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愨讀書

    蘇軾在湖州任上,因烏臺詩案獲罪入獄,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黃州。詩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來,蘇軾歷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績卓著。其詩詞作品在整體風格上是大漠長天揮灑自如,內容上則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詩案之後,雖然有一段時間官至翰林學士,但其作品中卻少有致君堯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卻越來越轉向大自然、轉向人生體悟。至於晚年謫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曠達的心境就更加顯露出來,一承黃州時期作品的風格,收斂平生心,我運物自閒,以達豁然恬淡之境。 以烏臺詩案為界,蘇軾的詩詞作品在創作上有繼承也有明顯的差異。在貫穿始終的“歸去”情結背後,我們看到詩人的筆觸由少年般的無端喟嘆,漸漸轉向中年的無奈和老年的曠達——漸老漸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題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蘇軾的“具體的政治憂患”,而後期作品則將側重點放在了“寬廣的人生憂患”,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臺,吐之乃已”。其行雲流水之作引發了烏臺詩案。黃州貶謫生活,使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的,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識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後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會責任,他深切關注百姓疾苦; 後期,尤其是兩次遭貶之後, 晚清畫家錢慧安繪《蘇東坡夜遊承天寺》

    他則更加崇尚道家文化並回歸到佛教中來,企圖在宗教上得到解脫。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啟發,在黃州惠州儋州等地過上了真正的農人的生活,並樂在其中。 第三,在風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氣磅礴、豪放奔騰如洪水破堤一瀉千里;而後期的作品則空靈雋永、樸質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遠益清。 就詞作而言,縱觀蘇軾的三百餘首詞作,真正屬於豪放風格的作品卻為數不多,據朱靖華先生的統計類似的作品佔蘇軾全部詞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個時期創作的主流。這些作品雖然在數量上並不佔優勢,卻著實反映了那段時期蘇軾積極仕進的心態。而後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風貌,也有娛賓遣興,秀麗嫵媚的姿采。諸如詠物言情、記遊寫景、懷古感舊、酬贈留別,田園風光、談禪說理,幾乎無所不包,絢爛多姿。而這一部分佔了蘇軾全詞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間大有莊子化蝶、無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對現實的對政治的不滿、歇斯底里的狂吼、針尖麥芒的批判全部驅逐了。其題材漸廣,其風格漸趨平淡致遠。

  • 2 # 知陽時光鋪子

    蘇軾是個有大才之人,上班的時候父母過世,讓他不得不在家呆了六年。

    而且蘇軾性格剛直不阿,上班的時候跟了一個叫歐陽修的師父。當蘇軾終於回單位上班的時候,又遇到王安石變法。而他的師父歐陽修就是反對變法的人之一,蘇軾也是反對變法的。最後被王安石排擠,降級調崗到地方去了。

    在多個地方基層上班的時候,又給大老闆寫了一個“湖州謝表”,情緒沒拿捏好,諷刺變法,嘲諷大老闆。直接被大老闆關了三個多月時間,可謂是受盡折磨。

    之後肯定再次降級降薪,工資不夠家人開銷咋整?那就種田唄,蘇軾帶著全家開墾荒田,只為能夠吃飽飯。但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就這還整了個“東坡居士”的號。

    工作崗位雖然降了,但好在時間夠充裕。沒事幹蘇軾就到處遊山玩水,走到赤壁古戰場的時候,一不小心還寫下了《赤壁賦》等千古佳作。

    再後來之前大老闆下臺了,新老闆上位後,想重用蘇軾,想要蘇軾回總部當個總監級別的高管。而在這時候,蘇軾一方面年齡大了,一方面公司已經不景氣了,關鍵前老闆留下的那些“老油條”還看不順眼。於是蘇軾最後請求外調,繼續到基層上班去。

    在蘇軾晚年時,回公司總部的路上去世了。被追封了一個“太師”的職位。

    縱觀蘇軾這一生,顛沛流離。經歷了人生的大風大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蘇軾這輩子也算是過得相當精彩了。

    而正是因為這些職場的失意,讓蘇軾才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也是因為這些經歷,才讓蘇軾的創作更加有血有肉。

  • 3 # 滴血紅梅

    蘇軾既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堅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較多地採取莊禪曠達的態度,執著又超脫,無往不可,這種人生境界對宋人及宋代以後許多文人的人生態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軾平生受到兩次嚴重的政治迫害,對文學家的蘇軾來說,他的蓋世功業正是在屢遭貶逐的逆境中建立的。雖說蘇軾早就名震文壇,貶至黃州後且因畏禍而不敢多寫詩文,但黃州時期仍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高峰。散文如前、後《赤壁賦》,詩如《寒食雨二首》,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都創作於此時。蘇軾被貶至惠州、儋州時,已是飽經憂患的垂暮之人,但創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藝術上進入了精深華妙的新境界。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波瀾。

  • 4 # 三月二十

    蘇軾,李白,杜甫,屈原等中國文學大家,因為豁達大度,大公無私,其心光明磊落,不為五斗米折腰,有骨氣,無奴性。而歷朝官場中所謂九五,九四之王候將相,雖名高位重,實則泥豬癩狗,甚而白痴變態,自然懼怕而視為大敵,自然遭受排擠與打壓,當貶則貶,當流放則流放。仕途何來?

