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育邦
-
2 # 當班主任的英語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老師。回答您的問題我感覺不合格,但我真的想對這個問題發表下自己的看法。我周圍的朋友為孩子上學操碎了心,從幼兒園開始,一是學費問題,二是學位問題。我們是私立學校,幼兒園招生都非常火爆。每年招生的時候,從前一天晚上都開始排隊,招生辦一開門話就立刻提出招生名額已滿。而公立學校更難進,不知道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為什麼不解決上學難的問題。
還好我是一名老師,孩子跟著自己上學,要不然不知道要作多少難呢。
-
3 # 竹園竹葉子
我個人認為,小升初搖號不管是對學習好的孩子還是學習差的孩子都不公平!
首先,學習是一件很嚴肅,容不得半點馬虎的事情。既然是這樣就要認真對待,而不是這樣來搖號,憑感覺靠運氣。這樣的話就有點滑稽,而且,搖號民辦學校只能報一個,如果自己沒有想上的公辦學校,就只能指望這一個民辦學校,對家長給孩子都是一種煎熬。而且,這樣表面看起來優劣持平了,實際則不然,教育還是失衡的。只是自我安慰罷了。
其次,對於學習好的孩子來說,他們是實力型的,就是要用考試成績來說話,來體現自己,來實現自己學習的價值,而搖號讓他們失去了鬥志。他們消極懈怠了,感覺學與不學一個樣,憑運氣搖上就上,搖不上就是自己運氣不好,誰都別怪。我的孩子就是這樣,本來學習很好,每次在班上都是前幾名,畢業時,大家都在等搖號,他也一樣。說我本來就學習好,現在又不考試,有什麼好學的,他也寄希望於搖號,可是搖號機率那麼小,畢竟搖上的是少數人。最後沒搖上,幸虧沒搖上還可以參加面試,孩子沒有指望了,儘管語言表達不是他的擅長,但沒辦法,他想上好學校,就必須努力,後來加強面試訓練,反覆模擬練,還好面試時發揮正常,才考上了自己想上的中學。
再者說,對於學習不好的學生來說,運氣不好沒搖上,面試不上,上自己所屬的公辦還行,運氣好的話搖上了好的學校。家長不管不顧孩子的學習情況,看名校好就給報了,孩子也搖上了,皆大歡喜,這樣孩子沒努力,憑空輕鬆的就得到了,他們本來學習就一般,這樣又抱著僥倖心理,我運氣好,可是他們那裡知道,到了不適合他們的學校,壓力有多大啊。
小升初搖號升學,看是平等均衡,實際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只能我家喜來你家憂,只有經歷了自己才會知道。
回覆列表
7月8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一條政策指出:
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這條有關小升初“搖號”的政策,激起雞血群無數浪花;而更早時間,已經實施搖號的西安家長對命運的不甘嘆息令全國家長為之不安;7月9日,頂風而上的神秘小五班開課第二天就被家長舉報後停課了。
一時間機構類股票全線飄綠,小五的家長拉著孩子繼續找尋升班之路,準備買學區房的家長停下了腳步,幼兒園的家長則表示可以把本來交給學而思的學費拿去燒香。全網熱議,負面情緒高漲,感覺孩子的未來真會被“搖號”耽誤。
我曾也是他們中的一個,高度關注新的動向。那時候,我並不清楚作為家長,最主要的職責是什麼,我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我也曾認為,能夠一直站在塔尖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孩子。
後來我接觸了很多的家長,看過了很多的案例,我終於明白劇場效應下,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跟著人群奔跑,人家說“北清復交就那麼幾個名額,憑什麼你家孩子能讀?”雖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我們不跟著跑又能怎麼辦呢?
神奇學校
當我讀完《神奇學校》後,發現搖號對於絕大多數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契機,可以讓家長停下匆忙追趕的腳步,讓我們的孩子有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全家有時間品嚐他成長中的快樂與挫折。
讓我們來看看,這所位於墨爾本的名叫菲茨羅伊(簡稱FCS)的成立了四十年之久、學生最多時不超過70人的全日制小型社群小學校,是如何放慢速度授課,並得到全澳州學校的認可、借鑑和模仿的。
首先,這是一所個性化學校,孩子們愛幹什麼就安排時間專門幹這個。孩子們用於學習的時間最少,但是他們的閱讀和數學成績全澳奪魁,他們做了些什麼?
