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陵無聲
-
2 # 不信青史盡成灰
聞。在日常的表達中,既有“聽見”,又有“用鼻子嗅氣味”的意思。那麼。帶有“耳”的“聞”,是怎麼從聽覺變成嗅覺的呢?
1.聞,表示“用鼻子嗅”的意思,由來已久。三國時期的《孔子家語》中,就有“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意思是:在有芝草蘭花的房間待久了,嗅覺就會變得遲鈍,聞不到它們的香味了。可見,古人也用聞表達嗅覺。
2.聞,從聽覺變成嗅覺,有可能是漢字的假借。古漢語中,原本用來表示“用鼻子嗅”這一動作的字是“臭”(相當於今天的“嗅”),然而所嗅的氣味無形,不好造字,只能借動作來表示,於是“臭”的詞義轉移,用來表示氣味而成了名詞。於是,只能便假借“聞”字來填補“臭”字的空缺,表達“用鼻子嗅”這一動作。
3.聞,從聽覺變成嗅覺,還有可能源於人的通感。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感覺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即為通感,是一種心理現象。例如,將顏色劃分為冷色、暖色,冷、暖二字本屬於觸覺,但在這裡則被用於表示視覺的顏色,這就是視覺與觸覺的通感。聞字亦是如此,從耳朵聽聲音發展出用鼻子嗅氣味的意義,是從聽覺到嗅覺的通感引申。
-
3 # 地史館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漢字(古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很多文字都可以透過結構組合去理解其所表達的意思,如題目中的“聞”,外面一個“門”裡面一個“耳”,很容易讓人到“一個人站在門外聽”的畫面,而“聞”字在古代最主要的意思也正是“聽”,即和耳朵有關的聽覺動詞,例如:
“聞城鼓聲而伍後上署者斷”——《墨子·號令第七十》“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尚書·泰誓中》但在今天,雖然“聞”依然具有“聽”的意思,例如“聽聞”、“見聞”、“百聞不如一見”,但多用於書面用語,且多是自古流傳而來的片語用法,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習慣用“聽”來表示“聽覺義”,用“聞”來表示“嗅覺義”。那麼,為什麼古代表示聽覺的“聞”,在現代卻用來表示嗅覺了呢?
既是聽覺,也是嗅覺的“聞”事實上,在古代漢語中,“聞”字既可以表示聽覺義,也可以表示嗅覺義,但以聽覺義為主。
表示聽覺義的:
“漢王怨眛,聞其在楚,詔楚捕眛”——《史記·淮陰侯列傳》“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傳·桓公二年》表示嗅覺義的:
“龔王架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呂氏春秋・權勳》“庶群自酒,腥聞在上”——《尚書·酒浩》除了“聞”可以表示聽覺義外,“聽”字早在先秦時期也已出現,同樣用來表示聽覺義,但“聞”側重於結果,“聽”側重於動作。例如: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鄭子產晨出,過東匠之閣,聞婦人之哭,撫其御之手而聽之”——《韓非子·難三》由於“聞”側重結果,又衍生出了聽聞,知聞等表示“知道”的意思,進而又衍生出了“聲望”、“名望”的含義。例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下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裡的“聞”就表示“名望”。
△文徽明《出師表》草書作品節選
“聞”和“聽”的競爭透過上述分析我們瞭解到,在先秦時期“聞”和“聽”是一對同義詞,雖然側重的物件不同,但都表達聽覺義。而具有相同語法功能的同義詞,在人們使用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競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一方,會被人們更頻繁的使用,而處於弱勢的一方,則會被邊緣化。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
