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煮水論史
-
2 # MR杜wy
當然是河南北部、陝西東部、山西南部……一帶為中心的華夏之源了。
看下面有回答者把邊陲百越之地的口音拿出來貽笑大方。
古代就早有定論:從漢朝到明朝的古漢人的史料都有記載南方風土人情百越部落,史料為證,從古至今沒人能聽懂。
西漢《南州物志》中關於百越的記載稱其為“賊“:我朝番禺,去國都萬里,境轄群蠻,此蠻賊北據五嶺,南抵大海,地方數千裡,賊有數種,中州人皆曰其百越。唐 韓愈 《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 鳥言夷面。”
唐代柳宗元:“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
唐 白居易《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
北宋蘇東坡:“苦鴃舌談,爾汝不相酬,未著絕交書,已嘆交遊絕,門前空羅雀,巷語紛鴃舌” 。
明代徐霖:“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
……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唐詩是中國文化的瑰寶,用韻非常嚴謹和完整,而我們吟詩是再次體驗詩人當時的情感,感受詩歌本身蘊含的韻律之美。
但比較尷尬的是,我們從小讀唐詩都是用普通話,而唐朝與我們相距一千多年,無論是發音還是韻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我們在讀唐詩的時候,常常發現有些詩歌用普通話去讀,非常不押韻。而方言作為區域內的通用語,很多方言都保留了大量古音,其音調行腔在某一程度上鍥合了古音調,讀起一些唐詩來,反而韻味十足。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斜”和“家”普通話就不在同一韻,而在川方言中,“斜”就不讀“xie”而讀“xia”,和“家”押同一韻。
這就有意思了,普通話讀不出唐詩的韻律,想要還原唐詩,方言成為最佳選擇。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專家大力提倡保護方言,就連汪涵都出資500萬建立方言研究基金。
那麼,到底哪種方言與唐詩韻律最接近呢。其實,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了解唐朝人對唐詩韻律是如何發音的,其次是當今的方言對唐詩韻律又是如何發音的,最後透過兩者比較,基本上才能得出一個比較中肯的結論。
一、先來看唐詩的用韻標準根據唐人作詩用韻的習慣,韻腳出現的字必須出現同一韻部,不能錯亂使用,否則就不符合作詩的標準。這個標準最早源於中古音代表《切韻》,《切韻》是隋朝陸法言在歷代用韻的基礎上編寫成的,它將韻分為193韻部,每部同韻不同字,為唐人作詩提供了用韻的標準。
不過,《切韻》原書已佚,我們所能瞭解的只是北宋陳彭年繼承《切韻》編撰的《廣韻》。《廣韻》將韻分為206部,後人覺得過於繁瑣,再加上唐時有“同用”的規定,即是允許詩人臨近的韻合併起來使用,於是南宋山西籍平水人劉淵編撰了《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將韻分為107部,即是大名鼎鼎《平水韻》的雛形,直到清康熙年間編撰的《佩文韻府》將韻合併為106部,後世流傳的平水韻最終形成。雖然平水韻是宋朝出現,清朝定型,但是卻真實的反映了唐朝詩人作詩用韻的韻律狀況。
即是說,平水韻是唐人創作詩歌用韻的標準,我們今天如果創作古詩歌,必須要符合平水韻規則。
平水韻一共分為106部。上平聲15部,為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聲15部,為一先、二蕭、三餚、四豪······等;上聲29部,為一董、二腫、三講、四紙······等;去聲30部,為一送、二宋、三降、四寞······等;入聲17部,為一屋、二沃、三覺、四質······等。平水韻目錄一覽表
其實從上面就可以簡單的看出,普通話難以讀出韻的標準。比如平聲部上平聲的“一東”和“二冬”,按照普通話漢語拼音的話都是同音同韻【dong】;還有去聲部的“一送”和“二宋”,普通話漢語拼音均為【song】。而前面說過,根據韻書的一般收錄規則,任何兩個押韻的字絕對不會被分在同一個韻部裡,可以說每一個韻部的字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不重韻。這即是說明,在唐朝時,送和宋的讀音肯定不一樣。
二、唐朝人對唐詩韻律的發音1.關於唐音的聲調今天我們的普通話,大家很熟悉的知道有四個聲調,即“—、/、V、\”,其實這四個聲調只有三聲:平聲、上聲、去聲,只不過把平聲分為“陰平”、“陽平”而已。而唐音則是真正的四聲,即為:平、上、去、入。如果按照普通話四調劃分,則為八調: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最早的“平上去入”四聲是南北朝周顒所著的《四聲切韻》提出來的,後來齊梁時期的沈約在《四聲譜》中又提出“四聲說”,唐釋在《元和韻譜》上說“平聲者哀而安,上聲者歷而舉,去聲者清而遠,入聲者直而促”即是平聲的調子是平直的,上聲是上揚的,去聲是下滑的,入聲是短促的。明代僧人真空的《玉鑰匙歌訣》中也寫道:“平聲平道莫低昂,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也即是四聲基本上是唐語音以及唐詩發音的基礎。2.平水韻的唐音
前面說了,平水韻是唐詩的用韻標準,那麼如何讀呢?在今天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平水韻”的唐音呢?其實很多專家已經有了初步的研究結果。
