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潘不安講究史
-
2 # 易小小鵬
李煜成太子是自然繼承的,沒什麼可說的吧?他和徽宗相似的就是都是藝術人才,一個會寫詞,一天不看詩詞就不舒服;一個字寫得好,畫也不錯,還開創了廋金體。都不善於治國,相比江山更愛美人。
-
3 # 吾之愛影視
李煜父親生有六子,李煜是第六子,其中二、三、四、五子都早年夭折,長子毒殺父親未遂,被放逐。只能封李煜為太子。
李煜和宋徽宗都堪稱一代文豪你,工於書畫。李煜寫的詩被廣泛傳頌,流傳至今。宋徽宗在書法上造詣頗深,創立了瘦金體書法。但是他們二人治國理政都很無能,以至於都成了亡國之君。
-
4 # 王榮聯1
謝謝小秘邀請。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二個皇帝,前後相隔不過150年,但命運卻驚人的相似。一個叫李煜,人稱南唐後主;另一個叫趙佶,人稱宋徽宗。這二個人的藝術才華都非常出眾,李後主的側重點突出在詩詞方面,他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宋徽宗的側重點突出在書法繪畫,他的瘦金體楷書和花鳥畫,誰見了都會說漂亮。如果讓這二個人選擇職業,他倆的第一選擇一定會是藝術系,他倆的藝術成就足夠當教授當博士,但是歷史卻陰差陽錯地按排他倆去做了皇帝。李煜在位15年,宋徽宗在位25年,他倆在任期間的成績是出奇的差。一樣的不務正業,一樣的不理朝政,任由貪官汙吏橫行,根本不知練兵操練為何事。可這二個文藝皇帝的結果卻幾乎一樣,都成了敵軍的階下囚,把一個好端端的國家都玩完了。真是可悲!可嘆!
-
5 # 東東歷史
按照正常狀態來說,李煜是當不了太子的。但是造化弄人啊
李煜是第六子,按照順序來看,李煜為帝的機率極低。但是李煜天生異象: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額頭飽滿,牙齒整齊,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子,舜也是兩個瞳子),還是讓他的哥哥產生了懷疑。李煜自己本身就從政,更別說當皇帝了。為了表示自己無心帝位,李煜醉心佛學,志在田園。怎奈何老天爺開了個玩笑,李煜的五個哥哥先後早夭,李煜硬著頭皮登上了皇位。
五位哥哥都早妖,再加上自己天生異象,有舜的特徵。李煜就這麼著的當上太子,進而為帝。
李煜與宋徽宗太多的相同點了,上面說的成為太子,就是一個。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正常狀態,宋徽宗也是當不了皇帝的。
再有,都是文化大家。李煜詩文高於宋徽宗,宋徽宗書畫高於李煜。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還有一點,兩人都是亡國之君。這點都不用說啦。
二人性格都不是當皇帝的料,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吧。
-
6 # 鄧海春
首先,李煜會成為南唐太子,最直接的原因肯定還是李煜的父親、南唐皇帝李璟同意。但是李璟能同意,就和李煜本人的特質息息相關了。
我們熟悉的李煜,是那個寫得了一手好詞,常常流連於各色美人而遠離朝堂的的公子哥。所以大概正是李煜給我們很多人留下的是這樣的印象,這個問題才會出現。好像在我們眼中,李煜並沒有能力成為一國太子。
可李煜既然入了李璟的眼,並且還在後來成功成為南唐的君主,就一定是因為他有足夠政治能力。我們可以從兩件事看出來。
其一,發生在李煜還是普通皇子的時候。剛剛二十出頭的李煜,為了避免與兄弟因為政治角逐而爭鋒相對,主動退出政壇,轉身投入花花世界。
我們只看到年輕李煜寫出一首首豔詞,卻沒有去追究為什麼李煜要整日沉淪花酒,沒有去想過李煜是不是真的喜歡這樣的生活。“夢迴芳草思依依”,也許李煜那時所想的並不是一位美人,而是曾經結識的與自己政見一致的賢人。但他卻最終為了規避與兄弟鬥爭而帶來的不利,而在兩種生活之中做出選擇。
年輕的李煜在政治利益面前能夠考慮自己的政治實力和家庭親情,並且做出及時且肯定的選擇,這份魄力和果斷,相比於太子李弘翼的為人猜忌嚴苛,更容易受到李璟的青睞。
其二,李煜在成為皇帝之後,能夠看得清大局,做得了實事。李煜即位的時候,宋已經建立。李煜心理一直清楚,強大的宋是當時的南唐無法戰勝的。李煜曾派弟弟前往宋朝貢,弟弟卻遭到宋扣押。李煜得知此事後,給趙匡胤寫了一封可謂聲淚俱下的奏疏,請求趙匡胤放了弟弟。即使是一般富貴人家,為了家人也很難這樣向人求情。但李煜則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在乎手段。
在大義面前,李煜並不在乎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這種不看重自身利益的人,才能真正為國家著想。這也是李煜最終能夠坐上皇位的極其重要的一個原因。
第二個問題,李煜和宋徽宗有什麼共同點。其實,筆者覺得,他倆的不同點比相同點更有關注的價值。他們的相同,更多的是在文藝上的成就。我們對這二人的認識,大多數也都和他們的文藝成就有關。宋徽宗是個確實無所作為的皇帝,但李煜在位十五年,政績就要好看的多。李煜的政治才能,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這世上沒有徹底相同的兩個人,正是我們身上的不同點,讓我們成為了我們自己。
回覆列表
要說李煜,先要說南唐。雖然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亂世,但是五代十國知道的人卻很少,所以我對這個背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唐朝雖然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是各地節度使藉機壯大勢力,大唐王室逐漸失去了對他們的控制。這個問題,終大唐一朝也沒有解決,各地相爭使得國勢日衰,百姓疲敝,最終導致了黃巢起義的爆發。