在唐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聞”和“聽”處於並存的狀態,既對立又統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語言的發展,“聞”在與“聽”的競爭中漸漸落於劣勢。
最開始表象在於“聽得”一詞的出現和使用,使原先側重動作的“聽”,也具備表示結果的含義。在魏晉時期的《敦煌文集》中,“聽得”和“聞得”出現的頻率大體相當,但在唐宋之後,“聽得”的使用頻率就已經超過“聞得”。進入明清之後,隨著民間小說的蓬勃發展,生活用語,民間白話開始成為走向臺前,“聽”開始取代“聞”成為表示聽覺義的主要用詞。例如《水滸傳》中,“聽得”共出現了220次,而“聞得”僅出現了2次。
到了現代漢語中,“聞”的聽覺義幾乎完全消失,不管是表示聽得狀態還是聽的動作,人們更習慣用“聽”和“聽到”、“聽見”來代替早已邊緣化的“聞”。
“聞”和“嗅”的競爭正如“聞”和“聽”在聽覺義上有動作和結果的區別一樣,古漢語在嗅覺義上也是如此。“聞”用在嗅覺義上,側重於結果,即“聞到氣味”的狀態,而“嗅”、“臭”側重於動作,即“聞氣味”這一動作。例如:
“王強問之,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臭:氣味)’”——《韓非子•內儲說下》“鄭袖曰:‘其似惡聞君王之臭也’”——《戰國策·卷十七楚四》“聞”和“嗅”作為一組同義詞,也經歷了漫長的競爭,宋元之後,“聞”成為人們表達嗅覺義的主要詞語,而“嗅”則被邊緣化。近現代語言學家殷孟倫說到:“可以說在宋代末期,才一般用‘聞’代替‘以鼻就臭’的‘嗅’的使用,於是成為現代漢語這一詞義的來源。”
此後,人們開始用“聞”強調動作,用“聞到”、“聞得”強調結果,而“嗅”則被邊緣化,一般不被使用。
到了現代漢語中,不管是飾面與還是口語,也不管是指感知氣味的動作還是結果,“嗅”字都不再使用,而從聽覺義中淘汰的“聞”,變次級詞義為主要詞義,取代“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表示嗅覺義的主要詞語。
文學中的修辭手法對日常用語的影響通感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即透過形象的語言,將人的聽覺、視覺等不同感覺溝通交錯,彼此轉換,使修飾的意象更為活潑、新奇。有些本用來表達特定感覺的詞語,被用來形容其他感覺,使人們可以用另一種感官印象來加深特定事物和情境的共鳴。
例如,“聽膩了”、“聽得津津有味”等,“膩”和“津津有味”是一種味覺狀態,卻透過通感的修辭手法,來形容聽覺,豐富了聽覺的內涵。此外,聽覺也能和嗅覺通感,例如唐山方言中在口語中經常會用到:“聽聽這是啥味兒?”、“我聽到香味了”等等。
參考資料:論“聽”的嗅覺義.嶽鵬雪試論“聞”的詞義演變.郝轉萍“聞”的詞義演變.徐莉娟 -
4 # 六哥博物館
聞
“聞” [ wén ] 部首:門,筆畫:9。基本解釋1. 聽見 :~診。~聽。~訊。博~強記。~過則喜。~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奮發)。2. 聽見的事情,訊息 :新~。傳~。見~。3. 出名,有名望 :~人。~達。4. 名聲 :令~(好名聲)。醜~。5. 用鼻子嗅氣味 :你~~這是什麼味兒?6. 姓。深層次解讀
剛剛我們透過查字典的方式來了解了“聞”字的基本意思,我們從更深層次的來解析這個字。
一、成語中:
聳人聽聞:【解釋】: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聞風喪膽:【解釋】:聽到風聲,就嚇得喪失了勇氣。形容對某種力量非常恐懼。
二、古文中:
《木蘭詩》:“不聞機杼聲,惟聞聞女嘆息。”聞:聽見。
《種樹郭橐駝傳》: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聞:聽見。
《促織》: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聞:聽見。
三、《口技》:
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口技》,這篇課文中充分利用了“聞”字。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此文中,共有三處“聞”字,其註釋均為聽見之意。
課外延伸
