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石上實

    身上的寒溼不是一兩天能形成的,所以要去掉體並非易事,也不是不可以,首先要避免常在潮溼的環境中不穿不幹透的衣服被淋溼要及時更換,多吃健脾胃利溼的食物,首要是要陽氣足,多曬曬太陽睡前泡腳,堅持多鍛鍊身體都是很好的方法。

  • 2 # 羊爸爸育兒

    溼熱和寒溼從字面上來是屬於一個系列的問題,都是有溼作為背景的,但是為什麼同樣有溼,一個是寒,一個是熱呢?

    再看溼熱和寒溼兩個詞,為什麼溼熱不叫熱溼,為什麼寒溼不叫溼寒呢?思考了一下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溼熱多半是先有溼再有熱,而寒溼則是先有寒再有溼。

    溼熱和寒溼形成的情況

    先假設,人體的氣血和經絡組成了一條小河。正常的身體狀態下,這條小河的水流是清澈的,而水流也足夠快。如果偶爾有一些淤泥垃圾進入,也沒關係,小河自己有很強的潔淨功能。

    有一天如果水流(氣血)不夠了,或流的很慢了,那就開始麻煩了,淤泥些垃圾些就很容易在河底沉積起來,然後就發生一些腐爛發酵之類的事情,進而產生更多的垃圾淤塞河道,導致水流更慢,這樣下去,久而久之,如果沒有發大水,小河就會變成泥潭。

    身體裡產生的垃圾如果長時間沒有被清理,腐爛發酵就會發熱,區域性溫度會比別的地方高。所說的溼熱,就是這樣的場景,有水(有津液),有垃圾的瘀滯,才產生溼熱。

    關於溼熱,再給大家一個比喻,就是純銅的導線通電不容易發熱,而具有電阻的電熱棒通電後就能發熱,痰溼在體內,就是淤泥、就是垃圾,也是有電阻的東西。所以理工科的同學學中醫好像很有優勢呢。

    確定溼熱,當然得有熱的證據

    小孩常見溼熱證據如:

    口臭、大便燥結或粘滯不爽,異味特別大,臭穢難聞;

    小便黃赤、顏色很深;

    尿道口紅、肛門紅;

    舌像:舌質紅,舌苔黃厚或者黃厚膩;

    這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上火的證據,有溼熱的舌苔是黃厚或者黃厚膩舌苔。對於小兒,一是調理脾胃,讓身體不容易產生垃圾,二是讓小孩吃容易消化的東西,減少產生垃圾的機會。

    看一個案例

    孩子的大便一直不好好拉,拉一點就站起來不拉了。有時候還便秘,比較難拉,開了中藥調理也不管用。問到吃肉多,吃紅棗比較多。大便問題是下焦溼熱,是飲食引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調整飲食。

    大人溼熱還有這些表現:

    白帶多,色黃,外陰經常瘙癢;

    面板易生痤瘡,發紅、膿皰;

    口乾、口苦、汗味大、體味大;

    解決溼熱的問題方向就是減少垃圾,或者增加動力(調理脾胃),從飲食上減少甜膩,油膩冰鎮的食物是有幫助的。另外一方面要增加運動,運動會幫助氣血提升,來排除這些溼熱的垃圾。

    學過積食辨證的同學會發現小兒的溼熱與積食有很大的關係,通常也就是因為吃了不該吃的,不容易消化的,導致身體內有垃圾的瘀滯才會出現溼熱。

    寒溼呢,形成過程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就是先有了寒,然後有了溼。

    我們的身體因為食物或者日常和情緒的問題先有了寒。這個寒會讓身體的熱能和動能下降。身體如果身體的動力不足,水的迴圈代謝機會出現故障。就會出現多出來的水,這些水會成為廢水,不能被身體正常使用,例如痰。這些多餘的水分就是寒溼,當然這些水分裡面也會有一些垃圾的成分,水分被蒸發吸收掉一些後,垃圾濃度會增加,這些濃度增加的寒溼,我們又稱為痰溼、痰飲。寒溼的舌苔是白厚。

