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級無敵小草
-
2 # 海馬星空8
顯而易見,隋煬帝的戰爭組織太差,同時內奸太多。雖然是攻勢。此後的北宋末年也是,雖然說是守勢。但100多萬宋軍打不過10萬金國軍隊。北宋上層嚴重腐敗,宋軍組織渙散,內奸橫行。到處都是買賣情報的。結局可想而知。
-
3 # 張睢陽齒
一、國力不同
隋煬帝征伐高麗前,先後徵召數百萬壯丁修洛陽城、通大運河、築長城;國力民力已被他消耗殆盡。修大運河時全國男丁都不夠用了,政府只好徵發女人服役。而此時國內農民軍蜂起,天下大亂。第三次徵遼時,各地招募計程車兵被義軍所阻攔,甚至都無法集結到一起,更別說傾全國之力作戰了。
而唐太宗徵首高麗是在公元644年,此時唐朝已經休養生息了二十多年。此時唐朝上下君臣一心,名將輩出;國力空前強大,政府能夠凝聚全國力量攻打高麗。
二、將帥不同
隋煬帝本人並無戰功,平南陳之役他僅是掛名而已,並無實際指揮大兵團作戰經驗。百萬大軍聽起來人數很多,但當時的後勤保障根本無法支撐如此大規模的兵團作戰。百萬大軍中能渡過遼河上前線的只有三十多萬人。隋軍就連這三十多萬人的後勤保障都無法供給,甚至讓士兵自行揹負三百多斤糧食作戰。隋軍士兵根本背不動,剛出營門就把糧食挖坑埋了。才剛剛走到一半的路程,隋軍就斷糧了,高麗軍趁勢偷襲,隋軍大敗。
而唐太宗本人就是不世出的名將,曾親自帥軍先後攻滅竇建德、王世充、薛仁杲等軍閥,為唐朝打下了大半個天下;軍事經驗十分豐富,收拾小小的高麗自然不在話下。唐太宗深知兵在精不在多,幾次伐遼軍隊人數控制都在十萬人左右,後勤保障能跟得上。
第三、其實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沒能攻滅高麗。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大將蘇定方攻滅百濟。公元668年,名將李績帥軍徵遼,多次大破高麗,高麗王出城投降。唐朝在當地設定安東都護府,管轄北韓半島。至此北韓半島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治下。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先說李世民征戰高句麗;
貞觀十六年即公元642年11月,高句麗統治集團高層發生動盪,帝王易位,淵蓋蘇文殺其王高建武,立高建武侄高藏為王,專制國政;是年,百濟趁機與聯手高句麗蓋蘇文密謀斷絕新羅入唐之道。
第二年即公元643年9月,新羅向大唐求援,李世民派遣使者至平壤奉勸淵蓋蘇文罷兵,遭到拒級;公元644年7月至次年9月,李世民深思熟慮後出兵遼東,攻打高句麗;唐軍先是連戰連捷攻克蓋牟等10城,後因唐太宗過於求穩,又久攻安市不下,天氣轉寒、糧草接運不濟,不得不撤軍。
儘管“天可汗”沒有最終消滅高句麗,但連取高句麗十幾個城市,斃敵在五萬以上,俘敵七萬以上,繳獲了大量的馬匹、鎧甲、兵器等戰勝品;重創了高句麗,此後高句麗再也無法恢復國力。
一.太宗能勝原因
1.御駕親征士氣高,當時太宗透過南征北戰,威震四方,已贏得了“天可汗”的美譽,敵人聞風喪膽。
2.說是十萬兵征戰高句麗,指隨太宗上前線的野戰軍,其實,加上後勤及備用部隊遠不只這個數。
3.高宗叱吒沙場已久,善用人才,妙計頻出,謀略得當。
二.隨煬帝大敗而歸的原因。
1.隋煬帝征伐高麗前,前前後後徵召了數百萬壯丁,這包括了修東都洛陽城、疏通隋朝大運河、補築長城等規模巨大的工程;民力幾乎消耗殆盡。
2.時機選擇差強人意,至修大運河時男勞力已嚴重不足,只好徵召女人服役替代,弄得民不聊生,官民對立日趨嚴重。
3.國內農民軍起義,風起雲湧,天下大亂,政局不穩。後來說的一百多萬兵力,完全是虛張聲勢,真正徵遼時,各地招募計程車兵多被義軍所阻攔,無法執行軍事行動.
