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eaArm
-
2 # 萊駒為右
常遇春是常勝將軍,當然不是因為姓常,而是實實在在靠戰功得來的常勝將軍稱號。
常遇春最初和土匪在一起,感覺沒什麼奔頭,去投奔朱元璋,在路上遇到朱元璋,朱以為是饑民為了混口飯吃才參軍的,不太想要他,在常遇春堅持下才收留了他。沒想到接下來採石磯之戰中,常遇春衝鋒在前,為拿下采石磯立下大功。拿下采石磯後順利進佔太平縣,授常遇春總管府先鋒之職。
後來元將蠻子海牙,偷襲採石磯,江路不通,常遇春大敗海牙,盡奪其舟。又一路隨朱元璋攻打集慶(今南京),鎮江、常州。攻打寧國時,被箭所傷,包裹傷口繼續戰鬥,終於拿下寧國。從水路攻下池州,被封為行省都督馬步水軍大元帥。
後來常遇春又在大破漢王陳友諒、吳王張士誠時立下戰功,後來以副將隨徐達北征,一路凱旋,攻克真定、保定、河間,進通州。隨後進入山西,獻計夜襲王保保,奪取太原,然後北取大同,進入陝西攻克鳳翔。後朱元璋命常遇春回防通州,常遇春打敗敵人增援部隊,圍城打援,設伏取下大興,開平。元順帝向北逃跑,常遇春追奔數百里,俘獲其宗王慶生及平章鼎住等將士萬人,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以及敵人子女、寶貨等物。常遇春率軍返回,臨時駐紮在柳河川時,暴病而死,年僅四十歲。
常遇春性情深沉、勇猛、果敢,善於愛撫士兵,衝鋒陷陣,從未吃過敗仗。常遇春曾經自稱能統領十萬人馬,橫行天下,軍中將士又稱他為“常十萬”。
算“常勝將軍”
洪武二年(1369年),元將也速進攻通州,朱元璋命令常遇春返回警備,命平章李文忠為副手,率九萬大軍從北平出發,向會州前進,在錦州擊敗元將江文清,在全寧擊敗也速。進攻大興州時,將一千騎兵分八路埋伏。守將趁夜逃走,常遇春將他們全都擒獲。之後率軍攻佔元上都,元順帝逃奔和林。勝利而歸,途中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龍關縣西),以“卸甲風”病暴卒,年僅四十。朱元璋聞訊寫詩痛悼:“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陪葬孝陵,葬於金陵太平門外。史載常遇春“愛撫士卒”,“每與敵戰,出則當先,退則殿後,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
“ 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
—— 朱元璋
常遇春英勇善戰、善射、統軍有方,至正十二年(1352年)加入劉聚麾下,後察覺到劉聚不能成事。至正十五年四月,常遇春歸附朱元璋。常遇春未到時,在田間睡覺,夢見有神祇身披盔甲手持盾牌說:“快起來,主君到了。”常遇春驚醒,正好碰見朱元璋,於是加入麾下。不久後,常遇春自請擔任前鋒。朱元璋說道:“你只不過是因為飢餓來尋找食物,我怎麼能將你留下呢?”常遇春仍堅決請求。朱元璋便說道:“等到渡江之後,你再來為我效力也不遲呀?”
