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海漂流記

    垃圾規則跟文化是人創造的,所以。。。咳咳。其實個人覺得沒有垃圾文化或規則,歷史的車輪滾滾,中國被儒家束縛了幾千年的思想在這一刻解放,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人了。倒不如原先遵循孔孟做個“仁”。很多人其實還不是人,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沒有分辨能力,追求除了錢,再無其他,在此背景下,題主所問垃圾文化跟規則怎能不產生。它們是人成長曆程中的其中一個階段罷了。所以我覺得還得多學習,多思考,讓自己快快長大!我所說的人應該指的社會吧。比如現在各種直播橫行,的確娛樂大眾,但它們並沒有實際的意義,不能讓自己更充實,也不能讓自己更富裕,更不能讓國家更強大。但它有經濟利益,所以無數人趨之若鶩。但這些東西除了讓你更迷茫,更頹廢,沒啥用了。一個理性的人應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能做到這點世間再無垃圾文化與規則,因為你不會再關注垃圾。

  • 2 # 均傑球學

    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的出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與著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關聯,經濟的發展不僅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而且還推動著人性的發展。人們隨著金錢的增多,內心的需求往往不再僅限於生活所需,更多的是追求享受以及某種心理慾望的需求。因此,這就衍生了許多的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然後這些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在不同領域的傳播使得各個領域都被同化,所以就產生了不同領域的垃圾文化以及垃圾規則。以至於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這些不好的文化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 3 # 耕山種水