    身體裡面,其實到處都可能有痰溼,因為身體裡面沒有地方不需要用水,有水的地方就可能產生廢水。而肺裡的痰,能吐出來的也是身體痰溼的一部分。

    當然,身體有自己的潔淨機制,有能力讓這些痰溼排出體外。但需要我們要做到的是不要給身體制造更多的麻煩。也就是儘可能的不要製造溼產生的原因。

    經常游泳

    長期處在溼度比較大的環境裡面,比如游泳運動員,會容易有溼氣的問題,因為身體運化水溼的能力是有限的,還是要儘量減少身體的負擔。

    放不下的冰鎮飲料和冰啤酒

    人體是一個恆溫動物,吃了冷飲冰鎮後,身體一定會消耗更多的能量來處理這些嚴重低於體溫的東西,而不同人的處理能力是有差異的。即使處理能力正常,可能偶爾一次兩次沒關係,但是如果不斷重複,身體就會沒法處理,處理不了的冷飲冰鎮就會在體內成為痰溼淤積起來,久而久之,就會阻礙身體的正常機能(包括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而導致身體的整體機能出現下降,出現虛寒的症狀,比如這些亞健康問題:冬天怕冷、肚子涼、手腳冰涼,肚子涼、宮寒、痛經、月經顏色暗、血塊多、大便黏等等。

    吃很多水果

    水果吃多也容易導致痰溼,脾胃不好的人,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如果頭天多吃一些水果,可能就會很快肚子不舒服,或者第二天容易喉嚨裡有痰的感覺,當然也有人會直接產生溼熱。

    21點後洗澡

    很多人喜歡晚上洗澡,晚上太晚洗澡,或者出汗後馬上洗澡,也會產生溼氣。因為到了晚上是人的身體防護力最弱的時候。《內經》說到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陽氣伏於內臟,體表缺少保護,所以太晚洗澡的話溼氣就容易進入體內。解決辦法是可以儘量選在黃昏之前洗澡來避免洗澡生溼的問題。

    除此產生溼的原因還有熬夜或晚睡,平時缺乏運動,情緒不佳……另外就是出汗後要注意把汗水擦乾再換衣服,否則汗水被體表重新吸收容易在體內形成溼氣,也容易因此著涼感冒,小兒注意後背墊汗巾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出汗後也不要立即洗澡,因為出汗時毛孔開啟的,洗澡容易感冒。

    既然溼熱和寒溼的人都有運化不足,動能不足的問題,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容易溼熱的人,平時體質很可能是寒溼的。

    當然解決寒溼的辦法很多。

    寒導致溼,解決的路徑兩個,一個提升身體處理溼的能力,一個減少身體產生寒溼的機會。確實是寒症,沒有熱或者有熱但是寒的病機為主的情況用了都會有效果,可以用艾灸,也可以用南懷瑾肚臍貼,泡腳,或者粗鹽敷肚子都可以。

    附:小兒痱子是寒溼還是溼熱?

    痱子一般是溼熱引起,即區域性散熱通道受阻,散熱不暢、汗出不暢導致。除了氣候因素,小兒長痱子的根源還是在脾胃,即推動氣血迴圈的力量不夠。洗澡時加入一兩瓶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原理是祛溼散熱。嚴重情況可以1:5的比例兌水塗在面板表面治療。這些處理都是緩解症狀,調理脾胃才是根本,當然隨著小孩自己生長,脾胃也會自己長好,所以小孩大一點後就不會長痱子了。

  • 3 # 崇州馮良中醫師

    如果體內寒溼與溼熱並存,治療要運用祛溼的方劑或者藥物,其次是該清熱還是溫陽散寒,要根據不同的病位,以及寒溼、溼熱哪個症狀更重、更急迫治療。寒溼重於溼熱的患者,中藥一般需溫陽祛溼為主,清熱利溼為輔,方子的話,脾溼的病人可以用附子理中湯,再加上茵陳五苓散。如果是溼熱重於寒溼的患者,中藥調理應該以清熱利溼為主,溫陽祛溼為輔,比如可以用銀翹散合茵陳術附東加減。如果是寒溼與溼熱並重的患者,中藥調理應該兩方面都要兼顧,即清熱除溼與溫陽散寒利溼並重,可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再加上半夏瀉心東加減

  • 4 # 青年中醫李醫生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寒溼?什麼是溼熱?其次我們要知道寒溼和溼熱是如何產生的,是身體產生的還是外界侵入人體的?再有我們要明白寒溼和溼熱有什麼特點,我們怎樣去清除身體的寒溼和溼熱?

