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060593529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二戰的坦克是出了名的,當然是薄飽出了名,俗稱“豆豆”坦克,全重僅15噸左右,火力弱,裝甲薄,機動性差,在歐洲人眼裡,日本坦克就是堆廢鐵,那麼,日本為什麼要造這種坦克呢?,本人認為,應該有一下三點原因

    第一,日本是島國,資源匱乏,再加上常年戰爭,日本的礦場資源嚴重不足,十分依賴進口,加上各國對日本的限制出口,使日本捉襟見肘,所以能節省就節省,反正二戰時期日本人身材矮小,小一點,薄一點都無所謂了,能用就行

    第二,日本在二戰時期制定的方針是全面侵吞中國,並沒有南下進攻的打算,而在中國戰場,許多剛參戰的中國士兵連坦克都沒見過,更不要說去擊毀坦克了,所以日本坦克在中國戰場可以說是橫行霸道,讓日本人覺得中國根本不具備反坦克能力,沒必要去設計新的坦克

    第三,日本坦克在中國可以橫行肆虐,那麼南下呢?南下,基本都是島嶼山林,小型坦克行動暫且不易,大型坦克更加舉步維艱,而南下作戰,要麼攻擊,那是戰艦的事情,要麼守護陣地,在戰艦的炮口下,不管重型還是輕型坦克,都只是有招架之功而無反手之力,使日本人根本沒有澡重型坦克的念頭

  • 2 # 肆月謊言

    鋼鐵資源有限……

    陸軍:我要造重戰車!

    海軍:我要造大軍艦!雙方……

    最後海軍贏了!陸軍只好精打細算,能省就省,況且陸軍打的都是東亞和東南亞工業實力比他弱的國家,自然而然就放緩了重坦的研製,靠那些豆丁打仗了!

  • 3 # 戰爭史

    二戰東西方戰場之間武器有著巨大的差距,不僅設計上存在巨大的代差,東方強國日本研發的武器往往就落後歐美二十年甚至更久,而且生產製造工藝的差距更大。以至於日本生產的武器裝備,不僅不能和歐美相比,甚至連自己設計規定的標準都達不到。

    最顯著的就是日軍的坦克,日軍研發的坦克,無論輕型坦克還是中型重型坦克,都嚴重滯後於時代。效能不行情有可原,如果連鋼板設計標準都達不到(偷工減料造成)就千不該萬不該了。

    日軍的坦克也就在一窮二白的中國耍耍威風,換成歐美蘇聯,隨便一種被淘汰的反坦克武器就能輕鬆擊穿日軍的“薄皮大餡”坦克。

    更讓日本人顏面無處擱的是,隨便根本不是反坦克武器的歐美普通武器,如重機槍,也可能輕輕鬆鬆就把日軍坦克打的猶如馬蜂窩一樣稀爛!不相信?別不相信,今天我們就舉一個事例證明給你看看。

    1942年7月被譽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發。日軍為了扭轉中途島戰役的不利影響,妄圖重溫開戰初期的凌厲攻勢和連續攻城掠地的好勢頭,並以此為基地進一步攻佔斐濟、薩摩亞等更加遙遠的群島,進而最終拿下澳洲,在這個長期無人知道的荒島上投入大量軍隊。大興土木,興建機場、發電站、油庫等軍事儲備設施。美軍則反之,誓要終結日軍的好運,遏止日軍在太平洋的擴張勢頭,進而一步步奪回日軍佔據的島嶼。

    瓜島戰役歷時半年多,包括許多大小海戰和無數地面戰鬥。雙方地面部隊在瓜島的激戰尤其引人入勝,日軍深知面對的是世界超強軍隊,所以豁出血本,從中國和本土運送許多“百戰不敗”的精銳師團,大多都是沾滿華人民鮮血的魔鬼部隊,還調集大量坦克戰車,用運輸艦冒著被美軍艦隊或潛水艇發現擊沉的風險,運送到瓜島。

