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餘齋

    適逢其會吧。漢承秦亂,天下思治,朝廷用黃老術,正好與民休息,以復原國力。這時曹參無為而居相位,正合時代之宜。無為也不容易的,所以曹參能看透這一點,居相位而不弄權,不撓民生,保身而終,可謂識大體,知進退。允稱賢相。

  • 2 # 燕山史話

    1.漢朝的傑出相國曹參(?—公元前190年)推崇無為而治被廣泛為人而知是記載於《史記·曹相國世家》““蕭規曹隨”的小故事裡:漢惠帝時拜曹參接替蕭何(已病故)為相,曹參卻每天飲酒作樂,漢惠帝責備曹參。曹參卻反問惠帝相比高皇帝、他自己相比蕭何誰更有才能?惠帝回答自然是高皇帝和蕭何更有才能。曹參然後說既然有才能的人都把制度、法令規定好了,他們又沒有制定者有才能,遵循好就挺好了。惠帝聽了之後也感覺有點道理。

    2.曹參無為而治被後世千古傳唱經筆者分析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無為而治、休養生息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環境的需要。漢朝初年,人口經過秦末農民起義以及楚漢爭霸,人口大幅減少,人口已由秦朝末年的2000萬人口減少到1500萬人口,男少女多,兵力短缺。為此漢高祖劉邦還命人制定了女子超過15歲不結婚就交稅的政策;據記載,西漢初年,朝廷連皇帝乘坐的馬車都難以湊齊相同顏色的馬匹,將、相只能乘牛車上朝,經濟凋敝,戰爭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破壞。這時候,廣大的普通人民群眾最希望的就是“不折騰”。倘若從反面案例來看,就是秦始皇和隋煬帝,這兩位皇帝都可以稱作是“雄主”。但無奈過於折騰,一個樂於修長城、北征匈奴,另一個樂於修大運河,三徵高麗,他們都勞民傷財、人民起義不斷,可以被稱作是最終宏圖大業壓垮了國家。

    二是曹參的無為而治體現了高深的政治智慧。從管理才能來看,劉邦和蕭何自然是高劉盈、曹參一等,面對這種情況下,曹參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輕易的改弦易張觸發政治上的變革,使得政治權利逐漸傳承,平穩向前。高祖劉邦在漢初剷除了異姓王,而呂后又是一個善於猜忌之人。曹參此時位高權重,他採用無為的方式,每天喝酒作樂,也有助於消除別人對他的政治上的負面議論,做到自己的明哲保身。同樣的例子便是王翦出征前向秦始皇索要財物來表達自己追求較低,消除君主猜疑。

    3.綜合上述兩點,曹參的無為而治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上的需要,使得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拍手稱快,為後面的文景之治打下良好基礎,所以美名得到千古傳唱。

  • 3 # 我是小妖怪

    要回答這個問題,小妖怪來告訴你,首先要弄清曹參何許人也,幹了哪些事,

    1、曹參乃漢朝第二個丞相,蕭何死了之後,惠帝拜其為相,曹參也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人,起於微末之際,也是跟著打天下的人物,放到開國之初,那就是十大元帥的人物,開過功勳,也是功勳赫赫之人。

    2、曹參當了丞相以後,每天喝酒,不理政事,惠帝就很不高興了,你想呀,我給你這個大的重擔,讓你當了丞相,文官之首,你一天給我吊兒郎當,不幹正事,這哪能行,這讓我咋整,你把我惠帝放哪裡去了,你把這個國家放到哪裡去了,於是惠帝就質問曹參,你這一天天的,能讓我放心不能,曹參跟惠帝說,你是領導我也不能說我不想幹啊,你覺得我的才能比蕭何高麼?你的本事比劉邦強麼?

    惠帝當然不能說自己厲害了,說我哪敢跟高祖老人家比等,肯定是高祖厲害了,你這不是給我挖坑麼。

    曹參就說了,既然咱們都比不過人家,哪就別比了,他們定下的制度那肯定是很完好的,還需要咱去改變啥?執行他們的制度就行了。

    這就是所謂的“蕭規曹隨”。

    3、曹參主要是學的黃老之學,簡單點說就是通道的,道教老大是誰啊,老子呀,老子最核心理念不正是無為而治麼,《道德經》五千字不都是交給世人這個道理麼,無為而治肯定有其好處麼,天下經歷了那麼久的戰亂,好不容易統一了,老百姓難得安居樂業,都希望平平安安,老婆孩子熱炕頭,你說你管那麼多,老百姓能快樂麼!

    這就是我認為的道理,大家有啥批評指正,還請提出

  • 4 # 飛刀在天

    對於這個問題,我查閱了相關的古籍,也問了西安博物館的史學家,我覺得曹參這個人物,可能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頂多只知道他是跟隨劉邦開創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僅此而已!

    其實,西漢第一任相國是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第二任就是這位沒什麼名氣的曹參。的確,曹參的所作所為怎麼也沒有辦法讓他名聲大振,因為他在當相國的期間,什麼也沒做,整日飲酒玩樂,然而他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夠被後世稱為一代名相!

    蕭何臨死的時候,極力向劉邦推薦曹參,認為他是丞相的不二人選,可見蕭何雖與曹參有點矛盾,但曹參的能力依然深得蕭何的讚賞!