-
5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後勤補給線問題
(一)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征討高句麗
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征討高句麗,犯的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建立通暢的後勤補給線,就貿然深入。
當時,隋軍在遼東共有24軍,再加上隋煬帝的御營六軍,以及來護兒水路諸軍,總兵力達到113萬人。其主力,是遼東的24軍,估測其兵力也有近百萬之眾。如此眾多的兵力,必須要有通暢的、安全的後勤補給線。但是,隋軍在渡過遼水以後,在高句麗的遼東地區(遼水和鴨綠水之間),竟然頓兵於高句麗各城之間,沒能攻下哪怕一座比較重要的城。既然沒有攻下高句麗的城,隋軍在遼東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後方,所有地方都是前線,相應的也就無法開闢出在遼東的後方運糧通道。
在此情況下,隋軍穩妥的打法,是先集中兵力攻克一批城,打通運糧通道,然後留下適當兵力保護通道,主力再向前推進。然而,隋軍實際上的做法是什麼?在遼東一城未下的情況下,就貿然派出24軍中的9軍,長驅直入,渡過鴨綠水,並在高句麗軍的引誘下,繼續深入,一直到了距離平壤30裡的薩水。此地距離隋軍的後方遼水已有差不多上千裡。
如此長途行軍,隋軍竟然完全沒有開闢後勤補給線,只能讓官兵自己攜帶糧食物資,每人自己攜帶100天的糧食,再加上其他物資,每人要背三石的重量,士兵們根本背不動,“人馬皆給百日糧,又給排甲、槍槊並衣資、戎具、火幕,人別三石已上,重莫能勝致”(《資治通鑑》)。
所以士兵們就偷偷的把糧食埋了,結果剛走到半路,糧食就快用完了。
糧食都快沒了,這仗還怎麼打?最後,深入鴨綠水的隋軍9軍,被高句麗打的大敗,再加上撤退途中的損耗,等到返回遼水的時候,出發時的9軍共計30.5萬人,回來的只有2700人,幾乎全軍覆沒了。
(二)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征討高句麗
與大業八年(612)隋軍輕敵冒進完全不同,貞觀十九年(645)唐軍進攻高句麗,非常重視後勤補給,渡過遼水後,馬上集中兵力,攻克了蓋牟、遼東、白巖等城,在遼東地區的中部,開闢出一塊地盤,建立了唐軍在遼東地區的後勤補給線,唐軍前線官兵得以安心作戰,不用擔心後勤問題。
唐軍在向前推進時,也時刻注意自己的後勤補給線,當時,唐軍攻打安市不克,有人就建議,不打安市,主力向東攻克烏骨城,並繼續深入,渡過鴨綠水,直接攻打平壤。由於唐太宗最後沒有采納這一建議,現在網上很多人還覺得很可惜。我認為,一點也不可惜,唐太宗的決策是正確的。高句麗不同於北方的突厥等遊牧民族,高句麗城池眾多,不是依靠長驅直入的閃電戰法就能解決問題的,必須步步為營,一刀一槍的慢慢打。前有隋軍的慘痛教訓,後有唐高宗龍朔元年(661)蘇定方大軍從海路直驅平壤,結果頓兵平壤城下,達半年之久,最後糧盡,無功而返,皆為明證。
在貞觀十九年(645)時,唐軍雖然攻克蓋牟、遼東、白巖等城,在遼東地區的中部建立了前進基地,但是,北部還有新城未下,南部還有建安城未下,高句麗在這兩處,尚有相當兵力,當唐軍主力沒有繼續前進的時候,他們不敢與唐軍主力叫板,一旦唐軍主力貿然前進,僅留少量兵力保護運糧通道,則新城、建安的高句麗軍必然會試圖趁機襲擾甚至切斷唐軍運糧通道,到那時候,唐軍主力還是得撤回來保護自己的運糧通道。
二、授權問題
(一)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征討高句麗
