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絕版China經典
-
2 # 荼靡四葉草
大語文的觀點認為生活處處都與語文有關,語文的實踐性本身比較容易實現。比如日常看到的廣告語,街邊的店鋪名,孩子起名字等等都與語文密不可分。語文課堂的實踐性也可以有意識地體現,比如讓學生將課文改成情景劇進行表演,《皇帝的新裝》《雷雨》等都很適合;再說讓學生仿寫詩讀詩,如宋詞的教學可以採取此種方式。
-
3 # 海闊天空007
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可體現很多方面,比如作文教學,像寫景方面,可帶學生實地觀察,教師予以指導,特別是農村學校有便利條件,出校門就可觀察田野景色。
-
4 # 陶陶學吧
在課程中如何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語言和文字都是為生活服務的,也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這便體現了問題中的“實踐性”。實踐性的解釋又很廣,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如果特指教學中的實踐性,則要窄得多,但無論怎樣,小學階段的學習都應該是能力和思維的形成過程。在我們的課堂中,我們始終秉承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理念,那就是我們教的不是知識,而是如何透過知識的訓練和實踐過程,讓學生形成語文思維和語文能力——“真正的教是為了不教”。單純地從語文教學過程出發,我們的老師更像是訓練師,老師給學生“一”,學生可以生出二,再生三,再生創造。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實踐”。
比如語文中的漢字,漢字千千萬,如果老師一一去說,是不現實的,也是違背教學的本質的,這又何來實踐之說呢?慶幸的是,漢字是個神奇的存在,是透過字形可以看到意義、情感等內在的東西的。事實上,在課堂中,我們更願意讓學生從根源去學漢字,老師帶入門,學生思考之、實踐之,甚至我可以創造指,其樂無窮,其益無窮!再比如說,語文當中的詞,學來是為了用的,可以用來表達、用來寫作、用來有感而發時不至於詞窮。常規的教學是記住這個詞,然後透過模仿說話、寫話。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個詞最初是來源於哪裡呢?是為了服務什麼產生的?用這個詞的時候是一種什麼體驗呢?如若不知,或者他都沒有真正感受過,實踐起來豈不是有徒其表或者胡用亂用而已?這個部分的實踐,應該老師給學生呈現一個的路徑,讓學生循著這個路徑去探索與之相關的更大是領域,他更加可以嘗試新的路徑,去探索,去挖掘,這才是實踐。
總而言之,我認為,語文的實踐性是從學會“如何學習語文”開始,這個過程之後,再來談其他領域的遷移和實踐。
-
5 # 使用者墨緣琴韻工作室
如何加強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如何加強語文課程的實踐性,這對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新新的課題。現行語文教材涉及的知識越廣泛,有些篇目文理知識交叉滲透。諸如科技論文、科普等諸如此類的篇目納入教材。語文由過去的社會科學之說越來越邊緣化。教師如何厚積薄發,化難為易教學,就必須引導學生到圖書室、科技舘探索相關科學知識的奧秘,從語文角度加強實踐與探索,這樣學習才有滋有味,終身受用。寫作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延續,如何把語文的審美性、教育性更好地體現在寫作之中,這就必須到社會中去嚐嚐梨子的滋味。也就是深入社會一線觀察思考,如社會中的眾彩紛呈,不同崗位人物的心態,鞭撻社會中的不良觀象,凡此種種,都必須作深刻地調研,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能鮮活。即使寫遊記之類的文章,只有觀山才能情滿於山,觀海才能意溢於海。而現在,此類的調研實踐探索,正是當前教育的缺失。學生根本無暇顧及深入社會,進行調研探究。
隨著社會資訊化的到來,大語文教學越來越有必要。儒家研學遊之經驗,我們可以借鑑。這只是語文教學方式的一個補充。既使學校課堂語文教學也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開放式教學,加強知識體系教學和創新能力的研究。一個開放式、探究式的大語文教學指日可待。 (盛振乾)
-
6 # 蓬生麻中直不直
我們學校有類似於這種實踐性的作業,比如說尋泉,我也常常試著把理論和實踐聯絡在一起。比如說假期作業裡,加入實踐類的活動,去探索家鄉的美食,看一看你愛吃的零食配料表,找找街道上的錯別字,哪些廣告牌諧音用的好,這些實踐類的作業學生都很喜歡,也在實踐中巧妙的深化了語文學習。
-
7 # 語文思維
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一、走出課堂、走進社會。我最得意的課程是教學新聞單元。教學新聞單元時,有個採訪任務,那一個星期,學校領導、部分老師和同學,都成了學生的採訪物件,校園裡到處都是我班的“記者”。那一週的週末,大街上也活躍著我班的“記者”。學生採訪回來後,模擬的“新聞釋出會”“記者招待會”同學們也是興致勃勃的。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活動策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綜合能力都得到鍛鍊,還增強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積累了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寫作材料。
