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麥的麥麥
-
2 # 燭影斧聲
這個所謂相提並論要看從哪方面來看。從武功上講肯定是沒資格,但是從人品來說甚至更突出。
先說武功,這裡的武功不是個人武藝,是以武取得的功績。秦始皇一統六國功在千秋;漢武帝掃平匈奴,揚大漢國威;李世民助李淵平定亂世,對外族也是武功無數,被奉為天可汗。在這方面趙匡胤確實差的遠,或許你把四個人拉出來單挑,他是最狠的。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也是對外給錢最多的(不算後金),但是這與趙匡胤的初衷應該不符,他本意應該是先克己隱忍,積蓄力量,關鍵時刻給敵人致命打擊,可惜,繼位的一個不如一個,最後亡了國。
不過人品方面趙匡胤確實不錯,幾乎沒有汙點。秦始皇是以殘暴出名的;漢武帝因為司馬遷實話說的多了,甚至把人家給閹了;李世明逼父殺兄,再加上男女關係亂七八糟就不說了,唯獨趙匡胤,沒殺功臣,體恤百姓,不好色……等等很多,這可能和他出身行伍,在底層摸爬滾打多年有關係。
所以古代的創業之主或者中興之君肯定都是有過人之處的,至於能不能並駕齊驅,相提並論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3 # k笑笑生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事不可能是一人之功,肯定是一個團隊,只不過帝王是這些團隊的代名詞,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少。在相同的條件下去比較才能更客觀的評價,顯然我們是不可能把這四位爺當時的政治條件拉到同一水平線,單純的去評價誰的功績更偉大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笑笑生只是針對這四位爺做一個簡單的評述,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豐功偉績的帝王。
秦始皇掃六國,統一了華夏大地,建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等等這一些的舉措都是秦國幾代國君一直以來的目標,也一直在努力實現,只不過在秦始皇這裡得以實現,所以把這些政績要歸功於秦國幾代君主,而非秦始皇一人之功。但是秦始皇確實是非常有魄力的帝王,開創了很多先河。
漢武帝雖然戰匈奴揚大漢國威,但是也是仰仗他爹和他爺爺的“文景之治”留下的家底,有底氣。所以漢武帝是樹下乘涼,一個典型的“帝二代”,個人覺得他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君王,不然爹孃給的再大的家底也會被敗掉。
唐太宗跟隨李淵打天下,東征西討,更是在統一唐朝疆域方面立下赫赫戰功,並沒有藉助太多的力量,又憑藉玄武門之變成功奪取政權,相比之下,個人更喜歡太宗,有勇有謀。
宋太祖也是馬背上馳騁一輩子,靠“黃袍加身”坐上了皇帝位,在對待前朝皇帝后嗣的態度來看,無疑是一位人品非常好的皇帝,但是也正是因為自己皇位是靠軍變得來的,所以宋太祖對軍權的控制尤其嚴格,宋朝重文輕武,導致軍隊戰鬥力和積極性都不高,被北方少數民族一直欺負。好在宋朝是歷朝歷代經濟最為繁榮的一個朝代,重視商業,真正做到了“藏富於民”。
-
4 # 半畝禾苗
歷史我雖然不是太熟,但對趙匡胤還是知道一點,他有一點功績,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君王所比不了的。
趙匡胤即為後,在宮中設立了一個密室,裡面立了一個誓牌,其中一條說: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整個北宋基本上都奉行這一條理念,文以靖國。
馬背上的皇帝趙匡胤,知道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不容易,文化是治理一個國家的根本。北宋基本上遵循崇文抑武的策略,宋朝的文化得到大力的發展,空前的繁榮,所以北宋的文豪輩出。不過也給北宋的安寧埋下了隱患。
所以宋朝文官敢進言,電視劇《包青天》裡就有這種情節,包拯不顧皇家顏面,敢當場直言不諱的說出真相,如果不讓他說,他把帽子一除,還是要說。鐵面無私好威風,但是宋朝作為文官他性命是有保障的,換成別的朝代,別說帽子,腦袋恐怕也沒了。
一個崇尚文化的人,自然人品不在話下。趙匡胤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簡直是個完美的人,偶有聽到對他指責的一點就是“杯酒釋兵權”,也就是奪了武將的兵權,讓他們回老家安享晚年去了。
這些開國功臣,家裡都是富甲一方的土豪,如果再貪戀權力,有可能最後落得一個不好的結局。歷史上血淋淋的例子多不勝數。比他晚幾百年的朱元璋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動不動就把人送去見閻王了。
我們喜愛的大文豪蘇軾,就經歷了“烏臺詩案”,好多同僚都對他置之死地而後快,好在太祖
有不殺士大夫的條例,否則,就輕易斷送了一代文豪。就憑這一點也要把趙匡胤列入一代明君裡面。
-
5 # 清水空流
現在,我們一提封建帝王比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四個帝王可以說封建傑出帝王的代表,從掃平四方到治理天下。應該說做到了一代帝王的巔峰。而在這四個帝王裡宋太祖是是唯一一個開國皇帝,而且是唯一一個得國不正的開國帝王。
趙匡胤。生於公元927年,字元朗。在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篡位後周,趙匡胤善待後周皇室宗親。建立大宋。趙匡胤時年33歲。登基以後趙匡胤。攻佔荊湖。滅後蜀,定南唐。基本統一了華夏。但天不假年。公元976年,趙匡胤猝死。在位16年,駕崩時49歲,真正的英年早逝。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趙匡胤再活5年,定能徹底統一華夏。人們之所以認為趙匡胤不足以和秦皇漢武唐宗相提並論。一是因為北宋得國不正,二是因為北宋不是統一國家。領土最小,三是北宋對外戰爭疲軟。武力太差。而且兩次亡國都是亡於異族之手。