雖然起義被鎮壓了下去,但岌岌可危的李唐也迎來了終點。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享國290年。“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大亂世,五代十國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在這個亂世中,有一個孩童從小隨父親李榮在濠州、泗州一帶流浪,可在他六歲那年,父親在戰亂中失蹤。這孩子便由伯父帶到了濠州生活,不久後孩子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只能流浪在濠州開元寺。
895年,南吳太祖楊行密攻打濠州,期間得到了這個孩子,並收為義子,但卻被他的兒子們不容。楊行密便將他交給重臣徐溫撫養,並取名為徐知誥。
徐知誥聰明伶俐,能文能武,又待徐溫夫妻如親生父母,因此深受他們的喜愛。成年後後,憑藉徐溫的背景,加上自己的能力,依靠軍功逐漸升至同平章事、奉化軍節度使。
927年,徐溫病逝,徐知誥與徐溫的其他兒子們爭權獲勝,全面繼承了他的權利地位,並逐漸掌握南吳政權。
935年,徐知誥被加封為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齊王,並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為齊國。徐知誥推掉尚父、丞相的職位,在次年建大元帥府,設定官員。
937年,徐知誥受禪稱帝,建立齊國。兩年後,恢復李姓,改名為昪,並自認為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因此改國號為唐。於是,歷史上的南唐建立了,其包括現在江西的全境,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是五代十國中比較大的一個國家。
但立國之後的李昪無意爭霸,只固守本國,晚年更是崇尚道術,最終因丹藥中毒,發病去世。李昪去世後,其子齊王李璟繼位。
李璟繼位次年,即944年,趁閩國內亂,出兵將其吞滅。950年,又乘南楚內亂,將其吞併。
李璟繼位後看似接連吞滅兩國,但實際上唐強而閩、楚弱,又是憑藉的兩國內亂。而李璟本人其實是奢侈無度,每日和大臣韓熙載、馮延巳飲宴賦詩。而且從詩文風格和水平來說,李璟和李煜絕對是親父子,只是李煜的故事更顯悲情,只讓人記住了他而已。兩人的詩詞都被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我舉一句出來大家嚐嚐:“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杆。”
李璟不理朝政,每日只知飲宴賦詩,導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接連兩次的戰爭,雖然領土增加,但是兩國殘餘勢力經常作亂,接連的用兵反而加重了國內的財政壓力,使得李璟不得不鑄造大錢應對。
而與此同時,北面的後周強勢崛起,終於在955年開始南征。後周一路勢如破竹,奪得南唐長江以北所有土地,李璟被迫向後周稱臣,取消帝號,自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這時候我們再說未來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原名李從嘉,李璟共有十個兒子,李煜排名第六。但也許是因為興趣相投的關係,李璟最喜歡這個兒子。而且傳說李煜目有重瞳,在中國歷史上記載有重瞳的只有八人,分別是倉頡、虞舜、重耳、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不是先賢,就是帝王英雄人物。
這也許也是李璟看重這個兒子的原因之一,但也因此遭到了長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李煜為了保命,假裝醉心佛教,不問政事。
959年,太子李弘冀去世,李璟打算立李從嘉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鍾謨的反對,他認為李從嘉輕浮放縱,“不當人主”,這倒是和後來北宋章惇反對立宋徽宗趙佶為太子的理由如出一轍:“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歷史有時候還真是一個輪迴啊!
對鍾謨的評價,李璟當然非常生氣了,就把他流放到了饒州,並封李煜為吳王,入住東宮。
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次年,李璟留太子(留南京)監國,自己遷都到了洪州(南昌)。但南昌地方狹窄,李璟遷到哪裡就後悔了,並於同年六月去世,終年46歲。於是李煜便在南京繼位,更名為李煜,史稱南唐後主。十四年後,975年,南京被宋軍攻破,享國39年的南唐滅亡。李煜被俘到開封,並於兩年後莫名死亡。
從鍾謨和章惇兩人驚人相似的評價來看,李煜和趙佶完全是一樣的性情,同時他們也一樣的才華橫溢。如果他們不是帝王家,而是普通百姓,可能會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風流才子,佳話被後世流傳。
但兩人偏偏出身帝王家,詩詞歌賦什麼都擅長,就偏偏不擅長做皇帝。不同的是,李煜比趙佶時更困難,那時北宋強大,南唐已經是一個爛攤子,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北宋當時雖然積弊已深,可是趙佶的哥哥宋哲宗實施元豐新法,並重啟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區,又透過兩次平夏城之戰,使得西夏臣服,一片中興之象。當時甚至後世沒有任何人會想到北宋在趙佶的手中會滅亡的這麼突然。
之後面對困境時,不愧都是著名才子,兩人的方法也是出奇的一致,典型的鴕鳥式逃避法。李煜每天憂心如焚,卻和大臣設宴酣飲,借酒消愁,悲歌不已,直到宋軍陳兵南京城外十里了,尚不知道。
而趙佶則是在金兵南下時,上演了一出火線禪位的好戲,將帝位讓給兒子宋欽宗趙桓,來個一了百了,誠為可笑!
李煜和趙佶兩個人從方方面面來說,都是非常相似的,如果真的有輪迴一說,我真的懷疑,趙佶就是李煜轉世來禍害趙宋,報仇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