二、利用群文閱讀進行讀寫結合。我喜歡隨文落實一些教學任務,所以我的閱讀課也可以說是寫作課。記得我們學校的語文組做個一個市級課題“課堂內外群文閱讀組織策略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比如,我教學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就組織了一個“父愛群”,群文學完,就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的父親。學生學習群文中的選材、組材方法,學習群文中書寫感受的方法,紛紛反省自己對父愛的忽視,表達對父親的深愛和理解。其他還組織了“滋味群文閱讀”、“理想群文閱讀”、“散文群文閱讀”、“偉人群文閱讀”等等,都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的。
三、故事衝突性強的文章用課本劇表演的形式進行教學。如: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蜀鄙二僧》、《晏子使楚》等。這樣的教學實踐,學生要對原文有正確的理解、要改編成劇本,才能表演,所以,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實踐性,是語文課程的生命力之所在!是語文課堂的生命力之所在!我願孜孜以求。
-
8 # 教育人小石頭
個人比較贊成“生活即語文”的觀點,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工作談談語文實踐中的特點。
第一,作文的標題,借鑑以下方法。逛街的時候多看看店鋪的名稱,還有一些歌曲的標題。
1,運用修辭手法。
仿詞:衫國演義--三國演義:自貢市襯衫店名字
故食匯--故事會,成都市小食品店名。
擬人:梁靜茹歌曲:會呼吸的痛。
2,逆向思維,反彈琵琶,設定懸念,引人注意。
最熟悉的陌生人---蕭亞軒歌曲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歌名
做天下頭等大事---理髮店店名
回頭面,勾魂面,對面--自貢成都三家麵館的店名
黑心涼粉,傷心涼粉---四川隆昌和成都洛帶古鎮涼粉店名
3,富有哲理。自貢市學苑街中餐館店名:太難吃,有一副對聯:日子難過天天過,飯菜難吃頓頓吃,其實味道不錯餐館。
第二,語言運用題,經常考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問題,所以要關注現實,關注生活,關注語文。
比如讓學生關注名著上推薦詞,關注花壇旁邊寫的一些標語,結果考試的時候就考到了,這個給名著寫推薦詞,然後給花臺寫標語,有的同學很聰明就直接把花壇身邊的標語寫上去。還有語言問題經常寫開場白開幕詞。每次我就讓學生認真的聽我們的,各種大會的校長各個人員的發言。以及我曾經專門做過一個訓練,讓學生給自己的父親在生日慶典上面向大眾說話,然後第1個要有禮貌用語,第2個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感謝等等之類的話,聯絡生活實際,說明語文的實踐性。
第三,課堂上,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課文的主旨。
比如說上《老王》的時候,我就讓同學們聯想身邊有哪些弱勢群體值得關心和關注的,我們應該多給他一點關心,包括在公交車上經常提到的那句話,主動給老弱病殘幼讓座,這就是在關愛弱者,關心弱者,奉獻愛心。再比如講到鄭振鐸的《貓》和《河中石獸》的時候就強調有調查研究才有發言權,也就是說自己沒有親眼去看到,沒有調查研究就不能夠隨便亂說。
回覆列表
1.在教學《北京的色彩》之前,先播放一段北京風景名勝影象,又助於增強學生美感;教授《回憶魯迅先生》時,則利用投影儀投影魯迅先生的形象,讓學生直觀的人物形象上感受任務的性格和氣概。教授《歌詞兩首》,則先讓學生欣賞《長江之歌》,《我的中國心》,一音樂的旋律美,意境美激發學習興趣。另外,情境的創設應尊重學生心理特點,個性差異,年齡特徵,閱歷等因素來設定,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自然也要看學生合作探究的效果,我的做法是,展示各小組學習目標,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組學習,用自己的方式來解讀文字,探究學習,。學習流程如下所示:接受任務?小組探究?成果展示?全班評議?釋意?拓展延伸?總結歸納。整個教學流程中,教師充分扮演好主持人角色,除了必要補充說明,適時誘導外,主要把握好流程,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和看法,不刻意追求知識學習的系統和完整,而是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二、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區域等教學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口語交際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教授口語交際《學會感謝》時的課例,讓學生深入社會、家庭,充分開展互動,體驗生活,強化實踐。用自己的慧眼擦覺社會上客觀存在的“感謝”這一抽象狀態,引發積極思考、探究。課上,教師巧妙利用歌曲《感恩的心》激起學生的共鳴,匯入後,充分誘導學生就這一話題說認知,談感觸,進一步強化體驗,透過師生、生生互動,反覆揣摩,是“感恩”這一話題變得形象,具體之感,教師相機拓展延伸,培養學生“愛祖國、愛黨、愛親人”這一合理的道德情操,達到教學目的。
課上,還適時安排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清明節到烈士墓前緬懷先烈,兒童節到福利院看望老人,春天看播種,體驗糧食來之不易,夏天看泥石流,感悟環保的重要,看汶川地震,川曲泥石流,領悟大愛無疆。
總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應該讓學生多接觸,多體驗,在實踐中實現語文學習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