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有關“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最早出自於曹操之口,後來透過辛棄疾的詞發揚光大。它既是孫權的肯定,也是對別人的兒子(包括曹操自己)的一種評價。

    建安十八年,孫權和曹操在濡須口再次大戰,《三國志-吳主傳》記載了這一次水戰:

    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曹操的兵在江心洲上過夜,結果被孫權的水軍夜襲,損失慘重。曹操嚴令手下不要輕舉妄動,孫權就乘坐輕舟親自來偵查曹軍敵情,曹操看到孫權的水軍裝備和軍容,慨然長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這句話分上下兩片,上片就是著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而下片則是“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一邊捧了孫權,另外還踩了劉表(景升),也許還有對自己的嗟嘆。

    此時的孫權,剛剛三十一歲;曹操大他二十七歲,此時已經五十八歲;曹丕小孫權五歲,此時二十六歲。劉表的兩個兒子歲數不詳,但劉表比孫權大四十歲,他的兒子估計比孫權可能還大一點。

    有關劉琦和劉琮的慫,不用多說,一個懦懦弱弱,被後媽欺負的一塌糊塗;一個乾脆在曹操大軍來的時候開城投降,很不招曹操的待見。說他們如豬狗,很符合曹操梟雄的性格。而自己的兒子裡面,曹昂早死,曹丕、曹植等人水平不比孫權高,身為父輩的曹操,自然也不得不承認,生子當如孫仲謀!

  • 2 # 靈虛子

    這句話是這樣說的,“生兒當生孫仲謀,劉表之子有若無“!孫仲謀,即三國東吳第三代領導孫權。其父孫堅,十八路諸候伐董卓時,壯大隊伍,成了軍閥。第二代兄長孫策,東征西討,在周瑜扶持下平了江東。二十六歲死於仇家之手!孫權掌權,招賢納士,聯合劉備,赤壁破曹。成了三足鼎立之象!而荊州劉表之子劉琮,空有荊襄數十州縣,水陸人馬六七十萬,曹操南征,一箭未發!抱印投降。在去封地路上,遭曹操殺害!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人再有資產,後代如庸俗,一切都是他人的東西!又有一種說法,叫掙銀錢不如養好子弟。其理一也!

  • 3 # 求圓4

    謝謝邀請;孫權字仲謀,所以稱為孫仲謀,他是孫堅次子,孫策的弟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繼承了其兄孫策統領了江東諸郡,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他與劉備組成的孫劉聯軍擊敗了曹操。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為報仇舉兵討伐東吳,孫權派出陸遜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公元229稱帝,後定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後人對孫權政治、軍事等各方面能力的肯定,首先他能夠知人善任,發揮人才的作用,在遭遇危難和困境時,他能夠意志堅定,不屈服於對手各種壓力。而是力挽狂瀾,挽狂瀾於不倒,屢次使局面轉危為安。孫權正是有這樣的雄才大略,才能在三國鼎立當中,立於不敗之地。

  • 4 # 讀史—正衣冠

    辛棄疾寫過一首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表達了辛棄疾對孫權的欣賞、讚許,以及對南宋當權者的不滿。當時的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安於現狀,大好的河山被金人所佔,而當權者卻無動於衷。孫權和此時的南宋處境一樣,卻不畏強敵、和曹操、劉備對抗,與南宋的苟且偷安形成鮮明的對比。大家都知道辛棄疾不僅是位詩人,更是一位愛國將領,一生志在收復中原,只可惜壯志未酬,終不得志。

    曹操、劉備與孫權之父孫堅同輩,曹操比孫權大27歲,劉備比孫權大21歲,兩人把孫權是當做晚輩的。

    213年,曹操攻打濡須塢。孫權以舟師圍攻曹操水軍,俘獲三千餘人,曹軍溺亡數千人。此役之後,孫權數次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船,去前線視察,曹操佩服孫權的勇氣以及孫權的治軍之道,因此感慨出一句千古流傳的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此時的孫權31歲,已經執掌江東13年了。曹操此話不僅是對當下的感嘆,而是對孫權自從執掌江東後的種種成就表示讚許。咱們可以簡單梳理一下孫權這13年來取得的成就。孫權從小就有賢明,非常聰慧,執掌江東的這13年來,先後平叛亂,穩定江南局勢;殺黃祖,吞併江夏郡大部;敗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大勝;派兵南征,交州九郡無不臣服。這充分證明了孫權雄才偉略、英明果決。

  • 5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漢末三國時曹操讚許孫權的一句話,表明了曹操對這個後輩對手的惺惺相惜。

    曹操說這句話是在公元213年的濡須之戰中。據吳歷記載,當時孫權用水戰殲滅了曹軍的數千人馬,然後數次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小船逼近曹軍挑戰,然後從容撤退。曹操見孫權的舟船器仗軍伍整肅,這才喟然嘆息:“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三國演義》中基本照搬了這一段。

    曹操說這句話,讚美孫權。以曹操的年齡,比孫權大了20多歲,基本是父子輩的差距,從資歷來說曹操184年鎮壓黃巾,孫權200年坐領江東,差10多年,曹操說一句生子,是當得起的。對對手來說,這樣的說法或許包含一點點佔便宜的味道,卻並無不當。

    曹操說孫權厲害,第一對比的是劉表的兒子劉琦和劉琮,說他們比起孫權來說,就和豬狗一樣。這從才能評定上當然毫無問題。劉琮乖乖投降曹操,劉琦乖乖給劉備當傀儡,都對不起劉表的雄才。

    但在這嘆息中,何嘗沒有曹操對自己兒子的感慨?

