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54188383803

    如果A能推出B,那麼A就是B的充分條件。其中A為B的子集,即屬於A的一定屬於B,而屬於B的不一定屬於A,具體的說若存在元素屬於B的不屬於A,則A為B的真子集;若屬於B的也屬於A,則A與B相等。

    必要條件是數學中的一種關係形式。如果沒有A,則必然沒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則A就是B的必要條件,記作B→A,讀作“B含於A”。數學上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由結果B能推匯出條件A,我們就說A是B的必要條件。

    充分必要條件也即充要條件,意思是說,如果能從命題p推出命題q,而且也能從命題q推出命題p ,則稱p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且q也是p的充分必要條件。

    如果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有事物情況B;如果有事物情況B,則必然有事物情況A,那麼B就是A的充分必要條件 ( 簡稱:充要條件 ),反之亦然 。

    擴充套件資料:

    一、充分條件舉例

    1、A=“下雨”;B=“地面溼潤”。

    2、A=“燒柴”;B=“會產生CO2”。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條件,確切地說,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其一、A必然導致B;其二,A不是B發生必需的。在例子中,下雨會導致地面溼潤,但地面溼潤不一定是由下雨導致的,可能是由於潑水導致的。

    燒柴一定會產生CO2,但產生CO2可能為燃燒甲醇等。這些說明A不是B發生必需的。所以A是B的充分條件,也是不必要條件,即充分不必要條件。

    二、必要條件舉例

    1、A=“地面潮溼”;B=“下雨了”。

    2、A=“認識26個字母”;B=“能看懂英文”。

    3、A=“聽過京劇”;B=“能體會到京劇的美”。

    在例子中,地面潮溼不一定就是下雨了;認識了26個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聽過京劇未必能體會到京劇的美,這說明A不必然導致B。

    三、充要條件舉例

    1、A=“三角形等邊”;B=“三角形等角”。

    2、A=“某人觸犯了法律”;B=“應當依照刑法對他處以刑罰”。

    3、A=“付了足夠的錢”;B=“能買到商店裡的東西”。

    例1中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

    例2中A是B的必要不充分條件;(A觸犯法律包含各種法,有刑法有民法;B已經確定是刑法。B屬於A所以A是B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例3中A是B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A付夠了錢 可以買的是車 房子等;但是B能買到超市裡的東西一定是要付夠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述陽朗雞的由來與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