他們鼓勵孩子獨自上學;
他們把操場設在學校對面的體育公園裡,而校舍則是創辦人夫婦的家;
他們給孩子自由的時間:什麼事情都不安排、什麼任務都沒有;
他們把週三設為燒烤日、週四設為喝湯日,公用廚房裡天天有下午茶;
他們的課程表充滿彈性,什麼好玩,孩子對什麼更感興趣,老師們就把課表臨時調整到那個話題;
他們的鋸和錘子都是真的!每個孩子都可以一試身手;
他們有著不同尋常的老師隊伍,來自各行各業,充滿活力和熱情;
他們不反對身體接觸,認為自然的接觸更利於身心發展;
他們做到七年不換老師,要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首先他們要有非同一般的凝聚力;
他們喜歡開會,開會時大小孩子圍成圈,每一個都要發表意見;
閱讀課和數學課是這裡最不含糊的課程;
體育課、爬樹課、游泳課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他們的營地活動是真的住在蠻荒之地,但是孩子們能從中感受到和五星級酒店一樣的享受;
週三是不受限制的糖果日,孩子在其他日子裡的偷吃糖果的情況反而減少了。
起初,我覺得這所澳洲的FCS學校可能是另一個夏山學校,另一個芬蘭學校。讀完,我發現FCS就是FCS,她的特點在於:
家庭氛圍,自由探索,釋放天性。
書末談及了學校的教育成就,這樣的放鬆狀態下全校仍能取得全澳遙遙領先的成績,這讓我想起《不平等的童年》中那些工薪階級的孩子,他們同樣自由自在、同樣課後沒有補習班沒有功課、他們之中同樣會產生小團隊會產生領袖、同樣擁有更多的創造性。
所不同的是,他們沒有機會與成人有更多的深度的對話,這使他們面對成人社會時,缺乏自信;而成長過程中缺失的成人正面示範也令他們面對生活手足無措。另一方面,他們缺乏閱讀更缺乏有效閱讀帶來的深度思考。其成長過程欠缺的思考能力使得他們成人後的思維和行為只能隨波逐流。
▲ 三四年級的辯論課。
一次我參加某個現場講座,演講者以一個問題開場:孩子什麼樣的未來才稱得上“幸福”。
這個問題難倒了不少家長,有的說“有好的工作”,有的說“成立好的家庭”,有的說“有能力”。從此,這個問題也成了我的心事,我常常會審視其他家長和機構的教育目標,以此瞭解他們的真正的動機。
那麼,FCS的辦學目標是什麼呢?
1、成為適應能力強並有活力的人
2、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3、樂於助人的批判性思考者
那麼,這所神奇學校是怎麼達成他們的教育目標的呢?我總結了以下的秘笈:
神奇學校的成功之處在於家校聯合治學。是從學校到家庭的教育理念的高度一致。學校在小班制、嚴肅教學閱讀和數學等方面傾注大力氣,而家長參與營造家庭氛圍、成人示範、學著放手。家校互相信任,互相支援。世界上真的有“快樂而高效”的教育,但是家校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小班制的優勢
FCS的願望是培養孩子的精神,保持小班額有助於這種精神的培養。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另一個同等重要的目標是養育孩子。
當我們致力於養育孩子時,和孩子的交往需要建立在個人層面而不是制度層面。大學校和大班額意味著批次生產,一個人面對一大群人,不可能給予太多個性化的關注。
因此,學校的大小和班額的大小至關重要。
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使人學會尊重學會關心,包括尊重別人的空間。讓家長甚至祖父母參與到教學中來。作為家長和教師,在這種生活中處處展現出他們所真正信奉的東西一一慈悲、喜悅、對彼此的尊重、對於個人和周圍環境的關心、傾聽他人和表達自我的能力一一那麼孩子也將學習並效仿。
成人示範,兄長示範
無論是學校的老師還是學校的家長志願者,都是對某事有特殊的熱愛的成人,願意無償提供大量的學習機會。成人和大孩子的示範效應對孩子影響非常大,哪怕一言不語,他們不可避免地會傳遞價值觀。
因此大人要盡一切可能多與孩子交談,多參與他們的學校生活(比如志願者服務)這麼做的前提發自內心對孩子作為人的尊重。所以,首先,請尊重我們的孩子事獨立的人,其次給予示範,而非代勞。
