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淺淺的流年帶著微笑
-
2 # 唐僧說古今
一、器形。就現有材料看,洪武朝青花瓷器形偉岸,甚至要超過元青花。例如,蓋罐有高達65釐米的,盤的直徑多在40~45釐米,有的達56釐米,有口徑40釐米的大海碗,一個小小盞託的口徑竟然挨近20釐米。這實際上是一個新王朝的雄偉氣魄在器物製作上的反映。洪武瓷器壁對比紮實,整體給人一種雄壯拙實的感受。
2/7
二、青花呈色。在青花呈色上,洪武青花不及元青花和後來的永宣瓷鮮亮,多閃灰或幾近黑色,有一種粉類塗料被水沖刷過的感受,料濃處有褐色結晶斑駁和天然的下凹。小件器物呈色對比清麗濃豔。有人以為洪武青花器用中國產鈷料描寫,但經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測定,其青料成分與元青花並無二致。當然,民窯出產的很多平時小件器物的青料不屬此列。
3/7
三、修坯技術。在修坯技術上,洪武青花瓷與元青花有顯著差異,改元代器物足牆斜削為平切,器底有平坦的細白砂底,也有塗一層褐紅色護胎汁的,有些還有顯著的旋痕和淡淡的橘紅色,但手撫感受均滑潤。有不少器物底部開端施釉,改變了元代多不施釉的習氣。盤類器物有的內底平坦,有的稍下陷,周邊則輕輕突起一圈。
4/7
四、繪畫體裁。洪武青花所選用的裝修圖畫與前後相鄰朝代對比顯得單調,多為四季花卉,扁菊紋運用最多,也運用一些獸紋,如龍鳳紋等。龍爪多為五爪,與元代的三爪、四爪不同。別的,院子湖石、石欄芭蕉、歲寒三友、鴛鴦池塘、靈芝紋等亦多見。元代慣用的雜劇故事、水藻游魚紋已很少見。與元代圖畫對比,洪武青花已表現出自身的某些時代特徵,例如紋飾層次開端削減,茶花葉片和蕉葉中莖留白不填色,西番蓮葉和牡丹葉片遍及減小,顯著細瘦,併發生變形,有的葉片有顯著的出尖現象。
5/7
五、瓷土質料。洪武器不管官窯民窯,其運用的瓷土質料都是非常優秀的,但質料加工不如永宣及今後各朝精密,民窯器物胎體上常會有一些雜質。洪武器物露胎處多有火石紅呈現,有的呈色較重。通常說火石紅重的器物時代偏早。洪武官窯器胎料的加工水平較元代有了顯著提高,故胎的孔隙顯著削減,而元青花器壁和外底則多見不規則的氣孔。器物的白胎較少,有的胎呈灰黃色,但手感均對比滑潤。器物胎底有少數氧化鐵黑黃色疵點,偶有小片的窯渣粘附,高倍放大鏡下觀察,胎體有顯著的潤澤感。
6/7
六、釉面。洪武青花釉較元青花厚。因為釉的配方或濃度的原因,器物外表常呈現較顯著的縮釉斑和棕眼。多見釉面有兩種,一種對比潤亮,另一種是承自元代,閃鴨蛋青色,有失透感,頗似卵白釉,釉面不行亮。
7/7
七、題款。洪武青花官窯器至今未見年款,故依賴年款斷代是不可靠的。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洪武青花梅瓶,肩部篆書“春壽”二字,幾近孤例。民窯青花器亦未見年款。
1423萬成交青花纏枝菊紋執壺
藏品年代:明洪武
2013年蘇富比成交作品。
此壺乃洪武朝梨形青花執壺之佳例。洪武二年(1369),設定御器廠於景德鎮,體現由朝廷對瓷器的發配、款式、風格及質量的監管。本品既富元瓷的豪放有力,又具明初之規謹精美,剛中見柔,見證元末明初瓷風的嬗變過渡。
-
3 # 收藏家雜誌新仿明洪武釉裡紅松竹梅玉壺春瓶
“洪武”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年號。關於明初御窯廠建立的時間,有兩種說法:一是明嘉靖王宗沐所撰《江西大志》所記載的洪武三十五年,另一是清嘉慶藍浦所撰《景德鎮陶錄》所記載的洪武二年。景德鎮考古所已故所長劉新園曾研究過明代御窯廠遺址的地理位置和遺址中發掘出土的實物殘件,結合文獻分析後確定了景德鎮御窯廠的建立應在洪武二年。
明洪武 釉裡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透過研究近幾十年來的考古發掘資料,墓葬和遺址中出土的明代瓷器中未發現一件帶有“大明洪武年制”的官窯款瓷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70餘件明洪武青花瓷器和釉裡紅瓷器,沒有一件帶有洪武官窯款,可見當今有無“洪武”官窯年款已成為鑑定要點。凡是帶有洪武款識者,一定要結合胎釉、紋飾等方面進行分析。
-
4 # 博觀收藏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明洪武瓷器的砂底,露胎出均可見星點狀或大片火石紅斑,這種火石紅斑,自元代開始出現,在明洪武瓷器表現突出,釉面多為青白色,色澤清雅,柔和悅目,繪龍紋,不如元代兇猛,多為五爪龍。元代所繪的折枝或纏枝蓮葉紋形較大,為大花,大葉,到洪武時這明顯縮小。瓷器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遺傳。明代洪武瓷器紋飾,太多簡練嫻熟,豪放生動,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麗,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風格。
