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功夫yujunle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取上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此話告訴人們:做事要以高標準來嚴格的要求自己;求知也是一樣,它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此話提醒人們:只有放寬視野,規劃好高標準的目標,方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果。

  • 2 # 鍾書先生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此句話出處不深究了,和《孫子兵法》裡的一句話一個意思:“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意思是追求上等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追求中等的,可以得到下等的;追求下等的,什麼都得不到。

    人性是有弱點的,這些弱點會干擾自己達成目標,再加上環境和時局變化,就造成上述現象。

    除去天資不談,一個人如果要追求某樣東西,目標一定要定得合理,能挖掘自己的潛力,將自己的能量發揮到極限。

    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學會立志,如果沒有立志的話,你就不會有一種內在驅動力鞭策著你不斷去發現新事物,去擁抱變化和遇見更美好的自己。一個人如果追求的層次本身就在中下,是不可能靠運氣不斷進步的。

    這講了設定目標的重要性,盡全力努力拼搏能完成的目標才是好目標。如果太容易實現的目標那還不叫目標,動動小拇指就可以了。如果拼死了都完不成的目標,只會讓你望而卻步,連第一步都不敢邁出來。因此我們不能給自己望而生畏的機會,你制定的目標一定是透過一定的努力可以實現的。

    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大多數情況下最後的結果和我們最初的目標總是有一些偏差,所以除了為了目標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恆之外,我們的目標設定都可以適當調高一些,挑戰自己,就算最後目標沒有完成,結果也不會很差。加油吧少年!

  • 3 # 醒墨齋

    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是這樣說的:“取法乎上 ,僅得其中。 取法乎中, 僅得其下。 取法乎下,無所得矣 。雖然這句話沒能找到明確出處,但也不乏類似說法。比如《孫子兵法》中就是這樣來表述的:“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唐太宗在《帝範》的卷四中說:“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詩詞評論家嚴羽《滄浪詩話》中也曾經談及:“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意思都差不多。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制定了上等的目標,最後仍然有可能只達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箇中等的目標,最後有可能只能達到低等水平。無論是治學還是做人,一定要志存高遠,首先要為自己樹立一個高一級的目標併為之而努力——而不能一開始就對自己以低一級的標準來要求甚至於步步退讓,總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想法,這樣只會離成功的目標越來越遠。

  • 4 # 般若修行

    人的思想境界不同,行事的規範也有很大的差異。平庸之人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環境好、條件好、人緣好、運氣好、機會好,而把自己失敗的原因一概歸結為外在原因。優秀的人則都知道成功雖然與天時、地利、人和有關,但是從不過分依賴外在的條件,而以嚴格要求自己為底蘊。人的一思一念非常重要,如果把制定的目標很低,那實際的結果可能更差。因此,做人應該志存高遠,不能隨波逐流。

       在一次閒談中,聽一位朋友說到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之語,內心頓覺感慨萬千。此後查閱典籍,才知這句名言的完整說法是:“取法乎上 ,僅得其中。 取法乎中, 僅得其下。 取法乎下,無所得矣 。具體的出處雖無明確的記載,但是在多個文典之中都有類似的話語。《孫子兵法》中說:“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唐太宗《帝範》的卷四中說:“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宋末元初時期的詩詞評論家嚴羽《滄浪詩話》中說:“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此外,在《易經》和《論語》中也出現過類似的說法。

       這句名言告訴人們,一個人制定了上等的目標,最後仍然有可能只達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箇中等的目標,最後有可能只能達到低等水平。因此,無論是治學還是做人,一定要志存高遠,併為之努力不止,才有可能達到登峰造極。

       一項工作,不做則罷,只要接受它就要把它做到最好。不論什麼行業,都必須有“爭創一流”的思想意識。盡力而為只是一般人的標準,而在優秀的人看來那只是最低的要求。用心琢磨、追求完美並不是過錯,而是一個優秀的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不驕傲自滿,精益求精,才能實現超越。古今中外的聖賢哲人都是嚴於律己而寬容待人,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實現心靈的提升,達到一個崇高的精神境界。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甘於平庸是走向墮落的開始。不管是做人做事還是做學問,一流的產品和作品來自於一流的設計師和一流的作者,而於一流的設計師和一流的作者都具有“爭創一流”的思想意識。這些一流的設計師和一流的作者才是人類社會的主角,他們引導人們走向未來

  • 5 # 黑白文章澤淵詩

    現代人看這種之乎者也的話,很費勁,的確是費勁的很,是文化層次不高嗎,不是的,難道是把中國傳統文化丟了,也不是的,是時代變了,生活節奏改變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夢想也就大了,取法乎上,何止是上,是上上大吉,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遠遠超出了古人的這句話。

