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全不畏
-
2 # 卡塔庫力
其一,單就你提出的題面而言,我姑且把“以絕對優勢”作為條件,不再加以考察,來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認為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在於指揮官,一場戰爭的勝敗不一定取決於雙方實力的優劣,有時候取決於這場戰爭雙方的指揮官。就像三國演義裡劉備伐吳一樣,劉備佔絕大優勢,但最後大敗而歸。因此軍隊指揮官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也可以把一盤好棋下得稀巴爛。王翦雖在佔優勢的情況下取得勝利,這對他的名聲沒有多少影響。
其二,問題中說“都是以絕對的優勢”,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天時地利人和等都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尤其是人和。舉個例子,王翦滅楚時,楚人為了保衛國家,不做亡國奴,難道在人和方面不如秦兵嗎?
其三,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很多,“絕對的優勢”之說不對。這個問題問的不準確。
-
3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王翦就是一個擅長以絕對優勢獲勝的名將。
名將的標準並非以弱克強或者同等實力獲勝,如果能夠以強克弱,為什麼要刻意追求以弱勝強?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就算佔據絕對優勢,也並不一定會勝,以少勝多就是這麼來的,如果次次都能壓著對方大,這無疑是穩健的表現,王翦就是一個非常穩的名將。
王翦的名將身份還體現在,當敵我雙方實力對等甚至敵方可能強點的時候,用計削弱對方,讓我方實力強於對方,然後在進攻。
這在王翦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兩場戰役都有體現,一是滅趙之戰,二是滅楚之戰。
王翦率秦軍滅趙前,秦將桓齮已經打過一次,被李牧大敗,王翦這才被秦王政派上去。
王翦跟李牧並列戰國四大名將,誰也打不過誰,對峙了一年多,王翦開始用計,離間李牧跟趙王的關係,然後李牧就被趙王咔嚓了,王翦揮兵滅趙。
滅楚之戰也打了兩次,第一次是李信出戰,先勝後敗,王翦這才率六十萬大軍攻楚。
從李信的失利可以看出,楚國並不是燕國那樣的軟柿子,所以王翦沒有像滅燕那樣一戰定勝負,而是像滅趙一樣,先對峙起來,打消耗戰。
楚國的國力是不如秦國的,也耗不起,耗了一年多,楚軍只好退卻,被王翦趁勢掩殺,楚國亡。
王翦的軍事方針基本就是能群毆就不單挑,背後仰仗著秦國雄厚的國力,他也不必要追求以少勝多,直接壓過去就行了,關鍵在於,壓過去他都贏了,這就能叫名將。
而且王翦這個名將也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情商高,政治嗅覺靈敏,姿態足夠低,幹活不挑剔,最終得以善終,而不像白起,不得善終。
-
4 # 寒星針
何為名將?
孫子兵法: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梅堯臣注曰:“智慧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說明具備這五點,是做將領的基本條件。
《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操曰:將軍(指于禁)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將風度。”
戚繼光《紀效新書》:“為將之道,所謂身先士卒者,非獨臨陣身先,件件苦處,要當身先。所謂同滋味者,非獨患難時同滋味,平處時亦要同滋味,而況技藝豈可獨使士卒該習,主將不屑習乎?”
古人眼中的名將,除了智、信、仁、勇、嚴,還需勇而有謀,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勝不驕敗不餒;戰功赫赫,不居功自傲;與士卒同甘共苦,軍紀嚴肅,賞罰分明,胸懷全域性,謹慎,會練兵。
用這些標準來衡量王翦,看他是不是具備名將應有的條件。
一、戰功赫赫,有功於國。
公元前228年,王翦滅趙
公元前226年,率軍攻破燕都城薊
公元前223年,王翦滅楚
滅國之功,算得上戰功赫赫了吧!
二、勇而有謀,果斷,胸懷全域性
公元前229年,秦國發起滅趙之戰,王翦利用趙國內部矛盾,採用反間計,除掉趙國名將李牧,最終滅掉趙國。
三、謹慎,不驕不躁
公元前224年,王翦領秦軍主力60萬伐楚,抵達楚國之後,面對楚軍堅壁不出,消磨楚軍銳氣,趁楚軍懈怠時,一舉大敗楚國。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輕視對手,在秦國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還能守住本心,實屬難得。
四、愛惜士卒。
有一句話說的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說的是戰爭中如果硬碰硬的廝殺,即使勝利了,自己也會有很大損失。
從王翦的經歷來看,他不是一個喜歡硬拼的人。
無論是滅趙之戰,還是滅楚之戰,他都選擇的是兩軍相持以待時機。如果選擇直接進攻,以秦軍的戰鬥力,肯定是能勝,但損兵折將是避免不了的。畢竟其他六國中,趙國和楚國的軍隊實力是很有戰鬥力的,何況趙國的李牧,楚國的項燕,都是一時之名將,硬拼的話,秦軍士卒不知道要損失多少。
無論是用計,還是以優勢兵力進攻,都是避免打成消耗戰。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王翦無論是戰績,還是個人能力上,都符合名將標準。
而以弱勝強、反敗為勝不能作為名將的評價標準,這種戰例在歷史上屬於少數事件,能被歷史記錄更說明少。作為將領都希望以多打少,這樣就很容易打贏啦!
