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天夜航船

    首先漢朝的面臨的內部問題已經從如何處理好與諸侯王與勳貴的關係變為了處理與外戚的關係。巫蠱之禍證明了太子至少有了反抗的能力,證明了太子對皇位有了威脅,並且還有一堆人支援,虎毒不食子,可是皇位只有一個。從巫蠱之亂到霍光再到王莽,西漢中後期的問題就是圍繞皇帝與外戚,而東漢不光繼承了西漢後期的問題,再加上中央與地方大族之間的矛盾,三國開始的十常侍與何大將軍就是外戚與宦官。漢武帝不昏庸,而殺死李妃證明了漢武帝的並不昏庸,而立最小的兒子為太子恐怕是考慮到這小兒子長大了自己多半快入土了吧,一個六歲的孩子能看出來身體強健?皇帝會有好多無賴,有些事情就算是對的,反抗是對的,但是發生在皇家,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就是錯的。再來看看漢武帝做了什麼?求賢令打破了勳貴外戚對官位的壟斷,透過任用衛青與霍去病將皇帝的意志貫徹,而推恩令打擊了諸侯王的勢力,求賢令的重要性在於打破了諸侯王徵辟——到皇帝徵辟的路徑,變為了皇帝直接徵辟,漢武帝皇權透過任用官員,求賢推恩,外戚立功,將皇權加強到了一種可怕的程度,在中國封建集權史上必須瞭解與分析的一個人。而他也造成了西漢毀滅的原因依附皇權外戚無人壓制,實際上漢武帝時期這種問題就體現出來了。

    巫蠱之亂的根本原因是太子勢力過大,衛家與霍家是會支援沒有血緣關係的漢武帝,還是有親緣關係的戾太子?漢武帝隨後殺人,提拔新的外戚來制衡老外戚,李廣利的作用就是這個,但是李廣利也想搞事情啊,漢武帝的殺妻第一個是無奈,而第二個就是必然,外戚的權利來源於對皇帝的影響,皇帝也怕啊,自己的太子被自己的舅舅奪位,或者被太子的母親控制,後者是漢武帝前期的所面臨的問題,而前者是漢宣帝的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漢武帝選擇殺妻,而漢宣帝選擇了等待外戚的死亡。

    對殺太子劉據是有悔意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有。漢武帝登基十多年一直無子,太子是他的長子,他小時候武帝很喜歡他。不過,後來武帝就和太子漸生嫌隙了。一是政見不和。太子親近儒生,常勸武帝不要打太多仗,武帝很不高興,認為太子軟弱,不像他,說過“子不類父”這樣的話。二是太子是衛子夫的兒子,他背後的衛家,勢力聲望實在太大了。從武帝后來殺鉤弋夫人的舉動來看,他對外戚的防備心是根深蒂固的。前有呂后的深刻教訓,武帝自己執政早期又有竇太后留下的陰影,先後打壓祖母竇太后、母親王太后家的勢力,晚年又滅了衛家的勢力,臨死還殺了鉤弋夫人,可以說武帝一生都在利用和打壓外戚勢力。他一手扶植了出身草根容易控制的衛家,來對抗其他的外戚。衛青,霍去病,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功高難免有震主之嫌,衛家聲望過盛,加上衛家還有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儼然是一股權傾朝野的勢力,難以想象武帝死後太子登基,衛家的權勢會膨脹到何等地步。以武帝的性格,動手收拾衛家只是遲早的事。只是把自己的繼承人搭進去,可能也是武帝沒有想到的。當時已經先後殺了太子身邊不少人,包括太子的同胞姐妹。武帝年事已高,江充又從中阻撓,阻止武帝和太子見面。太子不知武帝生死,為了自保起兵自衛,但沒想到武帝還在,自保就此變成謀反,無法回頭了。衛青霍去病早已去世,巫蠱之亂中,劉據和衛子夫先後自殺,武帝還殺了衛青的兒子衛伉,以及他自己和衛子夫生的兩個女兒。把衛家的勢力連根拔起,一舉解決了心腹大患。之後,為表悔意,也應該是真的恨江充吧,武帝反手又殺了誣陷太子的江充等人,誅三族。族誅了帶兵圍剿太子,逼得太子自殺的官員。然後修了思子宮,還在太子遇難的湖縣建了歸來望思之臺,表示悼念。應該是真有一些悲痛和遺憾吧,畢竟是他的第一個兒子,他小時候武帝曾經那麼喜歡他。而且失去了年富力強、培養多年的繼承人,也是非常影響政權穩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手機愈加臨近,入手不支援5G的華為P30會很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