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慶還是阿慶
-
2 # 使用者56985139966
日夲在二戰後期挖樹根,確有其事,而且成果緋然,但卻事半功倍。一,日本炸珍珠港,就是為了壓制美對海上石油通道的威協,但事得其反,幾次海上大戰,特別是瓜那爾島激戰後,日夲已喪失大部份航母和遠海護航能力,導致東南亞的石油運到日本很困難,尤其在1944年,美己阻絕了日的90%石油運輸,造成日本極度的燃料困境,為維持戰爭,國內節電,公交車都燒柴,民間停止用油。二,日夲組織科學家找代燃油辦法,於是就出現了用松樹根,能煉油的辦法,於是動員全民挖松樹根,轟轟烈烈,一時無兩,雖當時能煉到七萬捅,比有石油的一萬二千捅/日還多,但一是此油極不好用,燃炭很高,易熄火,二是資源漸盡,三是,戰事連連敗退,所以對戰爭正面作用不大。三,此事映正了日本全民族團結動員能力,及不可小睍的狼性夲質,尤其至今無悔改之意,尚與美狼狽為奸,使我時刻警惕,並強壯自身,以應蠢蠢欲動之敵!
-
3 # 秀才說歷史
抱團取暖團隊合作,眾志成城聚散成拳,做任何事情都上至天皇下到國民一齊發力,舉全國之力應對!當年購石油航道被盟國封死,日本人的飛機脡船軍腱坦克沒有了動力燃油!對外怎麼作戰!內閣軍部一聲令下,全體國民挖樹根煉油,以供對外用兵。這是日本人的長項,也是其悲哀!所謂原子彈下無冤魂再確切不過了。
-
4 # 鄧海春
在二戰後期的日本出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家家戶戶的老人孩子都拿著鋤頭,挨個山頭找松樹,為的就是把松樹根收集起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些個松樹根有什麼用途。在二戰後期,為了解決日軍油料緊缺的問題,日本的科學家在大量研究後發現,松樹的根在經過一系列加工後可以製成代替汽油的“松根汽油”。這也是挖松樹跟的根本原因,能造汽油啊!
但松樹跟造汽油的效率真的不算高,200個松根才能供飛機飛行一小時。可是即使是這樣的效率,放到當時的情境下也是高的不行,那可是傾全國之力來挖這些松樹根啊,好在日本人綠化做的不錯,松樹保有量也是蠻高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特殊汽油的產量居然達到了月產七萬桶。不過這也是杯水車薪,日軍在二戰末期缺油程度遠超人們想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島國,發動戰爭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搶奪資源,可結果呢?前期在中國戰場投入時間最多,兵力最多,可並沒有達到以戰養戰的目標,掠奪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根本比不上消耗的速度,由於技術原因又與大慶油田失之交臂,無奈只能南下開闢新的戰場。
在新戰場上日軍也是接連受挫,單從能源的角度來說,軍艦、飛機一開,石油的消耗可是源源不斷,國內的儲備不足,外部支援有要經過水路運輸,美國軍艦和潛艇的襲擾也從未中斷。
抗日戰爭前期日本還曾高價從美國進口過石油等戰略資源來解決燃眉之急,可見當時的日本雖然還有石油儲備,但已經察覺到了缺少戰爭資源這個日本的短板,並且在想盡辦法彌補這個問題。
1941年以後,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石油禁運更是使這一情況雪上加霜,當時日軍的石油儲備只夠用兩年的,在戰爭時期這樣的儲備顯然是不夠的,當時中國境內的抗日戰爭也進入了相持階段,不可能開展閃電戰擊潰中國軍隊的抵抗,日本人只有另想法子了。
這樣的情況在日軍中途島慘敗後又加重了,1944年後日本的石油運輸渠道基本都被盟軍封鎖了,盟軍也抓住了日本缺油的這一弱點,動用了大批軍艦、潛艇來封鎖日本人的運油航線。
到最後日軍被逼無奈,艦載機進行作戰都只能攜帶單程汽油,這種自殺式襲擊使得日本飛行員整體素質急劇下降,緊急訓練的飛行員根本無法應對複雜的空戰條件。這還不算,海戰中日軍軍艦都儘量減少採取迂迴戰術,軍艦走直線直奔盟軍艦隊,竟然只是為了節約燃油,可見當時缺油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力日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決心。
綜上所述,日本發動全國百姓挖松樹根可以說是無奈之舉,為了幾桶汽油,戰鬥機只能飛單程,戰艦不能做戰術迂迴。百姓瘋狂挖樹根在當時看來可能並不奇怪。
-
5 # 東方評史
二戰中的日本是一個非常奇葩而又瘋狂的國家,想法大膽而又瘋狂。
先是斗膽挑戰北極熊蘇聯,繼而又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之下,又是“神風特攻隊”駕機撞向美軍軍艦,又是搞什麼熱氣球攜帶定時炸彈轟炸美國。
可惜的是,人雖有多大膽,但地並沒有多大產。
但是上述這些都根本就不算啥,還有比這更奇葩的呢!
這件更奇葩的事就是發動日本的全體人民挖松樹根,那麼他們挖那麼多的松樹根幹麼呢?