同年六月,常遇春隨朱元璋渡江南下,參加採石(今馬鞍山市之南)戰役,進逼牛渚磯,元兵列陣磯上,朱元璋軍船離岸三丈多,沒人能登上岸。常遇春飛舟而至,朱元璋命他向前衝擊,常遇春領命,揮戈直衝向前。元兵抓住他的戈,常遇春乘勢一躍,跳上石磯,大聲喊叫衝入敵陣,元軍望風而逃。諸將乘勝上岸攻擊,於是攻克採石,攻取太平。常遇春被授以總管府先鋒,晉升為總管都督。當時,朱元璋將士的妻子兒女及輜重都在和州,元中丞蠻子海牙再次以水師襲據採石,使朱元璋軍回和州的道路中途被阻。朱元璋親自率軍進攻,派常遇春到處布兵迷惑元軍,分散元軍的兵力。兩軍會合後,常遇春操縱輕舟,將蠻子海牙的船隊一分為二,然後從左右兩側猛攻,將其大敗,盡獲其船,江路重新暢通無阻。隨即受命駐守溧陽。至正十六年二月,跟隨朱元璋進攻集慶,功勞最大。
攻佔集慶後,常遇春隨徐達攻取鎮江,進取常州。張士誠軍將徐達圍困在牛塘,常遇春前去援救,擒獲敵將,晉升為統軍大元帥。次年,攻克常州,升為中翼大元帥。又隨徐達進攻寧國,被飛箭射中,他裹住傷口之後堅持戰鬥,攻克寧國。另外攻取馬駝沙,以水師攻取池州,晉升為行省都督馬步水軍大元帥。又隨徐達攻取婺州,轉任同僉樞密院事,駐守婺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常遇春率部進攻衢州,首先派奇兵突入圍繞南門外的小城,毀掉敵軍武器,然後發動猛攻,將城攻破,俘獲士兵一萬人,晉升為僉樞密院事。不久,常遇春率軍進攻杭州,戰鬥失利,應召返回應天。同年十一月,跟隨徐達攻取趙普勝的水寨,隨守池州,大破陳友諒兵於九華山下,斬首萬人,生擒三千人。常遇春說:“這是一支勁旅,不殺會成為後患。”徐達認為不可,於是上報朱元璋。而常遇春先前在夜晚坑殺俘虜過半,朱元璋不高興,於是將其餘俘虜全部釋放。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進逼龍灣,常遇春以五路軍設下埋伏,大破陳友諒軍,收復太平,功勞最大。朱元璋率軍追擊陳友諒至江州,命常遇春留守,他執法嚴格,城中軍民井然守序,不敢有所冒犯,又晉升為行省參知政事。並隨攻安慶,陳友諒軍出江四處攔截,常遇春率軍出擊,陳友諒軍慌忙調頭逃跑,乘勝攻取江州,然後還守龍灣,兵援長興,俘殺張士誠軍五千餘人,張士誠軍將領李伯升突圍逃走。此後,常遇春軍受命加固安慶城。在此之前,朱元璋所任用的將帥中功勞最大的,有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常遇春三人。而邵榮此時與參政趙繼祖圖謀設伏兵發動兵變。事情敗露之後,朱元璋想赦免邵榮的死罪,常遇春秉直說道:“為人之臣有了謀反的罪名,還有什麼可以原諒的呢?我決不與其共生。”朱元璋於是賜邵榮喝酒,流著眼淚將其處死,因為這件事,朱元璋更加倚重常遇春。
池州守將羅友賢佔據神山寨,私通張士誠,常遇春將其打敗並斬首。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又跟隨朱元璋援救安豐,等到常遇春率軍到達時,呂珍已經攻陷安豐,殺死劉福通,聽說大軍到來,便率強兵扼守,朱元璋左右軍都進攻失敗,常遇春橫擊敵陣,三戰三捷,俘獲士兵、馬匹無數。然後跟隨徐達圍攻廬州。城將攻破時,陳友諒圍攻洪都,常遇春應召返回,與陳友諒軍在彭蠡的康郎山遭遇。陳友諒軍船大,又處於上流,前鋒非常強大。常遇春協同諸將投入作戰,呼聲震天動地,無不以一當百。陳友諒部下張定邊直衝朱元璋的指揮船,船已擱淺,朱元璋處境非常危險。常遇春射中張定邊,朱元璋的船才得以脫險,而常遇春的船卻又擱淺。這時,有一隻壞船順流而下,碰撞常遇春的船隻,這才得以離開淺灘。轉戰三日,放火燒燬陳友諒軍船隻,湖水因此變成紅色,陳友諒不敢再戰。諸將認為陳友諒軍兵力仍然較強,想放他們離開,唯獨常遇春不說話。等到船出湖口時,諸將正要放船東下,朱元璋卻命令扼住上游。常遇春便溯江而上,諸將跟隨其後。陳友諒走投無路,率百船突圍。