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政昔風

    李白會是會,但不精,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其實是莊子做為。在《莊子雜篇說劍》一書中提到,趙惠文王十分喜愛劍術,他養了不少劍客,這些劍客一場比賽下來就會因為比賽而死傷上百人。在莊子看來,這種運動不僅損失了國家的人才,而且使得趙惠文王十分痴米於玩樂,不把心思放在治國安邦大計之上。莊子見趙惠文王這個樣子十分不滿,於是將自己包裝成一個武藝高強的劍客形象去會見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十分興奮的詢問莊子的武藝,莊子回答趙惠文王:“臣之劍,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趙惠文王聽罷十分喜悅,於是準備安排劍客與莊子比武。莊子見狀立馬制止道:“臣有三把劍,有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庶人之劍。”趙惠文王聽候十分好奇,問莊子什麼是天子之劍。莊子告訴趙惠文王,用江山社稷鑄成的劍便是天子之劍,這種劍一但使用正確便會使得萬民歸順。趙惠文王又問莊子什麼事庶人之劍,莊子告訴趙惠文王,像文王劍客使用的便是庶人之劍。趙惠文王聽完了茅塞頓開,之後專心執政成為一代名主!李白學識淵博,他自然知道這個典故,故此引用這個故事來表達自己深遠的抱負!

  • 2 # 唐風宋月

    李白真的殺過人,不是吹牛逼。

    李白的父親名叫李客,是從西域遷回四川江油的胡商,非常有錢。李白兄弟三個,他是老二。由於商人不能考科舉,所以李白的哥哥和弟弟從小就跟著老爸做生意,長大繼承了父親的商業帝國。

    但是李白卻是個敗家子,從小不務正業,在江油混黑道,當時叫遊俠,每天鮮衣怒馬,靴子裡插一把小匕首,打架鬥毆,聲色犬馬。他有個小弟非常出名,名叫吳指南。

    江湖上血雨腥風,難免有殺傷。終於有一天,李白跟另一幫混混火併的時候失手捅死一個人。根據大唐法律,殺人償命。過失殺人也得流放嶺南。李白父親為了給李白脫罪,上下打點,賠償苦主,還把他送進大雲光明寺躲藏。

    大雲光明寺是摩尼教的地盤,摩尼教就是後來的明教。去年演了部電視劇叫長安十二時辰,大家可能有印象,摩尼教的人是連賀知章這種通天大員都惹不起的存在。地方官府更不敢隨便進去搜查。摩尼教的主要信徒就是西域胡人,所以李客也是摩尼教信徒。因此摩尼教保護了李白。

    李白在光明寺呆了三年,三年時間百無聊賴,於是三臨文選。文選就是昭明文選,是一本科舉考試教材。李白的寫詩底子就是這時候沉澱下來的。

    所以李白殺過人。

  • 3 # 歷史不退貨

    按照先誇後扁的套路,按照李白自己的說法:“自幼好任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劍術(《與韓荊州書》)。”可見他真的學過劍術,李白殺過人應該也是真的。因為古代不法之徒甚多,走在荒野之地被打家劫舍是常有的事。李白既然學過劍術,被欺負肯定要出手。如果有點俠義心腸,甚至還會鋤強扶弱,殺人可能也就在正常不過了。有詩為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當然以上都是李白自己的詩,雖然不懷疑他的人品,難免會有誇大的成分,所以我們要看看別人的評價。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道李白曾手刃數人,《新唐書》也提到李白“喜縱橫書,擊劍!”據說李白的師父裴旻劍術高絕,被稱為“長安三絕”之一,甚至有人說裴旻的劍法天下第一,那麼李白就應該是第二了。只是這種說法,哪怕真愛粉也會覺得不真實了!

    接下來就是扁,劍早期是戰場上的武器,但到了東漢以後便已經漸漸失去戰爭功能,不僅武人用劍,文人也佩劍,劍某種程度上可作為一種禮器。劍術好也不一定代表有實戰經驗,就像公園裡舞劍的老頭,可能比較好看,戰力只有0.1。我們回到李白本身,他曾寫過一首詩《敘舊贈江陽宰陸調》提到有次他佩劍在街上行走,被一群小混混攔住。李白並沒有仗劍搏鬥,看起來還有點慫,如果不是好朋友陸調帶人來救,不知道該怎麼收場(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李白會劍術,甚至有殺人經驗,但文人往往比較浮誇,以李白的劍術對付一兩個小毛賊或許還行,人多就要歇菜了!