    世間萬物,凡是活著的都存在一定的道理。大到兇猛的獅子老虎,小到只會蠕動的毛蟲。不是上蒼給予了它生命,而是物競天擇,各自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罷了。 因此,身邊很多事物如:極限運動、音樂、文化、藝術、科技等也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與方式,當然,紋身也是亦然。 所謂的垃圾文化(垃圾藝術),本人理解是文化(藝術)的好與壞,優和劣,自然可以延伸為沒感覺,沒技術,沒專業知識的文化藝術,當然我以前是不明就裡的,現在瞭解的多了,自然也能從中看出個端倪。 小弟雖然不懂文學不懂藝術,但也常上百度看些無聊的帖子。我認為這種垃圾藝術、垃圾文化的產生有兩種現象,一為學步,二為仿步。 一來學步者,顧名思義,蹣跚學步,從不懂到懂,人走路都有過程,沒有一個人生下來就能撒丫子跑,誰又不是跌跌撞撞慢慢走來,從一步三晃到一步一個腳印。人也不是天才,都必須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謂的垃圾作品(垃圾藝術) 也許便應運而生了。 其實我們不該叫它垃圾作品 ,應該稱其為早期作品才對。縱觀各種門類的藝術家,他們早期的作品恐怕也一樣見不得人吧。那麼,已經成名甚至趾高氣揚的藝術先行者們,試問誰又敢或者誰又願意把當年那些數量龐大的早期作品拿出來曬曬呢?回答是肯定沒有。至少尚存世上的沒有,那些已然作古的這裡暫不討論。能將自己的早期拙作拿出來與世人共享,那需要何等的胸懷,因此想必能這樣做的現世藝術家肯定是少之又少,因為技術技巧已輕車熟路,那誰也不願意做這般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但相信每一位成功的藝術家都會在每一個茫然的黑夜裡回想起當年那個艱辛的過程。既然走過那條坎坷的路,為何對後來者不能多懷一點博愛之心寬廣之心,耐心指點一下,多拉一把,而一定要把他們指責的狗血淋頭,徹底打壓直至抬不起頭做人呢?難道是怕他們學好了搶了你的飯碗還是怕他超越了你又返回頭嘲笑你呢?這些還是其次,恐怕還是那狹隘之性作怪吧。否則,真正的大師是不應該畏懼良性的優秀的競爭者。因此回到前面我們所說的物競天擇的道理,面對競爭應該採取的是從容和坦然,一味的譏諷與嘲弄只會讓自己與大師的距離越來越遠。 我在網上瀏覽其他的文化藝術作品時,經常看見有初學者發作品上來求指點。當然,這裡面一般有兩類人,一種是真心求教,很謙虛,指出缺點,他虛心接受,罵他一聲垃圾,他也不惱火,他知道自己有許多不足,罵的應該,這種人日後必能成功。另一種卻是信口雌黃,借求教實圖虛,說是求指點,自己卻心浮氣躁,對別人的指點不屑一顧,若遇上個口舌不乾淨的主,他也毫不示弱的惡言相對。 網路中還有一些展示個人失敗作品的帖子,這些帖子裡要麼全篇笑話諸如“那什麼玩意完全不知道他在幹嘛”,要麼全篇怒罵“作品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等等,最好笑的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偽高手,猥瑣的回一個貼,“不錯,繼續加油。哪裡哪裡還差那麼一點,這個動作不到位或者那個地方沒感覺,或者來句你的作品沒有生命”接著回頭就去跟朋友說你看了哪個哪個貼沒,那傻逼怎麼怎麼樣。然後狂笑,並從中生出很多莫名的虛榮心,用說別人的缺點來突顯自己有多麼多麼的厲害!對於這樣的大師高手我還真對你們沒任何脾氣,只能默默佩服然後微微仰視你那厚過燒磚且俊俏的臉龐,把我昨天吃的東西噴在你臉上,然後輕輕跟你說聲艹。 現在在我接觸的工作領域就有這樣一類人,不斷無限次重複自己多麼多麼厲害別人多麼多麼差,永遠都像一個小孩心高氣傲,目中無人,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說到底這就是心態問題。據我瞭解,那些小有名氣的先行者或者是在自己的領域獲得一點點榮譽和小小的成功“大師”,都是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時間以及金錢,他們把自己的技術當商業機密一樣寶貴,可以在你面前炫耀,但想要了解和學習就要給錢。這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都是艱難的走出來的,技術也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靠的就是這門手藝和技術餬口,一旦洩漏,自身難保。這樣的“大師”,像我前面所說,算不得真正的大師。有些則更是過分,在初學者面前把自己包裝打造成一位超級偶像,談起曾經的“風光往事”如數家珍,再不然就是從猿到人結合時間簡史把世界的發展回顧一遍之後,初學者便被弄的雲山霧罩直接沒了脾氣。但至始至終,讓初學者依然在門外徘徊,大師就是生怕被別人撿走一招半式,於是,這樣的大師也算不得真正的大師。這些大師倒是造成更多的朋友閉門造車,迷茫迂迴,走無數彎路,那麼隨之而來的便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垃圾作品現世了。對這樣一個現象我們不應唾棄,如此這般,就算是給達芬奇一把紋身機,他肯定也是紋不出蒙娜莉莎的微笑。真正的大師,應該更多擁有一些寬廣和包容,面對各種競爭和利益更應該從容不迫,這是最基本的當然也是最難的。否則,一個大師遍地的時代,我們也將無所適從。當然大家可以藉口說華人都這樣,喜歡相互攻擊,但是究竟你想過沒有,你看不起的是和你有共同愛好的人,有著共同的追求,他的進步對你是一種促進而非威脅,唯一不同的是他在走你曾經走過的路,你可以不指導他,調侃一下無可厚非,可為何非要罵個天女散花才覺得神清氣爽那就是大師你的不對了。劣根,人性的劣根,特別在藝術文化界暴露無異。 二說仿步。這種初學者多為利益和虛榮心所驅使,他不求自己能做多好,只要求自己做得有多少。也就是要量不要質,急功近利,只要可以炫耀下自己,拉一大幫外行來滿足他那齷齪無盡的虛榮心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便可。 我們這個城市有個非常之牛逼的人,開了一個非常之牛逼的藝術工作室,自己卻對對所屬的領域一知半解,技術屬於嚴重不過關型,工作室的老師大多是他一手調教的,學生也比市內任何同行都多~!由此可見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財富! 所以,我稱這種初學者為仿步,因為他本身不是這塊料,也不是吃這碗飯的主,他沒想過要正經的幹好這行,但他確實擁有豐富的商業頭腦,他心裡只想正經的掙到人民幣,於是現在他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他現實,更求滿足現狀,他們的作品和技術不求好只求象那麼回事,真正的垃圾文化(垃圾藝術)的名號該冠以他們。 但日後我見那工作室生意一直火暴,人頭攢動川流不息。 他們把文化(藝術)當生意在做,不是當藝術看待,什麼專業知識,什麼感覺,什麼審美,全不是和他們油鹽醬醋茶掛鉤的事。我想,真正的垃圾垃圾文化(垃圾藝術)應該是從這裡一批批誕生的。 前面說過,各種優劣的藝術作品的產生和出現都是一個過程,真正的大師拿出手的不過也就是那麼一些,背後也經歷了無數的修改和失敗。那麼,為什麼大師成為大師,追根究底,擁有一個進步的心境,對一切的包容才是根基。唯有擁有這樣的情懷,大師才能真正的居高而臨下,否則,也只能永遠停留在匠卻怎麼也上升不到師。