其實在古時,“聞”字多用於聽見之意,其字面意思就是在門裡有一隻耳朵,聽著。“聞”在古時也有其他的用處,①《殽之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解釋】:聽說;得知。②《童區寄傳》:“願以聞於官。”【解釋】:報告;上報。③《屈原列傳》:“博聞強志,明於治亂。”【解釋】:見聞;知識。④《論語》:“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解釋】:名聲;名譽。⑤《出師表》:“不求聞達於諸侯。”【解釋】:聞名;傳揚。等等,此外,在古代表示鼻子聞到的氣味詞用“嗅”來形容。
此外筆者也找到了幾種“聞”字的寫法,僅供大家學習交流。
一、小篆
二、甲骨文
三、繁體
等多種寫法,大家也可以交流溝通。
總結古往今來,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也希望筆者的這些總結可以幫助你我瞭解“聞”字,進而瞭解古文化知識。
-
5 # 何所往
《說文·耳部》“聽,聆也。從耳、悳,壬聲”段玉裁注:“耳悳者,耳有所得也”。比較而言,“聽”是用耳朵接受聲音,“聞”是聽明白了,詞義有程度上的差別,《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中的“聞”是聽明白了,是“知聞”。由此展開,“聞”有“知道、知識、見聞、聞名、聲望、接受、傳播”等義項,聽到的知曉的事情、訊息就是“新聞、舊聞、趣聞、異聞”,司馬遷《報任安書》“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即是。轉指嗅到氣味,《韓非子·十過》“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就用“聞”來表示嗅酒的氣味。韓愈《風折花枝》“清香撲地只遙聞”,是聞香味。
所以“聞”從春秋時期就與鼻子有關聯了,另外在文學上還有一種說法叫通感移覺,所以“聞”和鼻子扯上關係不奇怪。
-
6 # 一枝梨花wjh3000
這個聞與鼻子有關,時間非常早,春秋時就有了。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就是來自春秋後期的孔子言論。
另,中醫看病的“望聞問切”中的聞,包含聽和嗅兩部分,聽其呼吸咳喘聲,嗅其口臭體臭,以此斷病。
很多人一定會奇怪,聞者,聽也。何來嗅解?一定有什麼典故,才會作嗅解。這都是一種錯覺,其實聞字,本身就包含了嗅。這是由生活邏輯而來。
從字面解,聞,門裡有耳,在門內聽。你呆在家裡,鄰家小夥伴來找你,並不進門,而是老遠喊你:狗蛋,我們去偷菜!你人在家裡,就知道有人找你,憑的是耳朵聽。
但更多的時候,聽與嗅是同步的。比如你聽門外有人喊:油炸臭豆腐哩!真的假的?你用鼻子一聞:yes!第二天,你鼻子聞到臭豆腐的味道,但沒聽到喊聲,但你一樣知道那小販又來了。聽也可斷,嗅亦可斷,你覺得有必要分得那麼清楚嗎?
所以,聞亦作嗅,主要來自於生活邏輯。
聞不僅可作嗅解,還可作看解!同樣來自於生活邏輯。就以網傳的軍閥張宗昌的即興詩為例:忽聞天上一火鐮,好似玉皇要抽菸。如若玉皇不抽菸,何來又是一火鐮。
-
7 # 好山好水好心情3
中華文化甭較真,古來漢字底蘊深,鼻子嗅出香與臭,耳目能得新舊聞。
聞~動詞名詞,許慎之《說文解字》中詳實得很。現代漢語中加雜許多諧音及泊來語,別究竟也罷。
-
8 # 無名草2020
你修佛若修到六根明利,你的六根(眼、耳、
鼻、舌、身、意)是可以互用的,即耳朵可
替鼻子去聞,可替眼睛去觀,其他諸根都
有如是神通妙用。
-
9 # Yggdrasil30468393
從象形字分析,聞是一個門裡面一個耳朵,是指有一些訊息透過門進到自己的耳朵裡,有句話說的好,二耳不聞窗外事,白話文出現以後,聞這個字開始代指用鼻子獲取味道的一個動作
-
10 # 雙千童叟對不起朋友們
七竅相通,聞則可二講:一嗅味,二聽聲音可辯氣息。並不矛盾,我在診病的四診聞中就有記載:味熱而稍腐,音浮響而中氣怯。(後音無力),這就是國學底子差,古典全朦朧。
回覆列表
聞,有好幾層意思,並不單單是“聽”的意思。漢字是經過長期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漢字往往被賦予了多種含義。“聞”同樣也屬於這一種,除了有“聽”的含義外,同樣也具有了“嗅聞”的含義,從這個含義上講,當然會與鼻子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