    過去的時候想著能騎個摩托車多好,結果騎了一個腳踏車,離目標還是遠了一點,現代人就不同了,思想改變了,要開就要開好車,寶馬奧迪……結果受能力限制,開了一個差不多的越野車,目標雖然沒達到,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覺得用這樣的例子去解釋這句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這句話通俗的意思就是目標制定的高一點,結果不一定就和目標一樣,有時候只能獲得一半那麼多,同時這句話沒有說完,如果把目標定的低一點,那麼結果可能就什麼都沒有了,然而要準確地把握這個度很難很難,如果這個取法太超出,那就是異想天開,好高鶩遠,如果說定的太低,那就是井底之蛙,不能高瞻遠矚,這樣一個辯證的取法乎上,僅得乎中,難倒了多少英雄好漢。

    兵法中也有這樣的說法,更多是指根據現實情況,準確判斷目標界限,給事物以及事物的發展估計一個最高值,也就是所謂的期望值,當然不是人們常說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多,這裡的目標是合乎邏輯和自然規律的,不是胡亂定的。

    就拿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來說吧,諸葛亮給他定的目標很高,期望值也很大,馬謖熟讀兵法,又跟著丞相這麼多年,豈能會為一個小小的街亭而煩惱,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馬謖失街亭,就諸葛孔明這樣的能人異士,也有把目標定錯的時候,何況是一般的人,當然唐王李世民就不一樣了,李世民畢竟是帝王,他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肯定有駕馭這句話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種道理。從他的這句話中看到,李世民也是一個熟讀兵法的人。

    那麼這句話也不是死道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受環境的影響,受事態發展的制約,目標是可以改變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今天你想去山頂,突然下起了大雨,如果上山的話就有危險,那這個目標你就無法實現,但是你不能忘記了上山這件事,雨停了再度上山。

    這句話更大程度地告訴人們要心懷夢想,要放大格局,根據自己的力量和所處的環境給自己的人生規劃一個目標,給自己的心靈找好歸宿,然後盡最大的努力去奮鬥,至於結果怎麼樣,總之你努力了,付出就有成果,就算得到一半的成效,也就算達到了預期的理想目標。

    如果一個人連想都不敢去想,把目標定的太低,就會錯過很多的機會,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碌碌無為過一生……

  • 6 # 常信明德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的意思:取上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求知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這句成語對學子的啟示在於,只有放寬視野,定高目標,才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果。其出自唐太宗《帝範》卷四:“取法於上,僅得乎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我們只有用更好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做好目前本職的工作。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勞動,你若想提走一桶水,那麼你就必須使出大於一桶水重力的反向力(提走一桶水的力氣),才可以遊刃有餘;否則,水桶就紋絲不動。

    我們經常看到的“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這是左宗棠的人生名言。宋末元初時期的詩詞評論家嚴羽在其《滄浪詩話》中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這說明,無論我們做什麼,都需要兢兢業業的日積月累。就做學問論,我們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可以做到厚積薄發。我們博覽群書,只能得到其中的點滴;“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學其上,僅得其中”,我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小確幸”啦。

  • 7 # 宋鳳洲書法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較早的說法出自唐太宗《帝範》卷四。原文:“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這裡的“上”,應該是標準“更高”或時間“早前”的意思。這裡的“中”,大意是指會有“降低標準”或有“某些不足”的可能。所以,我們的書法先賢,就有“上朔秦漢”的說話,以求“高古自然”的意象。

    其實,高和早都是相對的。比如:秦篆,是說秦時通行篆書,秦人相對寫得更得法,是篆優勝時代。漢隸,是說漢時主要通行隸書,漢人隸書成風,當然相對寫得好的人就多。晉行書、唐楷書,也都是指書法某體的輝煌時代性。

    那麼,學篆學秦,學隸學漢,學行學晉,學楷學唐,這都是師法取高的方案。雖然,後來歷代各體又有優秀書家可學,但時間向早向前推,就必然找到了書體的鼎盛時期。而在鼎盛時期,取早也有優勢。比如晚唐學中唐和初唐,中唐學初唐,都是取上。因為初唐一定是中唐和晚唐的老師。如果把晚唐看作初唐的學生,那學晚唐的字,就是學學生的字,你就是學生的學生。而直接去學初唐,那有可能和晚唐算同學了。這是以同師論輩。這裡或也有取高得中。取中僅下的因素。

    再打個比方,學歐體,學姚孟起或黃自元,就不如直接學歐陽詢。儘管姚黃的字也挺好,也都有自家面貌,但都與歐陽詢有不同(或有差距)。學姚黃,肯定與歐陽詢差得會更多。因為,姚黃失去的成份,你不去學歐陽詢本人,就無法彌補回來。提倡師法取高的意義也就在這裡。

    我們都瞭解打靶吧,標準是瞄準十環。可往往還只能打出九環八環,甚至成績更少。原因就是有偏差,想一點無誤很難!如果,把標準定在六環上,有可能打不上靶子。這也說明僅得其中,或僅得其下的道理。(宋鳳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真的會武功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是他真實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