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德里的陽光
-
2 # 國內ERP專題
出自唐代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應該從整首詩的意景來理解每一句詩的意思。這首詩的背景是母親去世,王維和其弟王縉要丁憂三年。王維和王縉安葬了母親後,三年返回了長安。三年能夠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對於官場來說,三年足以清洗掉所有王維已經建立的關係。
所以,回到長安的王維雖然不能上朝,藉著這個機會,直接搬到了輞川別墅去居住了。原本用來給母親頤養天年的地方,王維知道母親的喜好,所以並未在其中裝飾很多東西,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現在自己居住在這裡,倒也清淨。
王維每每於此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輞水繞房舍而行,雨後,水漲船高,撐竹花塢,與朋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倒也不失為一種情懷。輞川別墅的客人還有京中德高望重的僧人們,他們常聚於此,以談佛參禪為樂。著名的《鹿柴》即作於此:
空山不見人空山給人一種特別寂靜的感覺,一個站在山腳下,或山裡面、或山澗,或山對面,反正是枝深葉茂之處,而且太陽無法直射的地方,周邊不見一個人影,彷彿這個世界只有自己存在。而自己又顯得特別渺小,其實王維對“空山”二字情有獨鍾。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人們常說的世界是自己的,自己是世界的也許就是這個感覺吧!
但聞人語響沒看到一個人,好像又聽到有人在說話,如果生活在山面或長期接觸大山的人其實很清楚,這的人語響未必是人在說話,風吹過山頂、樹林,樹上不同的葉子可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還有某些野獸、飛鳥發出的聲音,隱隱約約很像有人在說話。
一般來說樵夫砍柴的話,會有侃侃筏木聲,要麼是高歌一曲,絕不是隱隱的人語。如《西遊記》裡有這麼一段:
猴子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第一節已經介紹王維應該處在山澗,太陽無法直射到地方,也因為地面、地上的石頭長期不見Sunny,早就長滿了青苔。這時候,總有那麼一點縫隙,讓太陽照射了進來,會形成光柱。再次照射在青臺之上。
在這在幽靜的環境上浮動著安恬的氣息,並非死氣沉沉,而蘊含著活潑的生機;王維就沉浸在這樣靜謐的氛圍中,長久體味著寧靜的趣味。不得不說,隱居的王維有了別樣的心境。
-
3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復照青苔上!沒那麼複雜,可做情景式思維:叢林幽谷,太陽的移走,與樹林間隙的角度,在一時間段,在合適的角度可照在青苔上(或說一段谷底)但過一會,角度不對,太Sunny又被遮擋,這種情景一天裡會是反覆的。至於說落日(餘輝)是作者返林谷的時間段。
-
4 # 楊金永先生
豬仔厭舊新齊口,媒婆笨嘴巧弄唇。
yangyong反串。
——華語版 世界級小名人 #楊金永發布# #一週小秘書#
-
5 # 劉同學的科學戰記
“復照青苔上”出自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此詩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區域性襯全域性,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因此“復照青苔上”凸顯出來的是人的幽暗之感。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區域性襯全域性,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於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可是有時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於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的經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以詩的形式加以表現,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造。從詩的表現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的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的情感活動。前兩句詩用直白的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
詩開頭的空山二字,是相對於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的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於隱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的景物形勢特點。對句的響字與空山相呼應:衹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的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迴盪,方才可以說人語響。
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後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的景色作為描寫物件。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的,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的蓊鬱的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的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的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的。詩的第一個透視點是深林。
人的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的無限和神秘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為最深。第二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於陰暗潮溼之處,它的生長,是濃密的樹木遮住日光的結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使詩意虛實相生。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他以音樂家對聲的感悟,畫家對光的把握,詩人對語言的提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輝返照那一瞬間特有的寂靜清幽,耐人尋味。
《唐詩直解》中說:無言而有意,“復照”甚妙。可見覆照青苔上一句的妙處。
-
6 # 使用者懷淮
這是一首寫實的詩,作者只是把眼前呈現的境象如實的寫出來,至於"體現"了作者什麼,"揭示"了作者什麼,只讓白骨的王維"啞然失笑"了。至於提問"復照青苔上"是什麼意思,我認為關鍵字是"復"。"復"是簡寫,舊時分為"復"和"覆",前者是重現、再一次的意思,後者是蓋或罩的意思,我認為是覆而非復。深林太茂密,太Sunny不能直照在青苔上,但由於葉片的反射光,仍朦朧的覆蓋在青苔上。至於這"體現"了作者什麼心情,要問作者,或問深林。
-
7 # 三十問車
這應該是詩人的寫意,在能見度很高的環境裡,青苔的顏色很深,就像加了濾鏡一般,這裡詩人體驗顏色深的手法是,將樹林的陰影疊加在青苔上,顯出青苔的顏色.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這句詩出自唐代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關於“復照青苔上”的意思,需要我們從整篇詩詞的角度去理解才能把握住作者的寫作思想,從開始的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
如果只讀第一句,讀者可能會覺得它比較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後緊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頓出。“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儘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此刻,這一切都杳無聲息,只是偶爾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於山深林密)。這“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區域性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域性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中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Sunny。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於聽覺與視覺,但它們在人們總的印象中,卻常屬於一類,因此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Sunny,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讀者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餘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別是這“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餘暉轉瞬逝去之後,接踵而來的便是漫長的幽暗。如果說,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麼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整首詩就像是在絕大部分用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了一點暖色,結果反而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靜美和壯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的美的兩種型別,其間原本無軒輕之分。但靜而近於空無,幽而略帶冷寂,則多少表現了作者美學趣味中獨特的一面。同樣寫到“空山”,同樣側重於表現靜美。
王維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但是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緻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