竟然是從裡面提煉航空燃油,要為在前線作戰的日本飛機提供燃油,從而將戰爭進行到底。
我真TM的徹底服了日本人了,雖說有點奇葩,但這中間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在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時,日本對於石油的進口受到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利堅國家的制裁。
雖說在開戰之前日本透過多種渠道儲備了大量的油料,但是現代化條件下的作戰對於油料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其交戰的對手又是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日本對於石油的短缺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日本的運輸能力不行,第二是由於美軍的空襲和封鎖大量運輸油船被炸,同時還要維持在太平洋作戰的日聯合艦隊。
因此,直到戰爭結束日本再也未能向本土運回一船石油。
為了彌補缺油的短板,日本人可謂是想盡了一切的辦法來挖空心思。
日本本身並不產石油,而此時的日本又沒有現代這樣發達的海上採油技術,因此只能另尋它途。
為了彌補石油不足帶來的困境,日本想盡一切本法發展人工合成汽油。
第一是包括頁岩制油、,二是從煤炭裡面提煉焦油,第三就是從松樹根裡面提煉松根油。
由於技術上的不足和美軍的封鎖,頁岩油和煤炭焦油不堪滿足前線的消耗,所以到了1945年時,日本便發動全民大挖松樹根,用松樹根熬出松根油,再將松根油蒸餾後得到輕質油,再摻上酒精混合成松根汽油。
但一般來說,松根汽油的質量很差,並且產量也很低,到日本最終投降時,只生產出了大約幾百噸。
不得不說,單就日本發明創造的松根汽油來說,還是很有創意的。
但是創意雖好,卻不足以應對戰爭的最後結果。
即便是全日本有著非常豐富而又充沛的人力資源和松樹跟,對於最後的戰爭結果也不會產生什麼改變。
撇開戰爭的性質暫且不談,如果一個國家到了發動全民靠從可憐的松樹根裡面提煉油料來維持戰爭的話,你究竟還有多少打贏戰爭的可能性?
因此別說日本從松樹跟裡面提煉油料,就是此時他們發現了大慶油田也來不及改變最後的戰爭結果了。
所以無論日本想盡一切什麼辦法,最終的失敗仍是不可避免的。
-
6 # 離上青
日本是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不論是唐朝時的日本派遣使團來學習,還是近現代的明治維新,都是其善於學習的證明。不僅如此日本還是個有野心的國家,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發起了對中國侵略戰爭,目的就是想要以中國為跳板,稱霸亞洲,進而稱霸世界!
因此日本和德意志帝國,義大利帝國共同發起了一場將半個世界都捲入進來的世界大戰!史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簡稱為二戰。
日本在二戰前期表現的英勇異常,憑藉著先進的軍事裝備以及多年的謀劃,一舉侵佔了中國的大半國土,曾一度成為了一種不可戰勝的神話,直到後來的平型關大捷才打破了這個神話。
國共合作後,中國全面抗戰爆發,由此便陷入了與日本的拉鋸戰,後來逐漸佔了上風,到了一九四五年,日本已全面落入下風,但日本的軍國主義依舊在垂死掙扎,直到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才放棄了掙扎,於是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戰敗!
由於日本只是一個島國,因此日本在各種資源上大多依賴於進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轉移日本國內階級的矛盾。
同時由於日本是個小國,其人力物力都是有限的,這也就決定了日本是無法打持久戰,因此日本最初的想法就是利用閃電戰快速佔領中國,然後把中國作為大後方,利用中國廣博的土地以及龐大的資源來支援以後對整個亞洲的戰爭!
除此之外,日本在二戰時期還深受軍國主義的毒害,日本的民眾為了支援軍隊的戰爭把自己的兒子丈夫都送入了戰場,到了二戰後期,日本陷入下風的時候,依舊為軍隊瘋狂服務。二戰後期的日本民眾瘋狂挖樹根就是為了給軍隊提供石油所產生的現象。
二戰後期,由於美國封鎖了日本石油進口的渠道,讓日本陷入到了無石油可用的地步,這個時候日本的科學家研究出了一種從松樹根裡提取“石油”的方法,希望透過此舉來解除日本的石油危機,日本政府宣稱“約二百個松樹根就能讓飛機飛行一個小時”,雖然從松樹根提出來的油能夠勉強代替汽油使用,但是量太少,而且就連汽車在使用時都會經常熄火,飛機就更不用說了。
但日本民眾似乎從松樹根裡看到了希望,日本未上戰場的老人小孩婦女紛紛趕到山上挖樹根,尤其是兒童,甚至讓他們停了課去挖樹根!這種瘋狂行動曾差點一度讓松樹在日本絕種,一路上丟的到處都是樹皮和樹根。
但在這瘋狂的挖掘下,成效也是非常顯著的,日本軍方要求這種松樹根汽油要達到日產1.2萬桶,但在日本民眾的努力下,甚至把產量提高到了每日七萬桶的數量!
即便日本民眾如此瘋狂的支援軍國主義的戰爭,但到最後日本還是戰敗,戰爭是一國綜合國力的比拼,像日本這樣的小國所採取的以戰養戰策略,是非正義的,不得人心的戰爭,因此註定是無法成功的。
回覆列表
日本在二戰中瘋狂向外擴張,但是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打到了美華人頭上。於是自從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尤其是在海上對日本急需的石油資源進行封鎖。這下子日本政府緊張了。
日本畢竟不是一個資源型國家,地少不說,資源也都是絕大部分依靠外來。被封鎖後,日本獲悉松樹油脂可以代替石油。於是在國內進行全民動員,各行各業的人們停止手頭的工作,去挖松樹根,然後交給國家提煉松樹油脂。
這中間可以看到,日本這個國家的可怕,當時絕大部分人們都已經被綁架到了軍國主義的獨木舟上,政府有需要,就全民動員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