但我們必須要承認的的是就武力而言,趙匡胤的北宋是最弱的 一個。但就文治而言其他三朝合起來也無法北宋相提並論。唐宋八大家,北宋一朝就佔了6個。四大發明北宋佔了三個,而科舉制度在北宋徹底完善。門閥氏族在北宋也徹底退出歷史政治舞臺。庶族和平民憑藉公正的科舉制度走上了政治舞臺,並且牢牢地控制了以後的政治舞臺。並影響了後世直到明清。
兩宋無權臣掌權和篡位。也無後宮干政外戚專權,更無宦官之禍。皇帝和士大夫始終掌握國家權力,趙匡胤的北宋是華夏人活的最舒暢的時代,市井發達,民眾富足。上書言事者無罪,北宋沒有因為政治原因誅殺過大臣。這樣就使得兩宋時代也是華夏文化最發達的時代。
當然,趙匡胤的北宋的軍事武功不足,主要是北宋的立國原則重文抑武造成的,趙匡胤的做法雖然避免了藩鎮割據,軍事政變的可能,但由於矯枉過正,也致使兩宋的武力的衰弱。但鞭子不能都打在趙匡胤一個人身上。主要還是應該由趙光義來負責,他徹底的斷送了北宋的軍事力量,在趙匡胤在位的時候,北宋的武力是當時第一位的,而到了趙光義登基以後,北宋的軍事力量就逐漸衰弱,等到了趙光義死的時候,北宋的軍事力量就徹底喪失了戰鬥力。
應當說,趙匡胤完全有資格和秦皇漢武唐宗並駕齊驅的。,如果趙匡胤能夠徹底統一華夏,那就遠邁漢唐。不遜秦皇了。可惜啊,歷史永遠不能假設。
-
6 # 明月清風話古今
宋太祖趙匡胤也貴為開國皇帝,但一定要把他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放在一起比,說實話,他真的到不了這個高度。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疆拓土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的疆域,更為重要的是,他廢除了分封制,改用郡縣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這種統治模式一直延續下去。秦始皇是中國兩千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被告譽為“千古一帝”。
漢武帝劉徹,漢武帝時期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這一做法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北韓,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綢之路,在輪臺、渠犁屯田等創舉,並置使者校尉,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影響極為深遠。
在漢武帝在位時期,中國的領土疆域擴大了整整一倍。漢人之所以之後兩千餘年皆為漢人,便是因為漢武大帝劉徹,而非漢王朝建立者劉邦。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漢民族永遠的名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歷史的巨人,可以說是光照史冊。他少年從軍,能征善戰。自晉陽起兵,北滅劉武周,西平薛舉,東擒竇建德、王世充,掃平劉黑闥,奠定了全國統一的基礎。即位以後,他吸取歷史上各朝特別是隋朝的統治經驗和隋末農民戰爭的深刻教訓,勵精圖治,明於知人,善於納諫,改革政治制度,發展社會經濟,提倡學術文化,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貞觀之治”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他既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更是中國古代史上一位罕有的英明皇帝。
趙匡胤是靠“陳橋兵變”,玩了一把“黃袍加身”,才當上皇帝,從孤兒寡母手中搶過來的江山,勝之不武,為了防備出現唐朝的“藩鎮割據”來了一個“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這倒是沒有了藩鎮割據,但邊防空虛,時常被侵擾。他即怕“藩鎮割據”,又怕“黃袍加身”,所以他始終壓制武將,這種做法,造成了北宋武力衰弱,先是被遼國打的丟盔卸甲,沒辦法,打不過,只好給人家錢,年年給遼進貢;後來遼滅了,尋思這回好了,還沒兩天,金國又接著打,還得接碴給人進貢,後來給錢也不行了,金國來把“徽、欽二帝”爺倆給抓東北來了,讓這爺倆好好欣賞一下北國風光。金國沒了,蒙古人又來了,這回更乾脆,直接給南宋給滅了,趙匡胤拿什麼跟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相提並論?
-
7 # 冰之冰封騎士
趙匡胤根本沒有資格和秦皇漢武相提並論,他建立的宋朝,僅是一個割據政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他在強大的外敵尚未被平定之前,就搞偃武修文,後代繼承者還屠殺功臣比如岳飛。趙匡胤及其政治集團的政治軍事助手能力,在中國歷史上也排不到前十名。不要說大一統王朝,其實就是和曹操南北朝的劉裕,高歡宇文泰相比也是不如的。
回覆列表
推送看到,慌亂間唯有手機伴身,格式分段還望諒解
——————分割線——————————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算得上不世出的明君聖主,我覺得唯一不搭的除了漢武帝劉徹,原因在於別人是經歷過戰爭洗禮然後位及帝位,劉徹家底這麼殷實....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這四位古代帝王,始皇帝雄才大略統一六國,卻在培養接班人方面並不完美導致2世而亡的慘劇,武帝坐著幾座金山銀山時候卻要靠罪己詔平復民怨,未免對國計民生有所疏忽,太宗戰無不勝凌煙閣24功臣歷歷在目卻也免不了殺兄的汙點,太祖宅心仁厚加強集權雖有黃袍加身卻善待柴氏後人。
個人愚見:太祖形有帝王福相、身有武學修為、內有治國之才、外有徵戰之功,德才兼備,遠超秦皇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