有可能會讓我們陷入到更加焦慮的狀態,那我在這裡跟大家就直接分享下“我們該如何消除焦慮”,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

    首先,焦慮並不都是壞事,焦慮也分健康的和不健康,健康的焦慮有助於我們面對危險和困難,會讓我們積極採取行動,做一些預防的措施,例如:在整個市場經濟不好的今天很多公司都在裁員,健康的焦慮會讓我們更努力的工作,或者參加培訓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不健康的焦慮就會使我們恐慌,什麼都不敢去做,失去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

    其次,在消除焦慮之前我們要弄清楚不健康的焦慮來自哪裡:它來自於我們的非理性信念(我必須、他必須、世界必須),導致焦慮的原因有三個:一是遺傳基因、二是環境影響、三是我們自己的信念、認知和行為。前兩個因素我們很難去控制,唯一比較可控的是第三個,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是導致焦慮的最關鍵因素,控制了它,就可以控制焦慮。

    再次,透過辯論改變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辯論方法可以用邏輯型辯論法:

    第1步:提問:問自己為什麼我認為這個非理性信念一定要成立?

    第2步:回答:回答提出的問題,給出自己認為讓非理性信念成立的理由

    第3步:判斷:從現實的世界出發,用理性思維判斷這些理由是不是符合邏輯,有沒有道理;

    如果從現實的世界判斷出這些非理性信念無法成立,我們堅持的就是一個虛妄的東西,我們的理智就會讓我們做出清醒的舉動,放下對非理性信念的執著,試著改變他們!

    小結下就是用三個階段來解決他們:找到它們,把自己心裡的“必須”要求寫下來 →用邏輯型辯論法對它們進行審查,明白它們不符合邏輯,不能成立 → 改變他們:把他們轉變成更符合邏輯、更符合現實情況的理性信念。

    當我們改變了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後,情緒就會慢慢好轉,焦慮也會得到緩解!

    最後,如果即便用了邏輯辯論法還是很難消除非理性信念,我們可以用一種情緒治療方法,叫做“我條件自我接納法”,來徹底放下非理性信念:

    第1步:設定自我目標

    第2步:判斷我們的行為,對行為做出評價(有利於目標實現的是成功的、好的行為,不利於目標實現的是失敗的、壞的行為)

    第3步:把對行為的評價和對個人的評價區分開來,認識到我們的評價是對行為,而不是針對個人。我們行為的成功、失敗不代表我們個人的成功、失敗!他們之間沒有什麼聯絡,我們不能因為某一個行為,就對自己做出一個全域性性、概括性的評價。

    希望我分享的方法能幫到更多現在正處於焦慮中的大家!能對大家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庫里扣空籃不進後,杜蘭特轉頭直接離場,如何看待這一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