    原始叢林密佈、道路泥濘不堪的瓜島上,日軍各式坦克雲集,89式、95式、97式老少鹹聚。然而戰鬥中日軍坦克的脆弱不堪很快讓世人大開眼界,不僅美國如何一款坦克包括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都能完虐日軍坦克,謝爾曼則直接碾壓,甚至美軍用M2勃朗寧12.7毫米重機槍也能將日軍坦克打成篩子。

    M2重機槍是1921研製的大口徑機槍。一問世就以火力強大成為美軍重要步兵利器,擔任消滅敵人集結目標、薄裝甲戰車和低空飛機的任務。

    面對日軍的薄皮大餡坦克,美軍為M2換上12.7*99毫米的穿甲彈,直接對準坦克狂掃,打著就透!看著日軍千瘡百孔的坦克,美軍戲稱用機槍打坦克就如同開罐頭!

    日軍即便輕型坦克理論上也有17-20毫米,按道理機槍是打不透的,問題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摳門吝嗇”害了自己的坦克,日本人的坦克本來是在中國耍威風的,根本就沒有為鋼材新增能夠加強堅韌性的銻鎳鉻等有色金屬,完全是純素鋼板,加上一再偷工減料,設計要求的厚度其實也是達不到的,所以這些惡習,最終讓日本坦克付出可恥的代價。參考文章:太平洋戰場上的坦克戰

  • 4 # 紅色手電筒

    日本在二戰中的坦克,皮很薄,不過餡也不大,都是小號的。日本的劃分標準是10噸以下是輕型坦克,10-20噸是中型坦克,20噸以上是重型坦克。這樣下來就算是日本的重型坦克在其他國家也不過是中型坦克。

    日本作為當時所謂的世界列強之一,在亞洲是稱王稱霸,但是就自身的實力來說,只能是勉強算是二流國家。日本的坦克數量在世界上根本無法和蘇德這樣的巨無霸相比,頂多和波蘭相比,戰爭中的坦克產量也只能和義大利相比。

    日本在二戰中的幾種坦克基本上都是在戰爭爆發以前完成的,日軍靠著這些坦克幾乎是打遍了全場,至於後來的什麼1,2,4式坦克都是在樣車階段,紙面上可以和謝饅頭對抗,但是這種紙面上的效能通常不靠譜,就像黑豹在庫爾斯克,機械故障是損失的最主要原因,自身的機械效能不過關還去打什麼仗。日本的情況也是一樣,沒有經過測試,只有樣車根本沒用,況且坦克這個東西都是叢集使用,在面對幾萬輛謝饅頭和T-34鋼鐵洪流的時候,幾輛坦克沒有用處。

    由於研製時間比較早,所以日本坦克就和那個時代的坦克類似,以輕型坦克為主,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坦克的主流就是輕型超輕型坦克,一方面是當時的技術限制,坦克太重了開不動,還有就是當時處於大蕭條時期,各個國家是真的沒錢。當時的老大英國推出了一系列的輕型超輕型坦克,這些坦克在當時已經是夠用了,況且當時如何使用坦克誰也不清楚,以及坦克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都是沒有概念的。所以,當時日本搞出來的這些坦克還算是中規中矩。

    但是,當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巨大的戰爭消耗使得日本沒有餘力再去開發新的坦克了,戰前的這些豆戰車就接著用吧。而且在亞洲各國,包括在各個殖民地的歐洲軍隊也沒有足夠的反坦克火力對付這些鐵皮坦克,中國就不用說了那點有數的反坦克火力,只夠閱兵用的,一般的部隊根本就沒有。東南亞的殖民地部隊也好不到哪去,平時維護治安有步槍就夠了。

    一方面沒有需求,而日本的國力在面對大規模的戰爭時還是力不從心,日本海軍和陸軍每年為每家分多少噸鋼在那裡吵得不可開交。日本是個島國,海軍對於日本的意義肯定是要比陸軍要來的重要,沒有鋼拿什麼去做坦克。

