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花夕拾杯中酒

    說關羽後人被族滅,是晉朝史學家王隱《蜀記》中的記載:“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但奇怪的是距離三國時期更近的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中卻沒有關於此事的記述,倒是裴松之的引注中出現過此類記述,不過裴松之也只是引用,並未對此予以過多解釋。因此,關羽被滅族這件事屬於孤證,其真實性還有待考證。至於現在出現的關羽後人,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關平之子關樾在吳軍進攻荊州時被母親抱走,因而得以存活;另一種說法則是關羽除了關平和關興之外,還有第三個兒子關索,這些後人是關索的後代。不過,這些說法都沒有確鑿的證據,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 2 # 萌大叔來了

    傳說關平的老婆逃走了,留下了關家的後代?至於後來,康熙年間,為對關羽後代加以封賞!大概就是這個說法!你可以百度一下?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關羽死的時候差不多是60歲(虛年),當時關羽的長子關平與關羽一起在臨沮(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被東吳俘虜,然後父子兩人一起被殺害。

    關羽在正史上記載有兩個兒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史書中還記載了關羽的第三個兒子,叫關索。

    長子關平死的時候已經是43歲了,史書中沒有記載關平的家屬及後代,不過以關平43歲的年齡來看,肯定是有後代了,當時十幾歲的年齡就結婚生子,很有可能關平不僅有兒子,估計連孫子都有,這也是關羽後代的一個分支。

    據地方誌記載,關平的妻子是趙雲的女兒,關平有一個兒子叫關樾(yuè),也就是關羽的孫子,在關羽和關平被東吳軍隊殺害後,關平的妻子趙氏帶著關樾隱姓埋名躲藏了起來,直到晉朝統一天下後,關樾一族才恢復關姓,這就是關平後代的一支,也是關羽的後代。

    說完了關羽的長子,再來看關羽的其它兒子,關羽的次子叫關興,年齡不詳,很可能沒有隨關羽駐在荊州,因為史書上有關興在蜀漢擔任官職的記載,年輕時官至侍中、中監軍,但據史書記載,關興很年輕的時候,大概二十多歲就去世了。

    關興雖然去世得早,但關興有兩個兒子:長子關統,次子關彝。

    關興的長子關統,繼承了關羽的爵位漢壽亭候,並且娶了蜀漢的公主為妻子,是後主劉禪的女婿,官至虎賁中郎將,也是很早就去世了,並且死後列子,關統這一支除名。

    關興的次子關彝(yí),在關統死後,由他繼承了關羽的爵位漢壽亭候,史書上對關彝的記載是一片空白。

    《三國志龐德傳》中裴松之引用王隱的蜀記中有關於龐德兒子滅門關羽後代的記載,如果屬實的話,龐會滅門的只能是關彝一支,但是這個事情是有疑問的,首先《三國志》作者陳壽沒有采用,其實裴松之也只是引用,並沒有對這種記載說明,這也只是裴松之的懷疑而已,並不確定。

    不過,就算龐會真的滅門關羽後代,那關羽的長子那一支的後代也在荊州存活了下來,這也算是關羽的後人,因此關羽的後人並沒有滅絕,還是有人存活了下來。

    最後關於關羽的第三個兒子關索,這個在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甚至連野史也不是,而是出自一本出土的明代說唱詞話和傳奇刻本,裡面有一本《花關索傳》,記載了關羽的第三子關索,不過這個《花關索傳》是明朝成化年間的說唱劇本,裡面的內容太玄忽,根本就是後人胡編亂造的,完全不可信。

    因此關羽的後代最有可能流傳下來的,就是關羽長子關平的後代。

  • 4 # 歷史簡單說

    關羽後代被龐德後人殺光,這個在三國志沒有記載,而是出自裴松之注的《蜀記》,我們先來看看原文是怎麼說的:

    《蜀記》: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這個是在公元263年的時候,龐德的兒子龐會隨鄧艾、鍾會攻蜀,劉禪投降,龐會就將關羽的後人殺盡。關於此事,只有這一段記載,而沒有其他記載佐證,那我們再來看看《蜀記》的另外一段記載。

    【王隱蜀記曰:鍾會平蜀,前後鼓吹,迎德屍喪還葬鄴,冢中身首如生。臣松之案德死於樊城,文帝即位,又遣使至德墓所,則其屍喪不應在蜀。此王隱之虛說也。】

    這段記載是說鍾會平蜀之後,將龐德的屍首迎回鄴城入葬,但是裴松之認為,龐德是死於樊城,而且曹丕即位之後,派人到龐德的墓前祭奠,由此可見龐德的屍首並不在蜀地,而是在荊州,王隱的蜀記的說法是有問題的。

    當然以這段記載說龐會那段記載是錯誤的,也不合適,但是可以降低那段記載的可信度。

    另外,曹魏還有一個法律,因為當時的私鬥十分盛行,所以曹魏下令,禁止私鬥,不得復仇,如果有違反的話,那麼會受到嚴重的處罰。

    還有,龐會殺光關羽後代成立的話,那麼因為三國魏蜀吳互有攻伐,曹魏死於蜀將的不在少數,那麼其他人也會對劉備、張飛、諸葛亮、馬超、黃忠的後代復仇,那麼蜀將的後代就基本得死絕了,同樣這樣情況也會適合於東吳的將領,比如周瑜的後代。

    而且,關羽一直在荊州,他的後代有一些在蜀地,同樣也有一些在荊州,也可能存在這樣情況,關羽與關平被殺的時候,他的其他後代逃走了,比如那個不肯嫁給孫權兒子的關氏。

    一些說自己是關羽的後人,也可能是攀附名人的後代,只要姓關的,就極有可能會說是關羽的後代,就像一些姓項的,會說是項羽的後代,姓岳的會說是岳飛的後代,這種可能性也很大。