    當代之魯迅,聞一多等均豪氣衝雲,其文學修為已然爐火純青,豈一般狂人小輩可比?皆因屈骨蘇風,杜茅屋李醉鬼之華夏之魂深入人心而不滅,豈秦檜吳三桂漢奸之流可比?

    如今世風日下,戲子當道,文學之道盡失矣!物慾橫流全球,人性狠踩足下,人面獸心遍野,崇洋媚外,人不人,鬼不鬼,且問還有幾位乾淨?

  • 5 # 收復舊山河

    蘇軾的老子蘇洵,雖屢試不第但退而苦學,終至大器晚成,對蘇軾的教導和影響很大,蘇軾少年便“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且有聰慧的天賦和寬泛的興趣,20歲上進京趕考,一試中舉。

    蘇軾做官以後,先後調任去過杭州、山東密州(諸城)及徐州等地。政治鬥爭的旋渦使他這個文人飽嘗“文字獄”之苦,43歲上他被捉進獄中關押、折磨了近半年,跟他有牽連的文朋詩友均被殃及池魚,後來被赦出獄後,便被貶官“謫居”於黃州,這段時間,他前後流放到廣東、海南等地,半生潦倒,境況悲慘。在黃州呆的四年中,衣食都發生過困難,他開坡耕種,一方面是解決生活費用,一方面也想效仿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做法。從一箇中央政府的高官,一下子貶到黃州,他內心深處的感受是可以想象的,跑了那麼多地方,卻何以號為“蘇東坡”足見在黃州的那幾年,在他一生中的影響。

    我觀察蘇軾於“謫居”“流放”之過程中,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均是在黃州寫成。他自己都說過:“士踐憂患,安知非福?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用危而求安。”當時的嶺南(廣東)可不是今日富可敵國的富庶之地,而是“蠻㹮之邦,瘴癘之地”,不得不隨遇而安的蘇軾只有苦中作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了。反觀白居易、杜甫等文人,哪個不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顛沛流離、謫居流放的生活,使蘇軾沒有能夠施展他的政治抱負,卻使熱愛大自然,長於定詩詞文章、喜愛書法繪畫的蘇東坡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十一世紀的文化巨人。

    因為蘇大學土是我最為欣賞的古人之一,故在文後,寫一首“詩”贊他一讚一一

    “喇叭不響掉頭吹,麻袋焉能裝住錐,流浪東坡老居士,詩文書畫放光輝”。

  • 6 # 南京老呂

    職場失意,文場得意,這是大慨率。孔子,屈平,陶潛,李白,杜甫,皆蹈此轍。因為他們是文學家,而不是政治家,千古以來,只有毛澤東集文學家與政治家於一身。

    文學家是知識的傳播者,文化的園丁,用美潤色語言,用語言提煉意念,秀可歺,思可悅,情可奮,通透人生。

    政治家是,眾生之仰,蒼生之託,倚天仗劍,鏟頑除惡,使乾坤朗朗。謀慮民生,造福桑梓,使百姓旺旺。

    蘇軾是文學家,不是政治家,所以職場失意,文場得意。

  • 7 # 林紫樺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號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的一生在宦海生涯總是起起落落,雖在職場失意,但在文壇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蘇軾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

    蘇軾21歲時進京參加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蘇軾沉著應對,用清新脫俗的文風,一下把他們鎮住了。受到歐陽修稱讚不已,蘇軾一下名聲大噪,每有新作,必會傳遍京城。

    蘇軾參加考試錄取後,準備大展身手,就遇到父親病逝,按照當時制度,蘇軾需回鄉守孝三年。當三年期滿回朝時,就遇到王安石變法,當時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歐陽修在內,都反對新任宰相王安石變法。

    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端,遭到王安石的打壓,被迫離京,在外地做官。

    蘇軾43歲時,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蘇軾給神宗皇帝寫了封感謝信,這本來就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個文人,免不了在信中寫一些自己的想法,誰料被新黨抓住把柄,他們從蘇軾的詩中挑出暗諷譏笑的句子,說是對皇帝不忠,一時間朝野震動,倒蘇聲不斷。

    上任三個月的蘇軾就被御史臺的官吏抓到京城,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影響巨大,也成為他人生重要轉折點,新黨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進行中,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最後,在大家的用力下,蘇軾從輕處罰,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

    蘇軾經過這次事件後,對官場心灰意冷,空閒之餘,就去附近的黃州城外赤壁山遊玩,寫下著名的《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來抒發自己的心情。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人生閱歷比較豐富,他善於從自身遭遇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平凡的一件事物也會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蘇軾不光在文、詩、詞三方面有極高的造詣,也在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蘇軾有股文人的傲氣,在職場上雖然失意,但在文壇上創作的詩詞驚為天人,他寵辱不驚,進退自如,蘇軾的詞充分表現出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引入了藝術的殿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年沒回家沒聯絡在外面發財了,過年回家扮演窮人?還是真實身份去面對家人?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