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9
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橫林,樹木生長茂密的樹林,橫是橫向之意,形容樹枝伸展幅度之大。

    搖落,一看這詞就知道是秋天,因為搖落為秋,語出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從那時開始,詩詞裡的“搖落”多半是指秋天,比如曹丕《燕歌行》“草木搖落露為霜”,詩聖杜少陵就為“搖落”這個詞做了最精準的詮釋,在他的《詠懷古蹟五首》裡有一句“搖落深知宋玉悲”,其意就是搖落者,悲秋也,悲秋者,九辯也,九辯者,宋玉也。

    弄丹,小可認為就是弄丹墨,就是所謂的朱墨,此處有兩解,一是硃筆,就是用來批點書藉的筆。二是硃砂墨,是寫字臨貼之用,朱為陽,墨為黑,取心正,法正之意。因為後面有一句“老懷多感自無歡”,所以小可傾向於第一種解釋就是批點書籍之用。要知道陸游晚年曾經編撰史書,所以朱墨定然必不可少。

    陸游晚年並不富裕,要不然也不會住在破屋子裡,辛棄疾也不會想給他重新蓋房子。所以手硯硃砂墨這種風雅之事,恐怕晚年的陸游未必有閒心做這個事情。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

    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

    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重新看一下這首詩,第二句不必多解釋,前句搖落,後句蕭條,正好搭配。頜聯出句點秋,形容心性猶在,對句說情懷,比喻歲月無多。關鍵是頸聯有一個鹿和橘,

    鹿為何意?何處有鹿?

    百姓為鹿,北方漢室江山落入敵手,算不算初離母?

    橘呢?《晏子春秋》裡說“橘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為什麼會酸?因為移栽到了淮北,那這個橘指的是什麼?百姓?還是自己?

    會不會寫實呢?

    陸洲是杜甫之後對偶第一高手,怎麼可能會隨便用字?首聯說深院,深院有橘尚可,可是深院哪裡有鹿呢?而且鹿和秋有什麼關係?鄭谷在詩裡說過鹿,這個鹿是養在皇宮中的,是秋苑鹿。剩下的就是秋山鹿。那麼如果寫實,這個鹿就在庭院之外的山上。

    可是尾聯有小酌,還有倒冠落佩一詞,倒冠落佩指隱居,顯然加上豈須二字就是沒有辭官,晚年而沒有辭官,查一下他的履歷就知道,他當時應當在著書,編修史書。因為小酌的屬性傾向於逸興,幽趣,情致。所以可以斷定,鹿和橘不是虛指,是寫實。鹿是官署之內眷養的鹿。

    在編撰史書之餘,寫了一首小詩,感慨一下生活,僅此而已。

    個人淺見,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 2 # 詩經女孩

    先看看這句詩的出處,來自陸游的《小園獨酌》,陸游呢,喜歡喝酒,喝完酒後喜歡作詩。這首詩只是他小酌後的其中一首。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我們在二十四節氣小寒中,都把第一句“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拿來作為描寫這個節氣的最美的詩詞。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

    橫林,一個橫字,說明樹木茂盛,一排排橫過來。搖落,說明了季節,什麼季節落葉?當然是秋天了。微,微小,細微。弄丹,擺弄丹墨。

    這句話的意思是,秋天來了,樹葉落了,我在細細的擺弄著丹墨。擺弄丹墨幹什麼呢?我們接著看。

    “深院蕭條作小寒。”今日已經是小寒季節了,深深的庭院已經很蕭條了。

    第一聯寫景,寫景為了抒情。後面這幾句,意思就是借景抒情,感悟秋思了。“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跟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有相似的地方。

    詩人感慨萬千,“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鹿離開了母親,橘子離開了故地,都不太好,是不是形容自己呢?

    最後一句結論,“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喝了一杯幽興很足,哪裡需要什麼落佩與頹冠?這個落佩與頹冠你就當是官職好了。

    所以這首詩其實是作者一個感慨,秋天到了,滿目蕭然,小酌一杯,管他東西南北。人生境遇沒有一成不變的,那隻管活在當下就好了。

    你們說呢?

  • 3 # 潞人

    總感覺橫林是一地名,且是陸游的歸隱之所。他在多手詩中提及。例,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搖落與蕭條對仗,暮秋之景。

    微弄丹,意在整飾面容示朱顏。

    作小寒,提早準備小寒雁北還。

    王師北定是詩人的執念,官場排擠使他壯志難酬。

    失落與不甘歸隱,貫穿全詩。

    《小園獨酌》一一南宋.陸游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

    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

    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天高氣爽的金秋,老懷難感歡樂。

    皺紋尚淺如雛鹿斑,心酸如橘未經霜。

    小酌一卮春風到,何須倒冠落佩歸隱人。

    橫林弄妝,南雁北還,老夫尚有少年狂。

  • 4 # 墨染酒歌

    這是南宋陸放翁七言《小園獨酌》的第一句,此詩收錄於《劍南詩稿》。這裡我為什麼沒叫陸游呢?因為寫這首詩的時候啊,從時代背景和作者境況來看,放翁更合適啦!

