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術伍
-
2 # 淡月晗嫣1
蘇軾與李白,誰的文學成就更大?
這兩位都是文壇的領軍人物。要論文學成就更大的當然是李白了。先來看看蘇軾曾評價李白。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後》)
而杜甫評價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余光中《尋李白》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可見李白在詩壇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李白各種詩歌題材都擅長,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尤其古風中歌行體,完全打破詩歌的固定格式,筆法搖曳多姿,神奇飄逸。能酣暢淋漓的發揮。特別是七言、無言絕句更是發揮到極致。使王維、王昌齡都望塵莫及。
李白詩豪放飄逸。想象豐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文采非凡。信口拈來 ,卻成為人間絕唱。
而蘇軾,在文學史上的成就是打破詞是豔科這一侷限。開創了豪放派詩風。提倡以詩入詞的觀點。在詞中也有人評價“自成一家”
-
3 # 東嶽老梅
李白和蘇軾,是兩個偶像級的詩壇泰斗,把他們分出高低,有點不厚道。他們各有千秋,但作品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還是有差別,所以,成就也有了大小。
李白是個浪漫主義詩人,他喜歡用極度誇張的手法,直抒情懷,如:白髮三千尺,緣愁似個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有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遊天姥吟留別)。在這方面,蘇軾稍遜風騷。
蘇軾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這方面,李白略輸文采。蘇軾的詩雖然不及李白的浪漫,但清麗婉約富含哲理。同樣是寫廬山,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人豁然開朗;而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則是引人深思。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使人感覺的是美女景色的交融,他的“可惜一溪風月,莫叫踏碎瓊瑤”,更是一種夢境之美。
李白和蘇軾在詩歌方面雖然各有千秋,我認為蘇軾的詩詞內涵更豐富,範圍更廣泛,因此,蘇軾的文學成就比李白要大,這不會影響李白的詩仙地位。
-
4 # 夢歸秦淮
此二人皆為曠世文才,文學才華毋庸置疑,此二人的文風也有相似之處,都具有豪邁灑脫的特點。但是,二人的文章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李白的文章想象力豐富,上下幾千年縱橫肆意瀟灑飄逸。而蘇軾的文風缺乏李白的想象力。
蘇軾和李白二人相比較的話,蘇軾的綜合素質要大於李白。李白在官場不得意,做的官也不大,而蘇軾的官做的比李白大,對國家政事也懷有報負,曾經還倡導對北宋朝政進行改革,因此蘇軾還是一個政治家改革家。蘇軾也是一代書法家,其書法名帖《寒食帖》,至今仍被視為精品。
李白詩歌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多首,其中將近百首涉及到寶劍、雲遊等內容,可推知李白對軍事和武功方面也是知曉的。蘇軾出身富裕之家,古時候子弟所受教育內容為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即為武功,再加上蘇軾詞風的豪邁,因此可以推測蘇軾是懂軍事會武術的。另據《宋史列傳九十七》中對蘇軾的記載,蘇軾也治過軍,兵法要理皆不在話下,可見其應該是會武功的人。
蘇軾的性格比李白的性格更加包容和看的開,其一生屢遭貶謫,但是從未長期憂傷憤懣,還經常召集一大群的朋友開快暢飲,吟詩作樂,蘇軾最後死亡的原因也是由於和米芾聚餐暴飲暴食得了痢疾而亡,這種病在當時是缺乏有效藥物治療的。李白的死因則不詳。一種觀點認為其是病死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其是醉酒後失足被淹死的。
-
5 # 梅月竹風
蘇軾和李白,誰的文學成就更大?
這是各自代表了自己時代的文學高峰的兩位巨人。
李白生於一個富商家庭,幼年受到很好的教育。這教育,絕不僅僅是儒家那一套典籍,還包括六甲和百家。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十五遊神仙”,“十五好劍術”。少年時代就豪放不羈,有俠士之風。
二十歲以後,出外遊歷山川,登臨峨眉、青城。在以後的歲月裡,幾乎大半輩子過著浪遊生活。他自來就酷愛自由,不願受拘束。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
這些經歷使李白逐步形成了不受拘束,浪漫主義的詩風。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近酒》)
如此壯觀景象,如此浪漫情懷,這樣的詩句,只能出現在李白的筆下!
