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
3
回覆列表
  • 1 # 殷默剛雙排鍵音樂教育

    作為家長和老師在學生的眼裡,就是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在當今網際網路知識不斷更新和知識大“爆炸”的當下,老師和家長過去的知識面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實社會,只有多多讀書學習,還要多選擇經典的書籍來讀,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這樣才能影響學生和自己的孩子成長,讓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上學習、工作、生活充滿希望!

  • 2 # 回憶過去165957846

    首先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現在的社會壓力大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帶的孩子都是一些老思想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再者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對孩子的心理也有傷害,現在這種狀況普遍存在,要想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還是的靠父母,有些父母的學歷並不是很高但是他們能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受到很好的教育!孩子的第二任就是老師,老師是帶領孩子接觸新的知識和事物!現在的父母老師主抓孩子的學習成績,從來不去和孩子溝通發現孩子的天賦,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有錯打罵體罰也是有的!現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強烈,心理很脆弱!父母和老師要想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抓住孩子的心理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天賦,對的就支援鼓勵孩子,錯的就要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知道怎麼做是對的!同樣社會在進步父母老師也要學習改變對孩子的教育!

  • 3 # 家庭教育孫麗

    這個說法的核心意義,並不在於“讀書”,這個形式也可以是聽課、參加培訓等等,讀書只是其中一種。

    因此這句話真正想說的是:

    為什麼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才能做好父母和老師,拯救真正的教育。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教育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工作

    任何一個時代的教育都有那個時代的特徵,固然有很多理念是世代相傳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有非常多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迭代的觀念。

    第二,教育是一種個性化的工作

    而並不是有一套教育的方法跟理念就可以使用全部學生;

    適用別家的家庭教育方法,放到自己家未必適合。

    甚至養老大的時候使用的方法,再養老二又不適用了,因為孩子的個性差異太大了,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這個過程中對父母跟老師的考驗是,我們永遠沒有一套公式去,像一個模子一樣套進去,就能夠把孩子培養成我們想要的那個樣子。

    第三,教任何一個父母跟老師都是正常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

    每個人都有自身成長經歷原生家庭受教育環境等的限制,為了擺脫這種限制和這種侷限性,我們需要不斷的在自我成長的路上,透過讀書學習參加培訓,等各種形式學習。

  • 4 # 教育處處春

    我在現實中也經常看到,問題中的最可怕的現象:不讀書的老師正在教孩子們知識:不讀書的家長正在對下一代進行育兒。我愛讀書,愛做筆記,但是在學校很多人不屑一顧。周圍的老師很多都是愛打遊戲掙錢。和他們交流,一談起國家大事一談起現在的香港暴徒問題,他們都偃旗息鼓,認為我是不該操的心瞎操心。

    第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我認為,教師如果不從國家的願景去考慮,那麼他教的學生不管成績多好,只是從一己之私出發,那也是很危險的。古往今來的歷史,就有很多例子。比如,大漢奸汪精衛,想當年,那是何等的風流人物:一表人才,氣宇軒昂,一談起國事來頭頭是道,無不令人欽佩。可是關鍵的時候,竟然以曲線救國為理由,成為天下恥笑的漢奸。我想他的老師一定也是沒有從國家的願景出發,讓他關鍵時卑躬屈膝,缺了鈣。

    每個老師都應該有一種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強烈的責任心。並且把這種責任心踐行到教書育人的實踐中。沒有愛國情懷的學生,成績再好,都是沒用的。要培養具有愛國情懷的新一代接班人,教師必須時時刻刻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時刻朝著國家發展的方向,培養優秀人才。那麼這樣看來,如果老師不讀書,不讀好書,那麼怎麼才能時時刻刻掌握大方向呢?

    有時候看到老百姓說一代不如一代,孩子們受到誘惑影響,攀比,愛富嫌貧,以至於產生另類生物:巨嬰,啃老族。我就感到深深的自責。他們都是學生,雖然我不是他的直接老師。但是我在為教育擔憂,我能為此做點什麼呢?

    北大教授錢理群退休之後,決心用十年時間下沉到義務教育階段,準備給中國的教育找出一條療治的藥方。但是他用十年時間得出了一條結論:教育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我當了十年的學校圖書管理員,沒有一個老師愛借書,當然除了我一個,有個別老師也借書,就是為自己的孩子借書,借了書都不還,一問他們,就說,回來再說吧。不讀書的人當然也不愛惜書籍,我也為之深深的擔憂。

    第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也沒有進步。

    朋友小王家和朋友小剛家進行對比。

    小剛弟兄四個,他的爸爸非常愛看書。他的爸爸非常了不起,把他們四個都供養上了重點大學,都分配了工作,在村裡邊是頗有影響的人物。從他的爸爸愛讀書就知道,家長愛讀書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後來小王也看到了《康熙大帝》這本書,他也要借,當時我有點猶豫不決,但是作為朋友,只好借給他。但是一年多,毫無音訊。

