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lyoversea128

    將吃瓜子視為中國的國粹,並將其與中國的文化品格聯絡在一起加以精采、透闢的分析,從而見出國民劣根性的頑固存在,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能是一次獨一無二的選材。因此,這一篇《吃瓜子》不僅是雜文中的上品,即使放在中國現代文學的整體格局來看,也不失為值得稱道的佳作。

    本文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不無詼諧地點明 “拿筷子,吹媒頭紙,吃瓜子”堪稱華人的三大發明。對於“拿筷子”,作者未加非議; 對“吹媒頭紙”,作者的嘲諷、憎惡之情已溢於言表。這種感情一經表述,即一發而不可收地進入第二部分。

    文章的第二部分轉入對吃瓜子的具體描述。首句即指出吃瓜子在三大發明中的顯要地位及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緊接著筆鋒一轉,以親身體會談自己對於吃瓜子之道的“短拙”。文章極細微地描述了“我”吃瓜子時的窘態及對吃瓜子痛感困難卻又欲罷不能的心理,旨在說明連不精此道的人尚且如此被吸引,那麼精通此技的人更不知如何著魔了。果然,接著就以細微而誇張的筆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有閒階級吃瓜子圖”。少爺們吃瓜子時的談笑風生、從容自由,小姐們吃瓜子時的窈窕嫵媚,無不令人歎為觀止。可以說,有閒階級百無聊賴的寄生蟲般的生活,被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了。吃瓜子既然成為中國的國粹和絕技,如若不在外華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優勝,豈不十分可惜嗎?於是,作者有意安排了“我”教導日本人吃瓜子的細節。“我”在日本人面前的驕矜自誇,簡直就是阿Q的盲目自尊自負、自欺欺人的惡劣品性的絕妙再現。

    如果說文章的前兩部分側重於具體事例的敘述,形象地再現了國民劣根性在“吃瓜子”上的折光,那麼最後一部分則透過理性歸納,透闢地分析了“吃瓜子”與以“消閒性”為特性之一的中國文化心理結構的關係,表示了作者本人對於某種民族病態的憂慮,從而使文章在揶揄嘲諷中達到了相當的思想深度,具有了較強的啟迪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女人的頭髮又黑又亮,是如何保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