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築夢

    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完完全全是以前的條款改了個名字而已,實質上並沒有改變什麼。

    1,割讓兩個州,減少了相應的“保護費”。兩個州的稅賦和少交的歲幣一樣多。等於就是這兩個州的稅賦交給金國自己去收了,連帶行政權都上交給金國了。實際上是吃了虧的。

    2,上交金國的歲幣,更名為歲銀。換湯不換藥

    3,向金稱臣,更名為稱侄。除了更羞辱一點,也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 2 # 雄鐵

    孝宗是小孩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他的謀略是比不上趙構的,本想給岳飛平反,鼓舞士氣,能夠打勝仗的,不想金國仍然是很強大,打不過只好再行割地賠款之事罷了。還有他的後代,寧宗更是給岳飛封王,還把秦檜的諡號給罷了,改為繆醜,結果輸得更厲害。事實證明,不顧自己的實力,盲目窮兵黷武,只能是結局慘淡。

  • 3 # 獨釣孤海一隻魚

    首先應該看當時的時局,與對戰雙方的實力對比。造成隆興和議比之前的要好一些的原因有二。

    一、當時宋金 實力相當,誰都沒實力將對方滅掉。金國經過多年戰事早已是強弩之末了,沒有了金初時的實力,經濟生產也需要恢復,國內矛盾尖銳,所以實力比金初弱了。而南宋經過趙夠的統治,雖實力有所提升,國力與金不相上下。所以雙方實力在哪放著,故隆興和議更像是雙方妥協的一個結果。

    二、雙方當權者的態度不不一樣。孝宗是主戰的,對議和本來就十分排斥,所以要不是軍事上的失敗,他根本不會和,造成了孝宗對議和方式,內容,條件都十分在意,這注定了不會出讓太多利益給金國。金世宗為了緩和國內部矛盾,恢復經濟發展,對內是休養生息,對外則是求和平,這就註定金國雖在軍事獲勝的情況下,對議和內容,方式,條件都不會太強硬。

    綜上兩點,造成了隆興和議比前次的和議要好些的結果。可不管如何說隆興和議也是南宋的一個恥辱。鄙人不才,喜歡就請關注@副局健康

  • 4 # 荒井胡桃

    談起隆興和議必定跳不過隆興北伐。

    歷史永遠不缺愛國賊和鍵盤俠。

    紹興三十二年,高宗因無子且太宗一脈全被擄去金國,不得已禪位太祖之後趙昚是為孝宗皇帝。宋高宗做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八十一歲才駕鶴西遊。雖然自稱不再過問朝政,但實際上他也是乾隆似的主,宋孝宗則成了只管發號施令的木偶。而隆興北伐則是孝宗希望擺脫"木偶"命運的系列措施之一:

    一、首先為岳飛冤案平反,能使新皇帝收攬人心,穩定政局。(當然,孝宗言承高宗聖意為飛平反,亦給足了趙構面子)

    二、誓師北伐。南宋居然不缺鈣我的天哪(岳雲鵬口吻),對金不宣而戰厲害了我的帝。但隨後的符離之潰讓孝宗清醒了一一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害死人,雖然王明同志比孝宗晚生了上千年。但道理是永恆不變的,不清楚認識自己的實力,敵強我弱還要步步為營以硬碰硬,想死直接捏鼻孔自盡得了,免得蒙羞。

    三、隆興和議。符離之潰讓孝宗明白了一些道理,他開始慢慢理解並接受高宗之國策,並與金議和:宋金世為叔侄之國;“歲貢”改為“歲幣”,銀絹各為二十萬兩匹;南宋放棄所佔海、泗、唐、鄧、商、秦六州,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雙方交換戰俘,叛逃者不在其內。

    與紹興和議(孝宗他爹,還不是親的)相比,南宋在隆興和議中的地位還是略有所改善:皇帝不再稱臣,改稱侄了;歲貢改為歲幣,數量也有所減少,雖所減不多。而南宋在採石磯會戰以後收復的海、泗等六州悉數還金,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