隋煬帝在征討的時候,沒有給前線將領充分授權,他明確要求,“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資治通鑑》),在當時的指揮條件下,如果隋煬帝想親自指揮,可以呀,您老人家好歹靠前指揮呀,結果呢,渡遼之後的第一仗,遼東城之戰,隋煬帝就沒有靠前指揮,他給前線下達瞭如果高句麗守軍投降,應該接受並撫慰的原則性命令。結果遼東城守軍數次詐降,爭取修城時間,前線將領不敢專斷,每每向隋煬帝請示,如此往復,耽誤了大量時間。後來,隋煬帝終於親臨遼東城檢視情況,卻仍然不放權,只是威脅恐嚇前線將領,那人家更不敢做事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隋軍將領都不敢擅自決斷,完全喪失了主觀能動性,只是消極的等待命令。而隋煬帝自己又沒有很具體的、可行的命令。大家就這麼耗著,反正我沒有許可權,但同時我也沒有責任呀,我是在等待和執行你隋煬帝的命令。就這樣,百萬大軍,居然連一座像樣的城都沒打下來。
(二)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征討高句麗
唐太宗在征討的時候,雖然他自己已經是非常靠前指揮了,例如駐蹕之戰,儼然就是前線指揮官,但是,他仍然給前線將領充分授權。所以我們看到,這次征討,唐軍李世勣、李道宗等前線將領非常活躍,從渡遼開始,李世勣就先來了一出聲東擊西(實際上是聲南擊北),假意走南面的懷遠,實際上走的北面的通定,出敵不意;渡遼之後,遼東城之戰,高句麗前來增援,當時唐軍兵力不多,有人建議先堅守,等太宗來了再做定奪,是李道宗主動提出,不能堅守,要主動出擊,李世勣拍板決定,於是在野戰中大敗高句麗軍。這要放在隋煬帝的時候,誰敢呀,不得專門向隋煬帝請示請示,要不萬一落個“專擅”的罪名怎麼辦?
唐太宗充分授權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攻克白巖城以後,當時唐太宗已經在最前線了,他原本的打算是不打安市,繞過安市南下,攻打建安城,李世勣提出不同意見,認為要確保糧道安全,最好先打安市。這在隋煬帝的時候是不可想象的,你敢否皇帝的命令,不想活了嗎?然而,對於唐太宗,李世勣就真的敢提不同意見,而且,唐太宗居然同意了,“以公為將,安得不用公策。勿誤吾事”。
唐太宗充分授權,前線將領有了相當的自主權,相應的也就有了相當的責任。我把權力交給你們,打勝了有褒獎,打敗了有懲罰,個別你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再上報由我來解決。在充分授權的情況下,下面的將領也就敢說話,因為我有許可權,也有責任,該說話的時候我不說,後面出了事兒,我要承擔責任的呀。唐太宗的管理能力,確實高出隋煬帝不知道幾個檔次。
-
6 # a本色蔚藍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並不是為了征服高句麗,而是徹底廢除關隴集團的基礎吧。
隋朝和唐朝前期,軍事力量都是以府兵制為基礎,為此,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高宗,武后目標莫不是以徹底廢除關隴集團為目標,徵調其人力,物力財力,荒廢於戰爭中,借高句麗這把刀殺人,可惜人家關隴集團也不是吃素的,大不了換個領頭人就是了。楊玄感,李密,李淵都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代言人罷了。
說來可笑,最後搞死關隴集團的是唐玄宗以後軍閥割據,藩鎮混戰。
-
7 # 柴克016
一徵高距離:此次征戰隋煬帝信心滿滿,隨同人員除了出征將士,還有宮中的演出團隊以及外國史節,並由隋煬帝命令所有將領將前線情況回報至後方,由他來親自定奪作戰方略,導致了前線混亂,遇事不能及時調整戰略,所以必敗無疑,此次戰爭的失敗加之之前的開創大運河工程另人民苦不堪言,直接造成了人民反感情緒。
二徵高句麗:隋煬帝吸取了上一次失敗的經驗,率領百萬大軍再次攻打高句麗,此次戰役屢戰屢捷,勢頭強勁,眼看就要拿下高句麗時,誰料負責糧草運輸的後方將領楊玄感利用人民反感征戰高句麗的情緒在洛陽舉兵反叛,隋煬帝不得已撤軍平叛,導致此次戰爭的良好局面功虧一簣。