  • 4 # 花史館記

    《獨異志》記載,唐文宗帝時期,曾向全國詔書御封大唐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李旭的草書。李白的詩歌自不必說,隻手書了大唐半世風煙,隨口的唐詩便傳千年,但李白不只是文采卓越,他還是當時唐代劍術第二人,第一人便是他的師父劍絕裴旻。

    那李白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單從他是大唐劍絕裴旻的徒弟這一點來看就不容小覷,畢竟裴旻作為大唐劍術第一人,不可能收一個草包做徒弟的。所以從身份上看,李白的劍術也是不容質疑的。

  • 5 # 莫味道

    李白會劍術嗎

    李白會不會武功,劍術到底如何的爭論,源於他的詩中經常出現打打殺殺,而且還是第一人稱,他曾經寫下過: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結客少年場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這樣的詩句。那李白到底會武功嗎?先看《新唐書》李白傳中關於他劍術的記載:“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說李白喜歡擊劍,至於水平如何,沒有提。只是說李白喜歡重然諾輕生死的遊俠作風。

    李白寫的《與韓荊州書》中有這樣一句: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

    年少就喜好劍術,也只是說喜好。

    史書上記載,加上李白的第一人稱敘述,交叉驗證,李白會劍術無疑了。至於水平如何,都沒有記載。

    李白殺過人嗎至於李白有沒有殺過人,殺人是犯罪的,先看當時的法律,據《唐律疏議·鬥訟》記載諸鬥毆殺人者,絞;以刃及故殺人者,斬;諸誤殺人者,減鬥殺一等;諸以力共戲殺人者,減鬥殺二等;諸過失殺傷人者,各以其狀,以贖論。唐朝時,法律條文細緻到故意殺人罪和過失殺人罪的差別,且判刑的輕重不等。

    鬥毆致死或故意殺人都是犯了死罪的,李白如果殺了人,還寫進詩歌中大肆宣揚,如此藐視法律,也該抓緊去抵命了。

    李白還有一首詩:《敘舊贈江陽宰陸調》,寫給陸調,追述了當初在長安,李白和幾個流氓起了衝突,差點被揍,幸虧陸調及時報官,才救他脫身。按李白不謙虛的性格,從這件是可以看出李白連幾個流氓都對付不了,可見劍術也不是多厲害。

    李白殺人的傳言怎麼來的我們知道李白是豪放派的大師,詩中多有帶有浪漫主義氣息的誇張,比如普通人見到山頂有特別高的樓也就一句“乖乖,真高“。可到了李白這就是: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比如普通人看到瀑布嘩嘩的往下流,頂多說個”這瀑布真看著真帶勁“。但李白提筆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文學創作,誇張的修辭手法不可當真。同樣,李白會劍術,也許當街跟人打架鬥毆,甚至臉上掛彩,擱普通人身上,也就是罵兩句孃的事,可到了李白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脫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正如李白愛喝酒,酒是他詩中的道具,用來鋪陳任俠豪爽,非要探究李白到底能喝多少毫升酒,才是買櫝還珠。李白的劍術也和酒一樣,更多的用來一舒胸襟,展現他對遊俠作風的嚮往。可有人往往按照字面上意思去理解,得出李白殺過人的訛傳。

  • 6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李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真的會武功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可不是他的真實寫照。十照。“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句詩出自李白的名篇《俠客行》,其身的前半部分是這樣的: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從這首詩的前半部分,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寫的其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劍士侯贏、朱亥”二壯士”。並不是李白自身的真實寫照。這只不過是他慣用的誇張手法而已,正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想象一樣。是一種藝術的誇張。

    但是李白是真的會功夫的,雖然並不能死,不殺一人,但李白的劍術應該是不差的。他大概在20歲左右“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也就是說,他剛剛成年便仗著一把利劍闖天下了。李白曾經在《與韓荊州書》中這樣說他自己:“十五劍術,遍幹諸侯。”他跟誰學的劍術呢?據說是裴旻,此人何許人也?此人是唐朝文宗皇帝欽封“劍絕”,劍術號稱唐朝第一。而李白的劍術只在他之下,應該是唐朝第二吧。

