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之秋

    自然是沒有金匱之盟!

    宋太祖暴斃時,恰逢休假日宰相都不知情,等再次上朝,宰相們才發現龍椅上換了主人。

    對此,自然有人議論紛紛。畢竟從周秦以來一直都是父死子繼。在宋太祖事先沒有詔命的情況下,忽然由弟弟趙光義登基,很難服眾。

    因此,若是宋太祖真的早就留下遺詔,宋太宗必定會在繼位當天就拿出來給宰相們看,以安定眾心。

    事實上,金匱之盟是在數年之後由擔任地方官員的趙普提出來的。

    趙普本是宋太祖心腹,在開寶年間被罷黜相位貶黜地方,一直十分不得志。宋太宗繼位之後,兩人必定是有所交易,才會由趙普提出皇宮某處有先皇留下密詔,其中雲杜太后去世之前,就吩咐兄終弟及云云。

    隨即,宋太宗果然就找出了母親留下的詔命,趙普也因為獻出遺詔有功,被封為宰相,一直當到去世。

    可見這就是趙普與宋太宗之間的交易!

  • 2 # 歷史的視界

    金匱之盟,俗作金櫃之盟。據史料所載,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病重,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說太祖趙匡胤百年後,把帝位傳給弟弟趙光義。遺書藏於金匱(匱,通櫃)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從宋朝史料記載看,趙匡胤的死的確非常可疑,在他死前一個月,完全看不出他有什麼身體問題,而且他本人的行動也顯示,他沒覺得自己身體有問題,還在積極的準備打仗,然後突然就死了,他弟弟突然就上位了,直到五六年後,“金匱”出現了,而此時他的兩個侄子已經死了,這點頗為可疑。

    既然是杜太后臨終遺言,太宗皇帝當時也在場,而且皇位接替是何等大事,太宗肯定是牢記於心。這麼大的事,太宗繼位登基時為什麼不先向臣民展示?為什麼要到五六年後,趙普說起,才想起拿出來?

    其次,“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說不通。當時趙光義23歲,趙廷美14歲,而太祖之子趙德昭已經10歲。如此看,趙德昭的確年幼,可問題是這宋太祖登基才第二年,太祖身體也還十分健康,杜太后又何以認為,太祖的在位時間等不到趙德昭成年呢?

    另外,如此重要的有關國家大事的檔案內容,無論《宋史》、《實錄》、《長編》、《宋會要》等史書,均無一字記載,這點亦十分可疑。

    而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錄“金匱”的內容是:“欲傳位二弟”。

    意思是,傳給老三趙光義,和老四趙廷美兩個弟弟。也就是說,杜太后的原本意圖是:先傳趙光義,再傳位給四弟趙廷美。這也就是王育濟教授所說的“三傳說”。

    所以,太宗登基之初,也做出了會讓位給趙廷美的姿態(加中書令、開封尹,封齊王,又加檢校太師。中書令、開封尹是五代、北宋皇位繼承人的標配)。

    而在北宋各史書中,“金匱之盟”變成了“獨傳說”(只傳趙光義)。這是因為太宗登基六年後,群情輿論急轉直下,趙廷美也日益驕縱,他才不得不聽從趙普“太祖已錯,陛下何能再錯”的勸告,篡改了“金匱”。第二年,趙廷美即被貶到房州(後周恭帝退位後被貶的地方),太宗才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所以,“金匱之盟”真實性不得而知,但是,趙光義拿出來的“金匱”肯定是偽造的。

    燭光斧影

    根據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 趙匡胤以便安排後事。

    趙光義,早就已經暗中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太祖病重之時,與親信程德玄在晉王府通宵等待訊息。

    王繼恩去通知的,不是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而是趙光義。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徑自進入太祖的寢殿。

    王繼恩回宮,宋皇后既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

    宋皇后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

    史書記載,但遙見寢宮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以及“柱斧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

    二十一日晨,趙光義迫不及待的,在趙匡胤的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

    因此,趙光義弒兄奪位成為疑案,流傳至今,但是無法證實,成了千古之謎。

  • 3 # 熠熠生輝yao

    看到這個問答標題,不禁想到了我的表兄,他姓趙,前兩年去了趟常州,帶回一本《趙氏家譜》,家譜上不僅有他家祖孫幾代的名字,往上溯,其祖上居然是宋太宗趙光義這一支。他喜滋滋的發了微信圈,我則開玩笑評論道:老哥可是皇室貴胄、龍子龍孫呵,沾您的光,我也成了皇親國戚!

       言歸正傳,“金匱之盟、燭光斧聲”都有多個版本的史料記載,圍繞的是宋太宗趙光義繼承皇位的合法性,當時沒有影像記錄裝置,只能依據遺留下來的文字(當然,很多文字的出處,也是被篡改過的)來推斷,個人觀點:

        “金匱之盟”發生於太祖繼位的第二年,不一定有這樣正式的盟約記錄,但母親杜太后,和幾個兒子在家庭聊天時,有可能提出過這樣的想法;這是為了避免五代時期,皇家政權時常旁落他人的混亂局面,加上自己被部下擁護著“皇袍加身,從幼弱的柴宗訓手中接位”的親身經歷,還有戰爭正在進行,以及當時醫療條件不高,他的兩個兒子還年幼……綜合各種因素,趙匡胤都需要一個強硬的儲君,來確保大宋趙氏基業的穩固,24歲的三弟趙光義就成了不二的人選。

