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達人穩妥君

    商鞅本姓公孫,是衛貴族的後代,所以又稱公孫鞅或衛鞅,後因變法成功,被秦孝公封於商,史稱商鞅。商鞅所處的時代,正值戰國中期,中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諸侯國彼此為了壯大實力和搶奪地盤而爭得你死我活。所謂亂世出英雄,因此這個時期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各家門徒都懷揣學問,想著在亂世之中得以施展身手。而各個君王也都想著如何發展壯大,於是一系列的變法就得到了支援。

    戰國中期先後出現了多次變法,比如:趙武靈王變法,魏國的西門豹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但這些變法均時間短、規模小沒有使這些國家走向強盛從而統一天下。

    商鞅既是貴族後裔,又是一名有志之士,思想活躍,素喜刑名之學,有本事而且想顯本事,生在這樣時代,商鞅自然不甘落於人後,於是商鞅來到了魏國,投靠魏國丞相公孫座門下做了一名門客。商鞅經常在公孫座面情提他的想法思路和理想抱負,得到了公孫座的器重,公孫座甚至發出“中國一統,唯有變法徹底者當之”。足以見到商鞅當時對公孫座的影響程度。公孫座臨死的時候,他建議魏惠王“要麼重用他,要麼殺掉他”,可見商鞅確實是蓋世奇才。公孫座死後,魏惠王沒有采納老丞相的建議,沒有重用商鞅,也沒有殺掉他。當然這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當時魏國國力是七國中最強大的,朝中能人眾多,因此不重視他也是合乎情理的。秦國本居中國西部雍地(甘肅和陝西一帶)與小數民族西戎雜居,祖上是給周朝放馬的,因此在中原的地位是很低的,被視為蠻夷。在秦十一代時由於秦穆公勵精圖治才使得秦稍稍有所發展,秦孝公即位,想繼承秦穆公遺志,光大祖宗事業,使國家繁榮強大。一個很窮地方,又想著發展,還缺少人才,商鞅此時來秦,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商鞅和秦孝公見面後,說出了自己的策略,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援,當然這個過程是曲折,不可能商鞅一說想法,秦孝公就說你說的對,咱就這樣幹。秦孝公和大臣經過了很多次的推理,論證的,因為把一個既成的體系推倒再重建,本身需要很多代價的,所謂破而後立的前提是破,不管怎麼說,商鞅變法理論得到了秦國群臣的認定,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全權負責制定、實施變法內容,任何人不得干涉包括自己在內。

    商鞅變法從秦孝公二年(公元前360年)持續到秦惠文王元年(公元前337年),期間一共二十三年,秦國國力大增,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主動出擊。先後攻城略地,佔有了一大片土地,隨之遷都咸陽。自此,秦國佔據關中平原,憑崤山函谷關之險,退可自保,進可出關東以爭天下,成帝王霸業。

  • 2 # 長安風華夜未央

    孝公繼位 思賢若渴

    秦獻公死戰魏國無果,最終含恨而死。獻公之子嬴渠梁繼位,即秦孝公。秦孝公認為:當下的秦國國弱民窮,東方六國都有滅秦分秦的想法,如果不能從根本上使秦國強大,滅亡是早晚的事。求賢是有求於別人,而不是有恩於別人,於是摒棄朝中保守勢力,頒佈求賢令:秦國國君嬴渠梁正告天下士人,本公求賢似渴,天下有才士子有願意出山為秦國謀劃者,能有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計程車子,嬴渠梁願與君與分土,與本公共治秦國。

    正是因為秦孝公看到了天下都是有利才去,有益才從的特點,因此開出了當時天下君主沒人敢給的條件。山東六國計程車子紛紛投奔秦國,拜訪孝公。

    四會孝公 劍鞘合璧

    衛鞅作為從山東各國投奔秦國的無數士子中普通的一員,想見到孝公是何止的困難。好在他在魏國的時候,認識孝公身邊的一個太監——景監,於是透過景監的推薦去見秦孝公。衛鞅與秦孝公談了三次,孝公對此均表示不滿意。此時的景監不耐煩問衛鞅:君有如此大才,為什麼不向君上攤明?衛鞅回答道:天下的雄主與明主應有識別行貨的能力,也應有不斷求賢的勇氣和魄力,我不知道君上喜歡哪一種治國的方式,只有透過不斷的試探才行,等到下一次,我便會和他講真正的治國辦法。

    衛鞅第四次見秦孝公時問:君上,秦國的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東方六國也少有如此寶地,但是為什麼秦國讓它荒蕪薄收,人煙稀少;渭水悠悠的流過,在秦地沒有險阻,可以說是上天賜給秦國的絕佳水源,為什麼秦國在此數百年間卻沒有得到漁鹽航運之利;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為什麼秦國沒有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新軍?一個國家的強大,無非體現在人口眾多、功能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善戰,然而此時的秦國,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府庫空空、甲兵老舊、私鬥成風。山東六國的變法都有明顯的弊端,那就是零碎的新法只存在於當朝國王手中,這種法律在明君手裡會使國家變強,在常君手裡會使國家變弱,在昏君手中會使國家滅亡,變法的成功不是一時的暴起,而是穩定的法規制度有序。秦孝公對此深表贊同,和自己想的完全一樣,便向衛鞅求變法之對策。