    咱重點說詩。橫林搖落微弄丹…手指疼,後面n句省略。橫林,我以為在這首詩裡是說一大片茂密的樹林,風吹來時,一排排的樹木向一個方向傾斜,伴隨著呼呼、沙沙聲的立體感覺。搖落,說的是秋季啦,不過好像比秋季牛x一點,更意境一點哈,古詩文常遇到噢。微,弄,這兩字在一起是郎才女貌,四目含情望,詩人心不在焉的漫不經心的擺弄著什麼呢?是丹墨!管它朱墨黑墨的一塊玩。集李太白的浪漫豪放和杜甫的慷慨悲壯於一身的陸放翁意在杯中酒,以抒胸中情!

    整詩透過作者放蕩不羈,藐視權貴的表象,可以深切的體會到其晚年因中原未定,壯志難酬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我們從賞析的角度看,橫林搖落微弄丹一句是從居處的大環境遠景鋪陳到人物狀態的特寫,為後續抒情作鋪墊。

    陸游,是值得讓每一個華夏子孫都敬仰的愛國詩人!而其對中華詩詞的影響也永將熠熠生輝!

  • 5 # h千祥雲集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出自《小園獨酌》。

    深院蕭條作小寒。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 6 # 詩意捕手

    《小園獨酌》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

    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

    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橫林,枝椏橫生的樹林,抑或橫陳在眼前的樹林,都暗示作者陋室結廬在人稀地偏的深山老林之中,晚景不可謂不淒涼。1203年6月,在浙江紹興山陰,剛剛趕赴紹興府就任的辛棄疾見從京城回到故鄉一個月的陸游住宅簡陋,多次提出幫他構築田舍,都被陸游拒絕。陸游曾寫詩《草堂》“幸有湖邊舊草堂,敢煩地主築林塘。”說的便是此事。

    搖落一詞出自屈原弟子宋玉所著《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悲秋”是文學史上凝結憂愁和悽苦、無奈的重要典故,將“貧士失職而志不平”這種抽象的主觀感情附麗於蕭索颯衰的秋景之中,成為後世文人效法學習的典範之作“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悽颯的景物成為文人表達季節感傷和仕途無門的重要載體。落佩頹冠與貧士失職暗合,成語倒冠落佩形容棄官歸隱。

    丹是丹墨 ,朱墨和黑墨古人用於書寫與點校書籍。私以為,陸游為表現矢志不渝的報國熱忱,特意用了丹字,既可以是意義表示忠心的丹心,也可以表丹墨,寫作詩文或者修史明志。

    1202年,被閒置了十多年之久的陸游重出山,時年77歲的陸游仍舊欣然抱病前往,就參加了修撰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及三朝史的工作。南宋末年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詩中,就有家喻戶曉的名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次被啟用是因為1194年正月,孝宗病重,光宗在眾多大臣都請求仍未去看望孝宗,孝宗去世後,光宗更以身體有病為由拒絕成服居喪。此舉在非常重視倫理朝綱的古代,以屬忤逆,並引得非議不斷,丞相留正辭職離京,朝野大小官吏紛紛請辭。

    時局不穩加之皇帝寡德,大臣趙汝愚等人秘謀廢帝,委派韓侂冑進宮,在徵得高宗孀妻吳後同意後,改立趙擴為皇帝,光宗被架空,成了太上皇。政變結束後韓侂冑擁立新君中立下大功,逐漸獲得寧宗的寵信,遂起了把持朝政之心。

    為鞏固自己地位,急需立下收復中原蓋世之功。收復中原是長久以來南宋子民和許多抗金人士孜孜以求的夙願,韓侂冑藉助這面大旗,有意拉攏當時主張抗金的名流,藉此提高威信,壯大聲勢。

    作為南宋最堅定的抗金旗幟,並且參與過孝宗一朝組織的北伐,且因其詩才出眾,具有影響和名望,自然成了韓侂冑招攬的物件。 

    陸游晚年應詔出仕,卻受到諸多與韓侂冑政見不和者的謗議,詰難他有失晚節, 其中包括他的好友楊萬里。隱居江西的楊萬里與生活在浙江的陸游已有六年多未通音信,當時楊萬里特意去信,訴說對他的問候和思念,之後話鋒一轉,責備他不應該因攀龍附鳳、貪圖富貴,做出不切實際的事來。北伐比不得寫詩,事關千家萬戶的性命與利益,不可不慎。我們都已是白髮老人,你怎麼還能做出這樣輕率的事來?

    不光是陸游,南宋的許多主戰派人士,都為韓侂冑進行北伐的舉措所吸引,抱著相同的報國宏願,紛紛出山,與韓侂冑合作,辛棄疾也在其名單之中。

    不過,滿懷期冀的陸游很快就失望了,韓侂冑只想借重陸游的名望,對他並無信任也沒有授以實權,委以重任。陸游曾深度參與過張浚策劃的第一次北伐,與之相比,韓侂冑的準備工作更加浮華,陸游深感憂慮與無奈,但他作為編修無權參與和過問北伐大計。他開始認識到韓侂冑並不能擔當起恢復中原的大任,他的希望又一次落空,決定史書修成後儘快回家。

    1203年4月史書修成,5月陸游便匆匆離開了都城,他在京城僅僅呆了一年。 陸游返回紹興老家後,辛棄疾就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在此次任命之前,他被冷落在江西上饒閒居達8年之久,此次之所以能夠復出,也與韓侂冑的北伐策略密切相關。到了紹興,辛棄疾立即前往拜會陸游,才有了《草堂》送房的一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蘭特如果在G5迴歸,勇士翻盤的機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