清代沈德潛評說李白:
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唐詩別裁集》)
杜甫非常推崇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代人評價李杜,說天下詩人超不過杜甫,但是李白超逸絕塵,是杜甫所壓不倒的。
天寶元年,經吳筠推薦,唐玄宗下詔,招他赴長安。玄宗召見他時,“降輦步迎。”很隆重。不過,那是因為李白太有才氣了。其實說到底,也不過把他當做點綴擺在那裡。
這位“謫仙人”非常看不慣李林甫和高力士的貪腐和攬權 ,又受到他們的讒毀和打擊,加上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負,一年多以後就離開了西安。
這對他的自信和天真是一次衝擊。
蘇軾出生在一個很有文化修養的家庭。他父親蘇洵早有文名。母親教他讀《漢書》。
由於良好的教育和薰陶,蘇軾在青年時期就具備多方面的藝術才能。他這一生既是文學家,又是書畫家。經過科考,取得嘉佑進士,從政。
他曾經和王安石一樣,對當時的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很不安。向朝廷上策,提出一些主張。
但是,當“王安石變法”實行時,作為中層地主,在家過了三十年書房生活的他,又上書反對。被放了外官。出任杭州通判,又轉為密、徐、湖三州的知州。
這還罷了,他又寫詩諷刺新法,被丟進號子裡。權貴要他的命。後來,有人上書,皇太后也不忍,神宗饒了他一命。把他貶到湖北的黃州做了團練副使這麼個小官。
到了哲宗即位,才被招還朝,任翰林學士,後來又任禮部尚書。
新黨再次執政時,他又被貶官到嶺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瓊州。
雖然屢受挫折,但他始終不破罐子破摔,始終堅持文藝創作。
李白喜歡遊歷名山大川,蘇軾是因為不斷貶職,呼叫,也是足跡遍佈全國重要的州郡。
杜甫在詩裡說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非常恰當。
李白的詩猶如黃河之水,一瀉千里。他的熾熱的感情永遠不會枯竭。無論什麼大事,他都留下那些驚人的詩歌。
玄宗宣他進京,他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他要控訴自己的冤屈,他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長安,
“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他結合神話,發揮自己驚人的想象,令人難以望其後背。
別人寫詩寫的是老老實實的話,李白卻灑脫靈活,不受侷限,不受束縛。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他的詩最可以用這兩句詩來形容。那種爛啃書本的人,跟李白是無緣的。
李白詩是盛唐時期出現的詩歌的頂峰,浪漫主義的代表。
經過唐詩的高峰,到了宋代,詩歌的散文化、議論化,把詩歌搞得有的淺淡無味,有的又晦澀難讀。
蘇軾出現在詩壇,以他淵博的學識,豐富的經驗,清新脫俗的語言,加上從年輕就不斷積累的深厚的學養,一掃當時的流弊,使詩壇空氣煥然一新。
蘇軾不僅在詩上有著很高的成就。在詞的創造上,更是衝破了卿卿我我的小眉小眼,離情別恨的框框,擴大了視野,擴充套件了題材。使宋代的詩文革新運動上了一個新臺階,做出來了巨大的貢獻。
兩個不同時代的巨人,都分別代表了當時的時代的最高的文學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可以說是並駕齊驅的。他們永垂青史。
-
6 # 南唐餅人家
蘇東坡自己都不敢與李白比擬。再者,唐詩是韻文的優勝。蘇東坡詞在單項上可以說無一足夠拿金牌的,只是詞作的全能冠軍,全能是全不能嘛。至於文嘛,宋代的文章是不行的,蘇東坡更浪費時間寫了大量的廢話。
-
7 # 依舊笑春風
唐代的文壇是李白和杜甫的雙峰對峙,宋代的文壇則是蘇軾一枝獨秀。
當然這並不是說蘇軾的文學成就更高,在我看來在古代的文人裡面,李白、杜甫、蘇軾(排名不分先後)是一檔,已經達到了頂峰,其他人是另外一檔。
後人對蘇軾的喜愛除了他本身的文學藝術造詣,更多的是敬佩他那種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
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
8 # 紅塵彌勒
難盡其意,難釋其道。
李白和蘇軾,那是中國歷史上堪與日月同輝的兩座文學高峰,他們的成就,迄今無人企及。怕是再過千百年,也無人齊肩並步。
尤其是蘇子東坡,號為中華文學史上最為卓著的全才、通才,我們有什麼資格來對這樣的人物說三道四?不怕褻瀆了仙顏?
清代文壇領袖王世禎曾評價李白和蘇子,說他們是漢魏以來化入仙境、位列仙班的千古奇才,似絕塵駿驥,龍驤虎步,我輩難望其項背,更不敢造次胡說了。
當然了,還有一個曹子建也昂然在列:
"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看看,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個,那是最帶仙氣兒、最有仙範兒的文學之巔,泰山北斗一樣的傲然屹立,巍峨萬仞,高山仰止,絕對珠穆朗瑪一樣的高度。而我等後學,怕是剛及海平面,甚至在海平面以下。
以低微對高聳,以無知對先知,只能遙望其凌峙,卻連山腳還沒站穩,怎麼評判那種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奇絕、瑰麗?
所以,不要輕易的給先賢下定義,做論斷,我們真的沒有資格。
我個人對態度是:
他們都是彌高彌烈的存在,對我們有醍醐灌頂、振聾發聵的提攜,我們只揀選我們能看懂、讀透的拜讀就是了。
再直白一點兒:我們喜歡哪個,就敬畏哪個,學習哪個,聆聽哪個便是了,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回覆列表
蘇軾和李白的文學成就難論伯仲。詩數李白為妙,詞為蘇軾之好。人分唐宋,人性,特點,命運極同,如此非要論出上下的話,我認為李白勝出,蘇軾後人也,自學前人而才,無較大突出者匆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