    在我眼中,曹參卻是個真正的政治家。 他當丞相,不是急於顯示自己,證明自己,為自己撈政治資本,而是坦承自己不如蕭何,謹遵蕭何制定的律令,以達到不擾民的目的。原因很簡單,在朝廷利益和個人政績之上,他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百姓的利益。 於是,在他當丞相的三年中,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 5 # 黃太后80410891

    網上有寫,曹參-公元前190年,字敬伯 ,漢族,沛縣人 ,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相國,史稱"曹相國"。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 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浮樑古縣城供奉蕭何曹參像】

    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漢惠帝時官至丞相,一遵蕭何約束,有"蕭規曹隨"之稱。

    至於說;曹參無為而治為何能被千古頌揚,就這無為而治就能被千古頌揚,用現在話說,曹參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 6 # 講古場

    一、軍功第一,卻站在韓信的陰影裡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曹相國世家》的最後寫到: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曹參的軍功很大,那是因為曹參一直跟著韓信的原因。等到韓信被貶,以致後來被殺之後,韓信的軍功就都歸到曹參的頭上了。所以,才顯得曹參的軍功很多。

    太史公這樣的說法很不公平。在劉邦給諸多功臣按功勞排座次的時候,曹參是被公認的軍功第一,這說明曹參的軍功確實很大。曹參在劉邦入關之前,一直擔當著劉邦的前部正印先鋒官之職。在亡秦的過程中,戰功赫赫。秦軍有兩大王牌部隊,章邯軍團和長城軍團,曹參都與他們都交過手,也都有過勝績。而且,曹參還擊敗了秦丞相李斯之子李由的部隊,並且斬殺了李由。後來在劉邦西入秦關的過程中,曹參一路率軍衝在最前線,軍功無數。這些戰功都是曹參獨立完成的,與韓信並無關係。

    在劉邦還定三秦、楚漢爭雄的過程中,韓信崛起,成為一代兵仙。韓信確實是軍事奇才(但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神,有機會再論此事),曹參從屬於韓信手下。韓信屬於帥才,而曹參屬於將才,二人對比,曹參確實遜色幾分。但是在韓信的統帥之下,很多的戰鬥確實也是曹參獨立完成的,其軍功不可被抹殺。

    楚漢時期,軍事天才有兩人——韓信和項羽,二人各有所長,個人認為韓信高於項羽。二人之下,諸將不分上下,曹參在第二陣營中絕對是佼佼者。項羽是失敗者,姑且不論。但韓信在歷史上的形象過於高大,因此,曹參就只能站在偉人的陰影裡,顯得有些渺小了。

    二、政績出色,卻站在蕭何的陰影裡

    再說政績,曹參的政績也是很大的。只可惜,蕭何的政績比他還大。

    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之後,任命蕭何為相,管理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之外,最大的諸侯國就是齊國,此時的齊王是劉邦的庶長子劉肥。為了治理好齊國,輔助自己的兒子坐穩齊王之位,劉邦派遣曹參出任齊國之相。這說明在劉邦的眼裡,曹參是僅次於蕭何的治國理政人才。

    曹參無論是在擔任齊相國期間,還是後來接替蕭何擔任中央相國期間,都採用黃老之術,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由於“蕭規曹隨”故事的深入人心,使得大多數人都認為曹參的才能在蕭何之下,而且整日飲酒,無所作為。使得曹參的政績無所突顯,使得曹參在政績方面也站在了偉人的陰影裡。

    三、真的無為嗎?被誤會了兩千年的曹參

    但是,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歷史的記載,會發現曹參並不是一個無所作為的治國理政者。

    選定治理齊國的政策:曹參來到齊國,接見了一百多個人,最後接受了一位名叫蓋公之人的建議,採用好老之術,與民休息。這說明曹參是非常勤政的,在充分的聽取和分析了他人建議之後,選擇了一個最適合當時國情的政策。

    執行蕭何的既定政策:曹參在面對漢惠帝質疑的時候,說得很清楚,我曹參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恪盡職守、遵而勿失。這說明曹參的無為僅僅是不改變既定政策,而不是無所作為。相反,曹參認真的執行蕭何留下的政策,沒有任何失職之處,正說明了他的勤奮、謹慎,這才能夠取得天下大治的效果。

    四、不圖功業,曹參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

    曹參在被任命為大漢相國的時候,難道他真的不想大刀闊斧的做一番功績,青史留名嗎?我想,曹參一定是想過這件事情的。但是,曹參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當時的天下在經過了多年戰亂之後,經濟並沒有恢復。當初蕭何所制定的政策仍然適用於現在的實際情況,所以曹參放棄了建功立業的貪念,作為一代相國,能夠放棄青史留名的機會,並且主動承認自己的能力不如前任,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件事情本身就體現了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智慧。

    曹參選擇了這樣的治國理念之後,自然就有很多人來勸他建一番功業。於是,曹參用酒來堵說客之口。這樣的做法也是沒辦法,來的人也都是出於好意,曹參也不能和誰都能解釋清楚自己的政治主張。況且,自己不如蕭何的話可以說出口,但當今皇帝不如高祖劉邦的話能隨隨便便的說嗎?那就喝酒吧,還好,曹參酒量還是很大的。但是,這絕不是常態,我們不能理解曹參整日喝酒,不理政事。這只是面對說客,不得已的做法而已。

    綜上,曹參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是一名標準的偉大政治家。而且,曹參能夠審時度勢,主動放棄個人功業,在大亂之後與民休息。並且主動承認不如前任,其胸襟讓人佩服。至於曹參與蕭何的政治才能對比,也未必有一定之論。

    希望此文,能夠讓曹參在三兩人心目中,走出韓信、蕭何的陰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清朝最倒黴的皇帝是誰?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