    我就問他看完了沒有,他說看完了,在家裡,抽時間給你帶過來。小王沒有考上大學,沒有正兒八經的工作。只是安裝工,給賣空調的搞服務,專門上門安裝空調。

    《康熙大帝》三年之後還沒有物歸原主。我和他家裡離得不是太遠。他也姊妹四個,但是沒有一個有正兒八經的工作,都是小學或者高中上半拉,就不上了。

    有一天聯絡了他?正好他在家,我就去他那裡玩。他的一間小屋,裡邊扔的都是安裝的工具,亂七八糟的。腳就沒地方踩踏。另一個屋子,在外就聽到麻將的嘩啦嘩啦聲,一股股煙味隨著嘩啦嘩啦聲,飄到窗外,向天空瀰漫開來。

    有一個意外的發現讓我再也不敢借他書了。正屋後邊,漏天廁所,廁所有凳,登上放著撕爛的廢書紙。不看則已,一看大怒。原來我的《康熙大帝》被“廢物利用”了,當成廢紙用了。

    他們家有麻將場,他們家沒有人愛看書。書中自有顏如玉,在他們家根本行不通。《康熙大帝》這本書借給他,真是明珠暗投了呀,我對著心愛的書,咬牙切齒。

    怪不得他們的學業都是半途而廢啊。從此以後,他再向我借書,我也只有萬般理由推脫。因為我從來沒有見他再提起過我的《康熙大帝》。

    有一句話對所有的家長很有用處:積金積玉,不如讀書教子;寬天寬舍,不如寬以待人。

  • 5 # 米米幼師

    關於為什麼說做老師、做父母要多讀書才能成就真正的教育這一問題,個人的觀點如下:

    一、教師

    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一個不愛讀書的老師,不要指望他們教出多好的學生,不愛讀書不愛學習的老師,拿什麼來教會學生?所謂教書育人,意思是既要教好學生,又要教育好他們。“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斷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夠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吸收更多的知識。

    現在科技發達,很多老師在以前那個年代是沒有接觸過的,所以老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只有自己掌握了,才能更好的教會學生,引導家長。就拿製作教學課件,老師先學會,才能夠製作,然後運用在課堂上;教科版也在不斷地改進,教師如果不學習,就沒有辦法教會學生;給學生改試卷,以前都是用手用紅筆改試卷,現在全部ABCD,用電腦刷一下成績就出來了,發到群裡,老師必須教會學生,引導家長,他們才懂得看……真的以前這些,八十年代以前的老師確實沒有接觸過,如果他們不學習,早就淘汰了,所以老師應該熱愛讀書、多學習、多探究、不懂就問會的人。

    二、家長

    愛讀書的家長,孩子一般都不會很差。我有兩個表姐,一個表姐喜歡學習、看書,一個表姐不愛看書,在家專門打麻將。

    愛看書的表姐,家裡大廳有大書櫃,房間裡有小書櫃,每天一有時間就翻閱圖書,因為小時候家庭經濟不夠好,只讀初中就輟學了,後來結婚有了孩子,又有了些錢,她自己去職校讀中專、後來又讀了大專,孩子在她的影響下,從小就很愛讀書,學習也不錯!長大了都考上很好的大學。用她的話來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帶領孩子讀更多的書。愛打麻將的表姐,家裡開了幾桌麻將,村裡很多愛打麻將的人都來她家打,孩子從小就跟著她在麻將桌旁,很早就認識了麻將、會打麻將。就算上學了,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是戳麻將。學習成績差,讀到初中就讀不下去了,乾脆回家跟媽媽一起打麻將。剛開始打麻將只是玩,後面用錢打,有時候還輸了不少錢。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說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綜合上述:做老師、做家長的只有不斷讀書、不斷學習,才能夠培養更好、更優秀的學生、孩子。

  • 6 # 蘇拉木塔格

    富蘭克林說: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其實,更為重要的是,讀書使人明智,讀書增長見識。

    特別是做老師和家長的,雖不能說讀書一定能“成就”真正的教育,但多讀點書,對孩子教育的確有好處。

    讀書增長專業知識。

    一個人的專業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教師亦如此。教師不但要讀書,還需要長期堅持讀書,以此來增長他的專業知識。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家長也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參與者。家長需要讀書,以便增長知識,更有效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透過讀書,掌握教育的方法。

    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多讀書可以掌握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以便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辦法、有抓手、有效果。只有這樣,我們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才可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不至於忙中出錯,或者情緒失控。

    最近網路熱議一事件:杭州一10歲女孩,因貪玩不寫暑期作業,惹怒“虎媽”,被關門外3小時。小孩敲門,不開;鄰居敲門,不開。 無奈之下,鄰居報警求助警察。哪料想警察敲門依然不開,“這孩子我教不好,你們帶走吧!”

    發生事情不幫助孩子,不尋找問題發生的原因,只想簡單粗暴地解決,導致鬧出這樣的戲!倘若這位家長多讀點書,在教育孩子上,哪能出現這樣失去理智的做法?

    周國平說: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我們排除做學問很實際的目的,讀書就是我在吸取營養,把自己豐富起來。

    所以教師和家長多讀點書,絕對對孩子的教育有益無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中韓信是不是有點太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