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夢迴大唐盛勢

    古代那個時期!地球應該海洋比較多。史前巨獸都是海里的魚類吧!

    舉例:海洋生物最繁盛的時代是奧陶紀 被稱為魚類時代

    他們的遺蹟一般都因為地殼運動 原來的海底變成了陸地 在陸地上發掘出他們的遺蹟

    遠古海洋生物

    第一名:滄龍滄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與著名的霸王龍同屬一個時代,當霸王龍稱霸陸地的時候,滄龍也正在海洋中稱霸。滄龍有很多種類,其中最大的長達18米,生性兇猛,群居。以鯊魚,劍射魚,古海龜,甚至是其他的滄龍為食。如果在白堊紀末期的海洋裡,還有比遇到一隻滄龍更危險的事,那就是遇到他們一家子。

    第二名:平滑側齒龍平滑側齒龍生活在侏羅紀(1.55億年前——1.45億年前)的海洋裡,這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最危險的猛獸。最大可長到25米,海洋中任何其他種類的生物都可能成為它的食物。由於平滑側齒龍游泳速度比不上滄龍,相對危險性降低。 平滑側齒龍愛吃鯊魚。

    第三名:巨齒鯊從名字上就知道這種生物擁有巨大的牙齒。巨齒鯊生活在距今400萬年前溫暖的海洋裡,那時的人類祖先剛學會直立行走。巨齒鯊長達15米,以大型鯨類為食。在冰河世紀到來時,由於鯨類轉移到兩極水域。失去食物的巨齒鯊滅絕了。

    第四名:械齒鯨(龍王鯨)械齒鯨生活在距今3千6百萬年前的撒哈拉沙漠,不過那時還是溫暖的海洋。械齒鯨長達18米,以其他鯨類和大型鯊魚為食,甚至雖漲潮潛入沼澤以始祖象為食。在聖嬰現象加劇,南極大陸出現冰川后,失去食物的械齒鯨慢慢滅絕。

    第五名:鄧氏魚這種滿頭盔甲的變態魚類生活在距今4億5千萬年前的泥盆紀,統治了海洋大約5千萬年。鄧氏魚體長大約9米,體重4到5噸,有兩三頭大象重。鄧氏魚的頭部盔甲大約有5釐米厚。鄧氏魚以其他種類的盔甲魚為食。

    第六名:杯椎魚龍杯椎魚龍生活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那時剛剛出現第一隻恐龍——腔骨龍。長達8米。

    第七名:鸚鵡螺 鸚鵡螺生活在4億五千萬年前的奧陶紀,長達十米

    另外

    劍射魚

    最高泳速達到 60公里/小時這種巨大的魚隨時準備出擊

    時代:晚白堊紀 8千7百萬-6千5百萬年前

    天敵:如Cretoxyrhina之類的鯊魚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長6米

    簡介; 劍射魚有暗藍色的背部和銀亮的腹部,作為它對上方和下方的偽裝色。一頭有利刃般的牙齒,一頭有強勁的尾巴,這樣的組合使它成為一種強大的追擊型的獵人。劍射魚巡航在大洋的水面下。它捕食其它的大型魚類,包括整吞2米長的大魚,並準備撲向在水面的海鳥,如一隻漂浮的黃昏鳥。然而最重要的是,劍射魚是一位偉大的游泳家,速度可以達到或超過當時海洋裡的任何東西。它也許能夠躍出水面,同時幫助自己驅除面板上的寄生蟲。然而它並不是無敵的。一旦受傷,它那巨大的尺寸就意味著它很容易被發現,併成為鯊魚的犧牲品。

    胸脊鯊

    一個怪異的鰭狀物使這種早期鯊魚顯得與眾不同

    時代:3億7000萬-3億4500萬年前從晚泥盆紀到石炭紀

    天敵:鄧氏魚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長0.7-2米

    簡介:胸脊鯊在大小上與現代鯊魚類似,除了它不可思議的背鰭——呈燙衣板的形狀,—只在雄性身上發現,故而可能是性炫耀的一部分。背鰭的頂端被粗糙的、齒狀的鱗所覆蓋,與胸脊鯊口鼻部的面板相呼應。這是否用來模仿一個巨大的嘴,使這種生物顯得更可怕呢?胸脊鯊一般在近岸的淺水區遊弋並覓食。它的食物包括小魚、甲殼類和頭足類動物(如菊石)。有證據表明胸脊鯊可能是遷徙的,回到某個特定地點進行交配、繁殖。它一定能遊得很快,雖然不能快到足以躲避一條飢餓的鄧氏魚。

    利茲魚

    時代:晚侏羅紀 1億6千5百萬-1億5千5百萬年前

    天敵:滑齒龍、地棲鱷、弓鮫

    食性:肉食

    典型體長:長27米

    簡介:利茲魚是一種巨大的魚,能使海洋中所有其它動物都顯得矮小,但它是一位溫和的巨人,靠小蝦、水母和小魚這些浮游動物過活的。它可能緩慢地遊過大洋的上層水體,吸入滿滿一口富含浮游生物的水,然後透過嘴後部巨大的網板把它們篩出來。它的進食習慣類似於現代的藍鯨,藍鯨也只靠浮游生物過活。它們可能作長距離的旅行,尋找世界的某個地區,在那裡有浮游生物因季節原因聚整合一大團濃稠的營養湯。利茲魚所生活侏羅紀的海洋仍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儘管它身軀龐大,卻沒有專門防禦措施抵禦掠食者,比如滑齒龍和地棲鱷。一次攻擊未必能殺死成年的利茲魚,幾個掠食者卻能造成致命的傷害。