    這就等於耗了國力賺了點虛頭巴腦的東西,其他乾貨啥也沒撈著,竊以為隆興和議實質上並不比之前要好。謝翻拙字。

  • 5 # 風雪天花戀

    談起隆興和議必定跳不過隆興北伐。

    歷史永遠不缺愛國賊和鍵盤俠。

    紹興三十二年,高宗因無子且太宗一脈全被擄去金國,不得已禪位太祖之後趙昚是為孝宗皇帝。宋高宗做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八十一歲才駕鶴西遊。雖然自稱不再過問朝政,但實際上他也是乾隆似的主,宋孝宗則成了只管發號施令的木偶。而隆興北伐則是孝宗希望擺脫"木偶"命運的系列措施之一:

    一、首先為岳飛冤案平反,能使新皇帝收攬人心,穩定政局。(當然,孝宗言承高宗聖意為飛平反,亦給足了趙構面子)

    二、誓師北伐。南宋居然不缺鈣我的天哪(岳雲鵬口吻),對金不宣而戰厲害了我的帝。但隨後的符離之潰讓孝宗清醒了一一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害死人,雖然王明同志比孝宗晚生了上千年。但道理是永恆不變的,不清楚認識自己的實力,敵強我弱還要步步為營以硬碰硬,想死直接捏鼻孔自盡得了,免得蒙羞。

    三、隆興和議。符離之潰讓孝宗明白了一些道理,他開始慢慢理解並接受高宗之國策,並與金議和:宋金世為叔侄之國;“歲貢”改為“歲幣”,銀絹各為二十萬兩匹;南宋放棄所佔海、泗、唐、鄧、商、秦六州,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雙方交換戰俘,叛逃者不在其內。

    與紹興和議(孝宗他爹,還不是親的)相比,南宋在隆興和議中的地位還是略有所改善:皇帝不再稱臣,改稱侄了;歲貢改為歲幣,數量也有所減少,雖所減不多。而南宋在採石磯會戰以後收復的海、泗等六州悉數還金,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

    這就等於耗了國力賺了點虛頭巴腦的東西,其他乾貨啥也沒撈著,竊以為隆興和議實質上並不比之前要好。謝翻拙字。

  • 6 # 微史春秋

    隆興和議和紹興和議對南宋來說,都是屈辱的不平等條約。

    唯一不同的是隆興和議和議前,是宋孝宗主動北伐,一改宋高宗以來的妥協求和的政策。

    隆興北伐之初,南宋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形勢大好。這裡主要也有金朝因為海陵王之死陷入內亂之中的緣故。

    但是南宋朝堂之上,主和的投降派勢力仍然很強大,禪位的宋高宗就是主和派的大老闆。

    主戰派內部也存在一些問題,主戰派領袖張浚志大才疏,號稱前線將領不和,最終在符離戰敗。這引起了主和派的強力反彈,他們群起攻擊主戰的統帥張浚,使得宋孝宗的態度產生動搖。

    最終隆興元年七月,宋孝宗罷免了張浚,重新讓主和的湯思退為相,湯思退為了促成和議,答應割地議和,並且拆除兩淮地區的軍備。

    十月,金軍在何談之際乘機南下,攻破兩淮,楚、濠、滁等州相繼陷落,逼近長江防線。形勢對南宋大為不利,宋孝宗雖然將主和的湯思退罷相,但是形勢一時難以徹底扭轉,最終還是選擇了繼續議和。

    最終宋金達成和議,內容如下:

    1、金宋兩國皇帝以叔侄相稱;

    2、改“歲貢”稱“歲幣”,銀、絹各減五萬,為二十萬兩匹;

