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林的雜貨鋪
-
2 # 大水煮沸了
又找到一個我能回答的問題
我覺得特別有意義,一天十五分鐘,假如說我們用八十年來計算15*80*365=438000分鐘,438000/60=7300個小時,7300/24=304天,每天看著不多,但實際我們差不多多了一年的時間,你說有沒有意義?
不管你用這十五分鐘去幹啥,我覺得都有意義。
但是實際上我們的時間都一樣,每天都是24小時,在時間面前,我們都是平等的。
可我們怎麼去利用我們的時間,這才是重點。
別人七點起,你六點半起,你每天就多了半小時,別人十點睡,你十一點睡,你又多了一小時,這樣你每天就比別人多了一個半小時,所以在時間面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
時間就是那麼多,你怎麼利用才是關鍵,有的人能把24小時過成48小時,有的人能把24小時活成1小時。
-
3 # 夸父的行囊
15分鐘,相當於一天時間的1%。從數字上看,微乎其微。多這一點,少這一點,何足道哉? 先來看一個故事。
有一個青年,對生活感到無奈和絕望。他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
— 青年:“我至今一無所成、一無所有,請您給我指明人生的方向,讓我瞭解人生的意義。”
— 哲人:“其實,你和別人一樣富有,因為每天時間老人都會在你的‘時間銀行’裡存下86400秒。”
— 青年:“那有什麼用?又不能換來任何金錢。”
— 哲人:”你不妨去問問剛剛飛機延誤的商人,一分鐘值多少錢;你再去問問剛剛死裡逃生的人,一秒鐘值多少錢;最後,你去問問剛剛與金牌失之交臂的運動員,一毫秒值多少錢。”
— 哲人:“只有你真正明白了時間的珍貴,你才會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腳下的路才會明朗起來。”
一分鐘、一秒鐘、一毫秒…… 對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價值和意義。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重要場合、時刻,差一點點時間,結果就會大相徑庭。
如此看來,即使是1%、15分鐘,也可以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讓我們換個角度,也許會更清楚。假設有一個財富老人,每天在你的銀行戶頭上存入86400分,也就是864元。如果現在他每天多給你存1%,就是8.64元,你覺得怎麼樣?
可能沒有人會拒絕吧?8塊多錢,雖然買不了什麼東西,不過,每天都有8會多進賬,一個月就是259元——可以在某寶上買一件不錯的衣服或鞋子;一年下來是3110元——可以買一部華為NOVA6 5G版手機,或是VIVO NEX雙屏手機,這麼算的話,是相當不錯了。
同樣的道理,每天15分鐘,看似微不足道,那是以單個15分鐘來看;如果將這些15分鐘累加起來,一個月就有7.5小時,一年有90小時、相當於3天多,這樣十年下來就會多出一個多月時間。
有的人也許會說,給我整塊的時間,我當然知道怎麼利用,但是15分鐘太短了,還不夠看幾條影片。
我很喜歡《三聯生活週刊》的一句話,“生活在碎片時代,不能像碎片生活。”
由於城市規模擴大、人際關係複雜、生活形態多樣、網際網路侵蝕等多種因素疊加,我們的社會生活愈加呈現“碎片化”的特質,每天的時間被切割、打散成很多細小的單元,人們很難像過去那樣有大塊的時間可以充分、自在地安排各項事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化整為零,聚沙成塔,而不是跟隨外部那些光怪陸離的紛擾繁雜之物,任由自己也變成“碎片”。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每天這“15分鐘”,可能會出現在哪些場景裡:
——上下班路上,乘公交、地鐵裡的15分鐘 ——工作期間,休息時的15分鐘
——午餐時的15分鐘
——會議前等人的15分鐘
——等待接孩子的15分鐘
——在銀行、醫院、辦事大廳排隊等候的15分鐘
——晚飯後散步的15分鐘
…… ……
這些可以歸納為三類:等待、休息、場景轉換。以此為基礎,我們需要把每日的碎皮化場景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安排與之相適合的活動內容,例如,聽外語音訊、速覽當日時政要聞、與父母家人聊天、檢視社交平臺並回復,等等。
一個總的原則是:化整為零,才能化零為整。把那些不需要深入思考、長時間投入的事情,儘量安排在碎片化時間裡處理;或者,把大塊的學習、工作內容拆解成若干個“便攜裝”、“移動版”的小單元,也可以放入各個碎片時間中。
對待碎片化時間,也要像整塊時間一樣,認真計劃、詳細安排、嚴格執行,才能充分利用,發揮它的價值,而不是讓它真的像垃圾一樣,隨意丟棄。
以上說的是把碎片時間(例如每天15分鐘)進行“簡單相加”,屬於初階心法。那麼高階心法是什麼呢?
