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慧語心得
歷史地位最高戰功最多的還是多爾袞吧。
多爾袞是攝政王,權利相當於皇帝。鰲拜只是輔政大臣之一,最巔峰時期也不是一言九鼎。身份上來說,多爾袞是主子,鰲拜只是奴才,兩者天壤之別。年羹饒與多爾袞更沒得比,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就這麼個出身“漢軍”,在當時年代,年羹饒與多爾袞的差別就是十萬八千里,根本沒有可比性。
就我個人,也可能是華人傳統觀念,我喜歡多爾袞。也許在他的信念裡也閃過自己稱帝的念頭,但是不管是不是因為孝莊的原因,他選擇以天下大局為重,壓制自己私念,成就大清,就這一點,鰲拜和年羹饒有再多的戰功,但他們最終因無法控制自己的小想法,都無法和多爾袞相提並論。
-
3 # 歷史燒錄機
先看看三人地位,多爾袞後期為攝政王,鰲拜是輔政大臣,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多爾袞是皇室宗親,一度主持清朝軍政大權,是一把手,鰲拜,是將軍,有戰功,是中央權臣,年羹堯是認命的平叛將軍,三人中多爾袞軍功遠大於後兩人,不在一個級別,後兩人中,年羹堯大魚鰲拜,但是鰲拜坐鎮中央,權利大,畢竟清初,漢人在中央是沒有實權的。
-
4 # 商道故事卉
他們三人對大清的功績不可同日而語,多爾袞作為努爾哈赤最器重的兒子之一,本身具備跟皇太極爭奪汗位的足夠多的政治資本,再加上他的文治武功,在後金對明的作戰中屢立戰功,成為首屈一指的特戰先鋒,在皇太極即位後,又多次統帥大軍攻城略地;皇太極死後,各貝子和親王爭奪帝位的態勢逐漸白熱化,此時,多爾袞為大清長遠計,從大局出發,擁立皇九子福林繼位,很好地化解了一場內部的政治火併,功高蓋世;清軍入關,作為攝政王的多爾袞,在招降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剿滅李自成的大順軍主力、進軍北京城的鬥爭中屢顯其能,多爾袞是明王朝實際上的終結者和清王朝的有力奠基者,他功高三朝、威震華宇。
鰲拜是滿清第一勇士,這在多數小說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鰲拜作為皇太極的長子肅清王豪格的手下,在戰場廝殺中所向披靡,戰功卓越,在順治帝繼位之前堅決支援豪格與多爾袞抗爭,在多爾袞架空順治帝的時候也對順治帝忠心耿耿。順治即位後,鰲拜授議政大臣,世襲二等公,領侍衛內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受顧命輔政,但在輔政大臣中,卻是以索尼為首;康熙繼位後,索尼開始韜光養晦,任由蘇克薩哈與鰲拜在政治前臺爭鬥,以至於鰲拜擊敗蘇克薩哈之後開始膨脹奪權,使鰲拜走上了一條迷失政治方向的歧路,最終被康熙皇帝監禁至死,留下了千古罵名。
年羹堯作為雍正皇帝的包衣,在雍正做雍親王的時候就撈到了了不少政治資本,在血洗江夏鎮後,本該被處罰,卻意外被康熙皇帝加封為四川提督;雍正即位後,對這個有軍事才華和政治野心的包衣更是隆恩浩蕩,短期內給年羹堯連升多級,使其成為首屈一指的“欽命撫遠大將軍”,使其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委副主席,當然,年羹堯也不孚眾望,在對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的戰爭中建立大功。然而,年大將軍卻桀驁不馴,內心的驕傲膨脹引來了貪汙腐敗目無皇權,最終,落得個“兔死狗烹”的悲慘下場。
-
5 # 旁觀者嵐
多爾袞和鰲拜、年羹堯不是同一個層次的。