    3、宋割唐、鄧、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與金。

    4、維持紹興和議規定的疆界。

    從內容上看,隆興和議與紹興和議相比,南宋取得一些成功。

    如兩國地位上,由之前的宋向金稱臣,變為宋為侄金為叔,地位上更加平等,而且將“歲貢”改成“歲幣”也正順應了這一變化。

    和議另一個重大成就是,歲幣比之前有了降低,由銀絹各25萬兩、匹變成各20萬兩、匹。

    但是屈辱的地方在於割讓了六個地方。

    所以隆興和議和紹興和議相比,並沒有改善多少。

    宋金對峙,其實反映的是一種政治均衡,和議也是這種政治均衡的體現。

    但是隆興和議對南宋主戰派的打擊極為嚴重,人心低落,畏金如虎,很好有人再敢提興兵北伐了。

  • 7 # 君山話史

    隆興和議又稱為乾道和議,是宋孝宗北伐失敗後,與遼國簽定停戰和約。這份和約也是不平等條約,不過比起之前的紹興和議,南宋爭取到若干權利。那麼,為什麼北伐失敗,還能爭取到更多權利呢?

    第一,先來比較一下兩份和約的內容

    紹興和約的主要內容是:

    宋向金稱臣,金主冊封宋主為皇帝;宋每年貢金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每年金主生辰,宋應遣使致賀;金歸還徽宗皇帝的靈柩及高宗生母;宋金兩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國界;宋割唐、鄧兩州以及陝西商秦之半給金國。

    再來看看乾道和約的內容:

    宋、遼兩國疆域仍然按照紹興和議所劃定的界線,即東為淮河,西為大散關;歲幣銀、絹各減五萬;南宋歸還金國戰俘,但對於北方逃往南方的漢人則不予遣返;宋不再向金稱臣,而稱侄。

    這份和約主要爭取到兩個權利:第一,歲幣銀絹各減五萬;第二,不稱臣而稱侄。

    其實稱侄也是很沒面子的事,比如說兩國的國書,要這樣寫:宋致金的格式為“侄宋皇帝眘謹再拜致書於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而金致宋的格式為“叔大金皇帝致書於侄宋皇帝”。

    不過在大宋君臣看來,稱侄還是比稱臣好。侄只是輩份上矮一截,但兩國皇帝是對等的;而稱臣就不同了,大宋等同於金國的藩臣。

    第二,孝宗北伐失利,為什麼還能爭取到若干權利呢?

    這裡有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孝宗北伐之前,金國南征以失利而告終。

    這次宋金戰爭,是金帝完顏亮率先挑起,他以六十萬大軍,發動規模空前的南征。然而,完顏亮的南征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完顏亮的失敗,主要原因並非敗在軍事上,而是後院起火,爆發政變,金世宗自立為帝,完顏亮被部下所殺。此外,金國又爆發契丹人耶律窩罕的起義與中原漢人起義,這導致金國的軍事力量遭到重大損失。

    其次,南宋獲得的一點權利,是用土地換來的。

    在完顏亮南侵失敗後,南宋軍隊乘機收復部分北方之地,包括海、泗、唐、鄧等州。起初,堅定的抗金派將領張浚認為這幾個州,乃是金帝完顏亮撕毀和約後被南宋所收復的,既然金人背約在前,南宋當然不承認舊條約的規定,新條約應該以實際控制區重新劃定邊界。然而,南宋一直有投降的傳統,在張浚死後,主和派領袖湯思退竟然竟然盡廢邊備,撤海、泗、唐、鄧四州之兵,自毀長城。為了迫使南宋接受和議,金兵乘機南下,連續攻克楚州、濠州、滁州。在這種情況下,南宋不得不放棄所收復的幾個州,以換取減歲幣、不稱臣等條件。

    其三,金世宗無意與南宋捲入曠日持久的戰爭

    說實話,南宋由於長期荒廢兵事,在軍事上不是金國的對手。然而,金世宗與完顏亮不同,他無意征服南宋。史書稱金世宗“性仁孝,沉靜達理”,他是金國曆史上難得一位賢君。鑑於之前金熙宗、金帝完顏亮都是殘暴之君主,金世宗上臺後,力求休息養民,急欲與南宋媾和。他發兵攻打楚州等地,乃是以武力迫和談,並非像完顏亮那樣想征服南宋。正因為金世宗有談和的意向,雙方都做了一些讓步,最後達成以上所說的乾道和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霍去病有哪些功績後人如何評價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