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覺思維
-
2 # honest心理之家
人的情緒、心情心境是會受到外在諸如天氣等客觀環境影響的,比如炎炎酷暑使人感到心情煩躁、瑟瑟秋風使人感到悲傷哀愁、三九嚴寒使人感到孤獨冷清。那麼為什麼有人更容易受天氣變化影響,為何炎熱天氣讓人煩躁呢?
人生活在環境中,會受環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也就是說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環境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於人的感覺,引起人們特定的認知、情感和態度,決定著人們對環境的適應方式。炎熱天氣,直接會被人的身體感知到,引發人們對炎熱天氣的一系列心理過程,對炎熱天氣產生不舒適的身體感受和不喜歡或拒絕的認知情感,這需要人們來適應這樣的天氣狀況,壓力感就會增強。而人的情緒又具有情境性的特點,往往會隨著情境的變化和需要的滿足而發生變化,因此,面臨天氣變得燥熱難耐這樣的情境,人們就出現了情緒緊張、心情惡劣或煩躁的心理感受。
炎熱天氣的影響不可小覷,應主動適應,採取適當方式避暑和調節心態都是必要的,在炎熱天氣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學點心理學,助人自助!
-
3 # 淘氣棠媽
夏季,在持續高溫的日子裡,不僅人的身體會感到不適,而且人的心理和情緒也會產生波動。據測算,在正常的人群中,約有16%至20%的人會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醫學上稱之為“夏季情感障礙症”,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情緒中暑”。 [症狀表現及其危害] “情緒中暑”的患者主要表現為以下症狀: 一、情緒煩躁,動輒發火。常會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與人爭吵。 二、思維紊亂,記憶力下降。不能安下心來思考問題,常常丟三落四。 三、心境低落,情感淡漠。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無精打采,甚至對家人都缺乏熱情。 四、行為異常。常會固執地重複一些生活動作,如反覆洗澡、洗臉、洗手、甚至擦洗鼻子。 五、其它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睡眠增加、白天容易睏倦、注意力難以集中、疲勞或精力下降等等。 高溫引起的“情緒中暑”容易導致“三多”問題,即心理失調想自殺的病人增多、打架受傷者增多、車禍增多。另外,老年人和心臟病患者,“發火”容易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因此發生猝死。 [易發人群] 這種受高溫影響的心理問題涉及的人群十分廣泛,其中有三類人最容易出現“情緒中暑”: 第一類是平時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的人,高溫造成的惡劣的外部環境很容易誘發他們一直壓抑的負面情緒; 第二類是平時情緒起伏比較大的人,這類人對情緒控制能力不強,很容易在高溫環境下焦躁不安; 第三類是不善於溝通的人,由於不善於與人溝通,無法將負面情緒透過傾訴等方式合理釋放,在高溫環境下容易情緒失控。 [典型病例] 病例1、37歲的王先生是一家跨國企業的高階管理人員,雖然平時工作壓力就很大,但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待人接物始終表現得溫文爾雅。可最近一段時間王先生卻好像變了一個人,總覺得特別煩躁,看什麼都覺得不順眼,整天坐立不安。前兩天,他和妻子去超市購物,在停車時和旁邊的車發生了刮蹭,王先生一反常態和對方大吵起來,最後居然動起了手。他妻子覺得王先生像是變了一個人,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表現。 病例2、合肥的一對年輕小夫妻,僅僅因為幾句口角,一時激動的妻子便縱身從三樓跳下,摔成重傷。 病例3、王先生是某公司的部門經理,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一直乾得很起勁。可隨著夏季一天天深入,他的情緒越來越低落,整天感到疲憊、頭疼,對工作也失去了興趣,成天想著去度假。 [病因分析] 醫學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心境和行為與氣象條件關係頗大。一般來說,低溫環境通常比較有利於精神狀態的穩定,而在氣溫升高或變化幅度較大時,人的情緒容易產生波動,躁動等症狀顯著增多。精神病學家的研究也發現,當氣溫持續偏高時,精神病人起床徘徊、無法入睡的情況顯著增加,情緒變化、躁動不安、叫罵、摔東西、自虐的機率也比平常高出許多。 當氣溫持續偏高時,可能透過以下機制影響我們的心理: 1. 缺乏睡眠,引起易激惹和焦慮; 2.出汗增多,電解質失衡,導致精神萎靡、全身乏力; 3.身體舒適度下降而影響情緒,容易煩躁不安,情緒過度反應增加; 4.內分泌系統的改變。 人體的一些激素的分泌與季節和天氣變化有關,比如性激素、甲狀腺素等一年四季的分泌水平是不同的。冬天性激素分泌減少,春天和夏天分泌增加;而甲狀腺素正好相反,冬天分泌增多,夏天分泌減少以適應炎熱天氣。在夏天甲狀腺素分泌的減少可以使人變得懶散,注意力渙散,感覺精力不足、容易疲勞。如果長時間處於炎熱的環境中,炎熱又同時會擾亂下丘腦等內分泌機構,促使機體腎上腺素及去甲腎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興奮性過高而容易“激惹”,加劇人的心理緊張。這時的人就顯得很不耐煩,容易發脾氣等。 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氣候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易使人煩躁不安,大動肝火。“情緒中暑”的比例會急劇上升。 [處方] “夏季養生丸”四顆,“心理調節散”七包。 一、“夏季養生丸” 為了預防“情緒中暑”,應注意飲食營養和保證睡眠,並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起居、工作和出行。 1、勞逸結合。天氣炎熱時,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為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工作生活環境。當環境溫度達到或超過33℃時,要減少工作量或暫停工作。 2、睡眠充足。