回覆列表
王翦滅了趙、燕、楚三國,幹掉了名將李牧和項燕,確實有名將之姿。王翦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用兵打仗。給人的感覺就兩個:陰險、刁滑。一。王翦首次在歷史上出場,是幫範睢報仇。範睢在魏國時,被魏齊整的很慘,身敗名裂,差點丟了性命。範睢死中逃生後,歷盡艱險到了秦國,並身居相位,便打算報當年之仇。
當時,魏齊深知範睢不會放過自己,就棄魏,投在了平原君趙勝門下。王翦便獻計,由秦王出面約見趙勝。趙勝為趙國利益考慮,不得不出使秦國。見面後,秦立即扣留趙勝並放出訊息:秦不得魏齊,必殺趙勝。
魏齊只好逃回魏國,魏國卻無人敢收留,魏齊為免遭更大的羞辱,便自刎而死。
如此,王翦不費一兵一卒,就殺掉了範睢的仇人。王翦的“陰險狡詐”,可見一斑。
二。嬴政繼位後,局勢堪憂。朝政被呂不韋掌控,後宮裡也不寧靜。
嫪毐與嬴政的母親相處日久,深得其心。不久,二人便有如夫妻。嫪毐得了嬴政母親的寵愛,還有丞相呂不韋的相助,就開始結黨營私。
數年之後,嫪毐在宮中與嬴政母親生了兩個兒子,宮外則擁有了龐大的私人勢力。見自己羽毛漸豐,嫪毐有了奪取王位的企圖。
王翦的政治嗅覺靈敏,果斷的站到了嬴政這邊。王翦暗中巧妙的佈置兵力,防止嫪毐可能的武裝反判。
公元前238年,嬴政要對嫪毐動手了。嫪毐只察覺到了嬴政要對自己動手,卻不知道王翦也在暗中操作。嫪毐頗為自信的先發制人,舉兵反判時,才發現王翦的部隊早就枕戈以待了。
此次事件中,王翦出兵消滅了嫪毐集團以後,又幫助嬴政清除了呂不韋,為嬴政的專政消除了所有的障礙。
呂不韋和嫪毐都善長玩兒陰的,王翦針對二人操作了那麼久都沒有被二人發現,可見王翦玩兒陰的已經是水平極高了。
三。公元前234年,秦國對趙發動滅國之戰。派桓齮帶兵攻趙,大勝趙軍並斬首十萬。次年。桓齮又進攻到邯鄲,趙國只好打出了王牌――李牧。李牧於是從雁門關回師,大敗桓齮,解除了秦軍的威脅。
公元前232年,嬴政出二路大軍前來滅趙,又被李牧擊敗,嬴政得知前線失敗後,大怒。
公元前229年,嬴政打出了王牌。讓王翦帥主力軍,由楊端和帥領輔助軍隊,再次伐趙。
王翦大軍與李牧對峙了一年多,也不能取勝。王翦知道李牧不能力敵,就玩起了陰的。
派人持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讓他散佈謠言,說李牧要投秦。趙王信以為真,派趙蔥前去替代李牧。
李牧深知趙蔥才能不敵王翦,趙蔥為將則趙國必亡。於是,李牧拒絕交出兵權。趙王便派人,斬殺了李牧。一代名將就這樣死了,趙國也失去了最後的屏障。
王翦確認李牧死訊後,立即揮軍猛攻趙軍,殺死趙軍主將趙蔥。然後又攻破邯鄲,俘虜了趙王。
四。公元前227年,燕國派荊軻刺秦失敗。大怒的嬴政派王翦帶兵滅燕。燕軍和趙軍的殘餘部隊組成聯軍被秦軍打敗,燕國滅亡。這次,王翦倒是真殺實戰。
五。公元前224年,秦發起滅楚之戰。嬴政原本要派王翦出兵,王翦卻獅子大開口,堅持要60萬軍隊才肯出兵。年輕的李信說,自己只需20萬人就能滅楚。
此時,燕趙尚有殘餘勢力在遼東活動,需要軍隊駐守;還有匈奴邊境也需要重兵防守。出兵60萬,就掏空了秦國的家底。出了意外,局面就會失控的。
嬴政拒絕了王翦的計劃,啟用李信伐楚。王翦知道秦王犯了猜忌,就回家養老去了。
李信失敗後,嬴政只好派王翦出兵。王翦在出兵時,多次要錢要地,以示自己無意官場進取。
公元前224年,秦兵到達戰場後,立即深溝高壘,堅壁不出,與項燕打起了消耗戰。
秦楚此時打得是包括兵力、後勤保障在內的綜合國力。項燕雖然是名將,但是國力卻不如秦國。一年多後,楚軍糧草不濟,項燕只好另想辦法破局。
項燕剛一調動楚軍,就被王翦察覺。王翦知道楚軍已經耗不下去,要另作打算。便派秦軍猛攻楚軍,項燕在大勢已去時憤而自殺。秦軍攻破楚都,俘虜了楚王。
滅楚後,王翦就徹底歸隱,不問世事。
綜合王翦的生平來看,王翦的情商高,政治嗅覺靈敏,深通人性和政治上的博弈。每當需要展現這方面才能時,王翦就會玩兒的有聲有色,無往而不利。
他幫範睢殺掉魏齊;幫嬴政除掉呂不韋和嫪毐。在趙國前線不能獲勝時,又用計除掉了李牧。這些都堪稱奇蹟,名垂青史。
但是,王翦在戰場上的機變這方面,似乎真沒有什麼特色。以優勢兵力對峙一年多,也打不贏李牧。伐楚時以優勢兵力同樣打不贏項燕,對峙一年多耗幹了楚軍,才能獲勝。
當然王翦也的確有名將之姿。對上李牧時,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都沒有被李牧打敗。
伐楚時更顯王翦的軍事才能。沒出兵時,就能對形勢有精準的分析。如果沒有胸有成竹,是做不到的。
出兵後60萬軍隊能整齊劃一,井然有序,這是很難的。號稱將兵多多益善的兵仙韓信,也沒有指揮過如此規模的軍隊。
楚軍無奈調動時,項燕剛有動作就能被王翦察覺,然後果斷猛攻楚軍,一舉滅楚。王翦對節奏的把握,是如此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