    宋代陳無擇針對病因提出三因學說,他把病因區分為“外因、內因、不內外因”,而外因為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髒髒...指的是人在正常氣候條件下,不能適應正常氣候變化。正常氣候變化有風、寒、暑、溼、燥、火為六氣,產生相對應的六種外感病邪為六淫。寒溼和溼熱就是因為人體適應能力低下,不能適應這種氣候變化,邪氣侵襲人體產生的。

    那什麼是寒溼?什麼是溼熱呢?寒溼和溼熱又有什麼區別呢?風寒暑溼燥火六淫邪氣,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質和致病特別。寒為冬季的主氣,也可由涉水淋雨,汗出當風侵襲人體產生,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都統稱為寒邪。溼為長夏的主氣,也可由氣候潮溼、涉水淋雨、久居溼地侵襲人體產生,凡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的外邪統稱為溼邪。熱邪見季均可發生,凡具有炎熱升騰的特性的外邪都叫熱邪。六淫產相互合和侵入人體,所以就有了寒溼和溼熱。

    那我們如何清除身體的寒溼和溼熱呢?寒溼和溼熱各有什麼不同的症狀呢?寒性收引凝滯,溼性重濁黏滯,所以女性經常痛經,男性肢體關節屈伸不利,疼痛感明顯,胸悶,頭重,四肢沉重,白帶量多,面垢眵多,舌苔白膩,脈滑。病程較長,反覆發作,這樣子就是一個寒溼體質。而熱邪瀰漫,易耗傷陰液,所以溼熱的病人經常出汗,煩躁,上火咽痛,喜歡冷飲,經常口乾舌燥,尿赤便秘,體倦,舌苔偏黃膩,脈偏滑數。針對肌肉表面的寒溼,臨床上我們可以透過撥罐,拔罐可直接把人體的寒溼拔出去體外,然後可再進一步進行艾灸,因為艾灸可以助陽,助陽同時就可以把人體的寒氣從身體裡趕出去,等於用拔罐加艾灸以後,整身的寒氣就會排出一大部分。第一拔寒氣,拔出來,第二可以助陽,趕出來。針對臟腑裡的寒溼,還可以內服中藥加上艾灸,比如干姜,薏苡仁,蒼朮,可以再把剩餘的寒氣從體內趕出來。所以如果這三條加在一起,一般非常快就可以把寒溼給驅逐出體外。當然體內寒氣已經很久,就需要慢慢來調。針對溼熱,我們根據溼熱的輕重又分為滲溼,利溼,化溼,燥溼,輔以清熱,內服中藥有顯著效果另外,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寒溼體質少吃寒涼食物,溼熱體質少吃辛辣上火食物,起居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室內溼度、溫度適宜,尤其是在南方,不要長期居住在潮溼低窪的地方,再有,儘量少淋雨,淋雨出汗了及時更換衣服也是抵禦溼邪的有效方式。

  • 5 # 石上實

    身上的寒溼不是一兩天能形成的,所以要去掉體並非易事,也不是不可以,首先要避免常在潮溼的環境中不穿不幹透的衣服被淋溼要及時更換,多吃健脾胃利溼的食物,首要是要陽氣足,多曬曬太陽睡前泡腳,堅持多鍛鍊身體都是很好的方法。

  • 6 # 羊爸爸育兒

    溼熱和寒溼從字面上來是屬於一個系列的問題,都是有溼作為背景的,但是為什麼同樣有溼,一個是寒,一個是熱呢?

    再看溼熱和寒溼兩個詞,為什麼溼熱不叫熱溼,為什麼寒溼不叫溼寒呢?思考了一下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溼熱多半是先有溼再有熱,而寒溼則是先有寒再有溼。

    溼熱和寒溼形成的情況

    先假設,人體的氣血和經絡組成了一條小河。正常的身體狀態下,這條小河的水流是清澈的,而水流也足夠快。如果偶爾有一些淤泥垃圾進入,也沒關係,小河自己有很強的潔淨功能。

    有一天如果水流(氣血)不夠了,或流的很慢了,那就開始麻煩了,淤泥些垃圾些就很容易在河底沉積起來,然後就發生一些腐爛發酵之類的事情,進而產生更多的垃圾淤塞河道,導致水流更慢,這樣下去,久而久之,如果沒有發大水,小河就會變成泥潭。

    身體裡產生的垃圾如果長時間沒有被清理,腐爛發酵就會發熱,區域性溫度會比別的地方高。所說的溼熱,就是這樣的場景,有水(有津液),有垃圾的瘀滯,才產生溼熱。

    關於溼熱,再給大家一個比喻,就是純銅的導線通電不容易發熱,而具有電阻的電熱棒通電後就能發熱,痰溼在體內,就是淤泥、就是垃圾,也是有電阻的東西。所以理工科的同學學中醫好像很有優勢呢。

    確定溼熱,當然得有熱的證據

    小孩常見溼熱證據如:

    口臭、大便燥結或粘滯不爽,異味特別大,臭穢難聞;

    小便黃赤、顏色很深;

    尿道口紅、肛門紅;

    舌像:舌質紅,舌苔黃厚或者黃厚膩;

