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勝寺以及古溫國遺址、司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處等眾多人文景觀。
陳家溝
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5公里的清風嶺上,因村中原有一座常陽古寺而古名常陽村。它南臨黃河,與古虎牢關、伏羲臺、河洛文化遺址等隔河相望。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慈勝寺
慈勝寺(元代)位於溫縣城西番田鎮大吳村內,坐北面南,舊縣誌雲寫、畫、塑世稱三絕,俗稱“三絕廟”,始建於唐代初年,歷經金、元、明、清屢修。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佈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
梁所遺址
梁所遺址(新石器時代)位於溫縣溫泉鎮西梁所村西北崗地上,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佈其為文物保護單位。[14]
王薛民居
王薛民居(清)位於溫縣楊壘鎮王薛村內王陶金家。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為清代朝義大夫家宅。[14]
北平皋遺址
北平皋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位於溫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趙堡鎮北平皋村,村四周皆為古文化遺址。
慈勝寺山門
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漢代等歷史時期。
州城遺址
州城遺址(春秋)位於溫縣城東北12.5公里處的武德鎮西張計村。北依沁河,州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700米,東西寬約1400米,大部分城牆今已無存,僅東城牆還有部分殘垣,高約10米。
遇仙觀
遇仙觀(明至清)位於溫縣城北12公里武德鎮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座北向南,兩進院落,內外總面積三千平方米。
康定國公墓
康定國公墓(元)位於溫縣城西嶽村鄉五里遠村北紙廠院內。墓冢原高7米,面積278平方米,現已削平。墓前立有元代梁國公墓碑一通,巨碑尚存,俗稱關關碑。
司馬故里舊址
司馬故里舊址(漢、清)位於溫縣城西13公里的招賢、古城、安樂寨一帶,原為溫縣故城,也是晉宣帝司馬懿的家鄉,故稱“司馬鼓裡”。
溫城遺址
溫城遺址(夏至三國)位於溫縣城西16公里處的招賢鄉上苑村北地,故城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近400米,城內高處周邊地表2米,南城牆和北城牆依稀可見,夯層6~7釐米。
請採納
溫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勝寺以及古溫國遺址、司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處等眾多人文景觀。
陳家溝
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5公里的清風嶺上,因村中原有一座常陽古寺而古名常陽村。它南臨黃河,與古虎牢關、伏羲臺、河洛文化遺址等隔河相望。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慈勝寺
慈勝寺(元代)位於溫縣城西番田鎮大吳村內,坐北面南,舊縣誌雲寫、畫、塑世稱三絕,俗稱“三絕廟”,始建於唐代初年,歷經金、元、明、清屢修。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佈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
梁所遺址
梁所遺址(新石器時代)位於溫縣溫泉鎮西梁所村西北崗地上,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佈其為文物保護單位。[14]
王薛民居
王薛民居(清)位於溫縣楊壘鎮王薛村內王陶金家。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為清代朝義大夫家宅。[14]
北平皋遺址
北平皋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位於溫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趙堡鎮北平皋村,村四周皆為古文化遺址。
慈勝寺山門
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漢代等歷史時期。
州城遺址
州城遺址(春秋)位於溫縣城東北12.5公里處的武德鎮西張計村。北依沁河,州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700米,東西寬約1400米,大部分城牆今已無存,僅東城牆還有部分殘垣,高約10米。
遇仙觀
遇仙觀(明至清)位於溫縣城北12公里武德鎮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座北向南,兩進院落,內外總面積三千平方米。
康定國公墓
康定國公墓(元)位於溫縣城西嶽村鄉五里遠村北紙廠院內。墓冢原高7米,面積278平方米,現已削平。墓前立有元代梁國公墓碑一通,巨碑尚存,俗稱關關碑。
司馬故里舊址
司馬故里舊址(漢、清)位於溫縣城西13公里的招賢、古城、安樂寨一帶,原為溫縣故城,也是晉宣帝司馬懿的家鄉,故稱“司馬鼓裡”。
溫城遺址
溫城遺址(夏至三國)位於溫縣城西16公里處的招賢鄉上苑村北地,故城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近400米,城內高處周邊地表2米,南城牆和北城牆依稀可見,夯層6~7釐米。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