洪武釉裡紅的胎骨有粗松和緻密兩類。粗松的一種手感稍輕,瓷化程度差。緻密的一種斷面細膩、緊密,白中略灰。據理化測試,釉層CaO的含量比青花瓷高,含鉀量較低,屬鈣鹼質,高溫燒成時粘度變化不會太大,較少流釉。釉面具明代青花器的特點,釉質肥厚、滋潤,釉色發青白。釉層有兩種:一種肥厚瑩亮如堆脂,乳白色,有冰裂狀或長條狀開片;另一種肥潤緻密,釉表有極細微橘皮紋,白中含青或青灰。普遍見縮釉點或縮釉線,露胎處見窯紅。玉壺春瓶、執壺及口徑20釐米左右的大碗底部施釉,但是底部釉的光澤感不強,與器身玻璃化程度較高的釉面色調不一樣,為白漿釉,薄處微泛黃,厚處呈乳白或青色。器身往往有開片,尤其是一些器物,大概是因火力不足,有類似漿胎的現象。釉裡紅呈色紅豔的大多釉色乳白,呈色灰暗的大多釉色趨灰。帶足器物的足已經改變了元代斜削的特點成為平削,器底微微下塌。
洪武釉裡紅呈色多樣
多數呈較淡或偏灰的色澤
有的器物有正紅現象
有的呈暗黑色
1、豔紅色——呈色純正濃豔,線條外緣大多有暈散,有些甚至整個釉面都呈淺紅色。呈色豔又無暈散的極少。檢看這種洪武釉裡紅殘瓷,蓮瓣間不借用邊線推斷這種工藝在洪武早期使用。
2、赭紅色——色厚重,剖面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釉裡紅處於白釉層中間,即胎上有一層白釉,其上是釉裡紅,釉裡紅上又有一層白釉。
3、灰紅色——釉裡紅彩較薄。
4、灰黑色——呈色以灰黑為主,微見紅意,稱釉裡灰或釉裡黑。有些呈色黑灰的可見明顯的鐵褐斑,這是含較多鐵質之故。
南京明故宮和鳳陽皇陵的釉裡紅建築構件有數種呈色,如赭紅色(區域性有綠苔點)、醬紅色(有暈散)、赭褐色(有綠苔點和暈散)、黃褐色、黑褐色等,呈色極不穩定。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杞棠鑑藏
洪武(1368年~139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建國後不久,他在景德鎮珠山設立的御窯廠,成為明代景德鎮最早的官窯,但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真正帶洪武官窯紀年款的瓷器實物。但是從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出土的大量民窯實物標本來看,洪武朝的青花花瓷製作都帶有元代遺風。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盤、折腰碗為多,大都沿襲元未舊制;青花色澤偏灰,胎體厚重;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了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扁菊花紋使用較多,葫蘆葉的繪畫卻不如元代規矩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無釉見窯紅。未泛起年款,帶款的器物也少。
明代洪武朝官窯青花和永樂朝部分官窯青花瓷,採用與元代相同的進口鈷料為色料;永樂朝官窯部分青花瓷和宣德官窯青花瓷以進口“蘇麻離青”鈷料為色料。關於“蘇麻離青”的產地,目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西亞的波斯;二說是索馬利亞,集散地在西亞某地。明成化早期,景德鎮御器廠官窯部分青花產品,採用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摻和江西樂平所產的陂塘青(又稱平青等)的混合鈷料為色料。
洪武青花瓷以繪製為主,輔以堆貼工藝。洪武青花瓷紋飾繪製佈局疏朗,簡練流暢,改變了元代多層次佈局,紋飾繁縟的特點,留有較多白地。官窯器的畫鳳多精細清秀,畫法工整,民窯器的則更加自然寫實且繪畫簡練豪放,創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劃”。
洪武青花所選用的裝飾圖案與前後相鄰朝代相比顯得單調,各種折枝、纏枝花卉花卉,扁菊紋使用最多,也使用一些獸紋,如龍鳳紋等。另外,庭院湖石、石欄芭蕉、歲寒三友、鴛鴦池塘、靈芝紋等亦常見。元代習用的雜劇故事、水藻游魚紋已很少見。碗、盤底心有書草書福、壽字。還有一種採用器內陽文印花,器外青花裝飾的做法。
-
6 # 古稀老玩家
古瓷沒有標準價首先是看在什麼地方,私下交易能賣能買就是價。大概拍賣是古玩店價的十倍,古玩店是地攤價的十倍。
-
7 # 以瓷惠友
明洪武的瓷器值多少錢?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明洪武的瓷器值多少?
這個問題問得過於籠統,一方面是明洪武瓷器品種不同價值與價格自然差異很大,比如青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單色釉等價格差異非常之大;另一方面同為洪武時期的瓷器民窯與官窯瓷器價值與價格之差別也非常之大,而且同一級別的個體價差也很大,同一件藏品在不同的交易平臺上價差也非常之大,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如果你非要不顧客觀實際地問“明洪武的瓷器值多少?”的話,那我也只能籠統地說同一件明洪武的瓷器在不同的交易平臺上價格在幾十元、幾百元到幾千萬、上億元之間。
上一件洪武瓷器,以餉同道。
“大明洪武年制”青花無框六字單行款青花纏枝蓮紋運算元口冬瓜式大梅瓶。
回覆列表
大明洪武瓷器一般看釉色和它的造型 大概價格2萬起步 如有收藏價值則百萬價格都有
洪武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
建國不久在江西省景德鎮朱山設立御窯廠 成為明朝時期最有名得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