    曹操雖然有25個兒子,其中真正出色的並不多。曹衝聰明能幹,可惜早死。曹植文采斐然,性子狂放不適合做君主;曹彰軍事才能一流但有勇無謀;曹丕政治謀略最高,可惜又心胸狹隘,缺乏大局觀。整體說來,曹操的兒子確實都比不上孫權。曹操當時已經59歲,自己時日無多,留下的年輕一輩對手如此厲害,遠勝自己的兒子,那麼這一聲嘆息中,未嘗沒有對未來統一艱辛的感慨。

    史實上,曹操死後,在劉備大舉攻吳的情況下,確實是曹丕優柔寡斷,被孫權的投降之計迷惑,拒絕劉曄等人的忠言,導致孫權逃過一劫,將曹魏統一的希望完全斷送。

  • 6 # 馬遷老師講歷史

    瞭解三國時期歷史的人都知道,孫權,字仲謀,比孫策小七歲。但與曹操和劉備相比,他僅僅是個晚輩。從建安四年開始,他便跟隨哥哥東奔西跑,直到孫策死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一些經驗。其實孫策對他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孫策覺得孫權在打仗的時候不如自己,但是在保衛江東基業的時候,是遊刃有餘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孫權並沒有辜負了哥哥孫策的託付。其實不僅是古代,後世也流行這樣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為什麼大家會這樣說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三國時期孫權的才能。

    首先,孫權善於用人。他不僅對孫策留下的長老級人物委以重任,而且敢於提拔和重用新人。如諸葛瑾、魯肅、呂蒙等等都是孫權時期投奔江東的文武官員。其中,他對呂蒙的培養更被後人傳為佳話。呂蒙,就是讓關羽敗走麥城後被擒獲的人。小的時候投奔自己的姐夫鄧當,後來開始追隨孫策。但他讀書不多,知道的也不多。一次,孫權對呂蒙和另一位將軍蔣欽說:“你們現在的責任很重。必須要好好讀書。”呂蒙不以為然地說:軍中事務這麼忙,恐怕沒有時間學習。孫權說:“我的軍事比你的忙多了。我年輕的時候讀過很多書,但是我沒有讀過《周易》。自從掌管軍政以來,我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書籍和戰爭書籍,我覺得受益匪淺。漢光武帝在軍事緊急的時候仍然堅持讀書。現在曹操年紀大了,渴望學習。我希望你不要找藉口,多讀書。”

    孫權一席話使呂蒙深受教育,從那以後他抓緊時間讀了大量的書,進步很快。一次,魯肅和呂蒙在談論政治。魯肅經常被呂蒙難住,因為他的推理能力很差。魯肅嘆了口氣說:以前我以為你不過是有些軍事策略。現在我知道你學識淵博,見解深刻。你不再是以前的呂蒙了。呂蒙笑著說:“先生,三天不見,你就要另眼相看了。”後來,孫權逐漸重用他,認為他僅此於周瑜,卻遠勝魯肅。其次,孫權具有戰略眼光。曹操統一北方後,聲稱有八千萬水兵,準備南下。這時東吳的朝廷大臣們分為主戰和主降兩派。張昭是投降黨領袖,他認為曹操以漢相之名,挾天子征戰四方。曹操已經佔領了長江,江東沒有自然防守條件,曹操的軍隊,無論陸上還是水上,都有強大的攻擊性,江東已無力抵抗。

    然而,主戰派卻認為江東創立基業的是孫氏,這樣的江山怎麼可能說給別人就給別人呢?面對這樣的狀況,要做出決定是非常難的。就在這時,孫權卻頂住了壓力,他在斟酌了魯肅、周瑜等人的分析之後,毅然決定聯合劉備攻打曹軍。這是一個政治家的膽量。後來的發展證明孫權的決定是正確的。建安十三年,孫權、劉備在赤壁聯合起來,打敗了曹操。赤壁戰爭後,曹操回到北方,再也沒有機會如此大規模地南下到荊州。曹操集團也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孫權繼續與劉備結盟,抵抗曹操。劉備乘勢拿下了荊州大部分地區,包括武陵、長沙、貴陽等四個縣,後來取得益州。而孫權則控制了江東,導致了三國割據的局面。

    戰後,孫權與曹操多次在合肥一帶對峙。建安十八年,曹操率軍攻打東吳的濡須口。曹操看到三十一歲的孫權在軍事方面傑出的才能,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希望自己應該有孫仲謀那樣的孩子。三國局面形成後,出於利益的需要,孫劉聯盟也出現了危機。孫權甚至向曹操求助,希望曹操能幫助吳國對付劉備。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漢朝稱帝,國號魏,建元黃初,史稱曹魏。221年,劉備稱帝漢朝,史稱蜀漢,便開始討伐東吳。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陸遜大巡撫,迎擊劉備。陸遜是孫策的女婿。他幫助呂蒙攻取荊州,現在卻打敗了劉備,致使蜀漢退軍到白帝城。黃龍元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國名吳。孫武王朝正式建立,遷都建業。

    孫權統治後,為了加強與臺灣的關係,他大規模地派人出海。他們還設立了農業官員,並建立了一個農村營地。並在山區設立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發展。但是到了晚年,孫權變得越來越奢侈,越來越信任呂毅。孫權立嗣的問題上也犯了很大的錯誤,他手下許多有名的大臣都死於非命。孫登死後,孫權首先廢除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後立了小兒子孫亮。這卻為日後的政變留下了隱患。252年,孫權因病去世,享年71歲,史稱東吳大帝,在位24年。孫權於公元200年接替吳侯成為江東的統治者,在位52年,直到他去世,在位長達半個世紀。他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敘利亞問題,特朗普到底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