主要採用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歷代韻律典籍研究。
根據歷史遺留下來的《廣韻》(補<切韻>)、《唐韻》、《集韻》等韻書研究,挖掘出韻律的讀音變化。這裡涉及到中國古代的標註方法,今天我們用的是漢語拼音標註漢字的讀音,而古代沒有拼音,使用的是“反切法”,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比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
第二種,是在韻書作為參考的基礎上,採用“構擬”法模擬出唐音。
所謂構擬即是重組語音的意思,由於唐朝沒有錄音機,更不可能有任何記錄聲音的科技,所以到今天我們只能透過韻書比較科學的重組當時的語音。高本漢先生率先在《中國音韻學研究》提出構擬,算是比較權威的理論方法。而且王力先生,鄭尚芳先生等大批在語言學有影響力的學者,透過嚴謹的推理和研究,充分證實了構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所以,在沒有穿越機器之前,構擬法模擬唐音算是目前比較客觀的方法了。
平水韻作為唐詩用韻的標準,在這裡選取平水韻平聲部前五部的首字為代表。為了便於朗讀,標註全部採用國際音標註音,聲呼叫構擬出的古調“平上去入”四聲調標調,分別用1表示平,2表示上,3表示去,4表示入。
最後根據構擬法標註的發音結果如下:
三、方言對唐詩韻律的發音1.方言的劃分
方言簡單的從字面意義說就是地方之言語,即是隻通行於某一地區的共同語言。中國地域十分複雜,產生的方言也千差萬別。不過總的來說,大家比較有統一認可的是將中國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閩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贛方言,除了北方方言外,其餘的六個都在南方。當然每個方言又分為無數個支脈,衍生出各種小範圍的方言。比如江西一些地方,同一個村,存在兩種方言,大家說話都聽不懂。為了便於系統理解,這裡主要按照七大方言來闡述。
2.方言的發音
中國七大方言區域,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人都能精通,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或者說是準確的獲得方言發音呢?
這裡要感謝網際網路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透過網路瞭解方言的發音。具體方法是透過線上《方言字典》工具查詢,線上《方言字典》可以簡單的查詢到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方言。
為了和唐音比較,同樣取平水韻平聲部前五部的首字為代表,對平聲韻讀出的方言音一律採用國際音標註音,聲調借用普通話的四聲調(1表示-,2表示/,3表示v,4表示\),其主要是能明白各方言讀平水韻的字音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方言分佈廣泛,而且普通話也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所以,為了區分普通話,本人選取川方言來讀平水韻。
最後的查詢結果如下:
四、唐音與七大方言的比較從上面方言和唐音列舉的五部平水韻的比較分析。
首先,北方方言中(四川方言)“[tɕ]”和“[k]”讀法是一樣的,即就是兩個不同的音讀同一個音,而唐音的“[k]”在漢語拼音裡發的卻是“[g]”音,與“[tɕ]”是兩個音,所以北方方言是不能準確的讀出唐音的;
其次,客家方言、吳方言、閩方言、湘方言和贛方言中的“東、冬”韻母是一樣的,而前面我們說過:根據韻書的一般收錄規則,任何兩個押韻的字絕對不會被分在同一個韻部裡,即是初步判斷和唐音不同;當然其中閩方言的支【k[i]1】和贛方言的支【ki[u]1】與唐音的支【ts[i]1】發音也都不同;以及還有湘方言和閩方言中的[ə]音根據構擬法更是保留了上古發音而不是唐時期的中古音,由此可見這五種方言與唐音的平水韻吟誦是存在差距的;
最後,來看粵方言,發音就幾乎與唐的中古音發音一樣了,一些存在細微的差別如“微”的發音,聲母不同,韻母相同,只能說構擬方法雖然科學,但它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的缺點(畢竟即便使用錄音機錄音所聽到的與原音都有差別,何況是相隔千年之後的構擬)。
當然,除了以上只是透過分析比較得出,而其他方面的資料也或多或少的證明的這點。比如中古音中比較常見的“-m”韻尾音,平聲韻下部中的覃【tsɑm4】、鹽【t[i]m】、鹹【x[i]m】的粵方言發音就保留了“-m”韻尾;還有中古音中連線“i/u”韻母的[k]/[k‘]/[x]聲母,第五部微韻中的“吉【k[i]】”韻,第四部支韻中的“其【k‘[i]】”韻,第八部齊韻中的“兮【x[u]】”韻,都在粵方言中保留。
綜上所述,在以唐詩用韻標準《平水韻》的基礎上,我們得出粵方言比其它方言更近似於唐朝時期的中古音。所以,當我們用粵語去讀唐詩的時候,或許能真正體會到唐詩的韻律之美。
本文算是初探方言與唐詩韻律的歷史追溯,後續本人會再深度探索方言具體運用到詩歌的吟誦。希望正如汪涵所說:“普通話讓你走的更遠,方言讓你記住你的根在哪裡”。
高本漢. 中國音韻學研究
王力. 漢語史稿
董同和. 漢語音韻學
詹伯慧.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
李新魁. 中古音
毛元晶. 古漢語與粵方言音系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