    還有一個就是,日本陸軍的作戰地區是當時的東亞以及東南亞大陸,這些地方當時的基礎設施落後,缺乏硬化路面的公路,大部分道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種道路條件下,坦克太重了,行動反而受到限制,後來德軍在巴拉頓湖的反擊中,就是由於戰區道路條件太差,德軍自己說,我們在這裡應該開潛水艇,而不是坦克,在東南亞包括當時的中國,要是老虎豹子來了,恐怕開不出10公里就得陷的泥裡出不來。

    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中如果想要使用坦克,那就要辛苦工兵部隊了,工兵部隊要忙著修路造橋,加固道路,讓坦克能過去,可是日本的工兵部隊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拿著斧頭鋸子砍樹的階段,日軍的確是有一些機械化工兵的裝備,包括什麼萬能工兵作業車,但是在紀錄影片中基本上看不到,主要的保障手段還是很落後的。如果坦克太重,沒到戰場就自己先拋錨了。歷史上日本還真的幹過這種事,日本人自己想幹一個重型坦克真的是沒到試驗場就拋錨了。

    還有就是坦克的動力系統不過關了,日本雖然很早就認識到柴油機更適合作為坦克發動機,但是自己的發動機還是做不出來像B-2那樣優秀髮動機,沒有一個強健的心臟,坦克就不能做太重。89式中型坦克92式超輕型坦克95式輕型坦克。

    放幾個日本坦克圖片,圖片來自網路。像這種超輕型坦克對於當時的亞洲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對於道路條件要求低,而且省油。94式超輕型坦克在坦克博物館裡邊有一輛,是從清河裡邊撈出瀝乾水分放在這邊的。97式中型坦克,應該說這型坦克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後來的1,2,3,4,5型坦克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研製的。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的坦克,你會想到什麼?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蘇聯的T-34?美國的謝爾曼坦克?而說到日本坦克你會想到什麼?小豆丁坦克?在二戰當中日本並沒有太大的裝甲部隊與盟軍抵抗,大多都是陸軍士兵或者海軍航空兵或者艦炮對決,基本上沒有什麼出名的坦克對決。所以日本坦克幾乎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並且由於工業實力的原因日本製造的坦克並不怎麼樣,所以給我們留下的不是薄皮大餡就是小豆丁的形象,可事實是這樣的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可能和大家日平常的認知不同。其實日本在早期的航母和坦克領域都是先驅與開拓者,並且還是在實戰運用當中改進,在全球其他國家還在使用汽油機的時候,日本則是全球第一個坦克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國家。這是因為這些都是在實戰中打出來的呀,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而海軍看陸軍搞事情於是也派出海軍陸戰隊到上海搞事情,於是就有了“一二八上海抗戰”。日本的裝甲部隊也出動了,雖然中國軍隊並沒有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有120毫米的大口徑迫擊炮,一枚近失彈居然可以炸燬兩輛裝甲,而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它使用的是汽油發動機。

    而日本最好的坦克是1937年定型並裝備部隊的97式坦克,它採用了一門18.4倍徑的57毫米炮,重15噸,首上裝甲25毫米,並按45度傾斜佈置。這樣的資料相比後期的其他國家的坦克實在沒法看,但是和同時期的坦克相比它效能卻是屬於中上游,像1937年生產的德國3號坦克的A-C的早期型也不過是15毫米的滾軋均質鋼裝甲,而D-F型也不過30毫米,而且3號坦克也分別用了37毫米和50毫米炮,不過倍徑較長,穿甲威力更為優秀。所以相比之下日本坦克並不差。世界坦克到1942年虎式坦克的出現之後才往重甲重炮方向發展的,而日本在東亞戰區根本沒有反裝甲任務的需求,所以在中日戰爭之後就放棄了研發坦克的任務。早期的3號坦克德國在閃擊波蘭時還用1號坦克呢,它也是隻有5.4噸,也是隻有兩挺機槍正面也是隻有13毫米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第93回王熙鳳聽到饅頭庵出事嚇得吐血,為什麼說是水月庵的事又心定神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