  • 5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正史上關羽是沒有後人的。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追諡羽曰壯繆侯。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根據這個記載,關羽有兩個兒子,關平和關興,關平隨關羽一同被殺,正史沒記載他有後人;關興繼承關羽的爵位,二十幾歲就去世了,留下兩個兒子關統和關彝,關統早逝無子,則正史上關羽的後人有且只有一支——關彝的後代。

    這一支很顯然是居住在成都的,於是數十年後鍾會滅蜀的時候,他們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給《三國志》做注的南朝史學家裴松之援引《蜀記》說: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也就說在263年劉禪投降後,蜀漢滅亡,鍾會和鄧艾爭權奪勢,次年鍾會作亂失敗,衛瓘控制不住局面,龐德之子龐會趁機屠滅關氏。

    從這個操作來看,龐會是有周密計劃的,在鍾會滅蜀初期,他正打算著靠蜀地自立,是決不允許手下將領搞這種屠殺之舉的,而鍾會被殺後,魏軍完全混亂了,亂殺亂劫,在這種時候摸到關府報仇,是很有難度的,搞不好連自己都搭進去了,考慮到龐德在關羽威震華夏時被斬殺,龐會身負父仇,報復也在情理之中,也正是在這種情理之下,關彝一家是被團滅了。

    這樣一來,關羽應該是沒有後人的,可後世的確有不少人自稱關羽之後,是他們附會還是史書記載出了錯?

    正史出錯的機率應該比較小,以關羽對蜀漢政權的影響力,他的後人是比較知名的,在史書上多少會留下一筆,可成書時間裡三國時期很近的《三國志》、《英雄記》、《蜀記》都沒提到有關氏後代留存。

    而在《江陵縣誌》中有記載,關平娶趙雲之女趙氏,生子關樾,荊州被奪時趙氏帶著兒子隱姓埋名,改姓為門,世居江陵,到西晉統一後改回關姓。

    可這種說法不怎麼靠得住,因為西晉的第一位皇帝司馬炎是個仁義控,對蜀漢重臣的後代多有照拂,包括費恭(費禕之子)、諸葛京(諸葛亮之孫)、張紹(張飛次子)等都得到了禮遇,這時候如果有關家後代存活的話,司馬炎能不封?如果他過火點,甚至能從民間編出一個關氏後人,然而沒有。

    另外,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的時候,也是引用了關氏滅門的說法,以他的身份和職務,自然可以調閱國家級的相關資料。南朝宋的皇帝姓劉,且自詡為劉邦之弟劉交後裔,關氏後人完全不必擔心政治迫害,反而表明身份還能得個封賞。

    裴松之的表態,足以證明當時也沒有關氏後裔的官方紀錄。江陵一直是南朝重鎮,世居於此的關氏後裔,為何隱藏的如此之深?

    關羽無後,這點令多少人神傷,畢竟人民百姓的創造力是無窮大的,隨著關羽地位的不斷拔高,關羽的後人越發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關樾,還有完全虛構的關索,只存在於演義故事中。

  • 6 # 覃仕勇說史

    答:關羽被龐德兒子龐會抄家,出自《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注引《蜀記》,其文曰:“龐德子(龐)會,隨鍾(會)、鄧(艾)伐蜀。蜀破,(龐會)盡滅關氏家。”

    即當年關公水淹七軍,擒殺了龐德,因此與龐氏子孫結下了死仇。公元263年,曹魏發兵西征蜀漢,攻下成都後,龐德的兒子龐會就率軍趁亂衝進關羽家中,將關羽家殺了個雞犬不留。

    按照“盡滅關氏家”這種說法,那麼關公是應該沒有後人了。

    但是,《蜀記》所記,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也只是一語帶過,未必百分百準確。

    而且,結合當時的情形看,龐會能殺的,也只是當時關府裡面的人員,若當時有人不在關府,甚至不在成都,肯定可以躲過這場劫難。

    話說,關公一生戎馬倥傯,長軍在外領兵作戰,為興復漢室奔走操勞,只娶一妻,沒有妾,故子嗣不旺,僅有兩子一女。

    長子關平,在《三國演義》裡,被羅貫中寫成關羽義子,其實是親生長子,跟隨關羽鎮守荊州,同被斬於臨沮;次子關興,弱冠後擔任侍中、中監軍,但死得很早。

    後世戲曲演義中,人們還給關羽虛構了一個名叫關索的兒子,但並不存在。

    關興共生有兩子,嫡子關統早死,且無後。

    則關統死後,關羽的爵號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繼承。

    龐會在成都行兇屠殺的就是關彝這一脈。

    即使關彝這一脈已經斷絕——亦即關興這一脈斷絕,不是還有關平嗎?

    注意,關平的子孫根本就不在成都。

    據清光緒年間的《荊州府志》和《江陵縣誌》載:關平有一子,名叫關樾,原先跟隨父親住在荊州。吳兵襲取江陵時,年方八歲的關樾被母親抱著逃了出去,埋名隱姓,避過了兵禍。西晉滅吳統一全國後,關樾母子重回江陵,恢復關姓,世代相居荊州,以守陵冢為家。

    正史上關於關公後人的記載,比較著名的是《舊唐書》列傳卷八十所記:唐德宗朝檢校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宰相之職)關播,即是關樾後裔。

    還有,清代雍正年間,關樾嫡系奉祀當陽關陵,乾隆年間奉祀荊州關廟,並得特准世襲五經博士,免除一切雜派差徭。

    由此可見,關公並沒有絕嗣,而從前些年山東關羽祭典的統計來看,關公後裔興旺發達,現有兩萬多人生活在世界各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玉是怎樣大破蒙古王庭的。那些俘虜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