    隨後衛鞅針對秦國的弊端提出了:廢除井田、獎勵耕織、廢除世親世祿制,建立軍功爵制、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邊民仕伍連坐等具體措施。使秦國達到獎勵農耕而富於,激賞軍功以強軍,統一政權以領正,移風易俗以政民的目的。秦孝公對此深表贊同,下定決心,推行變法。

    商鞅為何能夠得到秦孝公的認可,我覺得全都得益於以下幾點:1、物以稀為貴,商鞅在人才濟濟的魏國難以施展拳腳,魏王很難看中沒有身份地位計程車子。 2、人才市場中,不透過特殊手段短時間內很難讓領導上司看見自己的閃光點。3、與領導上司談話,要講究策略,最重要的一點是自身有真才實幹。

  • 3 # 講歷史的倉鼠洋

    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是因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不得不變法以圖強國之道,以及秦孝公本人的政治理想和商鞅的個人能力,都是其能夠重用商鞅的商鞅的主要原因。

    第一點方面: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所趨不得不變法以圖強。

    當時正處在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權制建立的大前提下,各國早已開始透過改革來增強國力。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而當時秦國舊貴族勢力龐大,其變法程序緩慢以至於與其他諸侯國國力相差甚遠。如果不進行變法,改革那麼將有亡國的危險。

    尤其是在經歷了兩次對魏國的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將河西地區割讓給魏國一求和解的事情。致使秦國國力更加衰敗隨時遭受其被他諸侯國滅國的危險。而魏國經過變法,改革國力強盛,讓秦國看到改革的巨大作用後有了變法改革的想法。

    與其說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其實是他不得不進行改革因為不改革毀滅國,但進行改革,可能會是國力強盛,實現他的政治目標。

    第二方面:秦孝公本人是個傑出的政治家,具有很高的戰略眼光,並且擁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因此力圖變法強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實習慧眼識珠,果斷任用商鞅,使秦國國力強盛起來。

    剛剛繼位的秦孝公,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命華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

    而商鞅的變法,剛好銀河秦孝公的需要為其提供治國,強兵之策,因此他重用商鞅進行變法。

    第三點:商鞅個人能力出眾。

    在改革初期商鞅透過“舌戰群儒”,說服秦國大臣接受其變法思想,而後又以“立木為信”獲得百姓支援為變法順利進行做鋪墊。

    舌戰群儒

    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但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就這樣商鞅透過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的“法古”“循禮”這些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

    立木為信

    商鞅在變法法令做出之後,並沒有急於釋出,因為害怕擔心老百姓不相信他,於是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

    並貼出告示告示寫道: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但沒有人敢來搬動。

    於是商鞅出示佈告說:“有能搬動木頭的的給他五十兩金。”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

    而此事易經傳播在秦國內,掀起軒然大波,並且大家都開始相信他所說的,他透過這件事獲得百姓的信任,為其變法法令,順利推進打下基礎。

    最後一點:當時秦國國力衰敗隨時有滅國危險危險,迫不得已進行變法。

    當時的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並且經歷多次戰爭,國力衰弱,軍隊戰鬥力下架因此被中原各諸侯國排除在外,不能參加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並且被諸侯國相對待夷狄一樣對待。

    為了改變秦國的地位,為了使秦國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也為了秦國國力能夠強盛繁榮變法就迫在眉睫了。

    正是因為當時時代大環境所趨,各國都以變法圖強,為順應時代潮流秦國必須變法;

    而且秦孝公作為秦國著名的政治家其深遠的政治眼光選中商鞅進行改革,已換取秦國的強大;

    同時商鞅,出眾的個人能力也為秦孝公支援其改革變法,打下一針強心劑。也使變法能夠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這就是在當時環境下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的主要原因,即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要推動國力強盛發展,同時也要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果斷的決策以及優秀的人才。

    我想這就是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以及留給後人的經驗吧!

  • 4 # 順勢而為2020

    說起秦孝公為何敢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就不得說一說秦國當時當時的處境。當時是戰國初期,大爭之世,實力為王,各國之間相互攻伐不斷,秦魏少梁大戰中,秦獻公身中狼毒,不久後去世。在內憂外患之中,秦孝公繼任王位,國貧民弱,國事艱難!

    此時山東六國正在密謀分秦、滅秦,秦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在實力為王的戰國時代,秦國如果再不進行改變,可能就真的要走向滅亡的地步。

    秦孝公即位後,面對秦國遭受的百年國恥和積貧積弱的局面,求強圖治越來越強烈,但苦於秦國沒有堪當重任的大才,於是秦孝公於函谷關上向天下士子釋出《求賢令》,尋覓大才,並許諾變法成功後與之共享秦國。商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入秦變法。

    由此可見,秦孝公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重用商鞅進行變法的,如果不變法的話,秦國很難在戰國的大爭之世立國。因為當時的秦國太窮太弱,天下卑秦,山東士子大多不願意到秦國發展!

    尋到商鞅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秦國和秦孝公無疑是幸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合最近小夥攔路打老師的行為,你怎麼看待“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