    大洋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長頸龍

    尾巴被咬時也可以自己斷開它們則趁機逃跑

    時代:三疊紀晚期距今2.35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 6米

    幻龍

    一種獵食獸水陸兩用的殺手

    時代:三疊紀距今2.4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薄片龍

    一種可以利用長脖子發起突然襲擊的海生動物

    時代:白堊紀晚期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5米

    巨型羽翅鱟 (海蠍子)

    第一種從水中移居到陸地,並知道如何蛻殼

    時代:奧陶紀 4億6000萬-4億4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2米

    古海龜

    這種巨大的海龜能活到100歲

    時代:晚白堊紀 7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4.6米

    黃昏鳥

    時代:白堊紀晚期

    分佈:美國堪薩斯州

    發現地層:上白堊統海相沉積尼奧布拉拉白堊層

    食性:魚類

  • 2 # 三農天下185

    應該是:巨齒鯊;巨齒鯊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500萬-20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大約有20-25米,體重大約有50-70噸.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物種之一,其牙齒撕咬力量甚至超過了霸王龍.巨齒鯊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鯨類.

  • 3 # 宅家快樂水

    第10名 毒箭蛙

      別看毒箭蛙體型很小,身長一般不超過5釐米,但是它卻能輕易地致人於死地。毒箭蛙的背部能滲出一種粘糊糊的神經毒素,這能使掠食者對它“敬而遠之”。據說,每隻毒箭蛙可以製造出足以讓10個人喪命的毒素。毒箭蛙主要生活在巴西、蓋亞那、智利等地的熱帶叢林裡。

    第9名 非洲野牛

      非洲野牛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一種大而性情兇猛的水牛,體重一般可達1500磅。碩大而向下彎曲的鋒利雙角是它們防禦和攻擊敵人的重要武器。如果只遇到一隻非洲野牛,那麼你真的還算幸運——如果數千只野牛成群結隊地

    向你這個方向跑來時,真正的危險就降臨了!

    第8名 北極熊

      我們耳熟能詳,在各個動物園就能看見的北極熊也是動物界中的“危險分子”嗎?

      確實,人們在動物園看到的這些北極熊或許憨態可鞠,還讓人們有一種想親近的感覺。但是,野生環境下的北極熊可就截然換了一副面孔。它們把象海豹當成可口的早餐,而且當一隻北極熊揮動它那巨大的熊掌時,能輕易地讓你人頭落地。

    第7名 大象

      接下來的這種致命動物或許又超出了人們能夠理解的範圍,一向溫順而且又能充當人類幫手的大象怎麼也會出現在這個名單之中呢?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大象對人都那麼溫順友好的。在世界範圍內,每年會有500多人死於大象的攻擊。非洲象通常可以長到大約1.6萬磅重。不必提及它們那長而鋒利的尖牙,相比較來說或許踩踏的方式還更能讓人們接受。

    第6名 澳洲鹽水鱷

      千萬不要把澳洲鹽水鱷看成是浮在水面上的木頭塊,否則這可是個致命的錯誤!澳洲鹽水鱷可以在水中保持靜止不動的狀態,等待過路者自己送上門來。在一眨眼的功夫裡,它會突然撲向獵物,然後將其拽到水中淹死後肢解,最後開始享用“美味”。

    第5名 非洲獅

      面對著一隻非洲獅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威脅?巨大的尖牙,行動迅速,刀子般鋒利的尖爪?沒錯,全都沒錯!所以你最好希望它還不是非常餓。要知道,這種“大貓”可稱得上是個幾乎完美的捕獵者。

    第4名 大白鯊

      大白鯊傷人的慘劇已經發生了不少,因此人們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種水中的龐大掠食者會躋身這一行列。擴散到海水中的鮮血可以刺激大白鯊,讓它進入到一種對食物的瘋狂狀態,它會用多達3000顆牙齒撕咬水中任何移動的物體。

    第3名 澳洲箱形水母

      讓我們一起進入致命動物排名的“前三甲”!誰能想到澳洲箱形水母這種柔弱不起眼的海洋生物竟然能超過大白鯊和非洲獅等強大的食肉動物,成為我們名單中的第3名呢!

      澳洲箱形水母也被稱為海黃蜂,這種如沙拉碗般大小的水母觸鬚數量可達60根之多,每根觸鬚又長達4.6米。每隻觸鬚上都長有5000個刺細胞和足夠讓60人喪命的毒素,因此它們也被科學家稱為海洋中的透明殺手。最可怕的是,據說這種致命的水母還會主動攻擊人類。澳洲箱形水母可以把鬆弛狀態下的1米長觸角“射出”3米遠,纏繞住游泳的人,毒液會阻斷人的呼吸,而解毒藥只在被攻擊後很短的幾分鐘內注射才能生效。在這種情況下,惟一能免受攻擊的方法就是不在這種水母出沒的海域中游泳。

    第2名 亞洲眼鏡蛇

      或許這種動物早就在人們的猜測範圍之內了。是的,無論怎樣眼鏡蛇都會被列入到這個名單之中的,因為它確實太可怕了。每年都會有大約5萬人因為被蛇咬而死亡,而被亞洲眼鏡蛇咬傷致死的人數要佔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誰也想象不到的“冠軍得主”

      最致命的動物殺手第一名馬上就要揭曉了,究竟是什麼動物,它的威脅能超過鱷魚、獅子、大白鯊甚至是眼鏡蛇呢?或許沒有一個人能夠猜到這個正確答案——它就是蚊子!

      蚊子在夏天幾乎隨處可見。雖然,很多蚊子的叮咬只讓人感覺到發癢,但是有些蚊子卻攜帶和傳播著能夠引起瘧疾的寄生蟲——瘧原蟲。其結果就是,小小蚊子竟然是造成每年超過200萬人死亡的原因!它不是第一名誰是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融入了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