情緒與睡眠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焦躁。一般來說,夏季最佳就寢時間為22:00~23:00,最佳起床時間為5:30~6:30。中午亦要“小睡”,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 3、飲食清淡。少吃油膩,多飲水,多吃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綠豆湯、西瓜、黃瓜、絲瓜、綠茶、咖啡、菊花、金銀花等。還應多吃一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苦菜、苦筍、苦丁茶等等,不僅能增進食慾、提神醒腦,還可以起到清心除煩、消暑解毒的作用。同時,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少飲烈酒,不抽菸,不濫服補藥。為避免電解質代謝紊亂,若出汗多時,可多喝些菜湯、果汁等,以補充體液中失去的鹽分。 4、避暑通風。儘量避免在上午10時——下午3時頂日外出,但也不要在封閉的空間中待得過久。居室要注意通風,通風可以迅速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及減少空氣汙染,使人產生涼快的感覺。特別是早晚室外氣溫相對低時,宜開啟門窗。中午室外氣溫高,宜將門窗緊閉,拉上窗簾,啟動風扇、空調。開空調時將溫度控制在25℃~27℃左右。 二、“心理調節散” 為避免由持續高溫氣候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上的自我疏導和調節至關重要。 1、靜心安神。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我們要做好夏季心理的自然調適,保持一份平靜的心態,營造一種恬靜的環境,讓自己的情緒穩定安靜。《內經》亦特別強調:夏季“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在感到心煩意亂的時候,不妨靜坐沉思,閉上眼睛,想想一池清水、一片綠林、一片藍天等各種令人感到涼爽的情景,降低“心理熱度”。 越是天熱,我們越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遇事要冷靜,多溝通少埋怨,自覺克服衝動情緒;同時學會大度地寬容別人,正確對待別人的急躁和衝動,儘量避開正面爭吵。 2、情緒宣洩。每個人都有壓力,都需要化解。要多和外界交流,多和朋友聊天,傾訴自己的煩心事。有人認為說了也沒用,這是種誤區。說出來就是種宣洩,對人的身心是有益的。 3、情緒轉移。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可選擇在傍晚天氣相對涼爽時,進行自己所喜愛的體育運動,透過大量出汗,進行一定強度的拼搶和對抗,將部分負面情緒發洩出去。 4、幽默處理。幽默地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可以舒展心情,使自己的神經得到鬆弛,並可以減少不良思維的切入,以起到自我寬慰的作用;又能淡化矛盾,有利於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 5、自找愉悅。如果感覺心緒不寧,周圍環境又較為嘈雜。可以選擇戴上耳機,閉上眼睛,聽一些比較舒緩、比較原生態、傳遞著清涼訊號的音樂,讓心情逐漸得到放鬆。還可以經常讀一讀詩歌、美文,陶冶情操。或寄情于山水,約一兩個知己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換換環境,寧靜的自然情景氛圍可以更好地調節情緒。 6、家庭援助。家人應該多互相關心,如果有人有比較反常的舉動,或者性格上出現反常,都應該及時進行援助。做一個好的傾聽者,誘導他將不快的情緒吐露出來,並盡力幫助他解決問題。 7、諮詢求助。如果是長期處於抑鬱情緒狀態,確切地說持續4周以上,自己仍無法調節的話,這時就應該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求助。 [醫囑] 1、體寒的人不宜多食綠豆、西瓜。 綠豆、西瓜一直都是人們很喜歡的清熱解暑的東西,幾乎是一談到解暑去火就必然會提到。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綠豆、西瓜屬於涼性食品,脾胃虛寒的人並不適宜多吃。 所謂脾胃虛寒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胃口不好,脾胃功能不好;二是吃涼的東西脾胃感覺不舒服。有上述兩個症狀的人應該注意綠豆和西瓜的用量。 2、苦味食品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則也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良症狀。 3、啤酒宜溫飲。天氣炎熱,很多男士都習慣喝冰鎮啤酒,感覺很涼爽,其實冰鎮啤酒會使區域性血管收縮,使消化功能下降,造成夏季食慾不振。所以我們提倡溫飲,更有祛暑的功效
-
4 # 湖人隊的小迷妹
天氣熱人會變煩躁有幾個原因的。第一因為熱很多人會出很多的汗液,因為出汗會衣服溼粘,一定會叫人感覺很不舒服的,而且出汗需要一直擦拭,對很多需要化妝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擔心妝容變花,補妝等問題,任何一個女人遇見這個心情都會低落吧?第二個就是因為天氣熱人體也會跟著升溫,當人體溫度很難調節到舒適的程度,呼吸,心臟跳動都會跟著變得不舒服,導致心情不自覺的煩躁。第三就是因為天氣熱很多人的習慣和喜歡做的事情都不能如約的進行,人的生物鐘也會有一些不適應,不是大問題可是人就是會覺得有點不舒服,都容易變得煩躁易怒,一點不順心的事情發生正好把自己身體和心裡的不舒服都發洩出來。當這些問題都一起出現的時候,那麼大家都不會喜歡大熱天了。希望每個人在夏天都可以過的舒適清爽,心情愉悅。
回覆列表
持續高溫注意“心理中暑”
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出現“心理中暑”症狀。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氣象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明顯增強,生理中暑和“心理中暑”的比例都會急劇上升。這時,人容易情緒失控,人與人之間容易發生摩擦或爭執。
身體中暑會覺得身上沒勁,有時會伴有頭暈、腹瀉等症狀。很多人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如情緒煩躁、愛發脾氣、心情低落、容易罵人等。“持續的高溫天氣,特別是氣溫超過35℃,不但對生理影響大,心理也會受到負面影響,因為生理變化可能會引起情緒上的波動。”