愛因斯坦說,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蹟是複利,指的就是資金的時間價值。假如初始投資1萬元,年回報率10%,按照複利計算,十年後本息和是2.6萬,而不是2萬;二十年後本息和是6.7萬,而不是3萬。複利的關鍵在於,在已有基礎上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
同樣的道理,學習、工作、成長,也可以此思路進行。例如,我有一個朋友,年初立下學德語的flag,他很有恆心、自控力也強,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聽錄音、背單詞,現在一年下來,已經學完了兩冊課本,明年初就進入中級階段的學習了。
高階心法的要點是,圍繞一個明確的目標,把全部碎片時間進行統一規劃,形成循序漸進、不斷迭代的過程。每一次的“碎片式”動作看似簡單,經過“複利”的魔法後,就能產生與大塊時間相同的效果。
時間,也許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神奇的東西:它不是實體物質,沒有任何形態,看不見摸不著,甚至也感受不到;它不屬於任何人,但每人又都公平地獲得了一天24小時,誰也不多一秒,誰也不少一秒;它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往何而去;它只能單向流動,沒有任何力量能改變。
我們的人生,不論是工作、愛情、家庭,還是幸福、快樂、悲傷,都是因為有了時間,才得以存在、才有意義。時間賦予我們以存在,我們賦予時間以意義和價值。
作為一種資源,時間的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它不能直接轉化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知識、技能、體力,都可以透過一定的交易途徑,轉化為金錢。然而,沒有任何人、任何市場和交易所,來買賣時間。而且,這個資源的總量是固定的,每天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每個人都一樣,無從獲得更多。
但是,時間的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它可以間接的轉化為知識、技能、體力,甚至財富本身,完全取決於主人如何安排和使用。這個資源的質量、效用,也就因人而異了。
由此,就產生了不同的時間觀。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並不在乎是否多給15分鐘。不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別說15分鐘,就是多給1個小時,也是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柳比歇夫,一生涉獵多門學科,並且均有建樹,被稱為“用一輩子的時間活出了兩輩子的長度”。他的成功秘訣是使用“時間清單”法(相當於大家熟悉的5S管理法則),每天詳細記錄各項活動所耗時間,經過一定週期後,彙總計算各類活動時間,繪製成圖表,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浪費過多在何處,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計劃。
與其奢望多活15分鐘,不如向柳比歇夫學習,深入挖掘自己生活中的“邊角料”時間,提高時間的效用,這才更有現實意義。
如果看到這裡,你明白了一點,時間的價值,不在於長度、數量,而在於寬度、質量,相信你對題目中的疑慮就會煙消雲散了。
所以,不必糾結“多活15分鐘”的意義,重要的在於找到現有的24小時、1440分鐘的意義。
-
4 # 老乒4200
謝謝邀請。一天有24個小時,如果一個人每天可以多活15分鐘,有意義嗎?。哈哈,首先,問一下題主,既然你知道一天有24個小時,多出的15分鐘從何而來。不僅前後矛盾,而且有悖常理。每天如何能做到24小時又15分鐘?。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一週為24小時叫做一天。除非你把地球拴在宇宙的某個地方,讓它慢轉15分鐘,恰好是一週。這時一天方可等於24小時15分鐘,你能做到嗎?,真能做到,你是宇宙中的英雄。做不到輕者吹牛,重者無邊際胡謅。我說這麼多廢話,也是接的你的思路。是個毫無意義問答,笑笑可以,供網友噴飯也行,只能起到這點作用。
-
5 # 茶話職場
沒有意義。時間是公平的,你每天多活15分鐘,他每天也多活15分鐘,總量還是一樣的,人和人的差異關鍵還是在時間使用上的差異。
不管一天是24小時還是24.25小時,每天總量都是固定的,扣除睡覺8個小時,吃飯1個小時,洗漱1個小時,再加上交通時間、休息時間等,剩下的才是你可以用的時間。在這些時間裡,你可能在工作、在學習、在陪家人,但是也有可能很多時間被無意識地浪費掉了。
比如會無意識地陷入時間黑洞。原本只是想回復一下微信,結果微信回覆後順便刷了一下朋友圈,看到今天有優惠活動,開啟淘寶連結下單,下單的時候發現之前的購物車沒有清空,於是逐一開啟開始買買買的節奏,從原計劃的1分鐘微信回覆變成了1小時的歡樂購物。
等快下班的時候,發現工作還沒有完成,心情特別煩躁,拿起手機找人吐槽,“親愛的,今天好忙啊,晚上可能要加班……”,15分鐘又過去了,最後,只好悲催地去加班了。
怎麼樣,是不是似曾相識。或許,你會以為時間不夠用,每天多15分鐘就好了,可是,歷史總是會重演。
當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問問自己。你的黃金時間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嗎?你的重要任務是否有提前安排?按時完成了嗎,有Plan B嗎?你的時間有分類嗎?是怎麼分類的?你常在做緊急的事情嗎?你擅長優先順序安排嗎,還是容易逃避?
回覆列表
假設班上本來只有60個人,或許幹不成什麼大事。可如果有一天新來了1個人,且這個人是一位極具領導力的天才,這個班或許就能獲得“北京市先進班集體”(比如我們班)
所以,多出的時間不在於“量”,而在於“質”。
如果我每天多出15分鐘,我會:
5分鐘用來回顧今天
5分鐘用來規劃明天
5分鐘用來表達感謝
每天如此,整個人生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