三徵高句麗:此時因楊玄感事件隋朝已經大傷元氣,各地起義軍慢慢壯大,但隋煬帝不顧反對之聲仍然對高句麗進行討伐,此時高句麗經過兩次防禦戰後國力下降也大傷元氣,高句麗王表面向隋朝臣服,隋煬帝也深知國內各地已經大亂便接收高句麗的臣服,不料回程途中官道已經被起義軍阻斷,回到大興城沒想到高句麗並沒有派出史節來訪,隋煬帝甚至提出四徵高句麗的想法,奈何隋王朝江河日下,全國起義軍蜂擁而至,隋煬帝徹底失去了雄心壯志,率領文武百官順運河南下避亂,走上了隋王朝和自己的滅亡之路。
-
8 # 馭風者520
隋煬帝伐高句麗兵力100多萬太多了,敗於後勤,自己把自己活活拖死掉了,唐太宗十幾萬兵力伐高句麗兵力正好,既可以有效打擊敵人,又避免了後勤壓力過重。當然勝利了。有時候打仗不見得兵力是越多越好,太多了反而壞事。
-
9 # MrQinXinShun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並不是為了征服高句麗,而是徹底廢除關隴集團的基礎吧。
隋朝和唐朝前期,軍事力量都是以府兵制為基礎,為此,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高宗,武后目標莫不是以徹底廢除關隴集團為目標,徵調其人力,物力財力,荒廢於戰爭中,借高句麗這把刀殺人,可惜人家關隴集團也不是吃素的,大不了換個領頭人就是了。楊玄感,李密,李淵都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代言人罷了。
說來可笑,最後搞死關隴集團的是唐玄宗以後軍閥割據,藩鎮混戰。
-
10 # 何運超
這個問題要從兩人個性來分析,楊廣當年征服南朝陳就是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感覺,他當過大兵團統帥,喜歡誇耀功績和氣勢,以為能夠震懾敵人,李世民注重實際,更是各方面比楊廣優秀的戰將出身,實戰經驗遠遠超過楊廣這是第一。
隋朝楊廣和實際統帥楊素儘管都有經驗的,但實際到達海東地區的隋朝軍隊過多,加上季節不適宜,無法展開行動,很多研究者都提出過,隋軍戰鬥力並不差,假如只有一半的人去到高麗,也未必會這麼糟糕。大兵團遠征必須要充足的物資補給,而高麗的失敗本身就是後方軍需方面引發了嚴重的動盪,軍心造成的影響更大,以至於一敗塗地。
李世民的勝利也比較誇大,實際上也只是區域性勝利,而高麗方面並沒有再李世民時期內完全失敗,還繼續頑強的抵抗著唐軍,甚至還安市城傳出過射傷過李世民的醜聞。國內很多人都不相信李世民被高麗人射傷過,當然這的確不是事實,但是,李世民作戰的特點確實是愛冒險,喜歡一個人帶著少數隨從勘察地形,考慮作戰,和當年周瑜冒險探查曹操水寨一樣的,這是古代優秀統帥必備的素質,包括作戰衝鋒在前鼓舞士氣等等,但風險就是容易遇到偷襲和伏擊,所以李世民受傷的傳說也是高麗人瞭解過他的特點編造的醜聞。
隋唐對高麗堅持的征討戰略上並沒有不同,所以,實際上就是楊廣和李世民不同的軍事經驗和習慣帶來的結果。
-
11 # 史娛善終
先說楊廣,過於好大喜功,在位十幾年間發了好幾次工程。討伐高麗也是在修築京杭大運河之後,本來運河修完百姓就怨聲載道,在短短的時間內又要去征討高麗,百姓剛服完勞役又要服兵役,軍隊素質可想而知。再加上百萬大軍,後勤補給問題很大,再加上高麗以騎兵為主,楊廣打敗。有人說徵高麗就是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多年沙場滾出來的漢子。可以說軍事素質相當強,再加上名將李靖,蘇定方,戰勝高麗也不是不可能。最主要的是,唐朝的國力強盛,百姓生活的還算富裕,百姓生活的還算滋潤,所以李世民用幾十萬軍隊就打敗了高麗。
回覆列表
唐太宗曾經三徵高句麗。
第一次,以10萬兵力征高麗,攻佔10城並斬首4萬餘,契苾何曾經以800精兵破敵1萬,後因天寒,加之糧草不濟退兵。第一次徵高麗於安市城無奈退兵。
第二次,唐太宗派偏師4萬餘人頻繁騷擾,連克數城,高句麗王無奈謝罪。第二次徵高麗以襲擾為主,因此,戰略目的已經達成。
第三次,唐太宗以30餘萬兵力親征,但因為去世而中止。
綜上,第一次東征雖有攻城若干,但戰略目標並未達成,因此稱不得大勝;第二次東征高麗可以稱得上勝仗,但是規模太小;第三次中止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