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耕小易
-
2 # 雲隱追夢
中國曆代均設定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
歷史上的幾位史官:
1、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2、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
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是中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3、紀曉嵐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
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
他的詩文,經後人蒐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由紀曉嵐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是一部研究中國文史的重要工具書。
4、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漢初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治《春秋穀梁傳》。曾任諫大夫、宗正等。成帝時,任光祿大夫,終中壘校尉。曾校閱皇家藏書,撰成《別錄》,為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
全書按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5、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
3 # 無跡漫聊
這讓我想起了《羅輯思維》講過的一件事,說民國時期的歷史學界有一個古史辨派,也就是顧頡剛、錢玄同那批學者,他們系統地提出了一個理論——“歷史層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古代歷史,是在轉述的過程中,逐漸地一層一層被累加上去的。越到後來,說的歷史就越久遠,越到後來,中心人物的故事就越豐富。說白了,歷史和神話很像,是靠一代代人往上穿鑿附會地加東西,才形成我們看到的模樣的。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顧頡剛先生提出來的“大禹是條蟲”。華人幾千年來都在講的古代聖王,堯舜禹中的大禹,是不是真實存在,在古史辨派看來,都是存疑的。
古時候人寫東西就是這樣,我們今天在乎的什麼著作權,他們是不在乎的。明明是自己寫的東西,要假裝是古人寫的,比如《黃帝內經》,是西漢人寫的,也要硬塞給上古的黃帝。
我們今天在乎的名譽權,他們也不是很在乎,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隨便抓來一個名人,就給編排一個故事。比如,莊子為了批判儒家,就使勁給孔子編故事,有一篇《莊子》當中的文章就寫孔子在河邊遇到了一個漁夫,然後被這個漁夫各種教育,總之就是你儒家那一套不行。孔子被教育完之後,不僅把這個漁夫佩服得五體投地,還回過頭去教訓自己的徒弟子貢。這哪裡可能是真正的孔子嘛!
《三國志》裡有個段子也很有意思。話說曹丕霸佔了袁紹的兒媳婦。那個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看不下去了,於是他就告訴曹操,說這事沒什麼了不起,當年周武王推翻紂王之後,也曾把紂王的媳婦妲己賜給了自己的弟弟周公。孔融的本意是諷刺一下,結果曹操信以為真,還真去查典故了。找了半天沒找到,就來問孔融,此事典出何處?孔融哈哈大笑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你讓兒子霸佔人家媳婦,那想來古人也是這麼幹的啊。我們今天講的成語“想當然”就是這麼來的。
其實這也不是中國文化的特點,在所有的口語文化中,事實和想象之間的界限其實都很模糊。
我今天說這個,並不是說古代歷史的記載都是不可信的。恰恰相反,這可能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歷史記載上的造假和層累,換一個角度看就是文化基因的變異和創造。
有一次,我問吳軍老師:“你覺得人工智慧在創造力上會徹底替代人類嗎?”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暫時看,不可能。因為機器不會犯錯。”
你想,根據進化論的原理,物種的演化就是一代代的抄襲上一代的基因。但是總會有抄錯的地方,那些有利於適應環境的錯誤就被保留下來,這就是物種演化的根本機制。
其實不僅是物種,人類所有的創造性進步也是這麼來的。不斷犯錯,不斷產生變異,在變異中再進行選擇,然後才有那麼一點點進步。因為機器暫時還不會犯錯,所以機器沒有根本上的創造性。而人類和機器相比,不靠譜,會犯錯,能想象,能層累地堆積各種想當然的東西,這恰恰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
-
4 # 遍訪歷史遺蹟
在中國的歷史上,各朝代都有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史官。雖然各朝代對史官的稱謂和都不相同,總體的所需要負責的工作還是差不多的,主要有兩大類,記錄和編纂。
據考證,史官最早出現於殷商時期,甲骨文中有"作冊"、"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冊內史"、"作冊尹"的記錄。據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考證,"作冊"和"內史"是同樣的官職,其長官稱"尹",都是掌管文書、記錄時事的史官。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這兩種史官所做的工作基本差不多,到了後來,才逐漸有專門隨侍帝王,負責記錄其起居、言行以及政務處理的注史官和專門編纂前代王朝官方歷史的史館史官。這裡要說的是,注史官記錄的內容皇帝也不能閱讀。
到了春秋時期,史官這一職務以及其所負擔的工作劃分的更為細緻,史官們不管所負擔的工作是否相同,都秉持著“君舉必書”,在史官崗位的分類中,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
按照春秋時期的史官工作性質來劃分,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禮記·玉藻》說是"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可見,史官的分工和職責是十分細緻、明確的。
到了後來的封建王朝時代,史官們歷史的記錄同時包括對中央事務的記載和對地方事務的記載(例:各地地方誌,縣誌等)。
唐朝以前的史官都是非常有氣節的,不以皇帝意志為轉移,堅持事實,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後就開始大肆篡改實事,為自己的統治服務,到了清朝更是對前朝大肆篡改實事。
綜上所述,古代歷史主要是由史官記錄下來的
回覆列表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歷史能夠像中國這麼儲存完好,這和中國文化分不開的。
中國文化歷來注重歷史,中國曆代均設定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
專門負責記錄的史官,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而且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更加不能修改這些記錄,這是作為皇帝最基本的道德規範,不管昏庸無道的皇帝還是開明的皇帝,都不能這麼幹。
而負責編撰的史官,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總結前朝的得失,供當朝決策使用,編撰前朝歷史是每個朝代建立之初都必須做的事情,所以中國的歷史才能這麼完善。
目前正史總共有25部,從《史記》開始一直到《清史稿》,從三皇五帝,一直到末代皇帝溥儀,總共大約五千年的歷史。
這麼完整的歷史,就是靠史官制度,以及無數的史官耗費一生的經歷,記錄下來的,我們今天能讀到這麼完整的歷史,當然有像司馬遷這樣的大咖的功勞,但更多默默無聞的史官也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