    這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上火的證據,有溼熱的舌苔是黃厚或者黃厚膩舌苔。對於小兒,一是調理脾胃,讓身體不容易產生垃圾,二是讓小孩吃容易消化的東西,減少產生垃圾的機會。

    看一個案例

    孩子的大便一直不好好拉,拉一點就站起來不拉了。有時候還便秘,比較難拉,開了中藥調理也不管用。問到吃肉多,吃紅棗比較多。大便問題是下焦溼熱,是飲食引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調整飲食。

    大人溼熱還有這些表現:

    白帶多,色黃,外陰經常瘙癢;

    面板易生痤瘡,發紅、膿皰;

    口乾、口苦、汗味大、體味大;

    解決溼熱的問題方向就是減少垃圾,或者增加動力(調理脾胃),從飲食上減少甜膩,油膩冰鎮的食物是有幫助的。另外一方面要增加運動,運動會幫助氣血提升,來排除這些溼熱的垃圾。

    學過積食辨證的同學會發現小兒的溼熱與積食有很大的關係,通常也就是因為吃了不該吃的,不容易消化的,導致身體內有垃圾的瘀滯才會出現溼熱。

    寒溼呢,形成過程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就是先有了寒,然後有了溼。

    我們的身體因為食物或者日常和情緒的問題先有了寒。這個寒會讓身體的熱能和動能下降。身體如果身體的動力不足,水的迴圈代謝機會出現故障。就會出現多出來的水,這些水會成為廢水,不能被身體正常使用,例如痰。這些多餘的水分就是寒溼,當然這些水分裡面也會有一些垃圾的成分,水分被蒸發吸收掉一些後,垃圾濃度會增加,這些濃度增加的寒溼,我們又稱為痰溼、痰飲。寒溼的舌苔是白厚。

    身體裡面,其實到處都可能有痰溼,因為身體裡面沒有地方不需要用水,有水的地方就可能產生廢水。而肺裡的痰,能吐出來的也是身體痰溼的一部分。

    當然,身體有自己的潔淨機制,有能力讓這些痰溼排出體外。但需要我們要做到的是不要給身體制造更多的麻煩。也就是儘可能的不要製造溼產生的原因。

    經常游泳

    長期處在溼度比較大的環境裡面,比如游泳運動員,會容易有溼氣的問題,因為身體運化水溼的能力是有限的,還是要儘量減少身體的負擔。

    放不下的冰鎮飲料和冰啤酒

    人體是一個恆溫動物,吃了冷飲冰鎮後,身體一定會消耗更多的能量來處理這些嚴重低於體溫的東西,而不同人的處理能力是有差異的。即使處理能力正常,可能偶爾一次兩次沒關係,但是如果不斷重複,身體就會沒法處理,處理不了的冷飲冰鎮就會在體內成為痰溼淤積起來,久而久之,就會阻礙身體的正常機能(包括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而導致身體的整體機能出現下降,出現虛寒的症狀,比如這些亞健康問題:冬天怕冷、肚子涼、手腳冰涼,肚子涼、宮寒、痛經、月經顏色暗、血塊多、大便黏等等。

    吃很多水果

    水果吃多也容易導致痰溼,脾胃不好的人,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如果頭天多吃一些水果,可能就會很快肚子不舒服,或者第二天容易喉嚨裡有痰的感覺,當然也有人會直接產生溼熱。

    21點後洗澡

    很多人喜歡晚上洗澡,晚上太晚洗澡,或者出汗後馬上洗澡,也會產生溼氣。因為到了晚上是人的身體防護力最弱的時候。《內經》說到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陽氣伏於內臟,體表缺少保護,所以太晚洗澡的話溼氣就容易進入體內。解決辦法是可以儘量選在黃昏之前洗澡來避免洗澡生溼的問題。

    除此產生溼的原因還有熬夜或晚睡,平時缺乏運動,情緒不佳……另外就是出汗後要注意把汗水擦乾再換衣服,否則汗水被體表重新吸收容易在體內形成溼氣,也容易因此著涼感冒,小兒注意後背墊汗巾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出汗後也不要立即洗澡,因為出汗時毛孔開啟的,洗澡容易感冒。

    既然溼熱和寒溼的人都有運化不足,動能不足的問題,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容易溼熱的人,平時體質很可能是寒溼的。

    當然解決寒溼的辦法很多。

    寒導致溼,解決的路徑兩個,一個提升身體處理溼的能力,一個減少身體產生寒溼的機會。確實是寒症,沒有熱或者有熱但是寒的病機為主的情況用了都會有效果,可以用艾灸,也可以用南懷瑾肚臍貼,泡腳,或者粗鹽敷肚子都可以。

    附:小兒痱子是寒溼還是溼熱?