諸將半路攔截陳軍,陳友諒軍於是分崩瓦解,陳友諒戰死,史稱“鄱陽湖之戰”。還師之後,常遇春功勞最大,朱元璋賞賜給他很多黃金、布帛、田地。攻武昌時,朱元璋返回應天,命常遇春留下督軍圍困武昌。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即吳王位,晉升常遇春為平章政事。朱元璋又派兵進攻武昌,陳漢丞相張必先自岳陽來援,常遇春乘其還未會合,迅速進攻,將張必先擒獲。城中士氣盡失,陳理投降,常遇春盡取荊、湖之地。然後隨徐達攻取廬州,另外率軍平定臨江的沙坑、麻嶺、牛陂等寨,擒獲知州鄧克明,攻下吉安。圍攻贛州,熊天瑞固守不下。朱元璋派使者告誡常遇春:“攻克此城時,不要多殺人。如果獲得了地盤卻沒有人民,那又有什麼好處呢?”於是常遇春疏通壕溝,設立柵欄,圍攻贛州,屯兵六個月,熊天瑞兵力耗盡,於是投降,常遇春沒有殺他。朱元璋大為高興,賜信褒獎勉勵。常遇春於是憑軍威招降了南雄、韶州,回軍時又平定安陸、襄陽。又隨徐達攻克泰州,打敗張士誠的援兵,督促水軍在海安壩建造圍牆阻攔敵軍。
同年秋天,常遇春任副將軍,率軍伐吳。在太湖、毗山、三里橋打敗張士誠軍,進逼湖州。張士誠派兵來援,駐紮舊館,出現在常遇春大軍之後。常遇春率奇兵由大全港紮營東阡,更處於張士誠援兵之後。張士誠軍派出精兵出擊,常遇春率軍奮力攻擊,將敵兵打敗。在平望襲擊其右丞徐義,將其赤龍船全部燒燬,又敗之於烏鎮,向北追擊至升山,攻破其水陸寨,將舊館援兵全部俘獲,湖州遂被攻下。進而圍攻平江,駐軍虎丘。張士誠偷偷率軍靠近常遇春,常遇春與其戰於北濠,將其打敗,幾乎俘獲張士誠。至正二十六年八月,經過十個月的攻堅戰,突破平江城,俘虜張士誠及其部下25萬人,為之前獨身大戰萬人而死的丁德興報仇,晉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常遇春被授為徵虜副將軍,隨徐達北伐。朱元璋親自囑咐他:“面對百萬之眾,擊潰敵人精銳部隊,攻陷敵人的堅固陣地,無人能比得上副將軍。我不擔心你不能打勝,而擔心你輕戰。你身為大將,好與兵卒角鬥,這尤其不是我所期望的。”常遇春跪下拜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任命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隨攻山東諸郡後,又攻取汴梁,進取河南。元兵五萬軍隊陳兵洛水之北,常遇春單騎衝向元陣,元軍二十多名騎兵手持長矛一齊刺向常遇春,而常遇春一箭將其前鋒射死,大叫一聲衝入元陣,麾下士兵也跟隨他向前衝去。元兵大潰,常遇春追奔五十餘里。降服梁王阿魯溫,河南郡縣依次被攻下。常遇春到汴梁謁見朱元璋後,與徐達一起攻下河北諸郡。先鋒攻取德州後,常遇春率水師沿黃河而進,破元兵於河西務,攻克通州。八月,與徐達攻破大都,元順帝北逃,另外攻下保定、河間、真定。
常遇春與徐達一起進攻太原,擴廓帖木兒前來救援。常遇春對徐達說:“我軍騎兵雖然已經聚集,但步兵還未趕到,突然與敵人發生戰鬥,一定會死傷很多,只有趁夜攻打才能獲勝。”這時正好擴廓帖木兒的部將豁鼻馬前來約定投降之事,便暫且請他作為內應,挑選精銳騎兵口含木片,悄悄出發去襲擊敵人。擴廓帖木兒當時正點著蠟燭學習軍書,倉促之間不知所措,赤著一隻腳,騎上一匹瘦弱的馬,率領十八名騎兵逃往大同。豁鼻馬投降,常遇春獲得四萬士兵,攻克太原。常遇春追擊擴廓帖木兒到忻州之後才返回。朱元璋下詔改常遇春為左副將軍,位居右副將軍馮勝之上。然後向北攻取大同,轉而攻下奉元路,與馮勝軍會合,向西攻佔鳳翔。
洪武二年(1369年),元將也速進攻通州,朱元璋命令常遇春返回警備,命平章李文忠為副手,率九萬大軍從北平出發,向會州前進,在錦州擊敗元將江文清,在全寧擊敗也速。進攻大興州時,將一千騎兵分八路埋伏。守將趁夜逃走,常遇春將他們全都擒獲。之後率軍攻佔元上都,元順帝逃奔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