多爾袞不僅戰功卓著,更重要的是他還是清朝謀取中原、統一中原的謀略制定者和指揮者。是清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單說戰場爭鬥,他的戰功不低於鰲拜。 16歲就跟隨其兄皇太極攻打蒙古,有戰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18歲作先鋒,親自衝鋒陷陣,曾被祖大壽和洪承疇的炮火夾擊,幸爾逃命。20歲即做主師招撫察哈爾部眾。之後更受重用,受封睿親王,作為大將軍,統兵伐明,使明朝退居山海關內。
在順治即位後,採取了范文程的收買民心的政策,"嚴禁軍卒,秋亳無犯",在戰略上改變了得城不守的政策,在戰術上招攬民心,暫停剃髮令,打出替崇禎報仇的旗號,專門攻打李自成義軍,招降了吳三桂,博得漢族士紳好感,穩定了北方。
後攻克楊州後,攻克南京,弘光政權滅亡,他認為江山己一統,重新發布剃髮令。引起民族鬥爭。
從地位上,多爾袞稱父王攝政王,是無冕帝王,儀仗略小於皇帝,實際上他就是清朝的開國之帝,文才武略均出眾。
鰲拜,是順治為康熙留下的四輔政大臣之末。是清朝打天下的一員猛將。從打皮島、松錦大捷,戰功赫赫,被稱為滿州第一勇士。
打李自成、張獻忠時也很勇猛。但始終未做過主帥。
對皇太極,順治極忠心。晚年結黨營私,跋扈專權。被康熙擒拿囚禁至死。
是有較高地位的大臣,軍功佔一個勇字。
年羹堯,進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累任鄉試考官,累遷內閣學士。
30歲升四川巡撫,為清軍擊敗準葛爾部侵犯西藏作了後勤保障,後任徵西將軍,川陝總督。利用正面進攻和挑動土司內部矛盾,"以番制番",保障了邊疆安寧。
當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時,受封巡遠大將軍,戰勝羅卜藏丹津,受封一等公。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由於跋扈驕橫,擅作威福,結黨營私,貪汙受賄,被雍正罷官並賜目裁。
在軍事上,佔一個"嚴"字。具說雍正勞軍,見士兵們在三伏天還穿鎧甲,傳聖旨卸甲,但無一人動作。年羹堯發將軍令卸甲,立即全脫。在軍中軍令高於皇命。恐怕這也是獲罪的隱患吧。
如論軍事則為多爾袞,鰲拜,年羹堯。如論地位,則為多爾袞,年羹堯,鰲拜。
-
6 #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人才要出現在他該出現的時間裡,事件裡,各有特點,無有高下,只有領導在合適的崗位,用上合適的人才,那就是高明!
-
7 # 羅敷媚
無論戰功還是地位,都是多爾袞>>>鰲拜>年羹堯,尤其多爾袞獨一檔,跟鰲拜和年羹堯根本不是一個檔次,鰲拜和年羹堯加起來也頂不住多爾袞一個。
1,多爾袞,攝政王,真皇帝清朝享國276年,除了皇帝出現過不少強權人物,但攝政王只有2個,一個是末代皇帝溥儀他爹載灃,另一個就是多爾袞,另外慈禧算一個女攝政王,不過無論載灃還是慈禧,都比不過多爾袞,就算連同清朝的皇帝在內,能跟多爾袞比功勞和貢獻的也屈指可數。
多爾袞根正苗紅,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光這一條就甩鰲拜和年羹堯N條大街。
清朝前兩個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能力沒的說,但皇太極死的早,留下年少的順治繼位,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奉皇太極遺命,以輔政王身份輔佐順治,稱攝政王,實際是真皇帝,一手把持朝政,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就是多爾袞的功勞,多爾袞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權勢之顯赫,即便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也極為罕見。