  • 4 # 詩詞娛樂

    人,本身就是垃圾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融入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人,自命為高階動物、世界的主宰者,但是他為了所謂生存與發展,也在不斷地破壞本來和諧的、自然的環境和秩序,地球已經千瘡百孔。生物鏈不斷地被破壞並重新建立。人與人的關係,也是有合作又有陰謀和計算。在這一過程中,人制造和產生的垃圾不計其數。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垃圾無處不在。

    而且在其他生物眼裡,人就是徹頭徹尾的垃圾。

    看不見的垃圾,就是指思想垃圾、文化垃圾等等。它有時明目張膽、更多地是隱晦、齷齪地存在著。

    人的世界,不可能同一、純淨。而且同一個人,他身上也會同時體現正義與邪惡、乾淨與邋遢、勤奮與懶惰、聰明與糊塗等多面性。

    如此,垃圾文化與垃圾規則融入、侵蝕甚至主導我們的生活,不是很正常的現象嗎?

  • 5 # 純情的胖虎

    垃圾文化是在文化產品的生產上,以營利為目的,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動機,盲目迎合消費者口味,盲目迎合市場,忽視對文化的傳播,讓人們只是瞭解到文化片面的一些東西,這也會讓更多低階庸俗、荒誕無稽的文化產品的產生來博人眼球。垃圾規則和垃圾文化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為什麼垃圾文化、垃圾規則在價值上,內涵上都比不上真正的文化和規則,但是還是有很多出現在市場上、生活中呢?

    因為現在很多人對這些感興趣,更願意去買單,某影片app越來越變了味道,吃奇怪的東西或者誇張的吃法吸引了很多人。正是垃圾文化本身順應潮流的“優點”,讓大家接受它。

    再者,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們無心去研究富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垃圾文化片面易懂更能讓人們容易接受,還愉悅心情,滿足了一定的需求。

    北京的衚衕也很聞名,其中南鑼鼓巷作為一個有名的小吃衚衕之一,已經完全商業化,所有的商品的價格相比其他地方都高,“網紅商品”和各個旅遊景點都會有的商品出現在這裡,沒有了衚衕的味道。但是每天仍然有很多人來這裡,甚至作為旅遊景點之一。

    垃圾文化不僅經常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也盛行於網路。

    比如說一些所謂新聞的標題黨等。因為網路上可以匿名,沒有人認識自己,因此無需承擔責任,少了約束。

    希望我們都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垃圾文化和垃圾規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經歷過什麼樣的故事,最喜歡傷感歌曲是哪一首歌曲,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