        在生母杜太后過世之後一個月,宋太祖沒有把趙光義調往外地避開權力中心,為兒子繼位鋪平道路;而是把趙光義以泰寧將軍節度使、大內都部署的身份,擔任開封尹、同平章事。這其中,開封尹,在五代、宋朝,多由"儲君"擔任,為一品官銜。其他如周世宗、宋真宗於即位前都曾擔任此職。擔任這些職務後,趙光義又被加封為晉王,成了實際的“太子”接班人。宋太祖這樣的安排,既有平穩交接權力、穩固社稷江山的需要,也有些兄弟情誼的感情因素吧?所以,“金匱之盟”這類的約定,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而對於“金匱之盟”的質疑,主要集中在盟約記錄人宰相趙普身上。據稱,當杜太后病重之時,叮囑趙匡胤百年之後“兄終弟及”時,是由趙普作了記錄,並在末尾作了“臣普記”,交由宮人收藏於金匱(即金櫃)之中。此時趙匡胤35歲,正是春秋鼎盛之際;趙光義23歲,趙光美14歲。奇怪的是,這份收藏起來的盟詔,要在趙光義繼位後的六年,才由趙普公佈出來。所以,後來的史學者們,懷疑這是趙光義和趙普之際,唱的雙簧戲:太宗得到了執政合法性的依據,趙普得到了新boss的信任,兩人雙贏。

     

        之後宋太祖當了十五年皇帝,國泰民安,自己身體不錯(武林高手,現在還有“太祖長拳”“太祖棍法”留傳下來),兩個兒子也都長大成人;出於人的天性,這時他應該是猶豫的,既不想絕情的翻臉動趙光義的位置,又捨不得把皇位傳弟不傳子,因此遲遲沒有正式公佈皇位繼承人,過一天算一天,看看情況再說。

        但對於趙光義來說,這種情形是種煎熬,兩個侄子都已成人,多等一天就多一分挑戰和危險,對於生性涼薄的趙光義而言,宋太祖現在已經不是兄長,而是自己繼承皇位的障礙,最是無情帝王家,你不傳位那麼我來動手。

        而“燭光斧聲”事件,是指的公元976年秋,時年50歲的宋太祖,召見其弟趙光義共同飲酒,“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這段文字,出自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一部筆記體野史《湘山野錄》,這裡的“斧”,並不是程咬金、李逵用的大斧,而是一種裝飾性的玉製掛件。按照誰受益,誰最有嫌疑的思路,宋太宗的確有非常大的疑點,但絕不像某些戲說類的電視劇表演的那樣,趙光義親自動手,砍死了兄長,他不會犯這麼明顯而低階的錯誤。

        他可能買通或控制宮內的人,如大太監王繼恩,以下毒或藥物的手段,將身體健壯的宋太祖謀害。這從他繼位後,幾個降王不明不白死去,逼死逼瘋了四弟和兩個侄子,可以推測他幹得出這樣的事兒。當然,這也只能是推測,宋太祖的暴斃,也可能是心肌梗塞、腦溢血突發這類急病,現代醫學這麼發達都無法保證搶救成功。

        趙光義繼位後是為宋太宗,大概是覺得自己得位不正,或是聽到了一些議論之聲,在當皇帝后的第六年,和宋太祖後期已經被邊緣化的趙普合作,一唱一和,把口頭約定把的“兄傳弟”的約定,形成一個正式的文書,泡製出來,宋太祖證明了其得國的合法性,趙普則重回權力中樞。

        又過數年,到了宋太宗安排繼承人的時候,他就完全拋開了“金匱之盟”,傳位於自己的兒子,開始是最中意長子魏王趙元佐,但趙元佐因叔父趙廷美(即趙光美)的不公正代遇向宋太宗申辯,遭斥責而憂鬱發狂:又中意次子趙元僖,但在27歲時早逝。於是,在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冊立第三子趙恆為皇太子,是為宋真宗。其後,一直由宋太宗這支繼承皇位。

        到了南宋高宗趙構這裡,由於他無後,又夢到宋太祖託夢,稱“汝祖自攝謀,據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當還我位”,故宋高宗過繼了太祖七世孫作為養子,並立為太子,是為宋孝宗趙眘,其六世祖為太祖趙匡胤的四子秦王德芳。皇位又回到太祖趙匡胤這一支。

  • 4 # 秋才6

    一般,即使是父親,也不敢很肯定地跟老大說你以後的產業要給你弟弟的!很牽強!這樣做容易給家族親人間帶來猜忌,老百姓分家都挺麻煩的,更別說是帝業。燭光釜影詭秘點,燭影釜聲激烈點,原來是燭影釡聲。歷史無法肯定當時的絕對真相,我們後人的臆想解釋大部分是在將心比心,過點自以為是的癮。一件事既然做了,那人家就自然還會想辦法來圓出自己的合理性。外面春風裡面奸。以史為鑑,歷史也是反應人性的。(圖為太祖的母親)

  • 5 # 紅塵有你不寂寞47

    金匱之盟,可以說可有可無!為什麼?杜太后之言是真的,關鍵是趙匡胤執不執行,太祖極孝道,在他母親臨終時可能順其意,這道聖旨或詔書得由皇帝釋出,皇帝是決定一切的!野史不足信,燭影斧聲的故事,還有太監王繼恩、太醫程得權等擁立太宗的故事都不足信,如果是真的,還能流傳於市井,這些作者是如何知道的?可見,太祖是真準備立二弟為儲君,而且替趙光義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可是,趙光義急於取而代之,他架空了太祖就逼宮,太祖此時不得已只能任其發展,最後太祖因怒生病至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李叔同這個做一樣像一樣的人物,是不是感覺真的不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