更誇張的是,多爾袞死後竟然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這可是把他當作大清的皇帝入宗廟祭祀,這種待遇空前絕後,亙古未有。
雖然說,多爾袞很快就被順治掘墓清算,但他實質上就是清朝的第三任皇帝,功勞甚至在皇太極、康熙之上,年少的順治對多爾袞既敬又怕,甚至害怕這個搶了母親孝莊太后的叔父,哪天一生氣就把自己這個皇帝廢了,這也是他在多爾袞死後大肆反攻倒算的根源所在,不過就連乾隆也不得不承認多爾袞“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2,鰲拜,輔政大臣,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武將出道,號稱“滿洲第一勇士”,他前半生在戎馬征戰中度過,軍功赫赫,封公爵。康熙幼年繼位,順治指定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四大輔政大臣,鰲拜只是其中之一,雖然位高權重,但並未一家獨大。
鰲拜算是康熙初年權臣,確有操握權柄、結黨營私之罪,但他對皇帝是忠心的,他沒有野心也沒有實力謀反,不過康熙更不簡單,他不甘心受輔政大臣控制,設下計策,在武英殿當場擒拿權臣鰲拜,不過因為鰲拜並無顯罪,康熙只是把他囚禁至死。
3,年羹堯,撫遠大將軍,雍正奴才年羹堯既不是滿人,更不是皇族,他是地道的漢人,後來才改隸漢軍鑲黃旗。年羹堯是進士出身,早年沒有軍功,他在雍正繼位問題上出力甚多,曾率軍平定西藏、青海叛亂,立下赫赫戰功,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受到雍正寵信,一時間權勢熏天。
不過跟多爾袞、鰲拜不同,年羹堯只是皇帝一個得力的奴才,主子不高興隨時可以把他拿下,因此年羹堯很快被雍正削官奪爵,在獄中賜死,毫無還手之力。
回覆列表
戰功多、地位高,自然是按多爾袞、鰲拜、年羹堯來排。
不過,戰功“多”不等於戰功“重”。純以戰功論,鰲拜第一。
鰲拜生平征戰雖多,但大多戰功並無重大意義。他只有一件戰功最大,與順治帝得到皇位有關。
皇太極去世,未預定儲嗣。想吃這塊肥肉的,尚有其他皇子,幷包括多爾袞與多鐸在內,尚有豪格、濟爾哈朗等人。
年幼的福臨,即後來的順治帝並沒有什麼太強大的政治後盾。畢竟,孝莊皇后寡母而已,又非正宮,與其他權臣相比不佔什麼優勢。而這時,鰲拜領兵臨盛京,成為了福臨爭奪皇位最有力的棋子之一。
有道是,“功高莫過救駕”。鰲拜不是救駕,卻是順治登基的必要條件,這一份“戰功”,已經不僅僅是戰功那麼簡單了。三人相比,此為之最。
多爾袞得到他的地位,有戰功的因素,但更多政治因素。
他就算沒有戰功,作為努爾哈赤的親兒子,其地位也是其他人難以相比的。他的戰功自然不可小覷,乾隆評價他“厥功最著”嘛。但是真的論起戰功,他比不上大阿哥豪格,也就是那位傳說中的“神力王”。多爾袞這點戰績,不及神力王一半。
政治手段才是多爾袞的絕招。多爾袞構陷豪格,將大阿哥褫爵下獄,害死了他——戰功再大有什麼用?在政治鬥爭中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至於年羹堯,他的戰功不值一提。年羹堯這個總督、大將軍,名頭雖像那麼回事,但主要負責文職尤其是後勤事務。論戰功,十四阿哥胤禔那才叫戰功,年羹堯與之相比,不及十分之一。
年羹堯能得到他的地位,在於他掌握著西北大軍的後勤,既卡住老十四的脖子讓他有兵難調,又卡著雍正的脖子,誰讓雍正兩難相顧,怕激起軍中譁變呢。他處在咽喉的位置,自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綜上,多爾袞有戰功,但最大的武器是政治;年羹堯有戰功,但上位的法寶是經濟;只有鰲拜,助順治登基,這次領兵的價值真是厥功至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