    有的學者根據清朝編撰的《全唐詩》統計,在李白的詩歌裡,最常提到的武器就是劍,大概有170多次吧。再加上他這首《俠客行》裡面的這一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很多人就真的以為李白會功夫,劍術很高超。其實呢,這只不過是人們的主觀想象和無端猜測而已。在正式的史書中,從來都沒有(也許是我不知道)提及李白劍術到底有多高超……

  • 7 # 二辻四畫生

    李白會武功是真的,但是像他說的十步殺一人,就不必當真了,更不可能是他的真實寫照,畢竟殺人不犯法嗎?

    李白雖然算不上武林高手,但他確實會武功。《新唐書》說他“喜縱橫術,擊劍”。

    但是李白有一毛病,或者說文人有一毛病,就喜歡吹噓自己。當然咱不敢非議詩仙,也有可能是李白受當時任俠思想的影響。總之《全唐詩》收錄的李白近千首詩中,除去地名,出現“劍”的次數高達103次。

    說李白沒殺過人,也是因為唐朝是古代立法最健全的時期,在唐朝的《唐律》中記載“鬥毆者,原無殺心,因相鬥毆而殺人者,絞。”而“以刃及故殺人者,斬。”

    所以李白真殺過人,還和他自己所說“殺人如剪草”、“殺人紅塵中”、“殺人都市中”那樣,怎麼可能逃過法律的制裁,而李白除了一次被“賜金放還”外,就只有因為誤入永王府被流放夜郎,也不是殺人的事。就算李白外出浪蕩時在荒山野嶺抹了人家脖子,他也絕不敢到處吹噓,真敢在詩中如此洋洋自得。

    其實李白在詩中吹噓自己劍術,可是我們同樣可以從他的詩中找到破綻。比如在他自己所作的《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中說:

    我昔鬥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臺,脫餘北門厄。

    書中描述的是他在三十歲左右,第一次去長安尋求仕進之路,在長安北門遭遇惡人的圍攻,形勢非常危急,多虧他的好友陸調及時報官並飛馬來救,李白才得以脫身險境。都這種危急關頭了,李白都沒出手,那敢問他啥時候出手?

    其實李白詩中一切關於劍的,都表明了他對俠義之士充滿了無限敬仰,他想象自己也是其中一個,戴著冠帽,腰佩寶劍,身跨駿馬,英姿颯爽行走江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後拂衣而去不留姓名。

  • 8 # 雲鶴166082174

    詩人的詩就是這樣,一看就是放狂之作,當然古人會武功不是新鮮事,在哪個科舉考試方能出人頭地的年代,凡家中有點積餘的都得會,"學得文武藝、貨於帝王家"嘛。

  • 9 # 風視孤影

    現在拋開李白會不會武功?還是十步一殺人,千里不留行這個話題,先說說他是何許人也?

    李白,子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我們在小學課本里就學過他的詩。

    《夜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就是這麼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關於他的故鄉歸屬地被各地爭的面赤耳紅,其中有四川、甘肅、湖北、山東以及靠近新疆的一箇中亞國家,更有甚者還有南韓一說。山東蹦噠了幾下不吭聲了,甘肅表示不服,因為甘肅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李白是甘肅天水人,但是甘肅做了一回低調的人,中亞那個國家也只是表達了一下,並不想真正的去爭,對於他們來說李白就是一個老外,不是自家人,最後四川江油勝出。

    四川江油這一勝出立馬惹毛了湖北安陸,兩家唇槍舌劍,拔弓弩張,局面一度白熱化,兩地的網友也是互相撕扯謾罵,最後還打了一場官司。

    皮跨了一大堆,好像跟問的問題驢頭不對馬嘴,我只能說如果有一天有人正兒八經的說李白是一名武功高強的俠客,一定會掀起軒然大波。一首小詩證明不了什麼,也不能證明老李會武功,也不能證明這就是酒仙的真實寫照,李白故鄉之爭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強有力的證據結果就是相互撕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傳》中,端妃為什麼恨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