    痱子一般是溼熱引起,即區域性散熱通道受阻,散熱不暢、汗出不暢導致。除了氣候因素,小兒長痱子的根源還是在脾胃,即推動氣血迴圈的力量不夠。洗澡時加入一兩瓶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原理是祛溼散熱。嚴重情況可以1:5的比例兌水塗在面板表面治療。這些處理都是緩解症狀,調理脾胃才是根本,當然隨著小孩自己生長,脾胃也會自己長好,所以小孩大一點後就不會長痱子了。

  • 7 # 崇州馮良中醫師

    如果體內寒溼與溼熱並存,治療要運用祛溼的方劑或者藥物,其次是該清熱還是溫陽散寒,要根據不同的病位,以及寒溼、溼熱哪個症狀更重、更急迫治療。寒溼重於溼熱的患者,中藥一般需溫陽祛溼為主,清熱利溼為輔,方子的話,脾溼的病人可以用附子理中湯,再加上茵陳五苓散。如果是溼熱重於寒溼的患者,中藥調理應該以清熱利溼為主,溫陽祛溼為輔,比如可以用銀翹散合茵陳術附東加減。如果是寒溼與溼熱並重的患者,中藥調理應該兩方面都要兼顧,即清熱除溼與溫陽散寒利溼並重,可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再加上半夏瀉心東加減

  • 8 # 青年中醫李醫生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寒溼?什麼是溼熱?其次我們要知道寒溼和溼熱是如何產生的,是身體產生的還是外界侵入人體的?再有我們要明白寒溼和溼熱有什麼特點,我們怎樣去清除身體的寒溼和溼熱?

    宋代陳無擇針對病因提出三因學說,他把病因區分為“外因、內因、不內外因”,而外因為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髒髒...指的是人在正常氣候條件下,不能適應正常氣候變化。正常氣候變化有風、寒、暑、溼、燥、火為六氣,產生相對應的六種外感病邪為六淫。寒溼和溼熱就是因為人體適應能力低下,不能適應這種氣候變化,邪氣侵襲人體產生的。

    那什麼是寒溼?什麼是溼熱呢?寒溼和溼熱又有什麼區別呢?風寒暑溼燥火六淫邪氣,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質和致病特別。寒為冬季的主氣,也可由涉水淋雨,汗出當風侵襲人體產生,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都統稱為寒邪。溼為長夏的主氣,也可由氣候潮溼、涉水淋雨、久居溼地侵襲人體產生,凡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的外邪統稱為溼邪。熱邪見季均可發生,凡具有炎熱升騰的特性的外邪都叫熱邪。六淫產相互合和侵入人體,所以就有了寒溼和溼熱。

    那我們如何清除身體的寒溼和溼熱呢?寒溼和溼熱各有什麼不同的症狀呢?寒性收引凝滯,溼性重濁黏滯,所以女性經常痛經,男性肢體關節屈伸不利,疼痛感明顯,胸悶,頭重,四肢沉重,白帶量多,面垢眵多,舌苔白膩,脈滑。病程較長,反覆發作,這樣子就是一個寒溼體質。而熱邪瀰漫,易耗傷陰液,所以溼熱的病人經常出汗,煩躁,上火咽痛,喜歡冷飲,經常口乾舌燥,尿赤便秘,體倦,舌苔偏黃膩,脈偏滑數。針對肌肉表面的寒溼,臨床上我們可以透過撥罐,拔罐可直接把人體的寒溼拔出去體外,然後可再進一步進行艾灸,因為艾灸可以助陽,助陽同時就可以把人體的寒氣從身體裡趕出去,等於用拔罐加艾灸以後,整身的寒氣就會排出一大部分。第一拔寒氣,拔出來,第二可以助陽,趕出來。針對臟腑裡的寒溼,還可以內服中藥加上艾灸,比如干姜,薏苡仁,蒼朮,可以再把剩餘的寒氣從體內趕出來。所以如果這三條加在一起,一般非常快就可以把寒溼給驅逐出體外。當然體內寒氣已經很久,就需要慢慢來調。針對溼熱,我們根據溼熱的輕重又分為滲溼,利溼,化溼,燥溼,輔以清熱,內服中藥有顯著效果另外,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寒溼體質少吃寒涼食物,溼熱體質少吃辛辣上火食物,起居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室內溼度、溫度適宜,尤其是在南方,不要長期居住在潮溼低窪的地方,再有,儘量少淋雨,淋雨出汗了及時更換衣服也是抵禦溼邪的有效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月子撞上大夏天,老一輩的“月子經”還有必要一一遵守嗎?怎樣護理才科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