嚴肅地教授閱讀和數學
FCS對文字和數字都有著天然的熱愛,從一開始,他們就一心想把這種熱愛傳遞給孩子們。他們認為熟練的讀寫和數學能力是我們當今社會所要求的生存技能。沒有這些基本技能,孩子們可能會難以建立自尊感,長大後也難以找到令人滿意的職業。
FCS從來沒有動搖過這個信念,那就是學校應該培養孩子讀寫算的基礎能力。而這些必備的學科能力給予孩子面對未來生活的自信。
放手,任其自由地支配時間,自由地探索
父母都想成為“最好的父母“,往往選擇最安全的道路,但這恰恰害了孩子。如果過度保護,就沒有機會接觸大自然和社會,或經歷任何挑戰,從而學習成長。無力應對危險情況。
▲ 爬樹也是一門課。FCS給不同的樹劃分了難度等級,孩子們可以逐一去體驗。
孩子需要自由時間來做夢、發明創造、與人互動、做他們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別人認為他應該做的事情,儘管那是出於好意。他們需要空間來發現自己,探索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以及別人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
此外,孩子需要有機會學習如何使用閒暇時間。經常被來回地安排,會使孩子習慣於依賴他人來為自己做計劃。有些習慣了聽別人安排的孩子,當沒有權威人物為他們規定任務的時候,他們會變得焦慮。
社交能力:開會,溝通,分享
將人際交流與互動作為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要讓孩子們參與到每日的理性談話中。在FSC,孩子們被要求圍成圓圈,每個孩子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別人的心聲。
▲ 一年級的茶話會。
老師的任務是制止噓聲,鼓勵孩子們勇敢而坦然地說出心裡話。日常溝通交流促進了孩子們的表達和思考的能力,是閱讀的延伸。
吃苦教育
營地教育是FCS非常獨特的一種“吃苦”教育文化。太豐富的物質會讓孩子誤以為真實世界是個應有盡有的大壁櫥,當其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會顯得無能為力。
沒有抽水馬桶、沒有電的原始狀態的營地生活教育會讓孩子成年後更有處之泰然的平和心態,因此適當的年齡要鼓勵或者帶著孩子去吃吃苦。
採用更有趣的方式學習
在FCS,基礎教育中最為倚重的是數學和閱讀。除了正式課之外,他們有更多的隱性課程。
看似純粹的玩樂,交際,對話,探索野外,都是在學習:玩樂和交際是體能,創造力,領導力的學習;對話是閱讀方式的延伸,透過有效對話,孩子們瞭解彼此的真實想法,懂得規則與邊界,學習經驗;探索野外,是接受大自然的教育也是學習生活必備的技能。
感悟
在全澳數學成績第一的美好圖景之後,我看到FCS的成功在於家校共建。
家庭首先要接受和服從學校的培養全人的教育理念,明白最好的教育來自家庭,即使最優秀的小班制學校可以做到七年不換老師,但是也比不上終身不換的二對一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瞭解,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責無旁貸。
同時家長要始終保持對有效理念的不懈探索,即透過不斷最佳化理念,對孩子們所做的所有事情上保持活力總是尋找最好的方法,隨時為新的方法放棄舊的做法。
當我們思考教育的本質:無論是寓教於樂,還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斯賓塞的“大自然的教育”,還是FCS的“學校即生活,生活即學校”,其核心都是一樣的:真正的生活教育效果比正式的學校課程更寬廣。
學習與玩耍兩不誤的方法是家校不斷努力不斷創造樂趣保持活力的結果。
所以,孩子的未來並未被“搖號”奪走,他始終在我們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